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弒不過三 Kill me three times】看似好萊塢的月經型電影但卻是澳大利亞山寨貨

看的過程在我腦海中不停出現並迴繞著的,不是對劇情的感觸,而是幾個簡單的念頭:那裏好像整天都風很大、不管哪裡都風景很美、不赤腳踩上幾回就可惜了那沙灘、原來制式的酒吧沒那麼俗氣、豪宅也不過如此.........為什麼沒多少個澳大利亞當地演員?(除了泰瑞莎帕瑪Teresa Palmer以外......?要命!連酒吧老闆都是澳洲人!........嗯...好吧!我錯了!黑心警官和車場黑手都是澳洲人!這片的澳洲演員還真多!......果然看電影也是要做功課的!)天哪!用電影拼觀光就是要這樣,誰在乎劇情跟觀光有沒有關係啊!誰在乎政治正確啊!未來三年,因為這片而在網路上詢問「這片在哪裡拍的」的人數都數不玩!.......

就這幾個念投這樣繞著繞著繞著......電影結束。

這海報超級失敗。
不符合電影風格,搞得很像某些拍給雅痞看的黑幫電影。
然後也沒掌握、暗示到各個角色在電影中的性格和定位。




有人說這片像【上錯驚魂路】,我覺得有點像沒那麼香豔刺激的【野東西】,還有角色多一些些的【浮出水面】。

這種低成本、噱頭很多但又不會犧牲巧思的電影,在好萊塢就像月經一樣,隔一段時間一定會、也一定要冒出來一部。(光卡麥隆狄亞就拍過【哈拉瑪麗】跟【浮出水面】。)

不然新人拿什麼證明自己的才華跟本事呢?

剛踏上「我愛看電影」之路的人很適合看這種電影。(沒看過前面舉例的人也不需要刻意去把它們挖出來看,反正就看就是了!)它不會太商業,也不會像文青掛的電影故作氣質和難懂。(可是電影看多了之後,總是會忘記要去注意這類電影的蹤跡。)

它們最大的特色在於低成本製作給人的影像感覺,(因為成本有限,所以攝影機通常都是便宜但影像鮮明的HD攝影機,而且不會額外花錢去作後製調教?)還有劇情不外乎兩種模式,一是「大魚吃小魚」,二是「圍繞著一個地點、或一種身分所發生的事情,藉由這件事情帶觀眾去認識這個地點、或這個身分。」後者有被低成本「恐怖片」給濫用的傾向,(劇情都會圍繞在「房子」、「孤島」、「封鎖線內」...等特定環境中,)所以比較少見,或是漸漸自成一種類型。

至於「大魚吃小魚」的模式,劇情最基本結構就是:A恨B,C幫B,要殺B就要先幹掉C,很不巧C要殺D,而要殺D就要先殺掉A.......;反而其道而行也可以,「大家都愛瑪莉,但只有一個人可以獲得瑪莉的真心,就看大家前仆後繼的被三振、最後留下來的就是真命天子。」

又有時因為成本低、沒辦法在畫面上投入太多張力,電影就轉向訴求「沒有人是天使,沒有人配的上『皆大歡喜』的結局。」來讓觀眾重複經歷「這個角色原來這麼壞!」「這個角色竟然是好人!」「這個角色不該有這種結局!」...之類的錯愕,並進一步造成張力。【上錯驚魂路】就是個例子。柯恩兄弟的電影也很喜歡用這種手法,(但是等到觀眾養成了「進戲院看他們的電影就是要有這種期待」的習慣時,他們又推出了「險路勿進」和「真實的勇氣」........真是賤!)

總之,這種電影是好萊塢的月經電影,因為它只需要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帶給觀眾很強烈的創新印象。



至於這兩種模式裡頭,本片屬於哪一種?

它兩種都有!

然後這片是澳大利亞的電影。

故意搞得好像充滿黑色幽默,但其實不是,(我不認為它有什麼高明的幽默可言,)就很平鋪直敘的把所有本來很簡單的事情搞得很複雜,只是在螢幕上把整個故事又過度剪接處理了一翻,結局很刻意很多餘、會讓人不禁思考:可以讓人物之間的關係這麼複雜,為何不想個更完美的犯罪計劃呢?

難看........?

是不至於難看。

只是我個人覺得...(因為這片是2015金馬奇幻影展的影片之一。)

大家有點太聚焦在「這是賽門佩吉的新作品」上。

但明明完全就是可看可不看的電影。(但記得......喜歡賽門佩吉的人就別想那麼多了!)

賽門佩吉的演出就是維持那一字號痞痞的、賊賊的賤樣。(這種演出本身不是笑點或幽默的來源,只能說是「容易有喜感」。)

酒吧老闆...才在【甜心殺手】中看他演虐童累犯,但同樣演反派,這個酒吧老闆太典型、太老套了。

泰瑞莎帕瑪Teresa Palmer...其實我的焦點在她身上,會看這部電影主要是想看她會怎麼演個保險金詐欺犯,可惜她講話的口音氣質讓這個角色變的乏善可陳,畢竟她在片中不是脆弱無助的小女人,又不適合演多情劈腿的人妻,最後的下場還好像在嘲諷她演出的【殭屍哪有那麼帥】,(我不是要暴雷喔!)一切只能說都是天意啦!(謎之聲:其實導演很明顯就是要藉由她的個人氣質來強化「這個腳色的柔弱」、或「人畜無害」的印象。)

而且劇情的巧思、還有角色之間的糾葛複雜等級還是輸那些經典一大截!整段故事過程除了讓人想要吐血、往螢幕丟爆米花罵人蠢的窘事外,根本沒多少讓觀眾事後回想起來會驚奇的要素。──【浮出水面】還是這一串作品中的王者 。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甜心殺手 Miss Meadows

這張海報比較符合這部電影的調性。
雖然不太符合女主角的個性。

先用比較負面的方式來解讀女主角「瑪德小姐」.......

我們生活周遭其實很多這樣的人,表面上有學養、彬彬有禮、行為得體(甚至得體過度)。但其實我們根本無法和這些人有深度的理性交流,因為他們總是毫無道理的死守著自己的某些信念與教條,而且只要觸碰到他們的底限,他們回應的標準完全毫無道理可言.......

「廢死聯盟去死!」「白癡才會支持連勝文!」「物價、房價、22K...這些都是政府的錯!」........討論無用!理性交流無用!抨擊這些人也無用,因為這些人表面上有學養、彬彬有禮、行為得體(甚至得體過度)。就社會常規常態來說,這些人通常都是「批評人」的那一邊。



如果從中性的角度來看「瑪德小姐」.......

這片追求的並不是什麼黑色幽默,或想要痛斥暴力與槍支氾濫,甚至也不是要討論什麼「私法正義」的正當性。

而是個很單純的問題:我們要如何務實的面對自己內心的傷痛(或是被暴力催殘的心靈)?

前陣子,羅賓威連斯自殺後,大家才開始討論並注意到:告訴難過的人不要難過,告訴憂鬱的人不要憂鬱,告訴害怕的人不要害怕......根本就是在放屁!

殺再多壞人也沒用,(就是因為知道壞人殺不完,所以要好好教育下一代,讓他們可以抬頭挺胸的成為好人,讓下一代中再也不會有壞人,)殺戮不是種解藥,內心的傷痛也不是種「一定有藥醫」的病,很多時候,「想辦法跟它和平共處」本身就是解答。

更積極的說:如果幻聽幻視、或想法偏執是種病態,莫非能完美的相信、或實行社會常規認可的禮儀言行,就是正常?──有虐童前科的男子就是用常規社會都普遍認可的法律原則「我什麼都還沒做,妳憑什麼走進我家對我說這些話?」說退了「瑪德小姐」。

每個人都會有瘋狂的時刻。「家庭主婦/媽媽」可能把那些瘋狂發洩在切菜板上的蔬菜,「工程師/爸爸」可能把那些瘋狂發洩在眼前的工程藍圖中,「文青/網路鄉民」把瘋狂發洩在網路和鍵盤上........強暴犯會把車子開到自己不常出入的角落尋找獵物,戀童癖會利用職權,瑪德小姐則是在包包裡藏把槍然後「去散步」。

瘋狂又如何?至少她還會為自己不小心在孩童面前展現自己凶暴的一面而感到懊悔。但我們這個社會卻認可父母用各種偏執手法來管教子女?



但用正面的方式來解讀...

為什麼法律不支持人民濫用私刑?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把槍一樣,隨時將自己的保險鎖上、但又隨時保持一顆子彈在槍膛裡準備發射。

所以追求私刑、追求用自己的手執行正義的人,都應該有覺悟用加倍的精力去約束自己,(否則遲早會有無辜小孩子死在自己的槍下。)

又如果執法者像女主角瑪德小姐那樣,總是穿著可愛的洋裝、將自己偽裝的浪漫純真又脆弱的走在大街上引誘強暴犯或搶匪之類的人,那她真是世界上一等惡毒的執法者。偏偏瑪德小姐不是執法者,而是「受害者」。

法律在「制裁最惡」這點上展現的無能,根源不是法律體系效能不彰或法律不夠嚴苛,根本問題在於總有人抱著自己可以蒙騙法律的想法。

用這個想法去誣陷無罪的人,用這個想法將自己的責任推給無罪的人,用這個想法將過錯顛倒、受害者要自己承擔後果........

法庭上,不管是法官或陪審團,除了當下的受害者已外,大家都是躲在安全的位置,用安全的方式去衡量、去「臆測」(說好聽是推理或調查)罪惡的真相,所以真相經常被眼淚、柔弱的外表、偏見、片面之詞、或是滔滔雄辯給淹沒、扭曲、甚至忽略掉了。

但瑪德小姐不一樣。她不是個會花上下半輩子沉溺在噩夢中、然後不停用自我催眠擴大噩夢規模的弱小女子,她所遭遇到的,就跟其他事件中的受害者遭遇到的過程沒兩樣,──但她那顆冷靜的心和雙眼所看所見所想......就是真相,她不會歇斯底里的作出錯誤結論,也不會過度幻想、誇大罪惡的模樣,(她知道哪些是自己的幻想,而哪些不是!),所以她和其他受害者雖然有同樣的遭遇,但結果完全不同。

多完美的罪惡制裁體系!

法官:一人。劊子手:一人。流程:主動等犯罪者找上門(然後升格成現行犯),然後一槍幹掉對方。

剩下的問題只有:自己是否要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要讓自己的人生被空虛和秘密給佔滿?

電影的結局當然有點太過理想化,瑪德小姐竟然可以獲得丈夫/警長的「諒解」...雖然不知道這「諒解」的背後是否包含著支持,可是看到她又跳著踢踏舞步出門去散步,總是會想帶有一絲期待........(不用擔心這樣的結局會太另類,畢竟是戲劇。)



這部片凱蒂荷姆斯的舞步非常輕快,作為電影開場,絕對會讓人誤以為這是歌舞片。

攝影非常陽光,很有(美國文學)南方風,(這樣說很奇怪,因為文學要影像化應該不存在制式手法,文學的特徵跟電影是有差距的。)台詞又非常講究,(還上起文法課!)所以這絕對是文藝電影!而不是什麼刺激火爆動作片!

看之前務必要考慮到這些。




【參考連結】:凱蒂荷姆絲【甜心殺手】詭異床戲大挑戰 女上男下一次到位──這場床戲是全片亮點之一喔!

【參考連結】:<甜心殺手> ─ 私法正義

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仙履奇緣】傳揚善良與勇氣的價值


同樣都是「王子台詞超多、戲份也超多」(光看預告就知道)、而且「女主角眉毛也超濃」的童話改編電影,【仙履奇緣】和【魔鏡魔鏡】的不同在於......





【魔鏡魔鏡】的改編建構在顛覆上。但【仙履奇緣】卻是認真的把原著的精神找回擦亮、再把故事細節挖掘出來補足。



童話原著有什麼精神?...我不是什麼民俗或文學大師,所以接下來的分析如果不同意、或認為我太八股...如果有這樣的批評,我只能回應「讓各位見笑了」。

傳揚善良與勇氣的價值

聽過童話的人很多,聽完之後被教導「要勇敢的當個善良的人」的人也很多,但最後大多數的人都會像這部電影中間女主角也會忍不住趴在水池旁痛哭、承認「自己再也無法相信」一樣,不同的是大部分的人都太過高估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打擊。其實大部分的人往往只是因為一點點小小的挫折,就很容易的決定要放棄「要勇敢的當個善良的人」。

並不是說所有人都會立刻轉頭當起壞人,但「善良」和「勇氣」要有魔力,應該要有個「門檻」吧!──能具備這種水準「善良」和「勇氣」的人多嗎?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跟後母沒兩樣,──對自己親生女兒有幾乎無限大的包容力,對外人卻是極盡利用甚至苛刻之能事。但大家都看不見自己對待外人的方式,只用自己對待親人的方式來評量自己,然後要求這個世界因為自己的評量用魔力作為獎賞和回饋...如果沒(立刻)得到期望中的回饋,就會很黯然傷感的認為「當好人不值得」、「白癡才會守著善良」......

(如果後母和兩個姊姊真是什麼壞人,──灰姑娘會死!──但灰姑娘沒死!可見她們並不是什麼應該被老天用鳥啄瞎眼睛的大奸大惡之人。)



以上所說僅僅是把這部電影當成童話改編而以。

把童話拋在一邊,事實上它也是很成功的愛情電影。

為何說它成功?因為過去幾十年,愛情電影似乎變成一種拼命巴結、甚至諂媚女性的東西。

像最近剛上映的【葛雷的五十道陰影】......管他葛雷有幾道陰影,請問今天如果葛雷只是個月薪三千美金、身高一百六、長相帶點癡肥的普通上班族,跟女朋友或老婆要求「我要妳當我的性玩具」,大概會被女方一腳踢下床、或轟出家門,「老娘工作那麼累!哪有力氣陪你玩這些把戲!」但如果有葛雷的財力跟外表,大家(女性)都會讓步、把他不合理的需球當成一種「陰影」........雖然【葛雷的五十道陰影】應該不至於到崇尚「拜金主義」的地步,但絕對是把女性這種「先用金錢和外貌來分配一個人可以到得的道德量尺」的行為合理化。

男人看A片好歹還會被告誡「AV女優就是要犧牲自己的感受來取悅男性」,但愛情電影卻可以堂而皇之、理直氣壯的告訴這個世界「戲中的兩性相處方式是正確的」。如果這樣都可以,請問下一步是什麼呢?

先不提這年頭好萊塢或任何有商業化規模的電影市場的都喜歡把「畸形」的人、事、物、關係當主題,(甚至要得奧斯卡獎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愛情電影會讓男性在戲院中感到坐立難安......是有歷史的!

因為這些電影中追求的價值標準就是畸形!

我相信正常的、不畸形的愛情電影應該要承認、或至少不要羞辱男性在兩性關係中也要作的付出。偏偏這卻是這年頭的主流愛情電影想要抹煞的!

而不是故意在劇情中演著:(多金/身材健壯的)帥哥(們)都忙於在浪貨間打滾!同時也讓女主角獨守無數個傷心寂寞的夜晚。

所以電影情節要突破、要迎來最終轉折點時,男主角總要為自己過往的行為用「承諾未來的人生自由(也包含財產)與尊嚴都只屬於女主角」......之類的行為作為懺悔的代價,還會很多事的解釋:「是男人就要這樣證明自己的愛」。

可在這部電影中(在童話中),即使是帥氣的王子,他追尋愛情的路途也不是單純的站在舞會上等著挑舞伴、打個哈欠就看到絕世美女從遠方走過.........

這本該是理所當然的事!但童話選擇把這些細節隱藏起來,而基於商業考量,後世的詮釋者也顯少會選擇去挖掘這些細節。

所以王子或多金型男們的愛情路註定要變成「在舞會上對著眼前的庸芷俗粉不入流貨色們打哈欠,因為他吃過更好吃的、甚至都吃到膩了,而女主角只要隱藏自己原始的模樣,畫上大濃妝、換上華服,就可以把他的心勾走、讓他願意即使要放棄一切也要把這個女人捧回家當成女王一樣供著........

(迪士尼早期的電影動畫本身就是這種思維的先行者、確立者、支持者,但我忍不住好奇今日的迪士尼是怎麼看待這些經典的?也許他們內部也很清楚這些經典背後所代表的,是這個現實世界鄙俗醜陋的一面。)



作為一部童話改編的電影,原著的要素幾乎一字未減,而且還刻意將當年卡通的服裝場景設計完整重現,(好吧!神仙教母的服裝有點誇張過頭!)但這只會突顯它作為一部迪士尼的電影卻想要突破自己多年來親手建立的傳統的野心。

身為男人,我覺得這部片值得一看。

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蜘蛛人(電影)的未來,與【蜘蛛宇宙系列─完結】感言。



持續了快半年的「蜘蛛宇宙」終於結束了,蜘蛛人也被宣告要回歸復仇者聯盟中...我個人是覺得這太委屈蜘蛛人了,畢竟沒有「他」,美漫今日絕對不會這麼有活力。(蜘蛛人出現以前,美漫被很多奇怪的潛規則與教條搞的死氣沉沉,但蜘蛛人系列不只一次率先打破、率先創立新局,美漫才能有今天的盛況。)

但這次重啟的【蜘蛛人驚奇再起】在劇情上恐怕走錯了路,(雖然我很喜歡,)如果硬要用這次電影起的框架發展下去,恐怕會流失不少漫畫愛好者的肯定,──而且這還是單指那些「不會那麼計較句傾有沒有忠於原著」的愛好者。(劇本都是漫威看過的,我必須要懷疑漫威是不是故意設了個坑給Sony跳。)

電影到底走錯了什麼路?這牽涉到兩個問題:「蜘蛛宇宙」是什麼?重啟的電影版有什麼特色?



左邊是【驚奇再起一】的蜘蛛人,右邊是比較標準的蜘蛛人......關鍵在於眼罩的大小和顏色與胸口蜘蛛圖案的位置...咦?不是說右邊的蜘蛛人是比較標準的嗎?怎麼下面這個蜘蛛人的眼罩也是黑色的?

因為這位不是我們熟知的那位彼得帕克......嚴格說起來,從2012年底、橫跨2013年、到2014年,【驚奇蜘蛛人】是處於停止連載的狀態,但蜘蛛人創作團隊並沒有因此停工,而是全力創作一部叫作【究極蜘蛛人】的漫畫。

而【究極蜘蛛人】的主角是誰?...........答案是「八爪博士」。

究極蜘蛛人誕生的那一刻
最近幾年的故事發展,八爪博士的輻射研究終於搞垮了自己的身體,不想就這樣向「死亡」屈服的他,用計謀將自己的身體和蜘蛛人的身體調換,然後放任彼得帕克在自己的肉身中死去。

死去前,彼得帕克本來計劃要奪回自己的身體,可惜肉體衰敗的速度遠超過預期,死前他喚醒了自己肉體中的記憶,讓八爪博士看見「當個英雄的意義」,這些記憶成功的感動了的八爪博士,讓他看著自己死去的肉體立誓:「我不會再當個壞人,我要代替彼得帕克成為蜘蛛人,而且是最好的,一個『究極蜘蛛人』。」然後【驚奇蜘蛛人(第700集)】就為這個系列畫下一個句點,開始【究極蜘蛛人】的連載。──但意識調換的並不完全,新系列的第一集就可以看到彼得帕克的意志還存留在自己的身體裡,躲在潛意識深處觀察著「究極蜘蛛人」的一舉一動。

除了正宗蜘蛛人的詼諧本性不見、科學知識水準又拉高了十個等級以外,究極蜘蛛人最大的特色就是制服改走紅黑色系。(跟被猛毒附身時的清一色黑色系不同。)

2012年的電影在造型上加入了非常多的紅黑色素,我相信有很大的原因在於漫威希望觀眾提前習慣這個新造型、為下半年以後登場的究極蜘蛛人鋪路。(關於究極蜘蛛人的登場,最特別的地方是編劇的安排是先揭露了蜘蛛人在制服跟行為風格上的轉變,第一個意識到「這不是蜘蛛人」的並不是「蜘蛛人」漫畫中的任何一個角色,而是眼睛看不見的「夜魔俠」。在夜魔俠...忘了第幾集中,有次他呼叫復仇者聯盟成員支援自己,回應呼叫而前來的蜘蛛人給他的感覺就是「奇怪?這是蜘蛛人,但又不是蜘蛛人。」──漫畫角落還留下了註腳:「為什麼夜魔俠會有這種感覺?請看下一期蜘蛛人。」)



究極蜘蛛人一開始幹得有聲有色。他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帕克科技」,建立了一支自己的蜘蛛軍團,甚至「成功的」跟瑪麗珍分手、回去讀博士學位時在大學裡認識了一位女科學家安娜‧瑪麗亞。

但是彼得的前女友(電影尚未有她的存在)女警探卡莉(在【驚奇蜘蛛人(第700集)】)聽到了彼得的遺言,當下本以為那是八爪博士的詭計,但隨著究極蜘蛛人的行動越來越「張狂」,讓她不得不思考那段遺言的真偽,然後再稍微延究一下蜘蛛軍團的資金來源,發現那竟然是八爪博士的犯罪資金,她才知道遺言是真的。

但是在能跟復仇者聯盟檢舉究極蜘蛛人的真實身分以前,她就被綠惡魔綁架了!「是誰在調查我死去的好友八爪博士的遺產資金動向呢?」而綠惡魔又輾轉從卡莉的筆記中知道「現在活躍的蜘蛛人其實腦子裡裝的是八爪博士。」

知道這點後,綠惡魔就串連了所有因為究極蜘蛛俠而混不下去的惡棍,組成一支全新的犯罪隊伍,同時神不知鬼不覺的癱瘓了蜘蛛軍團的系統、還用駭客的技倆奪取了「反蜘蛛機械軍團」...(紐約市政府不能忍受「蜘蛛人竟然擁有自己的軍隊」,便暗中組建了一支全機械式的軍隊,但是還沒啟用就被綠惡魔奪走了,因為負責設計並生產的,是家暗地裡被奧斯本企業暗中控制的新創公司,)...等事情全部到位時,綠惡魔便占據整個紐約,同時「消滅」所有跟蜘蛛人有關的人。

檯面上,彼得帕克是蜘蛛人的「科學顧問」,負責幫蜘蛛人升級與維修裝備,所以「帕克科技」被炸個半毀、負責人安娜‧瑪麗亞也被綁架。

究極蜘蛛人這時發現自己不管怎樣努力,始終都救不回安娜‧瑪麗亞,──(劇情的邏輯)因為他雖然立誓要當個英雄,而且他的智慧跟野心讓他可以用更大的格局和手段去執行英雄的工作,但他始終沒有英雄的勇氣、果斷、和犧牲的決心,但藏在潛意識深處的彼得帕克卻可以!所以......「為了唯一的愛,我必須放棄這份愛,」留下這份遺言後,究極蜘蛛人/八爪博士就把自己從彼得帕克的腦海中抹去,最後又只剩下唯一的正宗彼得帕克。

(至於綠惡魔的下場,正宗蜘蛛人只花了三頁...其中還有一頁是在講笑話...的篇幅就KO他。)



重新奪回身體的彼得帕克過的很消遙快活,直到有一天他在紐約的某個地下室發現一個奇怪的密室,裡面關著一個跟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女孩.......按照這女孩的說法,她也曾經被蜘蛛咬到,而且也獲得了跟蜘蛛人一樣的能力。這是【蜘蛛宇宙】系列開始前倒數第三回。



這是【蜘蛛宇宙】單元的跨頁彩圖。(被切成六張,每集的內頁依序放上一張。)


最左邊,臉上有紅色花紋的是蜘蛛人2099(來自2099年),馬奎爾歐哈拉。專長是生化遺傳工程。他右肩上蹲在屋頂的第一個黑衣蜘蛛人是來自1934年的「暗影蜘蛛/無臉之眼」。(「暗影蜘蛛/無臉之眼」右手邊那位是......惡靈蜘蛛戰警?似乎不是在開玩笑。)蹲在同一個屋頂上最右邊、紅色制服套著白色短上衣的那位,是「Scarlet Spider Man猩紅蜘蛛人(一代)」班萊利,這老兄的來歷比較特殊:他是彼得帕克的複製人,雖然壞蛋複製他,目的是要為惡,但卻沒有改變他「一心向善的本能」。

記得這個一心向善的本能......這是【蜘蛛宇宙】系列很重要的一個宗旨。

月亮右邊、站在柱子後的,就是傳聞中新版電影可能會登場的「不是白人/黑人蜘蛛人」的「終極蜘蛛人V2」邁爾斯‧摩拉瑞斯。

中間偏右,那個金色底、背上有金屬爪子的,是鋼鐵蜘蛛人。(東尼史塔克出品,彼得帕克曾經短暫為他工作過。隨著內戰系列結束,這套裝備也歸還史塔克工業,彼得帕克就在也沒穿過它。)注意他右腳邊,是小雖小、但戰鬥力驚人的彼得柏克(Peter Pork),「我是豬的榮耀。」左肩是短暫出現過一回的「驚奇紙袋人」,右肩是(我只聽說過)日本蜘蛛人。



這些還只是【蜘蛛宇宙】中會登場的冰山一角。──不團結,所有時空宇宙的蜘蛛們都會滅種!



關於「蜘蛛人」,漫威宇宙中的邏輯是這樣的......某種瀰漫在各個次元中的「能量」凝聚在該次元某個特定人物身上,就會產生蜘蛛人,每個宇宙都有這種能量,所以每個宇宙都有蜘蛛人。

問題是...到底誰有能力承襲這些能量成為蜘蛛人?

嗯.......恐怕問錯問題了!

因為不是這些能量讓人成為蜘蛛人,而是這些人具有成為蜘蛛人的條件,所以能量需要依附在他們身上!(不是人承襲能量,而是能量依附人。)

不是蜘蛛的毒素讓彼得帕克成為蜘蛛人!即使沒有蜘蛛毒素,彼得帕克也會用不同的方式成為蜘蛛人。(某些次元的蜘蛛人就是完全應用自己的智慧成為蜘蛛人,完全沒有超能力。)

這是【蜘蛛宇宙】中確定的新觀點。而在蜘蛛人身上,或許性格會有些扭曲,又或者能量混入了黑暗、邪惡、不確定的成份,但這些出現在圖片中的蜘蛛人,各個都有「一心向善」的特質。



所以【驚奇蜘蛛人2】如果要使用「帕克家族的基因」來解釋蜘蛛能力,故事的視野馬上就會限制住。

重啟吧!砍掉重練吧!

本來以為完全沒有復仇者聯盟色彩的【蜘蛛宇宙】會是電影版蜘蛛人繼續發展的契機,但是看下去卻發現.......驚奇再起系列的劇本搞錯方向了!

基本上就是在走老路。漫威本家發展出來的電影都會大膽的拋棄原著視野,例如【鋼鐵人3】的滿大人就是一例,身為近代美漫啟發者的蜘蛛人的電影版,怎麼可以變成基本教義派呢?

重啟吧!砍掉重練吧!

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恐懼的總和






當年評價爆慘的電影,但我不討厭......甚至還挺喜歡的,雖然說不出來喜歡的原因。

今天來看,我驚覺到......這是一部建立在夢想之上的電影,而且是間諜電影!用間諜電影來描述人類追尋真善美的決心,而不是僅止於英雄、美人、懲惡揚善而已。

用國際政治表現「人與人之間應該要用真誠去實現互敬互重互助互相體諒」的理想,年輕人的衝動魯莽可以和老人的自大官僚互補,而不是不停衝撞彼此........

過程有點詼諧、有點哀傷、有點凝重,有還很年輕的班艾佛列克和布麗姬蒙娜漢,和後來紅到翻天的摩根費理曼,(配樂很失敗)



實在不想這樣說,但在我心目中,這片的價值遠遠勝過「獵殺紅色十月」、「愛國者遊戲」、「迫切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