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異星佔領 Occupation】驚人的史詩級故事,搭配著可笑的剪接與電影基本功


 

會想到用外星人入侵隱喻「當年白人來到美洲和澳洲時,原住民所要面對的無奈事實」,本片的故事頗為驚人。

但以觀影當下的直覺來說,這是部頗糟糕的電影。

作為部有大量科幻、戰爭、動作元素的電影來說,它空有驚人的故事意圖、特效與製作(美術)水準,但電影的基本功鬆散的令人無法想像。

幾乎毫無張力的戰爭場面,濫用蒙太奇講故事,好些角色的存在設定很突兀或沒有戲劇上的必要,(但編劇依然很認真地設置了這樣的角色。)

外星人入侵開始後的剪接很散亂,中場故事的調性變化銜接的節奏有點荒唐,雖說故事走向確實不流俗、概念精彩,但每次到了這樣的時刻當下只覺得很突兀、要花好一段時間才理解「天哪!這電影真要這樣幹!(太天才了!)」


雖說故事精彩,但內容的份量過大,同樣類型的電影(例如ID4星際終結者)都是「第一天外星人來、第二天第三天開戰、第四天絕地反攻」,結果本片是........那是個頗讓人驚奇的數字,但電影卻依舊只有短短不到兩個小時。

如果這真的是部史詩格局製作的電影(至少有個上下集),再加上(對戰爭片)更有經驗的拍攝團隊,那一定是傑作,因為劇情真的好。

可惜它很短,所以很多真正可以深入的情境都只能三言兩語或用很粗糙的手法帶過,還讓其他更有賣點的片段沒有機會好好發揮,最後等於是兩頭空。

頗有趣,對於小說或劇本有興趣的人應該看看。

不管是作為正面或反面例子都可以。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神力女超人1984 WW84】二流動作片


電影超過半數的動作場面很糟,邏輯不知所云、節奏有點枯燥、就連最基本的特效都有點「很失敗」。
反正只要不知道怎麼拍、或是不知道要拍什麼時,繩索拋出、女超人氣功打出……電影的功能性障礙就這樣跨過去了!
我似乎能夠理解80年代的無腦動作片就是給人這種感覺吧!
最慘的就是蓋兒嘉朶要用她那已經開始要滿是魚尾紋和眼袋的雙眼硬做俏皮青春的表情……不算恐怖也不會讓人尷尬!只是魔力已經不在!事實就是如此。

導演試圖讓電影能夠引起觀眾心中身為小人物的一面去共鳴去認同主角的人性與美德,但又不要因此讓電影的氣氛節奏落得像是女人看得假言情無性愛A片……
後者是失敗了!這就是一部假言情電影,全片有一半的篇幅內容是看女主角怎麼過著擁有美貌事業自信英雄使命感又自命不凡的優越生活。事實就是如此。
但前者一樣也很成功,甚至可以說徹底凌駕了後者的失敗。

這不是部帶著觀眾看主角們怎麼用正義包裝的暴力摧毀邪惡的電影。
在這部女導演所拍出來的超級英雄電影裡,英雄從頭到尾都對壞人匪類很溫柔,行俠仗義的重點(指導原則)在(隨手)保護無辜的美麗的芸芸眾生(甚至有時候要辛苦的幫忙收視爛攤子),而不是順應著自己(自以為優越)的道德信條與政治立場去使用自己的力量樹立威信或成為某種信仰標識。
這大概就是徹底的捨棄「雄性陽剛」吧!(我也願意捨棄!)

比起上一集,導演更專注更大膽的直接把女性主義應用在其中。
但這女性主義跟大家熟悉的、那些在演講台或社運場上從憤怒的女人/跨性別不明物口中嘶吼的「女人被壓迫,我們要打倒父權」不一樣。

(如果)這個社會變那麼糟,責任不是誰誰誰太邪惡,而是我們(不分男女)變得不夠好,大家(不分男女)都只專注在自己沒得到、或失去的東西,卻不珍惜真實存在的美與善良,(不管是這美與善良是存在於自己內心或外在世界。)
打倒邪惡拯救(改變)世界,先從讓自己變得更好開始,而不是去讓自己擁有更多、或讓別人失去。
這才是真正的女性主義。雖然它是部二流動作片,還是有可觀之處。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星際侏羅紀 Jurassic galaxy/Jurassic planet】B級片的極限

 


簡單來說,這片有批非常優秀的演員和稱職的導演,可惜整體製作技術(從特效、動作設計、攝影、到剪接)的簡陋廉價讓電影的娛樂效果只能達到這樣的水準。


「每個」演員都表現不俗。

廉價的特效和草率的動作設計沒有毀掉本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演員們的賣力專業的表現。

期待未來看到他們出現在有更多資源投資的電影中。


故事大框架可以看到不少【星際傳奇】的影子,說是抄襲也不為過,但是異星球的世界觀在視覺設計上也有幾個鏡頭頗有巧思,導演(或視覺設計)很稱職的把這個劇本獨特氣氛掌握到位。

這就是B級片有趣的地方。再怎麼簡陋廉價,只要是真正的巧思創意必定會帶給觀眾不俗的娛樂效果。

可惜,即使這只是片長八十分鐘不到的電影,那些鏡頭佔的份量也太少太單薄,完全不足以作為電影亮點。


雖然這些年「欣賞B級片」成為一種潮流或另類的電影觀賞能力指標,但B級片畢竟不是種商業正道。

我們會希望食品工業生產出來的東西符合一定程度的規範,這對消費者和上游原物料生產者才有保障與公平性可言。

也許「電影」也存在著類似的道理。在像本片這麼簡陋的資源下拍攝電影,對這些編劇、導演、製作團隊、和演員來說,真的有「養活一票電影從業者」的功能在嗎?還是只是在消磨他們的天份與前途去填補片商與發行商的商業利益而已?

這裡寫的東西不是「答案」,只是種思考,畢竟創作本該是自由的,去加上任何限制也許會造成更大的危害也不一定。

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魔物獵人 Monster Hunter】保羅安德森的「你認得我全部的作品嗎?」




這片是保羅安德森的大雜燴!

【惡靈古堡】(一和三)不用說,【撕裂的地平線】沒缺席.......【絕命尬車】在佈景和服裝上有貢獻,就連票房炸死的【劍客聯盟:雲端之戰】也出現在本片的武打戰鬥中。

本片的武打戰鬥的設計走實感風格!沒被噴火龍快速發便當的三人組戰鬥方式都有自己的風格與邏輯,不僅僅是武器與人物外型不同而已。
票房炸死的【劍客聯盟:雲端之戰】,裡頭有名字的角色都有反映了角色自身性格或某些特色的劍術。
像達泰安會用大動作劈砍去一次迎戰多人,阿瑟斯則是用有效率的小動作刺擊、再搭配把敵人分流逐一擊破的戰術,亞拉米斯會冒險用自己的身體做掩護來遮蔽製造視覺死角偷襲敵人,波爾多則是用誇張的肢體動作打斷敵人的節奏再趁機偷襲。
最奇妙的就是赫胥流主教的劍術,會犧牲身體平衡性來從奇妙的角度擊退敵人、旁邊的敵人想要趁主教身體不平衡時偷襲卻沒發現自己視線死角已經有把劍等著自己迎頭撞上,集合了大膽、陰險、但又不致命等種種矛盾於一身,就好像他設計來誣陷女王的陰謀一樣!——這種設計的巧妙遠比「哈利波特」中聲稱「每個人都有自己拿魔杖的方式」來得更有巧思,大衛葉慈或許是個更優秀的導演,但在這些「小」細節上,他卻遠遠不如保羅安德森。

另外,雖然片中充滿了各種奇幻風格的武器,像斧頭可以發出火燄,或短槍可以吸引雷電,這些東西的存在本身完全沒有實感,(好像「魔宮帝國Mortal Combat」再現,)但「如何打倒魔物」的方法在邏輯上卻像科幻片一般的清晰真實。
就好像【阿凡達】中,納美星有奇妙的礦物,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跟納美星人進行神經連結。這是「納美星」的世界觀之邏輯核心!
那「魔物獵人」世界的世界觀的邏輯核心是什麼?「如果你的世界有可以發火跟儲存雷電的礦石,還有那許許多多的魔物,發展怎麼使用這些礦物和魔物的知識絕對比發展科技來得更實在。」
很多大部頭電影、影集、小說、漫畫、或三流偽科幻都從未真的建立起一個世界觀的邏輯核心,到最後都變成「劇情需要什麼就捏造個什麼出來」「到最後累積了一堆又厚又重的條目知識就把它稱為世界觀」。
以這麼嚴謹且精練的核心為基礎,與其說這片是「魔物」「獵人」,不如說是「流落到異世界的地球人要使用外星科技去迎戰外星怪物」的「Space/Monster Opera」。

至於被許多人批評的「剪接破碎」......真正坐在戲院內認真看時,我發現每個橋段都有連戲、鏡頭走位切換也都有清晰的策略。只是這幾年好萊塢也開始流行長鏡頭連續到底的武術動作,(像基奴李維的「John Wick 系列」,)所以本片的設計會被很多人先入為主的批評為「不好」。
但真的是這樣嗎?
長鏡頭武打最後總會落入幾個問題:1.只是看專業武打演員賣弄身手矯健和營造影像暴力,(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港式武打電影最終衰微了的原因,)2.邏輯浮誇多餘,(例如雜兵總是會走上去送死,)3.製作成本高昂,(因為要幫非專業演員準備大量的訓練課程,實際拍攝時也很難遵照進度。)
所以比較正規且現代化的拍攝方式是:在經過設計的片場中,利用多組攝影機拍攝多組角度,然後在剪接時選擇效果較好的鏡頭組合起來,——這就是為什麼動作場景會經常切換角度拍攝。(說白了就是不用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就一直拍拍拍拍拍拍拍........燒錢事小,片場意外才是真正讓人頭痛的事。)
或許長鏡頭加上拳拳到肉的武術對打有它無法被取代的價值和電影魅力,但靠著巧妙的設計場景(例如廢船墓場)來讓攝影師可以架設攝影機,讓演員們可以集中精力與爆發力在那一次的拍攝上,這才是真正「老派又現代化ㄉ電影工業」應該要有的態度才對。
如果這樣分析不能讓「安德森黑粉們」信服,那就想想看:「捍衛任務系列」光是第一集的製作費就要兩千萬美金,本片(長達七年的製作期)卻只要六千萬。

但本片還是充滿了不少問題。
在好多劇情關鍵場合卻滿是很突兀的使用了日本特攝片的拍攝質感(還有ACG的幽默感)。
使用了很多(可能從其他地方挖來的)好萊塢新人卻沒有給他們的角色良好的發揮,(「看看保羅安德森又在電影中起用了哪些大家以前沒注意到、或沒看過的富潛力演員」本來是他的電影招牌,但這次掉漆了。)
而且整體來說,本片就是部超級昂貴的B級片!
本身就是怪物電影,有「在船艦上被怪物襲擊」「被怪物圍困在孤島」和「被困在怪物巢穴」的各種情節,但其他場面(古文明遺跡)卻都用遠景草率帶過,幾乎可以說:本片的重心完全在跟「從地心竄出」「異形」和各種骨灰級怪物電影致敬,其餘都不是導演製片在乎的東西。(因為這樣而搞砸的電影也不少。)

製作上,這片算是保羅安德森過去二十年來的總結,可惜只能做到不過不失。
但文化上和劇本在人物的刻劃上,保羅安德森總算有了突破。(以往,我都會說他是製片一流、編劇二流、導演三流,但這次的劇本不輸給製片品質。)

為什麼人類世界的主角們是軍人?
不能是考古學家嗎?不能是遊客嗎?(這兩者也出現在很多冒險電影擔任主角。)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保羅安德森的電影(不管是否由他親自編劇)很少有軍人作為主要角色出現。
「惡靈古堡系列」大概都是保全、傭兵、不入流的警察,「絕命尬車系列」更不用提,唯一真正以軍人為主角的電影只有已經算是骨灰級的【兵人】。
在【兵人】中,軍人是沒有榮譽心使命感、更沒有自我中心思想的一種「被體制異化、剝奪了人性」的怪物。(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因為主角比較極端。)——今天絕大多數A級製作裡,講起軍人總是會強調「使命感」「榮譽感」「強大值得依賴」,但電影試圖營造這樣的形象跟情感煽動,不正是在將觀眾洗腦異化為「兵人」嗎?
【兵人】可以說是種批判,而導演在本片並不想批判,而是想要描繪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士兵,所以關於「使命感」「榮譽感」「強大值得依賴」......這部電影的士兵們完全不鳥那一套。
他們唱的歌裡滿是對軍旅生涯的嘲諷與不滿,(下面的Youtube就是他們唱的歌,)他們真正在意的、或說從軍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有自己的人性。



不要讓自己因為找不到在社會中的定位(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適合的工作、沒有穩定的社交生活)而惶恐不安憤怒,也不要讓自己因為各種打擊(失去親人、或經歷了某些意外與失敗)而沈溺在傷痛中變得麻木不仁,所以他們加入了軍隊。
但軍隊提供的訓練只是基礎,它可以讓人變得外表精練跟行事風格剽悍,但心靈內裡與人性上的各種缺失隨時都會爆出來。
女主角也曾經一度只能蜷縮在地上哭泣與害怕,但看到自己加入軍隊的「初衷」掉落在地上時,她又迅速的振作起來,——「難道加入軍隊就是答案嗎?」用辯證思維哲學去看待這一切必然會出現這個問題,但捨棄辯證、用形而上思考,會得到另一個問題:「不管此刻你在做什麼,是農夫、是工人、是老師、是科學家、是業務.......你有因此保全了自己的人性嗎?你有因此更能享受生命、活得更豐富愉悅嗎?還是你正活在焦躁恐懼與憤怒中,看不到要去愛誰、也不知道誰會愛你?」
在我們人類的世界中,有些人為了保全自己的人性而成為軍人,(我們不需要拿政治正確議題去責問他們是否有思考過戰爭等問題,)在滿是魔物的新世界中,也有人為了保全自己的人性而成為「獵人」。
這是同樣的道理。

此刻,看過、沒看過電影的人都應該要問問自己:你保全了自己的人性嗎?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曼達羅人 Mandalorian Season 2】亞蘇卡譚諾的「絕地之步」

沒看過動畫版的人可能不知道這個角色。

她以絕地學徒的身份參與了前傳二三集之間發生的克隆人戰爭,初登場是因為尤達大師將尚未墮落為黑武士的安鈉金天行者指派為她的老師,隨著故事發展,她因為對絕地議會感到失望,就拒絕完成絕地訓練後退出了絕地組織。但在共和瓦解、帝國崛起、反抗軍需要援手時,她又再次拿起光劍加入反抗軍,還曾經一度跟黑武士(也就是安納金天行者)正面對決,並在決鬥中表明「我不是絕地武士」。



這是她第一次由真人扮演出現在螢幕上。

必須承認:登場方式與氣氛都跟我預想的有落差。

那戰鬥力很驚人!

但也有點駭人!

本集開頭,她在黑暗中神龍見首不見尾、一現身就要奪人性命,——這樣的亞蘇卡根本是恐懼的化身。但後來看到城主用「現身!絕地!」這句話來挑釁她,而她也真的步出黑暗,就知道她早已經擺脫了「I am no Jedi.」這句話背後的各種恩怨情仇。


同時,本集正式展現了這個系列真正的野心。

「曼達羅人」並不只是「星際大戰」世界中的分支故事,它將會深入星戰世界與歷史的核心。

也許未來我們會看到超越影集格局、可以跟「冰與火之歌」相媲美的科幻大戰場面出現。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太空英雌芭芭麗娜/上空英雄 Barbarella】色情的女神崇拜

 


在一個人類已經用愛與和平征服銀河太空的遙遠烏托邦未來,有個獨自駕駛太空船探索未知領域的冒險女英雄芭芭麗娜,有天她收到總統來電,要委託她去尋找一位消失的科學家杜蘭杜蘭和他發明的武器,以免這武器落到野心人士手中。

追蹤杜蘭杜蘭最後的軌跡,芭芭麗娜在一個神秘的冰凍星球上迫降,出乎芭芭麗娜意料的是這個星球有著人可以呼吸的空氣和非常詭異的人類文明。

小孩子都要被放逐到曠野中自由長大,等到一定年紀後會有獵人來捕獲他們、將他們交給黑暗之城裡的人重新馴化。黑暗之城是個建立在湖泊上的城市,湖泊內有種奇妙的生物「Methos」,會吸收城市內居民的邪惡念頭後將它轉化為能量來溫暖整個城市。現任統治者是個自稱為「暴君」、熱衷於肉體性愛娛樂的女性,而且管控著一批只有空殼的無人軍隊「皮影」。在她的統治下,這座城市的居民各個殘酷自大,但也因此「Methos」的能量源源不絕。

芭芭麗娜要穿越冰原、黑暗之城、和暴君用來囚禁犯人的「迷宮」,找到刻意隱藏身份的杜藍杜蘭,這趟旅程中,幾乎每個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覬覦她的肉體(想用各種性愛技巧征服她、取悅她),甚至還有人想要用性高潮殺死她.......

「謝謝總統讓我有這個機會!」



這是60年代的法國科幻片。

除了技術比較落時和劇情節奏手法保守以外,本片在美術設計和創意上可以說是科幻影史的經典與極致。

可以想見當第一集「星際大戰」征服美國票房時,「美國人的品味」一定讓跨海另一頭的法國人當成年度笑柄大肆開懷了好幾年。

(但這種美術設計與電影製作手法只能適用於「Space Opera」式的科幻片。到了近代,科幻片開始講求實感,開始認為廣大的宇宙幻想世界會充滿洪荒險惡,這種什麼都漂漂亮亮亮亮、乾乾淨淨、充滿雅痞品味的美術設計就漸漸變得不合觀眾胃口。)


色情到底是什麼?

第三波女性主義試圖創造一個議題/認知,說「人類文明初期崇拜女神是常態,女性身體的神秘生殖能力更是讓女性獲得主導社會的權力。」並且會用一些母神信仰作例證,他們又主張:「男人掌權後就用社會體系與思想將各種貶低和剝削女人的行為給合理化、規模化,其中最典型的象徵之一就是色情。」

並不是說「鼓吹用暴力貶低跟傷害女性尊嚴的色情」不存在,但本片在影像上雖然是種色情,同時也是滿滿的「對女性肉體神秘魅力(而不是生殖力)的崇拜嚮往」,比較一下這種行為跟「崇拜女神」的雷同後,或許我們可以反向得到一個可能性:所謂的女神崇拜不過就是最早最原始的色情出版物,不過不是做成書本,而是做成雕像,(男性可以到神殿中對著雕像打手槍?或是跟祭司們性交易?這是有實證的!古希臘時期,赫拉的女祭司會跟男人性交,在古日本,妓女會在廟裡攬客,印度的女神神話都有很濃厚的色情意涵。)

但,否認整個人類文明普遍都有「女性將肉體和性交機會當成交換婚姻(並以婚姻為基礎去支配男人財富與勞動力)風氣」的女性主義者們大概死都不會承認「色情」本身也可以提供「提升女性地位」的機會、也不會承認自己反對色情真正的理由是在捍衛「女性將肉體和性交機會當成交換婚姻」的手段。

最後,像這種形式的科幻片(歌頌女性的肉體美與純真溫柔活力奔放)只能慢慢的消失在電影螢光幕上。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 外星異種Sputnik】緬懷(?)蘇聯共產主義的女性主義政治批判

 


好萊塢的原創劇本其實不少,問題是今天A級電影的製作流程根本容不下這些劇本,例如太驚世駭俗的背景設定、台詞或情境的靈感醞釀過程太過冗長的編寫修改過程。

所以最後能拿到大筆預算在戲院播映的電影(例如漫威的電影),裡面功能性台詞都太過生硬不自然、導致人物造型鋪陳不夠有力道........

(因為視覺太有震撼性,最後只要特效砸下去,人物的單薄最後都會被觀眾遺忘。)

本片基本上都沒有這些問題。

開場,兩位太空人坐在太空艙中,一邊準備執行登錄流程、一邊討論任務結束後的安排,簡單的對話就將主角的性格、背景、和「伏筆」建立起來,但對話不枯燥、甚至頗有趣。

這是俄國電影編劇的功力勝過好萊塢電影編劇嗎?不,這恐怕只是因為俄國電影製作的流程沒有好萊塢的問題。


本片劇本最驚世駭俗的地方首先在於那只有三男一女的主要演員陣容。

這三男中,一位是「被外星人附身的太空人」,另一位是和前一位作對比的「極有血性的指揮官」,最後一位是「乍看之下對女性很不友善的研究所負責人」。

指揮官初登場,一反好萊塢潛規則常態(對軍事官僚多帶有負面成見)的讓觀眾看到一位願意勇敢承擔責任、不去墨守軍隊成規而把「人命擺優先」的年長軍人,而且比起「聽話」的研究所負責人,他更看重女主角的意見,甚至在女主角受傷時還帶了花去探望她。

相較之下,「待救援」的太空人態度屌兒啷噹、不時嘲弄所有試圖拯救自己的人,看到所有女人(特別是女主角)都很自信的展露自己的「性別魅力」。————稱他為「渣男」恐怕也不過份。


在科幻驚悚題材包裝下,本片演到三分之一就忽然把俗爛愛情喜劇的劇情框架都先演過一遍:女主角是個天份才華不受重視、身心受創、魅力待開發的平凡女性,男一號會先用「冷酷、難以親近、甚至令人厭惡」的姿態登場,男二號接著會帶著「神秘、危險、令人興奮」的驚喜殺入、並奪走女主角的注意、然後又讓女主角受傷,接著男一號會完全一改初登場時的姿態,進來安慰女主角、提供女主角各方面的幫助與肯定.......

但電影在這時候才真正要急轉直下。

原來男一號(指揮官)終究是個「冷血無情」的人,他展露給女主角看的一切人性與溫暖都是謊言,為的是滿足他個人狂妄偏執的道德理念。

而男二號也表現了他的真面目:他其實只是用玩世不恭的態度偽裝自己,讓被困在這個名為「研究所」牢籠中的自己看起來體面一點。


但電影如何藉著女主角的觀點去比較或批判兩位男性已經不再是重點,電影真正的結局忽然又一轉:我們應該要關注的其實還是女主角本身。


兩位男主角剛好一老一少,分別象徵著舊傳統與新思維,也就是蘇聯式的共產黨統治與隨著冷戰競爭(太空競賽)而滲入共產世界的民主自由資本主義。

而前者在電影開場時,是「極有血性、堅守道德良知並對抗體系」的好人,後者卻是融合了「渣男」和「外星異形」的危險異類。

雖然善惡的界定上到了中途被翻轉,但女主角本身是介於兩者(共產主義與民主自由資本主義)之間。

她習慣從前者(蘇聯式的共產黨統治)觀點去思考與看待事情,「戰爭不邪惡,入侵其他國家不邪惡.......」

但面對著本質上很危險的外星怪物和被他寄生操弄的男二號時,她又不忘優先保全「他也是人」的事實。

為什麼在這樣的衝突下女主角會有這樣的抉擇?

要看到最後,我們才明白女主角所抱持的蘇聯式(共產主義)思維:「人應該要盡全力去挑戰不平凡,不管是能力或成就,依附在國家招牌或道德理念下的所有作為,都只是在掩飾自己很平庸的事實而已。人命的價值?平等自由博愛?多元平權?這些口號聽起來就好像在說『我很平庸、一輩子庸碌無為,但我是個追求民主自由多元平權且看重他人生命價值的高等人種』一樣。」

英美式女性主義並不是女性主義的全貌,尤其在第三波女權成了英美女權的主流後,「女性天生擁有的特質:善於同理他人、合作、分享」成了英美女性主義者對女性主義「目的」的全部。但在共產主義剛興起(同時是吳爾芙開始寫意識流並且抱怨女人在英國社會混不開)時,還未成形的女性主義並沒有這樣的目的,甚至可以說是反對這樣的目的(所以西蒙波娃寫了「第二性」)。

這些歷史變化與女性主義多樣性都被左派極力在教科書上用「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這樣的歷史標籤給抹殺掉,就連俄國自己也漸漸的被西方女性主義表淺議題給淹沒,夜行全、反強暴、反家暴........但作為人文思想上其實內涵更豐富的俄國本土觀點似乎無人聞問。

觀點頗耐人尋味、甚至可以說擲地有聲。光是這點就讓本片有一看的價值。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金田一37歲事件簿】在泡沫經濟中長大的世代

一直都不知道2010年以後,天樹征丸和佐藤文也還有在持續創作新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R系列),所以最近看到了「37歲」系列,心中其實有點期待加小雀躍。

但真正翻開後閱讀後,雖然有感動與驚喜,但失落、甚至逼近難堪的衝擊可真是有夠大!

像金田一這樣的男人終究成了社會底層不起眼的小螺絲,才華能力或道德良知品格...一切都比不上一個人是否能夠在為科層體制暖身的填鴨教育中抹煞自己、專心課業。(所以明智可以一路在警察公務體系內往上爬,而金田一只能把自己的天份束之高閣。)




但這僅止於失落,(後冷戰時期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的經濟輪轉已經徹底停止,除了少數作為樣板的事例以外,促使這個社會的經濟階層流動的齒輪已經停止運轉,即使漫畫也要承認這個血淋淋的事實,)讓人難堪的地方在於:他始終還是個光棍,而且二十年過去了他依舊跟已經成為航空業界菁英的七瀨美雪之間連個比較明確的關係都沒有。

不但沒有,他的情感自由主動性依舊被徹底剝奪、必須要像孫悟空被上了金箍咒一樣隨時被七瀨美雪控制著。

看了只想感慨:「原來這就是眾人口中所謂的日式男尊女卑嗎?」


「37歲」系列不同於「R」系列或高中時期本傳的末期,完全不以戲劇效果為優先,會盡可能將每個事件跟社會脈絡結合,例如社會傳統變化與百業凋零都可以引來殺機。

人物鋪陳手法雖然沒有新意,但結構相當有力道。

加上那對泡沫經濟中出生長大的世代活在什麼樣的男女關係與職場文化中的描寫,可以說是不輸給最精華最經典的時期。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破膽三次 The Howling】現代文明中道德崩壞的預言

人們是如何對「邪惡」失去了警覺性?

問這問題已經太遲,多數人只會日復一日、渾然不覺地過著滿足慾望的生活,甚至乾脆也化身為邪惡的一員,直到老死病死或意外死來終結自己為止。

電影開場,破敗的都市到了夜晚好像除了滿足與供應性與暴力以外,再也沒有別的價值,所謂的文明(例如工作、例如文化、例如人的生活)只是白天隨著陽光而來、依附在城市上,到了夜晚就散去的寄生物。

人活著本來就是追求暴力、渴望血腥、需要奴役他人、需要吞食他人血肉,不要被文學、藝術、或某些封建保守宗教給欺騙,這個邪惡的真相才是事實。

去試圖跟這個事實對抗的人最終都只能無奈的斷送自己的人生幸福,甚至成為公眾的笑柄。




電影的故事結構與拍攝手法可以說相當「八股」,「(疑似)死於警槍下的殺人魔所遺留的風景寫生畫」成了電影的麥高芬,但故事又鮮少圍繞著它打轉,只是作為最後揭露真相的關鍵轉折。

本片與其說是電影,不如說它是古典歌德文學的人物故事被移植到現代,其實論述的是種觀眾集體都能意識到、更空泛、也更形而上的焦慮和空虛。

要討論這焦慮與空虛,必須要說為什麼女主角要自願擔任殺人魔的誘餌呢?

電影不敢明說,但原因恐怕是因為女主角也感受到了殺人魔可以滿足她內心深處的某種空虛。

只是這空虛的真相太過駭人,讓她第一次看到時失去記憶,最終又選擇抱著這個真相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這種「主角最終選擇自我毀滅命運」的安排跟「捨生取義、對抗邪惡」的英雄故事不同,主角為的是徹底擺脫生命中的焦慮與空虛,也可以說「已經不值得再去擁抱和捍衛自己的生命,不如就這樣在極度痛苦的瞬間解脫。」


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主角、不同的自毀方式,所面對的焦慮和空虛也都不同,但根源都來自於「我們活在這個時代」,而我們放開視野,都會懷疑「這個文明正在崩壞,未來只會越來越壞,我們根本得不到救贖。」

幾十年前,人們只能絕望地相信悲劇式的自我毀滅是唯一解套,但現在我們有【鬥陣俱樂部】!(笑)


但從今天的解答回頭看,本片也有種都市左派將鄉村右派妖魔化的電影文本原型。

那些狼人們都是典型的鄉下人或帶有右派色彩的保守份子,將他們形塑成會啃食新時代新文明的邪惡.......在今天來說很老套,在當時也挺有創意。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血腥夏令營/血腥死亡營 Sleepaway Camp 1/2/3】又是部見證時代演進的經典





以第一集來看,會以為本片只是【十三號星期五】的廉價模仿跟風作,所以攝影很拙劣,特效跟技術也很馬虎,很多演員的表演更是在水平以下,(甚至也沒什麼裸露,跟後來大露特露的第二、第三集不同。)

但整體的人物設定與台詞都相當豐富不落俗套,已經到了可以讓「十三號星期五」看不到車尾燈的程度,而且故事結局的衝擊力很大!可以說是「Cult film」起飛年代的代表佳作。

只是在很講求政治正確的今天如果寫出這樣的故事,劇情不管有多少優點、或搬出多少作為平衡性的設定,都只會讓製作公司跟演員全體被進步主義者吊起來燒掉吧!

我是說真的吊起來!因為結局的衝擊力大到可以說是種帶有惡意的冒犯和攻擊!後來的續集根本不敢再沿用同樣的觀點與手法,(但續集的人設又明目張膽的保留著那帶有冒犯性的結局。)




除此之外,這系列(接下來的二三集)作為砍殺電影,它渾然天成的幽默感啟發了後來的【驚聲尖叫】系列和一卡車類似的電影,(像這幾年很出名的【生日劊樂】。)

砍殺電影的受害者名單都具有某種道德性意義,像過度保守(迎合掌權者)的人?殺!像有性行為(行為不檢點)的人?殺!——只要把它們的邏輯與思維拆解開來陳述,幾乎所有的砍殺電影都會變成一種滑稽諷刺。

就像本系列,殺人魔並不是只會帶著面具不吭聲到處殺人的機器,它有血有肉、甚至有感情有慾望,即使不會明確批判那些被殺死的人,但我們反而能從殺人的方式中更明確的感受到殺人魔對死者的不屑與不耐,就當作這是種批判吧!(雖然還是有些只是為了殺戮而殺戮。)

但電影氣氛驚悚駭人才是事實,而且這道德性意義向來很模糊曖昧、充滿讓觀眾自由詮釋的空間,這當然不會有什麼滑稽諷刺的空間,只是本片殺人魔挑選受害者的理由與批評卻是赤裸裸的攤開在觀眾眼前,像「善意跟符合禮儀的歧視很常見」,像「身為弱勢不該是對他人抱有攻擊惡意的藉口」,像「不能以身作則、不懂端正與充實內心、只顧著滿足膚淺慾望的虛偽長輩」,像「男性都自以為可以無視女性的意願、把女性當成物品一樣操弄擺佈」.......

這樣條列下來,會讓人懷疑第一集那充滿冒犯和攻擊的色彩不知道去了哪裡?怎麼殺人魔的思維邏輯比今天的進步主義者還要進步?


電影(第三集)中有一段,殺人魔隱藏了自己的殺意和幾個年輕人在湖邊釣魚,才剛表示自己很享受這樣的時光,釣竿就從湖裡撈起了一個「曲棍球面具」,這時殺人魔就問兩旁的年輕人「今天星期幾?」『今天星期六...十四號。』敢問這曲棍球面具是昨天出來殺人的傑森遺忘的嗎?

像這樣的幽默(致敬)手法也是本片被視為經典的原因。 


女主角Pamela Springsteen的演技算是本系列(二三集)的亮點,雖然技術性的演出不夠到位,但她的純真特質很有說服力。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怪獸有問題/怪獸末日生存指南/愛與怪物 Love And Monsters/Monster Problem】愛情讓生命有內涵

 【Netflix的中文片名翻譯讓我覺得好挫折啊!(品味也太差了吧!)】




從2012年就開始爹不疼娘不愛的悶聲製作、最終不算完美的本片在四處都鬧原創劇本慌的今天格外顯眼。

對,本片是完全原創,在幾乎所有「美式青少年愛情電影」的題材背後都有個「暢銷小說」做原著改編的今天,故事模式(甚至可以說是種價值觀)大概都是很單純的「讓醜小鴨變天鵝」「讓灰姑娘成為各路白馬王子爭寵的對象」。

(因為市場會預設愛看小說的都是女孩子,而大家也都預設「女孩子愛看這種故事」。很遺憾的,我也愛看,因為這種模式並不是失敗的模式,很多時候有它獨特的娛樂效果。)

「暮光之城」當然不用說,票房口碑都失敗、或沒那麼失敗的「第五毀滅」「吃・腦・愛」「骸骨之城」...其實最終賣的都是這套邏輯。

當然也是有例外,「哈利波特」就完全不吃這套,「殭屍哪有那麼帥」更是黑馬中的大黑馬。

另外就是本片......至少前半部是。

這片雖然結局忽然殺回老路,但主角冒險的途中,幾乎所有的信號都在告訴他:你的戀情不會如你期望的發展,但不用擔心,你為了戀情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會用別種方式回報在自己身上。

像這種設定向來都是男主角專屬,好像很少有人敢讓女主角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失落而返,(至少也要有個默默守護他的長腿帥哥在暗處等著過去安慰她,)但男主角過去最終得到的大概就是「一場年少輕狂的回憶」「了解自己有多不成熟」「未來也許會更努力讓自己變成讓下一個女人心動的男人」...這些都是比較女性本位的觀點跟安排,但本片的選擇就比較陽剛,甚至更豐富也更合理。

「沒辦法獲得妳的心,但至少我獲得了改變這個世界、拯救更多人的機會。」

(男人的浪漫,女人不懂請見諒。)


思考何謂陽剛是本片的另一個核心。

肌肉猛男不見得是好人,這不用說。

但文青不見得只有在和平時期才有價值,他們做的事情(例如畫畫寫書)很多時候看起來對延續人類物種看起來沒有幫助,但卻是從根本上斬斷野性對人性持續不斷威脅的根本。

這種「想要用人類能力極限去對抗原始野性」的渴望是不是也能視為一種陽剛?(而且不是雄性專屬。)

當然,文青也要能夠學會如何生存、如何戰鬥,不要只會像娘兒們一樣尖叫才行,否則講講誰都會啦~


另外,女人也會像男人一樣不專一、在愛情上搖擺不定、因為寂寞或饑渴而偽裝自己好方便利用男人。完畢。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我的A級秘密Can You Keep A Secret?】Z世代的寂寞與悲哀



在不討論「片中女主角是否有辦法代表現實中的女性」下,本片乍看之下是浪漫愛情電影加上講述女性在現代職場的掙扎努力,但其實這部電影想講的是所謂Z世代的苦悶與矛盾。

Z世代是活在一個一切都大崩壞、但沒有大建設隨之而來的世界。

反恐戰爭支配了他們的青春期,平權解放思潮淹蓋了他們形塑專業能力或社會化能力的階段,到了職場,X世代因為剛好遇到泡沫經濟與市場資金潮流的攀升段而取得的成功太過耀眼、但內容往往都太過空洞,所以Z世代只好活在一個空洞缺乏目的(好像就是為了崇拜成功人士的儀式)、制度文化都不成熟的市場與職涯中。

女孩子因此活得格外有壓力,因為她們失去了真正的獨立自主自信,也失去了感受幸福快樂和真誠做自己的勇氣。

工作時,女主角對自己獨特的意見和生活經驗沒有信心,就緊跟著職場制式的步調與策略做事(自然也做不好);生活上情感上,她執迷於「理想、風險低的男性」,例如文青、生活品味好、個性溫和、性愛時願意把女性的需要擺在滿足男性自己的雄性陽剛征服慾之前,所以戀愛談的索然無味、甚至變成一種痛苦,要到最後、在意識自己正在面對死亡的時刻,她才崩潰地承認自己根本沒有認真的投入「愛人」這件事。

女性主義並沒有讓女性獲得喘息的空間,反而在她們肩膀上加了很多名為解放的莫名其妙負擔,像女人的生活質感要有、情感的積極性要有、享受性生活的認知要有、工作表現要有.......不但要有,連該擁有什麼也在無形之間被灌輸了標準。(連該享受什麼性技巧、或選擇什麼樣的男友,幾乎都不是自己真正的意見,而是外面世界標榜的一種認知。相較之下,男人需要學習面對的只有女人的浮躁善變就好。)


但回來說說「女主角是否有辦法代表現實中的女性」吧!

女性真的這麼獨立自主了嗎?她們真的在情感上這麼積極大膽、或是在工作上這麼有具體目標和抱負了嗎?

還是說比起用女主角來代表女性,那些滿嘴如何玩弄男人跟虛偽做人的室友,其實更能代表今天的女性?

女主角的沒自信終究來自於「認為根本不值得被愛的自己拼命追求被愛被重視是很虛偽不真誠的行為(跟室友一樣)」,差別在於手段規模和實際做起來後自己的胃口差異。女主角很倒胃,而那個室友可是非常享受,雖然室友的誇張言行還是來自於戲劇性手法,但現實中會為自己的虛偽而倒胃口的人少,拼命把自己的虛偽合理化的人才是絕對主流。


雖然所謂的X、Y、Z世代只是研究戰後嬰兒潮的人將當時出生的人標示為「M」而開始的一種區別法,拿來推算後會發現80年代後分別為X、Y、Z...

這種區別法毫無道理與代表性,創造不了任何正面積極的效果,只有創造新的偏見刻板印象,除了拿來討論其實是任何世代都有的人性局限性、但卻讓人以為這可以作為某些世代的特徵以外,一點用也沒有。

到底誰活在一個「一切都大崩壞、但沒有大建設隨之而來」的世界?(引號內的東西其實是我自己的偏見與認知,你可以自由地換上自己的版本。)應該是所有人吧!但為什麼會有人認為只有90年代出生的Y、Z世代會被這樣的世界形塑性格與價值觀?

這部電影訂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的題目,也有很好的演員和製作(攝影和美術),可惜根本上沒有辦法解決這個矛盾,(例如讓女主角跟各種年齡世代的女性討論愛情與生活困境並讓大家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價值觀,)最後只能留下無法被說服而錯愕(甚至憤怒)的觀眾與後繼無力的票房評價。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曼達羅人 第二季】真的是鋼鐵人

第二季第一集真是充滿驚奇。

假曼達羅人是我很久不見的提摩西奧利芬,鬥技場的情報販子則是我一直很欣賞的約翰·李古查摩!(這聲音質感也差太多了!)


這選角的驚奇度直接比過第一季的脫口秀名人比爾博客串。


但可以看得出來強法夫洛決心在第二季中加入更多的個人印記。

警長(Cobb Veth)的經歷幾乎就是半個鋼鐵人的誕生,戰鬥的方式與武器設計更是滿滿的鋼鐵人視角!


並不是說我不喜歡這樣的決定,畢竟曼達羅人本來就不是絕地武士,老是用天行者家族的視角去填滿星戰歷史也太過老套。

但,這真的完全應驗了所有對電影後三部曲不滿的人所提出的各種主張,最主要的就是:根本上後三部曲就不是個良好的、有靈魂的故事,幾乎從頭到尾都太過保守、不停沿用盧卡斯的戲劇手法(不管是敘事節奏、畫面結構、甚至故事爆點)而少有創見。

另一方面來說,第一集的大框架明顯是想要聚焦在如何把科幻片當西部片拍,而這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是復仇者聯盟一二集導演喬許威登的看家本事。強法夫洛似乎也是在替喬許威登出口怨氣(?),而西部片是在他個人的印記之前,這都只會讓我更佩服強法夫洛的眼光、創意、跟品味。


第二集就比較中規中矩,甚至帶有滿滿的惡趣味。期待第三集了。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阿比阿弟大冒險】用善良的心態拯救自己的人生

電影留下了一個本來就無法回答、也不該被回答的終極大哉問:到底是什麼樣偉大的音樂必須要由這兩個連認真練習彈吉他都做不到卻又超愛做白日夢的傻逼來完成呢? 

其實音樂並沒有這麼偉大。所有的藝術創作直到碰見知音人或剛好需要被這份創作撫慰的心靈以前,其價值都是極其微妙的微不足道。

(娛樂戲劇可能不會這樣同意,某些布爾喬雅裝模作亞的假知識份子也不會同意,但這其實是種不言而喻的真理。如此高舉藝術地位的文化價值觀,目的可能只是要誘騙廣大的勞苦眾生去投入創作與表演,好讓資本家可以從表演活動、出版、與展覽中大賺一筆。)

但這兩人的冒險故事真的讓我看見了某些世界大同的樣貌。


首先,他們是兩個急需幫助的青年,但周圍的大人看不見他們的潛力,只想趕快把他們丟入某種普魯士教育的流程,讓他們的個性與特色被消磨掉,變成另一個沒有自己的聲音、只會工作和按照外界指示去消費與投票的機械。

拯救他們、避免他們落入這樣的命運,這份工作並不是其他人的責任,而是他們自己的,其他人只是負責提供機會與工具而已。

但就好像基努李維後來的「駭客任務」中的一個命題:為什麼尼歐是救世主?我在這裡也會想問:為什麼這兩個人值得這樣的機會與工具?--不是因為他們將來會是救世主,而是承受了這些機會與工具的人將來會是救世主。(就好像「尼歐是救世主,因為崔尼蒂愛上他。」)

好吧!這其實沒有回答「為什麼是他們兩個」,因為這是電影。

現實中並不存在著時光機這樣的機會與工具,即使「毫無道理的選擇了這兩個小子並賦予他們救世主的身份與榮耀」絕對是很不公平很不正義的行為,但這依然不會造成相對的不公不義。

一切就因為「這只是電影」啊!

所以...沒毛病!一點都沒毛病!

畢竟這裡頭的重點應該是:創造這樣的機會與工具本該是每個人的責任,如果人人都有這樣的企圖心去為其他人付出、或以此為目標來使用自己的創造力生產力,這個世界真的有機會大同又美好,但今天的世界卻將這些機會與工具化為某種政治資本或鬥爭的場合......


其次,到底為什麼這兩個傻小子值得被賦予這樣的機會與工具,答案是很單純又很明顯的...(對,剛剛就是不想講。)

雖說這是戲劇,這樣做等於是某種道德說教、企圖用人類渺小的自我偏見去營造某種永恆的道德性價值標準。

但這兩個傻小子為什麼值得...就憑他們拿到了時光機,一路上除了作業以外,完全沒有什麼旁門左道的邪念,(泡妞實在不算什麼的事情吧?「書中自有顏如玉,」完成作業的途中碰到什麼羅曼蒂克的事情也不是多離奇多異想天開的妄想。)

今天的現實世界多的是各種極懂的自我鞭策、學習力超強(不像兩個又瞎又蠢的主角)的優秀菁英,人類歷史從不缺這樣的人,但這些人很少引領人類邁向更好的境界,反而是仗著自己因為優秀帶來的說服力與魅力而引領大眾走向「盲目的被利用來滿足他們自己私慾、甚至最後被拋棄並毀滅」的悲劇。

所以,兩位主角這種單純與善良註定了他們值得這樣的機會。

可惜,這只是電影,不是現實。


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海霧 Abyssal Spider】人活著就是要等著看人生的崩壞

 



電影的開場傳達了一個很奇妙的議題:到底為什麼人會遭遇不幸的事?是因為太無知?是因為不夠堅持貫徹某些信條信念?還是一切都只能事後說句「千金難買早知道」?

這樣做、那樣做,有哪條路是真的能夠保證趨吉避凶的嗎?──出任務?不出任務?堅守正道?同流合汙?不管哪條路,等在主角跟船長前面的似乎都會是人生的崩潰。

其實答案很明顯:根本沒有這樣一條路可以選。

但世人忽略這明顯的答案,總是像著魔了一般的熱衷於求神拜佛(和「如何成功」的心靈雞湯),或是只管把「做出正確選擇」的義務加在那些獨自面對選擇關口的當事人頭上。──這好像是我們的社會全貌,要不是在求神拜佛,不然就是在搞這種互相怪罪、互相要求對方做出正確選擇的鬥爭,人總是活在這幾條路上,再也沒別的選擇。


劇本設計了一個很奇妙的衝突點,又加入了些「(台灣人自己鮮少關心的)討海人(階層)文化」,然後找來一些有噱頭或實力的演員當配角,最後則是超越標準規格的動畫特效......

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就只有這樣而已。

錢人豪導演的作品強項一直都是劇本本身,他不是只會東施效顰、硬要模仿好萊塢A級製作取材和營造氛圍的套路,他也不是學院派出身、又只有新浪潮的皮毛但沒有魂魄。他的劇本故事豐富不單薄、人物的情感和正反向思維具陳手法亦不廉價,總是有自己獨特的活力跟骨氣,甚至說是美學跟品味也不為過。

但這次劇本故事腳色眾多、彼此間互動非常複雜,可真正有特色的腳色卻只有幾個人,多數腳色要不像是在演出軍教片(努力展現出一個人可以如何的缺乏個性、只知道扮演團隊中的小螺絲、或是渴望偶像式領袖的帶領),不然就是在浮誇跟鄉民電視劇演出間搖擺不定,演出風格極不統一,就好像成龍跑去好萊塢後又跑回香港拍的那些三流假好萊塢電影一樣。

台灣電影?但口條跟表演方式就像個大雜燴,好像一部劇本被三個國家拿去拍了三個版本後硬把它們剪接成一部一樣,主角用A國的版本,某幾個配角用B國,其他就是C國。結果?像李李仁,他內斂的演出雖然頗受好評,但擺在整部電影中卻是最突兀。


必須要說:錢人豪作為一個導演,他的能力明顯不足,(不管是因為他真的能力不夠,或是像這次為了兼顧特效而讓攝影功力跟影像品味欠佳的問題明白地展現在銀幕上,)就跟好萊塢的那個保羅‧W‧安德森一樣。

只是保羅的劇本四平八穩、導演製片樣樣也都能兼顧到,但錢人豪導演顯然不行。

攝影雖然有技術,但又欠火候,很多基本功反而不及格,例如經常沒辦法好好地掌握演員表演的張力。(但這是因為攝影師本身的問題?或是他為了忠實執行導演的想法?這我就沒辦法從電影中看出來了。)

剪接上,這次有把劇中人物的動作邏輯掌握到,例如腳色何時進場、何時退場、彼此間互動的前因後果細節都很清楚,(絕對不會像某位叫麥可貝的,電影最終成品經常剪到掉戲,)問題是人物以外的東西卻都一蹋糊塗,讓人很多時候搞不懂故事、又無法進入狀況。

像怪物那隨便到了極點的登場方式。但這是剪接的問題嗎?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劇本只有核心跟框架,錢人豪導演在這方面給了個良好的起頭,但電影劇本除了作為故事框架、設定腳色和賦予台詞動作以外,還要負責「說故事」,比如一件事情的發生在電影的影像上有它的「功能」,比如藉著這機會讓觀眾知道某樣東西存在,或是讓觀眾更能理解整個故事的場景資訊。但本片不管是劇本或實際拍上,在這方面幾乎是完全沒有著墨。

所以這片最大的問題並不再質感或特效,單純的就是沒有用電影的方式把故事講好。


再次將我所看過的錢人豪導演作品定排名,本片大概僅優於【詭鎮】。

說這部電影極富野心,愛好Cult片的人應該不會想錯過,對電影包容力很強又看的很多的人應該都能夠感受到電影劇本在「拼命假裝自己是好萊塢A級貨」的華人電影風氣中刻意不跟風的骨氣與魅力,但實際執行結果終究差強人意,遠不及它原始立意標準。

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消失的情人節】台灣好美麗


這部片拍出了台灣的單純跟美。

跟齊柏林那種非要壯闊難得震撼人心的視野不同,它拍的都是很平常的東西。

這座島本該有屬於自己的仁慈,給急躁的人、緩慢的人、單純好騙的人、甚至是絕望尋死的人。(然後對壞心的騙子有屬於他們的制裁。)

這種仁慈包裝成了青春洋溢的悸動間、也存在朝九晚五生活的虛耗中。

那才是台灣真正的美。

活在這座島,不該滿身是傷、又滿心好奇「自己的機會在哪裡?」

不該如此。


除此以外,本片像是在宣告「電影新浪潮不死」。台灣電影的主流票房或許(暫時)屬於好萊塢,但電影製作永遠都會是歐洲新浪潮的延伸(或說轉化)。

電影永遠會有大量寧靜的時刻,用實景拍攝順便用電影作為保留當代文化(物質面)的縮影,而且故事取材非常關懷當代的社會真實面(城市老舊與收入無法提升?)......乍看之下非常魔幻又新潮的故事跟影像,但對電影新浪潮的傳統卻絲毫沒有妥協跟打折。

電影新浪潮在歐洲或許已經因為走得太快而開始陷入某種掙扎與自我懷疑,但電影新浪潮在台灣才剛要度過低潮並開始往前邁進(?)。




【俠女 A Touch Of Zen】男性特權







本片在電影史上的地位,不管是分析或頌讚,可能族繁不及備載。

所以講些我想講的東西吧......(見標題。)


本片在武俠史上最有趣的一個地方,在於本片故事男主角是個不會武功、其貌不揚的書生顧省齋。

這樣的設定如果在今天,本片該是喜劇片,因為觀眾會看一個像丑角一樣的小人物在整場冒險中,被女主角和她的一幫強人夥伴拉過來甩過去。

但顧省齋並未被如此安排。



這可能是因為從戲劇來說,顧省齋的功能反而不在當男主角,而是建立時代感(他不當官的理由雖不講明,但等於無形間替整個時代的混亂墮落下評論)、並提供女主角楊慧貞一個心靈上「救贖」的機會(不要任由自己將生命徒然浪費在看不到終點的復仇與逃亡上)。

否則從故事主線中看,顧省齋反而是個沒有實際功能的過客,不只跟楊慧貞的一夜情拍得很含蓄,作為武俠,幾乎一堆人都比他更有資格擔任男主角。

而且不只楊慧貞,幾乎在這場酷吏官兵抓良心反賊的互鬥中,每個人碰到顧省齋都會拿出自己內心最良善理性或溫和文明的一面。


這是種男性特權嗎?

真要順著下去思考,我會發現(忍不住質疑)即使是東廠錦衣衛看到他也知道不可以濫用酷刑武力?為何?

基於政治正確考量,後世人都習慣認定當時被太監把持的東廠錦衣衛一定是奸人,但用比較開放的觀點(先不要執著於那些在酷吏濫刑下被犧牲掉的忠良)來看,官僚體制的本質就是會造成無數這類的悲劇,從司法冤獄到民事商法的的各種不當判決,即使是今天也不變。

太監們真的是躲在密探機構大門後的深處,整天思考著怎麼傷害忠良、濫用特權填飽自己的私慾嗎?

這說白了只是觀點問題。東廠錦衣衛們的觀點當然很糟,--在今天來看,他們完全沒有言論自由的觀念,何況即使在中國也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種相似的道理,但當時自以為有能力凌駕文官監察的太監,顯然自視過高。--但擁有時代優勢的我們可以回頭想想:這種治國(齊家待人)的方式直到今天依然不死,不是嗎?(不解決問題,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所有的問題都比不上政治穩定、特定政黨持續掌權來得重要。)

所以,也許東廠們錦衣衛們宦官太監們腦中想的東西,在核心上跟忠良是沒兩樣的。差別在於忠良認為國家社稷是種形而上的概念,是種道德與價值觀,但對東廠們錦衣衛們宦官太監們來說,那就是皇帝威權與官僚順從。

在不觸犯的這個核心前提下,讀書人是政府維持的樑柱,形式上還是要給予禮遇。但這種形式藏不住他們把維護皇帝威權和更熱衷於服侍皇帝的自己擺在官僚之上,也許才是這一切政治墮落敗壞的源頭,就好像1971年白色恐怖的火焰仍未消熄的年代一樣。

(雖說這是我的擅自猜測,但沒感受到這些文化歷史政治上的壓迫,香港學台灣也開始拍起新式武俠後的電影,那種活力也沒維持太久,很快就只剩下「金庸原著」「古龍原著」「徐克出品」這幾個大標題而已了。)

在這種墮落敗壞中誕生了中國傳統武俠,裡面總是不乏女性擁有力量的例子。甚至可以說:賦予女性這樣的設定,是種中國武俠的義務。

因為既然是武俠,也隱含著有擁有力量去批判甚至對抗強權惡勢力的期許,而這不該是屬於男人獨有的義務,這也屬於女人。

用文學想像去揣摩現實的真面目,這並不是正道,(不管認為女人總是被禮教約束甚至踐踏,或認為女人也有著像聶隱娘之流的瀟灑自由,)但姑且為之吧!--這種武俠傳統精神究竟是賦予女性力量?還是賦予男性?還是大家都有機會?

「俠女」所以迷人、所以總是源源不絕,我想在還是在於根本上的想像,而不是電影形式的革新。

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皮諾丘的奇幻旅程 Pinocchio】男人的成長


 

2019年初看本片預告,本以為本片會因為「恐怖谷效應」而成為爛片。

(片中的皮諾丘完全踩在「逼真的像人,但一看就知道不是人」的線上。這樣的東西在「恐怖谷效應」理論上認為會引起觀影者潛意識的恐慌與嫌惡。)

但最近預告不知道為何完全不會讓我有這種感覺,就很放心地拉著朋友進特映會觀看本片。


相較於迪士尼舉世知名的動畫版本,本片首先盡可能地貼近原作,補足了老木匠獲得木頭的過程(雖然細節跟原著還是不太一樣),甚至還有木偶劇團長仁慈的一面(動畫版在這方面是完全缺乏),最後也交代了狐狸跟貓最後的下場,跟真正讓皮諾丘成為人的原因。

但本片的精華並不在「忠實於原著」,原作「木偶奇遇記」的寫作目的向來被「認為」是在告誡孩童「要聽話」「要守規矩」「要乖乖上課」「不可以說謊」......,都是相當功能、教條、且八股的東西,但本片試圖去釐清跟作出反論。

被賦予了凡人色彩的仙女(活在凡間、跟人類一起居住在市井巷弄裡),在本片初登場時竟然是以跟皮諾丘年紀相仿的小女孩登場。



她帶點淘氣與世故的舉止讓大人的教誨變的沒那麼難以下嚥,這是皮諾丘第一次展現出他具備有社會化(或可被教養)的可能性。

第二次登場時,卻化身為成熟撫媚帶點性感的女性,她用女性特質(不管是體貼或強勢)誘導皮諾丘更進一步的對高層次的人生目標與自我成就(變成真實的小男孩)產生渴望。



仙女在這裡顯然的象徵著掌握了社會資源或領導權核心的女性。

問題是按照女權主義的理論,這類女性本該引起男性對社群的疏離感,進而產生想用「父權」去矮化女性、推翻女性的領導、轉而控制並剝削女性的企圖,換句話說──皮諾丘應該要因此而更叛逆、或更極端的負面行為。幸好,這只是上世紀90年代忽然蹦出來的消費主義噱頭卻披上了女權主義理論的皮,所以皮諾丘的故事並沒有照著這條路去發展。

如果按照皮諾丘這類比較有點歷史的經典所透露觀點來說,傳統社會中的男性不但不輕視或矮化女性,還被教育要去理解並尊重女性的意見,並將女性的教導視為是男性開始社會化的開端。

只是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誘惑,每個人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獨特的可能性,沒人能真正掌握皮諾丘未來成長的方向,仙女的教導並非萬靈丹,皮諾丘終究要有自己的主見、走自己的路,那怕會因此犯錯、或因此讓仙女留下難過得眼淚。

有人說這是對女性情感的傷害,有人說這是男孩的粗野本性,但我覺得這就是成長。


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天能 Tenet】你的開始是我的結束

「毀滅」有種魔力。
正義是否可以毀滅邪惡?如果可以,那是否表示毀滅這種行為本身是中性的?如果要在絕望中奔向終點,是否寧可在最美好的時刻結束一切?
發明並使用逆熵科技、向可恨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比起中指的未來,其實是在毀滅邪惡?是讓美好的一刻成為一切的終點?

電影其實不難懂。
因為就是時光旅行的把戲。
只是這個時光旅行不是線性跳躍或不可逆不可介入的影像,並非打開一扇門、另一頭就是自己要前往的時間。
可能為了保密,所以電影沒有讓外人多看過幾次,導致從剪接上非常混亂難懂。但那僅限於當下發生的事情。
拍攝過戰爭片後,諾蘭顯然決定不再堅持動作場面的細節是否好懂,就直接放手讓一切混亂狂奔,只要揭開底牌時,觀眾會驚奇就好。

到了最後一刻,觀眾(不知道是否會)驚呼:原來這不是科幻片,這是探討每個生命的存在與孤寂,這是講人與人之間在生命的節奏跟進展上有多麼的不同調,即使人生同時開始,但感觸卻可能完全顛倒,無知的人反而無所不能,(已經經歷過的人不能作太多事情,)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人豁達,旅程正要開始的人卻對旅程毫無期盼。
奇妙,惆悵,但不煽情。

比較奇妙的兩個點:
人類終極的未來如果如此悲劇,你要如何堅持下去?這算是種希望嗎?(所以我變得不喜歡諾蘭,他對人性的論證讓我很不以為然。)
這片是否是【星際效應】的遙遠前傳?(決定毀滅人類的人們根本沒有認真嘗試拯救人類。)

2020年8月28日 星期五

【醉後末日 the world's end】虛假的賽博龐克議題


某種帶有心理學色彩的哲學是這樣定義「我是誰」:

人並不屬於肉體。肉體跟這個世界、跟發生在肉體上的各種事情一樣, 都是人可以感受的目標之一。就好像人會感受青春期、月經、躁動、憂鬱......人會「感受」到這些來自肉體的東西。所謂的「我」其實是去產生「經歷」這一行為的核心。


這種認知帶給賽博龐克文化無窮的想像,例如把人的意識複製轉成數位化後,這個人是否還是人?是否還活著?



討論跟這類假想帶給賽博龐克無窮無盡的活力、形成一種堅實龐大的文化族群。


但這部電影很明確地把這個議題給徹底敲碎。

人不是不願意變成活在數位載體上的虛擬概念,人是明確的感受不到自己跟數位載體之間的連結。

看著外星人製造的複製體,(不知道該不該稱它為機器人,)主角明確知道:這不是我!


其實這種帶有心理學色彩的哲學是種形而上學。它的本意恐怕不是將人定義為一種抽象概念,而是指肉體並不只是感受世界的媒介,很多時候它也是被感受的目標之一,我們的精神並非獨立在肉體之外,在「我」跟外界之間,還有著「肉體」,感受肉體的經驗也形塑了「我」的發展。


但除了使用這種賽博龐克概念以外,電影也質疑了另一種奇妙的觀點,就是「我們是他人評價的集合體」。

所以如何讓自己能夠引人好評,不管是智能體能、工作專業、社交能力、異性魅力......人變成了一種「由各種評價集合而成」的抽象概念。

想像一下,一個只活在一批人口中、但現實中沒有實體的A,是否能在這批人以外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概念?

再想像一下,一個早已經死去的人,他的事蹟與思想,是如何影響、甚至操縱著活著的人。「想像一下如果你是某某某,你會怎麼做?」大概就是類似的概念。




但說了這麼多,這些議題跟假想,沒有一個可以解釋何為人。

它們都只是藉由這個議題在藉機解釋或探討跟何為人幾乎沒有關聯的議題而已。

像積極尋求歷史定位的政客。

像找不到生活重心、但又恐懼死亡逼近的芸芸眾生。

2020年8月20日 星期四

【棕櫚泉不思議 Palm Springs】父權困境的無限循環



無限循環的一天又一天,但這一天又一天象徵的其實是人類在父權社會下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的苦悶絕望循環。  

今天今世,也許大家會決定歡樂度過,也許大家會決定寧靜沈思談心,也許大家會投入瘋狂愚行,也許大家會決定開始撕殺......對,也有這種選項。 

但這一切的花花綠綠多采多姿無責任無風險只是種假象,它真正的意涵在於「每一天、每一個世代,生命的意義都被剝奪、也失去了對未來的展望」。

 雖然在電影情境中,循環是因,但在符號上,這種循環是種覺醒、是種結果,掉入循環是因為人覺醒了!人從真實的假象中覺醒、理解自己的生命如無意且無望。 

而這一開始出現在男人身上。 

對,男人身上。 女人後來也加入了這種循環中。

而女人加入後才發現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的混亂不負責任,她會自怨自艾的做一些虛假的女權主義式檢討和反省,然後發現這些檢討和反省並不能帶給自己一絲改變、或是讓混亂減少,自己依舊要不停面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所帶來的後果(主要是愧疚、不安、自我輕視、和.....不重要,反正就是那麼回事。) 

然後有一天忽然大聲咆哮、把錯都推給更早就覺醒的男人。


為什麼說女主角做的檢討和反省是種女權主義?  

這些檢討跟反省的特徵有兩個:1.她完全忽略了男方的感受,就片面的認定男方毫無愧疚感、毫無被拯救的價值。2.她的行為基本上是聯合其他女性躲在男性背後對男性進行人格處決。 

最後,她自以為無私的反省檢討其實傷害了男人、也忽略了女人。(女人的部分就不爆雷了。)



 

所以電影等於很直接地打臉女權主義,不管是女權主義的主張、或是自以為獲得了女權主義啟發的女權主義者陶醉自得的神態,還有女權主義對男性樣貌的各種定義,例如男性反對女性的性自主(為了霸佔跟掌控女性的身體)、還有恐懼同性戀跟非典型二元性別....... 


不意外啦!這年頭的電影多多少少都在以女權主義自身所建立的哲學思維議題為基礎,然後去反省、嘲笑、甚至反對女權主義。

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

【超級銀河戰士 Super Metroid】真正的經典(還有任天堂第一代)

故事很簡單的遊戲,但就好像初代暗黑破壞神一樣:除了探索地城以外,故事背景其實是假的。

但暗黑破壞神給玩家無限刷裝的樂趣,地城背景結構難度並不高,卻有無亂數線組合的機制,而超級銀河戰士的地城探索卻是固定的!所以雖然它的關卡大到幾乎沒人有辦法「背」下內容,但徹底探索過後再次探索的樂趣就少。

所以商業IP價值上,本作其實只是一般般,流行文化的影響力也甚微,但它的電玩要素或設計理念卻遠比暗黑更經典。

其實暗黑是個「借鏡別人要素」多過原創自己要素的遊戲,主要是因為製作面跟技術面很好,否則它只能說是「證明了這些題材與要素的商業價值」的跟風作,畢竟本身所使用的各種元素都已經在其他遊戲中出現過。

 但超級銀河戰士可以說是一整個類型遊戲的初創者。

關卡地圖的設計,各種介面回饋,還有破關的邏輯技巧.......

不只是初創,而是完成度很高,後來的遊戲幾乎除了在畫質跟硬體操縱上求突破以外,幾乎沒什麼顛覆跟創新的地方。

但3D遊戲也很快就走到末流,也許回頭重新創造2D遊戲也是個選擇。


各種版本的結局。


古老任天堂上的第一代。(我有玩過。)


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

【天劫倒數 Greenland】活要像個人,死也要像個人


這片算是把同類型題材建立的一些公式和觀點都打破然後重新建立屬於自己的東西。

該是時候讓人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並擁抱自己的信仰,不要再拿環保、各種平權主張、外交反恐、陰謀論、科技與貿易競賽……等左派議題去消磨和綁架人的心智。

人存在並不是為了這些議題或概念,人存在應該是為了讓「人」這個東西去獲得平靜和滿足,不再恐懼、孤單、和疑惑。

為了呈現這個主張,導演刻意用一段很溫情、很平靜祥和的蒙太奇影像,來營造本片結局是「開放式自行想像」的假象,下一刻又用很絕望的毀滅場景讓人質疑「費盡千辛萬苦活下來又有何用」……(爆雷了!)

信仰的價值經得起考驗,反而是各種無神論進步主義不堪一擊。

有人即使不能被選中進入避難所,但依舊效忠於自己的責任安守崗位,但也有人在看到災難逼近後,依舊把享樂擺在第一位。

環保從此不值錢。

兩性平等讓主角夫妻的婚姻陷入危機(講得很隱晦)、還讓兩人錯失修復關係的機會。

順從多元思想而背離母親的年輕黑人同志(講得很隱晦)後悔的要死,而他的母親是個「政府認為很重要的高階人才:醫生」。

在車上企圖搶奪主角通行證的則是個白人同性戀!

擁槍黑人青年有顆仁慈的心。

一黑一白夫妻之間的感情並沒有比較令人動容。

政府(肯定是共和黨的)不會優先保護資本家有錢人跟政客,凡是有機會救到人的機會都不能放棄!

很多令旁人看了為之髮止的邪惡往往是出於純粹的善意,這就好像告訴人們:活著的意義不在於追求進步良善的思想!那是虛假無用的!

左派一定會恨死這部電影。

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

【Youtube】唐老鴨版的印第安那瓊斯(MD)QuackShot starring Donald Duck / 唐老鴨尋寶記

這遊戲是我小時候很喜歡的一款遊戲。

但主要是因為任天堂的畫質不好,所以這款遊戲的畫質令我非常著迷。但以遊戲性來說,這款遊戲頂多是中規中矩的程度。


它的整體結構很特殊,把地城冒險的解謎從單一關卡拓展為跳關模式。這是今天絕大多數同類型主題的遊戲缺乏的。(其實有人試著挑戰同樣的設計但沒有成功,甚至非常失敗。)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hJphUAxx68s" frameborder="0" allow="accelerometer; autoplay; encrypted-media; gyroscope; picture-in-picture" allowfullscreen></iframe>

2020年7月27日 星期一

Youtuber看【異形】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Cm09wOrzZYI" frameborder="0" allow="accelerometer; autoplay; encrypted-media; gyroscope; picture-in-picture" allowfullscreen></iframe>

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

【轟天奇兵 The Phantom (1996)】大企業開始失控的年代






近代美漫中具有超異能風格的超級英雄之始祖。

故事最奇妙的地方在於:劇情雖然是基於想像而缺乏實例,但它直接點明了大型企業經營的目的不在是致於生產製造服務、而是妄想征服和控制這個世界之可能性與恐怖性。

但這並不是好萊塢第一次使用這樣的題材。詹姆士龐德就曾經消滅過很多妄想用恐怖行動謀取巨額商業利益的惡質資本家,但那些故事都包裹著一層恐怖主義的外皮,但這個故事卻點出了「恐怖行動就是企業的一部份」。--企業大門關上,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除了財報與少少的稽核紀錄,我們只能從各種離職員工的血淚爆料中去探知皮毛,而這還只是針對根本沒什麼影響力與重要性的中小企業,至於那種員工幾萬人、辦公室像迷宮一樣的大企業,裡面就算發生謀殺案也可以藏起來(吧)。

就這層意義來說,它可以說是真正近代漫威英雄電影的雛形。


可惜。

導演的手法或說想像力非常的保守平實,電影質感很好,但光是節奏本身就很八股,動作與飛車追逐場面、佈景、服裝等等的設計都缺乏娛樂性。

不至於淪為鱉腳作品,但完全跟經典沾不到邊。

2020年7月15日 星期三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厭世機器人(01) All Systems Red : Artificial Condition】真誠是無法做成標語的



中文版的封面比較可愛


主角是個無名的複合式保安用機器人。複合式是指生產者以有機人造腦為基礎來做為人性和思考能力的基礎,再搭配大量的機械肢體或內部結構來強化機器人的性能。

某次意外讓他失控殺了整個基地的人類,雖然機器人只是遵照某個關鍵晶片的指令去執行「殺人」任務,但為了保護人類而被創造的他不能忘懷這件事,就偷偷竄改了自己的程式、讓自己的腦子可以不用在忠實的執行每個晶片下達的指令。

沒想到從此讓他的機器人生徹底翻了過來:不能認份忠實執行指令的他發現機器人的生命好空虛好乏味啊!雖然沒有什麼空虛乏味是看一部已經連載了三百集以上的連續劇不能打發的,(真的有時就看兩部,)但發現自己竟然這麼厭世,才是讓他困擾的事情。


歐美言情小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概是『慾望城市』吧),總喜歡毫無必要的亂入同性戀、或任何LGBT腳色。

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既然是言情,故事重心背景就應該貼近「凡人的生活」,討論凡人的愛恨情仇、與想要活在這個大千世界的掙扎和挫折。LGBT的族群的掙扎與挫折並沒有比較不堪入目、或不適合付諸文字呈現在大雅之堂上,甚至可以反過來說:「同樣的愛恨情仇,發生在LGBT身上時就是比較有賣點。」


就這層面來說,這本小說也是不折不扣的言情小說,不過它想要引用的掙扎與挫折,卻是利基於人類目前思維潮流剛崛起的多元性別平等下去所虛構假想出來的未來世界機器人。

跟【銀翼殺手】不同。

本作的機器人/人造人不會作夢、不會有虛假的記憶錯覺,牠們也肯定不會繁衍後代,牠們甚至不會有「想要活下去」的掙扎渴望。

小說反而提出了一些假想:相較於人類的「想要活得像個人」,其實機器人們也會在CPU/有機腦深處掙扎於「想要做個稱職的機器人」。
不同的是:人類終究不知道自己(個別人類)存在的意義或目的,但沒有一個機器人會不清楚「自己為何被造」。

所以人類為了滿足慾望和基本需要而工作和生活,也為了滿足一些更深層的情感甚至衝動而有社交跟娛樂,但對機器人來說,一切都只是「執行命令」「我思故我在」而已。

「看個連續劇,想那麼多幹嘛?劇情當然要越垃圾越狗血越好啊!」

表面上,小說似乎想要藉由機器人的處境來隱喻/諷刺這個世代主流對各種非主流族群的不諒解,但作者又數次很直白的用機器人的反應來直接的諷刺這種「多元平權」的虛假跟多餘。

其實,當資源很匱乏、或絕大多數人都找不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與價值(要拼命擔憂下一餐或下一份工作)時,LGBT的痛苦並不會比其他人來的多或(也不應該)更值得同情。──對機器人來說,他們才不在乎自由不自由,他們只在乎自己存在的目的有沒有被滿足(人類有沒有被自己妥善的服務或保護)、還有空檔時間有沒有機會追劇而已。

不是真的要把人簡化成這種假想出來的機器人。但小說中沒有反問、只是直白的呈現了一個問題:人們善待機器人,是因為他們接受了某些理念?還是因為他們是好人?


也許是因為這只是第一集,也許主角會開始反思甚至否定自己的這種態度,進一步也否定了上面這樣的咀嚼:機器人終究需要被平等善待。

但,有些時候,人是壞是不是因為他們拒絕理念,有人是個性機車,但有人則是因為真的是壞人。

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玩命online:雙槍對決】when the shit goes down~~




戲劇有種理論說:故事結束要給腳色帶來某些改變,不管是成長或失落。這部電影完,主角邁爾斯從一個光說不練的SJW進化成了.......某種正義使者?

挺老套、違和感又很重的結尾。

看到一個白人在街上被警察不分青皂白的拿電擊槍擊倒,真的挺諷刺的。電影從頭到尾充斥著這種不經意的諷刺,不管是諷刺主角的工作(電玩或娛樂產業的空洞)或是美國人修養的開倒車,網路暴力反而不是它的重點。

重點反而是它試圖去倒置社會公義的是與非、戳破某種主流愛用的假議題。「Troll」的存在不是問題的源頭,──還不提電影對「Troll」的定義有點錯誤,──「因為有人看,所以才會有人拍這種東西,」主角這樣大吼時等於忽略了那些觀看網路決鬥的人大多數也都跟他一樣,因為工作壓力焦慮絕望沒尊嚴、感情生活沒有重心又失落,但大家從不起身改變,而是選擇沉溺在這類的娛樂中。

一方面,人不再選擇娛樂,而是被娛樂給捕獲,另一方面,當人只能用病態的方式發洩創造力、獲得認同時,最終這個社會就會產生病態的娛樂跟藝術。


電影劇本很隨興,邏輯性很低。

畫面充滿電玩動漫要素,配樂用的是非常輕薄爽快的保險套/電音。

薩瑪拉威明的演出,在開場頗具娛樂性,中後段就略閒無力單調,是可惜了。



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最後生還者2 Last Of Us 2】死亡的威力




遊戲的劇本是以「服務」遊戲的可玩性為第一目的。

像角色在探索地圖時,時不時會自言自語,那些自言自語的內容都是「劇本」的一部份。 

但故事就是故事,故事並不是劇本。

故事可能是個簡單的概念、或細節詳細度不一的大綱,例如「艾莉剛到西雅圖時會看到什麼?一座地城?一個高聳在山崖上的要塞?還是另一個頗有規模秩序的城鎮?」

因為是西雅圖,所以大家好像很理所當然地接受了「一片巨大的城牆豎立在那邊,接下來會有一連串打開城門的動作冒險與解謎,」但這其實是先有個故事在,才有劇本跟關卡設計。

   

但這個故事怎麼決定的?......我沒內幕,我不知道,但我必須要說故事內容很豐富,但意境情境好不好...... 

習慣性離題一下,用別的東西來說明我的看法吧! 


回到第一代,開頭序章當Joel要帶著女兒和Tommy一起逃離混亂的家園時,路上看到一個徒步待求援的家庭,Joel拒絕停下來施以援手時,女兒講了句「我們應該停下來幫他們的。」 

如果當時停下來,可能後來的事情都不會發生,因為女兒就不會死。

時機點錯開一些、或那家人可能指點了更好的路,女兒就不會死了! 

但Joel沒停下來,女兒死了,他除了憤怒以外,只能繼續實踐那條「不停下來幫助那些人」的原則--然後就成了玩家眼中的冷血殺人鬼。

排除掉所有情緒煽動性的描述,客觀來說,整個一代說白了只是Joel死不肯承認跟思考這個可能性的過程,為什麼?因為他用這種方式逃避傷痛?或他天生個性如此、只是在大災難爆發文明秩序崩壞後才顯露出來?

這才是一代真正留給大家的懸念。


所以我不是真的喜歡Joel。而這話是多餘的,因為我是想表達:其實Joel也不是什麼柔情鐵漢,他就跟其他專制獨裁的父母沒兩樣,因為「認為子女還年幼、不知道人心險惡」就用謊言和殘暴的手法剝奪了兒女選擇安排自己人生的權力跟機會。

注意一件事情:這也是二代最後選擇用來延展出新篇章的版本。

艾莉經常要因為自己當年的選擇沒機會被實現,所以迷惘痛苦不堪,雖然這是因為她只看到了眼前的打擊、只看到了眼前的山,沒看到山之後還有更高更多的山,沒看到疫苗這種東西就算真的問世,在那樣的亂世下可能只會遭來更大的混亂。

就好像後來西雅圖發生的事情一樣。(而西雅圖的人爭奪的也僅僅只是「權力」而已,如果有疫苗這樣的東西存在,那豈不瘋狂?)

這樣的故事如果拿來寫成劇本,基本上很狗血。

某天又發生了新的威脅或挑戰,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女必須要聯手踏上旅程,一路神擋殺神、人擋殺人,然後.......和解?原諒?改變自己?

我們看過數以萬計這樣的好萊塢狗血劇本,真的就是狗血兩個字,這種故事結構無法避免的就是狗血。

狗血。

狗血。

狗血。

除了狗血以外,還是狗血。


但故事選擇了今天的版本。(至少除了猩猩做愛的橋段以外,其餘的部分都不算狗血。)

我們開場看到了Joel莫名其妙的回憶自己一代最後的抉擇,而且是說給Tommy聽,後來我們知道了:這是因為Tommy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追問Joel為何他和艾莉的關係會走到這步。

但接著我們又立刻看到:就算知道了真相,艾莉依舊不是發自內心的怨恨Joel,她還是很關心Joel,只是某些原因無法對旁人說出口。

(製作小組還把揭露真相的片段做成「新功能教學」?)


少年維特的煩惱並不是愛情,而是找不到生命的方向,年紀輕輕就以為自己已經看盡了人生無望、沒有可能性的死局。

少女艾莉的怨恨也不是針對父親的專制,她已經年紀大到可以依稀的感受到Joel有他的立場跟道理在,她已經知道自己的人生除了成為疫苗拯救世界以外,還有很多東西在等著自己。

但,人不是這樣說和解就和解的生物,她開始賴床,她(也許)開始想:明天再去找Joel、跟Joel和解吧!

(好吧!這才不是什麼「也許」,故事都擺在那邊,但有多少人在認真看呢?)

如果沒有什麼突發變故,可能十年二十年就這樣過去,然後有天Joel會突然中風死掉,或是走在山路上被旁邊衝出來的鹿給撞死,就好像碧血狂殺2中的亞瑟一樣。

但Joel用這種方式死掉了。所以艾莉踏上了一路暗暗怨恨自己「為什麼不早點跟Joel和解」,同時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旅程,而旅程的終點是真正的釋懷與和解。

這是死亡的威力。

死亡在戲劇中無法避免。


一個戲劇創作理論:其實所有的故事都是在探尋或反映人生的真相。我是誰?我為什麼是我?我為什麼要經歷這些事情?這些事情的意義是什麼?這些意義定義了我是誰嗎?

空想有它的價值在。就好像達文西的飛行器因為材質不夠輕不夠牢固所以飛不起來,但他的想法其實已經足以成功的支持了後世的飛行器。

我們當然可以笑:用空想的故事去探詢人生的真相?是不是想太多了。但我不敢這樣做。偉大的宗教哲理幾乎每個都是空想,但千百年前的東西今天還是對很多人有用,--除了那些莫名其妙的規條部分。--所以我也不會去嘲笑這些試圖追尋人生真相的空想故事,尤其是不會因為「它是個遊戲的故事」。

不是只有得獎電影或文學經典才有資格挑戰人生的真相,遊戲的故事也沒有道理一定要成為配菜,難道遊戲真的只要聲光好、節奏好、操作手感好.......一堆好就好,賣得好更是好........


結論。

這個故事好嗎?

好到不行。


加送一個小小的、離開了這個部落格可能就看不到的意見:各位有想過「艾比跟男人做愛」這件事情的意義嗎?

喜歡嘲笑女權主義、或反政治正確的人經常開的玩笑在這個故事中完美上演了。

跟跨男做愛的男人到底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

有些平常很喜歡講些什麼「性別不是只有兩種」的性平運動支持者會很耍嘴皮子的說:「這只是兩個人在做愛,你不懂就閉嘴。」

猜猜看怎麼了?這是一個女人跟男人在做愛。

性平運動吃屎吧!把你們手中抓死的女權主義解釋權放開吧!


這部遊戲根本是女權主義的特洛伊木馬。

可惜被自己人給燒掉了。

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星際救援 AD ASTRA】泰勒德頓上太空




以科幻電影來說,本片相當背離主流的期待。

「冒險」的成分並不多。


設計與規模都比較簡單,比較多人文性的想像,例如「有人出生在火星上,這輩子根本沒看過幾次地球。」還有「要對著人工智能講話,讓人工智能分析自己、找出自己都沒有自覺的情緒感受。」

太空冒險旅行的視覺質感與創意都相當樸素,不同於絕大多數將時空背景定在未來的電影,觀眾總會期望裡面的佈景、道具、服裝、甚至氛圍都充滿前衛新潮的感覺。

宗教儀式味道很重的軍隊辦公室


但本片完全沒有這種味道。太空船的質感滿滿的二十世紀工業風格,太空基地甚至還有B級片的廉價與粗糙,活在這樣的世界裡,人們在精神上、思想上的樣貌,和今日相比並沒有太多的不同。

換句話說:人沒有變,但這個世界確實變了。(「人」的某些成分並不是源於天生或生命體驗,而是外界文化環境賦予人的,那些東西會隨著世界而改變,本來以為「能夠征服宇宙」這樣的認知可以改變人類,但終究沒有。——這讓我想到星野之宣的科幻經典漫畫「銀河2001夜」。)



顯然,「科技發達」為人類提供的承諾並沒有成真,人類終究需要回頭探尋上帝。


一切都是為了探尋上帝是否存在。

如果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存在,而(只要)他們也相信上帝、他們也跟我們人類有類似的人性因子,那就證明了上帝真的存在、宗教所啟發給人的內容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天外奇想。(註)

如果宇宙中沒有其他生命存在,人存在的價值與目的並不在征服與探索外面的世界,那就證明了上帝真的存在、宗教所啟發給人的內容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天外奇想。

所以「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宇宙中沒有其他生命」...最終會觸及到的人文結論好像都差不多,問題的答案對人類意義或影響不大,人類獲得的不過就是「又解決了一個問題」的旅程而已。

(這好像是種詭辯。)


總之,一切都是為了探尋上帝是否存在。而父親是我們每個人在現世追尋的上帝苦無所得時的代替品。

也許有人會想要爭論「這是父權體系強灌輸給我們的期望與印象」,也許有人會不屑一顧的反駁説「將父親視為上帝的化身是種人性的直覺」,--或是後者想要爭論、然後前者不屑?不知道了!

但,為什麼我們要用替代品去滿足我們對生命的好奇、安撫對自己在時空洪流中的定位的徬徨不定、而不是直問源頭(不管你要稱為上帝或什麼)?

因為此路不通!「上帝才不甩我們!上帝根本不愛我們!至少不是用我們期望的方式愛!」

這非常的「虛無」。這個世紀初911恐怖攻擊事件以後,大家忽然驚醒過來發現:「這個世界是如此野蠻破敗,這種可以搶兩架飛機過來撞大樓害死幾千人的行為,竟然還有人敢自稱這是正義!」然後大家花了一段不長也不短的時間驚覺:這種野蠻與破敗似乎是可以用「進步思想價值觀」去修正與消滅的。然後就是歐巴馬上台、梅克爾上台、馬克宏上台......

從恐慌、到疑惑、到看見希望、到實踐希望...現在是希望破滅(或失去光芒與魔力),大家回歸尋求神密不可解的宗教領域時刻。


但我們也不是一無所獲。探尋不到上帝的苦悶放在男人身上,其實就是「和整個時代與環境有種格格不入的疏離感(因而無法和他人建立起聯結)」。

承認這種疏離感存在,承認它在男人身上是種很特別的東西,(不要一聽到這句話就憤怒的尖叫說『在父權體系下有特權的性別憑什麼感到疏離?』)人類終於學會了這點。


註:想像一下【接觸未來】中,外星人送過來的信號中如果夾帶著一句「耶穌在這裡向你們說:嗨。」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百戰天龍(1985) GacGyver classic】少女逃離魔鬼終結者的魔掌後,終結者也獲得了人性、超越了冷血機械



百戰天龍是1985年開拍播放的影集,最近開始從頭看起,隔了三十年後讓我有很多全新的觀點跟感受。

例如這次發現這影集從ㄧ開始就充滿了各種「女性主義理想的女性角色」,例如女科學家、女船長、女天才理科生、女間諜 ...(註一)

就連典型的傳統父權角色都被賦予完全不同的樣貌。

波浪髮美女竟然是個敢獨身一人闖蕩天下的傻大姐!

看似溫柔無害的金髮家庭主婦竟然是個徹頭徹尾由謊言打造的致命蛇蠍美人!


但我感受最深、聯想也最多的女性角色,其實是第十一集「逃離魔掌」中登場的逃家少女莎莉艾倫。


這女孩子在劇中的角色是個「蒙受家暴但又不被體制保護而無奈翹家的徬徨少女」,仔細看外觀會發現她完全就是前一年(1984)的電影「魔鬼終結者」中的女主角莎拉康納的翻版!

將兩者一結合後會發現:原來詹姆斯卡麥隆的「魔鬼終結者」是個講述女性躲避父權暴力控制的故事。

莎拉康納根本上是因為她天生的生育能力而成為父權暴力的目標,凱爾瑞斯則是被教育成「要熱愛女性、為女性犧牲」的「女權戰士」(?),終結者則是個毫無道理遵從父權指示、不會思考質疑和反抗的冷血機器。

所以在後面的續集中,終結者總是會不停地獲得人性的洗禮而從中獲得人性,--女性主義者們高潮吧!「父權打結」是對的!男人也是可以被教育、從父權陣營中站出來,加入平等理性仁慈友愛的世界中!--雖然每次(在詹姆斯卡麥隆主導或涉入的版本中)對人性的概念都不一樣,從生命的珍貴(第二集)、生命的美妙(第五集)、到生命的覺悟(第六集),而且故事幾乎都以「終結者/父權男人」毫無保留的犧牲做結局。(註二)


想到這裡,我忽然驚覺到「獲得人性」是如此單純、是許多傳統浪漫主義者用來為現實世界或體制野蠻落後不完備尋求提升跟解套的一種形而上答案。

「告訴大家:這個世界上有種東西叫人性,它就潛藏在你們體內,你們只要拿出決心、你們只要肯接受其他有理性與智慧的人引導,你們絕對也可以獲得人性。」

就好像佛諭中捨身餵飽飢民的魚可以在西方極樂中轉化為人(獲得人性),低下的賤民也可以藉由依靠耶穌而獲得救贖.......

難道所謂的宗教說白了也只是種超前了幾百年、但徒具雛形、且語言工具形式原始落後的理性主義嗎?

這麼一來宗教還有價值嗎?

我不敢再多想下去了,繼續看第二季。


註一:雖然為了影視娛樂,這些女性的芳心都不能免俗地被馬蓋先的風流帥氣給擄獲。

註二:第三集完全顛覆了正向的女性主義。在第三集中,凱瑟琳布魯斯特是個時下獨立自主但困惑的女性,約翰康納企圖否定自己身為男性的「天生特權」,而這兩個人都活在充滿痛苦與迷惘的狀態中。終結者則是看似「覺醒的父權男」,但又否定了這種「覺醒」(改變未來、徹底否定父權、「消滅父權的化身:天網」...是徒勞無益的),而T-X則是(在2003年看)新一波女權主義的化身:瞧不起男性、擅長滲透體制、而且看到任何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搶過來。電影最後,「否定了女權覺醒的前父權男」把新一波女權主義炸個粉碎,讓困惑的女性可以擺脫獨立自主的空洞人生,而卑微迷惘的約翰康納可以勇敢果斷地擁抱自己的天生特權。

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們 Beasts that Cling to the Straw】不值得被救贖的野獸們(無劇透,但會破梗。)




能感覺得到這也是部志在挑戰南韓社會黑暗面的電影。(雖然它的原著是日本小說。)

技巧非常成熟大膽!可能遠勝過這種類型電影的發源地:好萊塢!

常識和習慣,會讓我們看電影時去主動找出「誰是主角」、並且期望「自己喜歡的角色會是最後笑的人(主角)」,但這種類型電影在結尾時,主角們的笑都帶點苦澀,因為結局不值得他們為此經歷這樣的苦難?或這只是種幻影,無止盡的苦難又會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奪走他們得到的一切?

如果是後者,故事最後都會埋藏有伏筆或彩蛋,讓觀眾知道故事真正的結尾在戲外,例如還有倖存的反派在暗處虎視眈眈、或主角們的計畫藏著明顯的大漏洞沒收尾.......

但這樣的手法已經有點俗套,本片乾脆跟觀眾玩起捉迷藏,它故意將故事的因果佈局打亂、將各段故事的先後順序打破,A的結局其實早已經在B的故事中交代,但故意讓人以為(或期待)A的故事在B之後才開始,可是這樣繞了一圈後,我們發現這只是個將「ABCDE」改成「A......E」的故事而已。

實中有虛、虛中帶實。


自由切割敘事觀點時間線,把眾多角色的下場切割倒轉敘述,來讓一個直線述說可能比較平淡的故事給人完全不同的衝擊力,用這技巧拍電影,這些年的代表人物(以全世界為範圍)大概就是諾蘭(的【敦克爾克大行動】)。

但諾蘭的電影在我來說很明顯的都喜歡探討一些打高空、言不及義、或觀念明顯落時(又太政治正確)的議題。(而且故事結構全是虛招。)

反觀本片,富人幾乎在本片絕跡(即使有也影響不大),幾乎所有惡因的觸發點都在女人身上(不管態度是否強硬積極或帶有兇惡殺意),男人大多被動或溫文好操縱,而且幾乎沒有人稱得上好人,(唯一可以被稱為惡人的黑道老大卻有個對他死心踏地的變態手下,)--電影故事從頭到尾都在用非常隱晦但明確的態度踩在那條顛覆社會期望(仇富式的社會正義)或違反主流認知(女權思想)的線上一路往前,讓觀眾不知不覺地做完了一趟雲霄飛車飛梭冒險。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大畫特務 Hitman - Agent Jun】不要忘了自己(韓國電影)的身分定位



電影異常的可愛。

反派形象很可愛,這類型題材中常見的暴力與血腥殺戮會帶給觀眾的負面衝擊力被這個角色給沖化到最淡。

官僚丑角算是緩和了庶民階級對政府不信賴的情緒──因為這些人或許有點自大傲慢,但骨子裡都是珍惜部屬、盡心為國家做事的好人。(好吧!這樣解釋有點太濫情、太刻意!)


有動作、有諜報、有飛車、有武打、有時尚、有底層庶民生活樣貌、還有動漫影視,甚至就差沒有古裝,本片幾乎是韓國電影工業技術的集大成,但它並沒有淪為好萊塢A級製作用來展現一國電影工業財大氣粗的粗暴作品。

事實上,這部電影的故事非常溫馨小巧:一邊是夫妻如何發現對彼此的愛,另一邊是兒女如何從父母和生活之所需對抗的狼狽中找到讓自己人生積極向上的方向,是有滿滿韓國風格的電影。

越是證明自己擁有不輸給別人的某些特質專長,事實上越不能遺忘自己真正的本分或起點。

2020年3月13日 星期五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 It Must Be Heaven】跟荒謬和平共處



因為台詞對話極少,所以可能會讓人感覺不到這部電影有劇情。

但其實這部電影是有劇情的!

主角(導演本人)剛喪妻,因此對熟悉的家怎樣都看不爽、但又不知道怎麼表達,剛好他完成了新的拍片計劃:想要拍一部關於巴勒斯坦的和平喜劇,所以就踏上了旅程去尋找金主和贊助人,而他想拍的電影就叫做「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





片名的結構本身就有點無限螺旋式的魔幻。

所以導演到底拍好電影了嗎?最終有拍成嗎?

還是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他想拍的東西?如果是這樣,那這部電影中主角所觀察到的魔幻與荒唐是否是種客觀第三人可以體驗並認可的?或是導演在電影構思階段就已經決定好的?(法國與美國是否真如這種影像所想要隱喻嘲諷?或這是導演期望並認定的法國與美國?.......我們如何知道?)



但最終這些都沒有答案,因為這部電影只是導演作為一個地球異鄉人的自我省視:我所做的一切意義何在?我身為一個導演存在的目的為何?

但沒想到:這一切都不是導演自己可以定義的,甚至這些問題也不重要,「我(導演)」只是不停的(活著、有經歷、有想法)有動機想拍電影、想讓觀眾感動或開懷大笑而已。


所以,電影最後,主角(導演)回到了家鄉,家鄉不再讓自己那麼看不順眼,荒唐的人事物在自己眼中又開始出現了美好與活力.......


雖然哲學上,這是部存在主義的電影,但從政治上來說,導演明顯在用很隱晦的手法去刻意擺脫這個世界對巴勒斯坦的期望、賦予的角色:一塊充滿悲情的土地。

我向來不喜歡那種帶著悲情與控訴的電影,觀看當下的震撼與日久反思後的不協調,是這個年代商業大片虛偽跟矛盾的地方!

看完這部片,除了輕鬆開懷以外,還有種「導演幫我賞那些虛偽矛盾兩巴掌」的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