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靠!這是在說書嗎?講三國演義的哪個段子?

上帝只給一次機會 三星是否飲恨錯過?
2008/12/31 - 觀點 - 連于慧/電子時報 (點此看原始出處)



1Gb容量DDR2價格在12月中旬時跌到0.5美元的歷史新低價,氣氛哀鴻遍野,市場一致認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會如此肆無忌憚,就是挾當時韓元重貶的優勢,以及一定要看到有DRAM廠倒閉才甘心的心態;然峰迴路轉的是,現在DRAM價格開始出現反彈,且傳出1月要發動漲勢,不禁令人懷疑,上帝是否只給三星1次機會,來進行DRAM大滅絕,三星是否已飲恨錯過了?還是台廠真的命不該絕?


開頭就下猛藥?替這節故事內容下預告。


奇夢達、海力士、台廠都是不死戰士? 價格有機會止穩

然整個局勢在短短的半個月中,出現大幅的改變,海力士(Hynix)、奇夢達(Qimonda)陸續獲得政府的免死金牌,在政府金援後,至少在往後1季可以不用擔心會突然要關門大吉,而台灣政府這次幫助DRAM產業也下了相當大的決心,不但要紓困台灣的DRAM廠,也重金利誘爾必達和美光(Micron)上門,有意以台、美、日聯盟,一起來對抗三星這個強敵。

此外,12月下旬開始,韓元止住急貶的局勢,逐漸回穩,韓系大廠的匯率保護傘開始被拔除,而DRAM價格也在各廠不堪鉅幅虧損,紛紛惜售之下,開始走向止跌反彈之路,經過三星擠壓的考驗,包括奇夢達、海力士、台系DRAM廠,目前確定都尚有一絲喘息的機會。

上帝是否只給三星一次機會,來進行DRAM產業的大淘汰,錯過12月上旬那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滅絕氣氛後,三星的行動還有第2次機會嗎?


天時、地利、人和?孫子會感動的從墳墓裡爬起來,我們真的太愛用這三個詞了。



現在台灣DRAM廠積極做整合,不論是導向爾必達(Elpida)或美光,只要能取得技術,避免有DRAM廠倒閉,就算整合成功,等於三星錯過上帝給他唯一逼死台灣DRAM廠的機會。如果三星還有一次機會,唯一的可能是台灣DRAM產業整合失敗。


上帝?現在開始講聖經的故事了嗎?怎麼從沒聽過這個故事?典故出自哪個先知或是君王啊?



三星滅絕行動也付出大代價 目前正中場休息

以長期來看,要說現在檯面上的DRAM廠都確定救的活,尚是言之過早,然以短線來看,以12月上旬的那種氣氛,的確很適合為DRAM產業奏起哀歌,但目前各廠都熬過來,現在又有政府的支援,未來3個月內,三星要再找到那樣的完美條件展開大滅絕,事實上是不容易。

因此市場開始有另一派說法,認為三星這次的行動算是失敗,現在賣DRAM晶片也還是虧錢,因此三星其實也付出不低的代價,三星即使再家大業大、本錢再雄厚,也不可能無止境的殺下去,因此趁著現在台廠大減產、韓元回升之時,中場休息一下,停止大殺戮,也是相當合理的戰略。

哇!連「市井說法」都出來了,這是八卦雜誌嗎?這是民間怪談嗎?台灣不虧為高科技重鎮,連民間怪談的題材都很local。


或許三星會趁著大家都減產的情況下,再把DRAM價格拉一波起來,讓大家都措手不及,屆時也沒有多餘的產能可以因應,等到競爭對手的警戒度降低,把無薪休假的員工叫回來上班增產後,再啟動第2波殺戮計畫也不遲。

嗯!「DRAM產業鬥爭的歷史又翻開了一頁。」這個說書的真的很有前途,要不要將來出本『DRAM產業英雄傳說』呢?還是寫個『Lord of DRAM』?


台廠減產幅度驚人 2009年1月DRAM產能遽減

以1月的DRAM市場態勢來看,處於大家都在減產的狀況下,其中力晶12月也擴大減產25%,單月產能將降至10萬片以下,而茂德的減產幅度也達30%,南亞科的12吋晶圓廠單月產能只有3萬片,但2009年第1季從奇夢達的溝槽式製程轉換至美光陣營的堆疊式製程,預計自然減產幅度至少達50%,因此12吋晶圓廠的產出只剩下1萬多片;在華亞科方面,也減產至少20%。

再者,海力士也將8吋晶圓廠提前退役,三星也因為產品調配的關係,傳出減少DDR2的投片量。因此整個DRAM市場其實是供給大減的,原本預計12月底在作帳效應下,各廠的庫存會紛紛出籠,但現在來看,似乎大家的壓力都比外界想的大,因此提前在12月底就開始守價格。

以三星來說,2009年1月的作多心態絕對會很濃,因為眼見台灣政府出面干預DRAM整合,各廠似乎又有一線生機,等於是大大的破壞了三星的滅絕計畫,既然殺不死大家,不如趁著1月各廠減產之際,趕快把價格拉起來,這時候的最大受益者仍是三星,因為三星的產能和庫存還是最多。

不論如何,看起來三星仍是贏家,仍可以強制主導整個DRAM市場,無論是把競爭對手逼到角落,或是逼迫台廠減產,也是某種程度地逼大家退出DRAM市場;現在三星只要減少出貨,相信其他財務艱困的DRAM廠絕對是配合演出,把DRAM價格拉起來。

哇!好精采啊!雙方戰場上大戰三百回合,該大獲全勝的只有取得形式勝利,該全軍覆沒的還能保有一息之氣,雙方均尚有再次開啟大戰的餘力。

快點翻到下一頁。



政府場邊納涼 就看什麼條件能給台灣最大利益

以長期的角度來看,DRAM市場會不會走出底部,還是要看台灣DRAM廠整合的進度,目前看起來一切順利,政府祭出的「應急紓困」和「創新整合」兩原則,實在是高招,大家為了符合政府的這兩個方向,最近已經如火如荼在提企畫案,政府在場邊納涼,就等什麼條件最好,最能扶植台灣DRAM產業長遠的發展,千億元的金援就給哪個陣營。

這次台灣無論是導向日系的爾必達陣營,或是導向美系的美光陣營,未來都會是三星不可忽視的敵人,而韓系陣營的立場,其實是非常害怕台灣的DRAM產業整合成功,原本要死的敵人,現在成為跨國聯盟組成的不死金剛,相當具威脅性。

除了取得DRAM自有技術外,這次整合中也有機會取得NAND Flash技術,不論是技術自主或是代工,至少能敲開NAND Flash大門,將台灣12吋晶圓廠產能分布在不同的產品線上,但這中間執行的過程,大部分的DRAM廠都不願意轉為NAND Flash廠,即使海力士和美光有意貢獻NAND Flash技術,台廠的興趣也不大,屆時也要看政府的魄力有多大。

哦~~想不大背後還有個真正邪惡的藏鏡人啊!......期待期待啊!


台灣整合結果 將牽動全球DRAM版圖

台灣的DRAM產業雖然沒有自有技術,但優勢是龐大的12吋晶圓廠產能,以及重要的戰略地位,經過多年來的合縱連橫下來,台灣已是美光和爾必達的重要合作夥伴,未來要降低DRAM的生產成本,除了製程技術演進帶動成本降低外,台灣擅長生產製造,絕對是美、日陣營抵禦三星大敵的好夥伴。

三星雖然在全球DRAM產業的市佔率高達30%,但剩下70%的業者如果聯合起來抵抗,未必沒有勝出的機會,台、美、日合作的用意,除了是爭取未來DRAM產業的生存空間外,另一方面,也是以行動來告訴三星,請停止吧!我們不會倒下的!


懸念!大懸念!擺明了是在釣書包!

資訊報導寫成這樣,內容空洞無味,可是煽動性言詞使用到出神入化,真是驚天地、泣鬼神啊!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小說英雄 十

【上一篇】

走出公寓大門,梟狼直接走向一台停在正對門大馬路上的車子,但不是他平常開的那台低價日本車,而是高價進口的歐洲車。

我忽然可以想像梟狼第一次看見這台車的場面,──他和某個我不認識的女人走在街上,認不認識那女人不是重點,重點是梟狼竟然和女人走在一起,那個人生不能沒有A片的傢伙,和任何人開口講話,每一百個字之內一定會用到三字經、或是任何和性交抽插相關的字詞,然後在一千個字之內和對方暗示自己很需要口交和抽插......

我絕不會讓梟狼和阿夕見面。

回來講那輛車子。在想像中,兩人走在街上,那女人拿著一本小說邊看邊罵,「爛書!」「當讀者腦殘!」「出版社犯賤!」...罵到火氣頂點時,她隨手將書丟到馬路上,然後指著停在路邊的某輛車子,說:「啊!我一直想讀那本小說!」那輛車的駕駛在擋風玻璃後方放著一本小說......


「你坐前座。」梟狼這樣提醒我,「後座有讀書燈。」

「嗯?」我想不到有誰會在正中午時使用讀書燈,只是乖乖的開門坐進前座。

果然,後座有個女人打開了閱讀燈,把頭埋在書本後面。那是某位當紅小說家的最新作品,裡面有五部短篇,每一篇都被出版社用「再一次突破個人極限」為宣傳標題,可是這離他上一本作品也不過一年,而這段期間他要去服役、用拼命鬼扯的態度寫專欄、還主持了十幾場永遠培訓不出作家的文學營......很難相信他真的有投注太多心思在這本書的創作上。

梟狼坐進駕駛座後,幫我們互相介紹,「這位是小碧,小碧,這位就是我跟妳提到的那個人。」

小碧沒有放下手中的書,隔著書本抱怨著:「內容老套,用的笑點簡直就是模仿小日本漫畫的無聊公式,而且還很無腦。就算這是作者最差勁的作品好了,能夠容許自己的失敗作品被出版,這種寫手哪有資格說自己想當小說之王啊?」

聽了她的抱怨,梟狼發動引擎,然後小聲問我:「如何?」

我點點頭,也小聲回答:「有內涵!」


不知道是我們的耳語引起她的注意,還是書真的太難看,她搖下車窗把書丟到街上,罵了句「開什麼樣的車讀什麼樣的小說」後,對我說:「叫我小碧就好,剛好跟那個無恥的寫手整天用來在專欄中發閃光兼混搞的女朋友同名。聽梟狼說你也在寫小說?」

我再點點頭。

「嗯!那你會喜歡我開的店。」

【下一篇】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JCVD 自嘲就是自省







演員到底是什麼?

他們是為了觀眾而活而存在的嗎?

前陣子才過世的希斯萊傑如果也能活到尚克勞德范達美這把年紀,即使沒有過氣、也抱回了一堆獎座,不知道他會怎麼看待自己的人生?

說到底,所謂的演員,只是為了討好觀眾的胃口而存在,真正留在身後的「東西」可以說沒半點,這世界並不會因為少了他們而撼動,多了他們也並沒有真的比較美好,一旦到了這把年紀,大概感傷是一樣多的,為了抓住名氣、享受名氣,大家錯過的東西恐怕都是一樣多的。

期待這片的DVD發行。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好有學問的消費券

聽說製作並發行消費券,要政府額外編列高達二十億的預算。

我說:這很好啊!難道編列二十億的預算在蓋養蚊子館,或是年終前再把全國馬路通通挖開一次、然後重新舖上柏油,是不是就算很有效率的使用法?

對!好像浪費了不少錢。可是政府在不景氣時期編列的預算,本意之一就是要刺激民間經濟,台灣現在還是那種「一堆爸爸媽媽作粗工,從政府手中間接拿到薪水,回家養大兒女」的時代嗎?

這種時候要「發錢」給民眾,當然要選擇周邊效益最高的方法。圖利銀行又如何?難道要圖利建商嗎?難道要繼續圖利公務員嗎?...台灣現在銀行從業人員幾千幾百萬,公司營運狀況再不好轉,天知道無良的大企業會把場面搞的如何?要清算他們的良心,等以後再說,現在要先顧全小職員的生計吧?

會對發行消費券的一系列動作產生意見,根本上還是因為大家習慣上認為錢要用在「傳統」的地方,例如蓋一堆有的沒的,否則都算浪費。大家知道許多周邊地方的大眾運輸營運狀況都不好嗎?一旦預算吃緊的時候,請問當地議員諸公會先砍營運公司的補助,還是削減華而不實的公共建設?

所以...沒什麼好所以的,這個新聞很難下結論。

聊聊新聞中的小註腳

【為什麼要追這筆錢?莫非李慶安沒有在服務選民?沒有僱請助理?沒有去做健康檢查?選都選了,立委也都做了,要不認為他的當選有違法事實,可以易科罰金,否則這筆錢還是別追的好。不然,以後大家都會認清:跟政府打交道,是件很沒保障的事,不管責任是誰的,小心哪天要落的傾家當產。】


從議員做到立委,李慶安領逾一‧一八億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宣布暫停立委職務的李慶安,未來一旦她被認定有雙重國籍,過去所領的薪水,是不是要追討回來?根據立法院民進黨團統計,李慶安從市議員到立委,總共領走一億一千八百多萬元,如果李慶安真有雙重國籍違反法律,中選會依法會撤銷當選公告,但李慶安領的薪水,可能要不回來了。

虛歲已經五十歲的李慶安,人生三分之一歲月領的都是公家薪水,如果這次雙重國籍真的拗不下去,她過去領了十五年的薪水,是不是該吐出來繳還國庫?約略計算一下,李慶安可能有億萬身家。

從市議員開始算起,一屆的薪水大約七百多萬元,其他考察費、選民服務費、助理費等大概一千七百多萬,四年領的錢高達二千四百五十多萬元;四屆立委任內更不得了,薪水二千四百多萬元,其他健康檢查、加班費等,更有六千九百多萬元,加一加高達九千四百多萬元。

公職薪水李慶安可能領了一億一千八百多萬元,領了這麼多錢,現在有人主張依照國籍法來追討,按選罷法規定,第六屆以前的立委,主管機關是中選會,他們拿李慶安怎麼辦?中選會秘書長鄧天祐表示,「之前我們就函請她(李慶安)來說明,如果發現有這樣(違法)的情況,我們就要對她的當選部分要作『當選無效』的公告,同時要註銷她的當選證書。」

反正該撤銷的早晚會撤銷,但一億多的人民血汗錢討不討,沒前例法律、也沒規定,可能又有模糊地帶可以繼續拗。

出處:NOWnews


================小註腳在這======================

四屆領了九千四百多萬元,等於一屆領了兩千六百多萬,可是一屆市議員也能領兩千四百多萬,這中間的落差好像有點不合理。難道處理國家大事的成本和地方事務的成本竟然是一樣的?是中央太小企,還是地方太奢侈?

而且仔細看看,選民服務費和助理費竟然可以並列項目,編列這兩項補助的道理在哪?

而且這是補助,性質不就有點像國務機要費等,對特定對象編列的特別預算嗎?大家已經清算過馬英九,現在正在清算陳水扁,請問大家要不要清算一下歷屆立委們和議員們,有沒有浮報或亂用這些補助款的情況?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成人的邏輯+小學生的價值=投機份子

【如果有這麼一天,我的部落格一天瀏覽人數破千,或回文篇數破十,那我會把這篇文章撤掉。當個網路禿鷹總不是什麼光彩的好事。】

反賭笨蛋,全民皆賭,早已成真!這是Sean Woo在自己部落格上的發言,大家可以在回覆中找到我的意見。

接著,Sean Woo針對我的意見發表了另一篇蓋賭場,有什麼不好嗎?從頭仔細看看後,發現自己的邏輯能力不夠,文詞和語句相當凌亂、沒有條理,和他討論的過程中兵敗如山倒是必然的結果。但是這不是重點。


小學時,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在課堂上老師要處罰闖禍的孩子時,偶爾會有幾個孩子嘟著嘴喊:「為什麼XXX可以這樣做,我卻不可以?」結果呢?老師不是當場把XXX叫出來一起處罰,就是立刻宣布以後大家都不可以再有類似的舉動。

這是成人的價值處理事情的方法,小孩子則是單純的希望可以藉由別人的錯誤或荒謬的行為,來作為自己犯錯的護身符。

不信?「股票彩券都是種賭博行為,所以商業化賭場應該開放。」正常人聽到前半句和賭博,應該會警覺到:「我們應該努力修法規範,讓股票和彩券的賭博性質減少。」

還有,「很多其他管道可以成為黑道資金的來源,所以不應該以此為由禁止商業化賭場開放。」正常人聽到前半句和黑道,應該會警覺到:「我們應該督促執法機關更加大力掃蕩,讓黑道無法染指合法商業行為,也無法繼續經營非法行業。」

顯然Sean Woo完全不具備這些思維價值,明明換個場合後,同樣的例證都可以用在「要不要強化對證券交易市場的監管」或「要不要強化對黑道涉入合法商業行為的管制」,可是Sean Woo卻選擇了「要不要讓賭博合法化」。並不是說Sean Woo價值不成熟,可是眼前有兩條路,左轉是我,右轉是Sean Woo,我們兩人之間的差異純粹只是對於價值取捨的作出了不同的決定。

所以如果Sean Woo可以因為邏輯問題,就認為賭場應該開放,認為自己的價值選擇才是正確的,但確不去釐清自己的價值有何必要性、或正確性壓倒過其他價值,那這人不是過度自大自私,就是行為還維持在小學生階段。



經過和別人的指點,和更進一步的看這次的討論後,我理解到:

九成的人都是忙於汲汲營利中,鮮少有時間去思考、去鑽研、去比較諸如重大公共事務領域的問題,所以一旦碰到非要他們思考、表達意見、甚至是做決定時,他們都會選擇簡單易懂的方法來作決定,先不論結果是對是錯,可是一個經過無數前人鑽研思考才得到的決定,今天有人竟然可以在沒有重大急迫性下,僅僅因為區區幾個邏輯迷霧做出來的決定,就想要輕易推翻,那過幾天大環境改變後,例如大家的價值又轉為成人型時,是不是又要花同樣的力氣來討論要不要廢止今日作出的決定?

所謂的「有智之士」就是知道不可以任由社會制度這樣朝令夕改,所以不到最後關頭不會輕易變法,這是為了保證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不會無所適從。「無所適從對民眾生活會造成什麼樣的困擾?」這是價值問題,判斷現下作出的決定在此刻、不久、未來所產生的影響,也是價值問題,能不能思考這些問題,就是「有智」和「一般」的區別,相較之下,所謂的邏輯就只是種技術罷了,雖然使用起來層次就是有高低,可是基本上誰都能學、誰都能用。

並不是要「有智之士」自以為高人一等,而是要「有智之士」別利用自己的這項優勢,轉而從眾人中獲取自己的私利。這個道理也可以用來解決我和Sean Woo的討論過程中重複講到的投機問題。

所謂的投機,就是選擇滿足自己的私慾,而不顧一切價值,對這些投機份子來說,滿足私慾就是最大的價值。索羅斯要做空英鎊和日圓時,會思考這樣會影響多少人的生計嗎?顯然不會,他只看到這是自己大撈一筆的絕佳時機;股票市場的投機份子要作多或作空某家公司的股票時,會在乎這間公司的經營理念、對待員工的方式、長遠的營運方向等問題嗎?顯然也不會,他們只管判斷空或多、做下去再說。

這麼說,Sean Woo算是哪種人呢?不去進行價值判斷,只讓自己隨波逐流,因為這個世界忘了去恐懼投機所以就站在支持投機的角度發言,因為邏輯思考能力受過訓練,所以就可以仗持這項能力隨意四處批評,根本就忘了:「就算別人是錯的,也不代表你是對的。」重複無數次這樣的過程後,他究竟想追求什麼?顯然他根本不懂也不關心怎樣對整體社會是最大利益,言論自由等只是他作為自己任意妄為的擋箭牌,雖然我無法定義他想要追求的私慾是什麼,可是他真的不關心所謂的價值問題,就跟仗著自己對於市場有著過人的敏銳度和資金優勢就四處打游擊的索羅斯,有什麼不同?

投機份子。









==========以下是舊文,是我原本用來試圖說明自己的觀點,解釋為何不該開放賭博。=========


講真的,我完全講不贏Sean Woo,如果繼續繞著他開啟的話題模式,所以我選擇到自己的空間重新用自己的觀點檢視這個問題。



為何不該蓋賭場?

首先,我們要講到黑道。黑道到底是什麼?其實這沒有明確定義,未經立法管制結成幫派的人,算不算黑道?那網路遊戲上的工會可慘了;那使用違法手段、特別是暴力營生的人,是不是都該叫做黑道?那立法委員是不是黑道?

如果無法明確定義哪些人是黑道,那要怎麼防治黑道介入賭場經營?

哪些人是黑道?黑道中的成員有哪些?這問題在台灣很單純,在日本很單純,可是在已經明確組織化、企業化、甚至科學化的歐美,例如黑手黨,組織內部有哪些成員只有組織內部的人知道,外部是不得其詳的。所以今天哪個穿著西裝鼻挺、帶著一流學府學歷、但骨子裡頭卻是徹底黑道的小角色,捧著大把鈔票來要求加入股東會,請問要怎麼防?

防止黑道介入賭場經營,目的不只是防止賭場經營變質,更重要的是防止賭場獲利成為黑道擴張的資金。買武器、養小弟、擴充毒品通路......這些都要錢,除了色情行業以外,賭場是黑道最穩定、也是最安全的收入之一,特別是在賭場是合法的前題之下。

所以不是因為道德至上才要反賭博,而是因為文明社會不容許黑道太過張揚,但是又缺乏有效對抗的武器,所以才要管制賭博,進一步切斷黑道的財源。

大家可以說這種手法太過消極,可是法律不是兒戲或是辦加加酒,如果為了「人性有賭博的渴望」和「消極管理不好」,就開放賭博,哪等於是哪全國人民的生活安定開玩笑,這才是反智。

不要因為自己活在一個黑道勢力已經被最大程度控制的國度,就以為問題不可能更糟,一開放賭場成立,大家就知道結果會如何。

即使今天可以找出一堆證據說明立法禁止根本無助杜絕黑道獲取資金,可是Sean Woo,或任何一個支持開放者,也不可能找到可以有效管理的手段,如果有,這絕對值得兩座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和和平獎,)這樣一來大家只是在面對兩個「差不多」的選項作選擇而已:期望商業化賭場成立後可以有效管理控制?乾脆斬草除根、徹底滅絕掉黑道坐大的機會?立法者要選擇哪一個?既然兩者之間很難評斷卻又要做選擇,這不就是在賭博嗎?





其次,賭博的本質就是投機。哪些行為算投機?請不要學Sean Woo一樣拿辭典的定義出來講,辭典是針對語文和生活層面制定的,不是針對學術,要查投機的定義,請看法律辭典。

投機的定義很簡單:丟一面銅板,請問有人可以知道落地會是哪一面嗎?知道和猜中是兩件事,靠猜中獲利就是投機。

所以股票算不萬投機?期貨交易算不算投機?......當然不算!買低賣高,在經濟學來講,是一種評估貨品利用價值的方法,例如農產品的買賣,當價格很便宜時,要將貨品擺在架上直到壞掉為止,還是擺入倉庫中妥善保管、或是製作成可以長久保存的乾貨?這就是買高賣低的意義,絕對不是種投機。

如果靠著正確判斷一家公司價格,然後在合理低點價位買進,不管是再高點賣出、或是擺著收股利,這都不算是投機;如果因為這是投機而禁止,那等於要買了股票的人都要承受「急需用錢時,手中的股票等於廢紙」的風險。

而且股票是有價證券,不許在市面流通,可是在金融機構中,它的價值等同鈔票。所以股票買賣,其實只是種有價證券的以物易物,一張股票的真正價值只存在買賣雙方心中,根本沒有買高賣低的問題。(我們討論的是賭博,不是股票交易的學問,所以到此打住。)


那...投機到底哪裡不好?

再拿股票作例子吧!股票的用意是種標記和保障,是種權責的劃分,例如眾人一起參與新公司的成立和管理,要怎麼分配利潤?就是看大家手中持的股票比例和在董監事會中佔的職位大小,股份多代表出的錢多,職位高代表出的力多,這種「多」都是可以拿到比較多利潤的依據。

如果讓股票過度頻繁的交易,甚至是隨意交易,可能會導致某些人藉機掠奪公司經營權的可能。在大股東說了算的世界中,即使要用不當手法掏空貨賤賣公司,其餘股東也沒辦法講話,即使召開股東大會,也可以靠將股東會巧妙的定在特定日期的手法,來規避這種對抗手段。

可是禁止股票交易,會讓很多商業往來的可能性消失,例如兩家企業要合作,除了簽訂契約之外,最實在的手法就是交換彼此的持股,可是今天買賣談成,不代表明天就沒有化成泡沫的風險,結果今天花錢買了股票,明天這筆錢卻被卡死在那,這是種很危險的事情,如果禁止大家股票變現,可能會有遏阻貿易互動往來的風險......這只是一種可能性,只是一種理論,重點是:不能禁止股票交易,要採取其他手段遏止它的投機成分,並不是說股票就代表「投機是合法行為」。(證交稅、證所稅、禁止放空......這些跟本文無關,不深入,況且我也不是專家。)

回到正題。明明股票是種讓商業利潤不會專斷在銀行家手中的發明,可是卻因為投機,讓這種發明變成企業經營的不定時炸彈,請問投機的壞處還不明顯嗎?

任何好事,一旦讓投機沾上邊,就會變質。

所以即使不反對賭博,文明世界也不可能容許投機。政客的無腦,和選民的短視,那都是短暫的,光是股票這種東西都已經有超過兩百年的歷史,賭博出現的時間也是,憑著今日幾個世代的人經歷過的、聽聞的、討論的,就想要否定或是利用這些事物,我覺得是否有點傲慢?是否有點自己為今日人可以自以為比較開化、比較明智,就輕率的否決往日人的決定和共識的嫌疑?





另外,面對染上惡習的人,大家該怎麼看待、怎麼處理、怎麼和這些人保持分際?

這就跟大家如何面對犯罪者,是同樣的道理,只是人性並不完美,大家很難推敲出合理的尺度分寸,好用來處理這些人。

「管那些人去死」的論調,自古皆有,清朝末年,面對舉國上下的鴉片成癮者,不也有大臣在朝中講「何必管那些人」。

因為大家只管自己,大家以為自己很聰明,大家以為自己可以躲過即將到頭的災難,......有人認為不該這樣,有人認為大家是共同體,有人認為如果其他人都倒下了,自己沒理由可以倖免於難,...所以項賭博這種會帶來大毀滅的行為,應該要被禁止。可是這只是種理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文明或區域真的毀於賭博的,毀於其他同等瘋狂行為的地區倒是有,大家只是用同理推論而已。

除了相信不相信這種理論以外,剩下的問題真的只有大家選擇怎麼面對賭客而已,管他們去死?還是制止他們走上絕路?

不是要醜化或抹黑賭博這種行為,可是既然現況已經如此,而且也不見什麼大弊,為何要刻意討論如何去改變它呢?何況Sean Woo實在有點技術本位的嫌疑,靠著辯論和邏輯技巧,已經有點無視自己認知錯誤的危險了。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魔獸玩家被排擠是應該的

不是說我們可以找理由合理化排擠人這種行為,只是看完這篇文後,還有最近這陣子的遭遇,讓我想寫這篇文。】


魔獸世界中可以學到領導統馭的能力?我呸!我某個去當完兵後回來的前輩,整天掛在嘴邊對我講的話就是:「到了外面的世界,職位比你高的人想『坳』你根本不需要理由,你這樣整天把講道理跟抱怨掛嘴邊,有什麼用?」

去軍中逛了一圈,這位前輩只學到「職位高就是一切」,關於責任、關於權責分際、關於操守...他好像半點長進都沒有,反而是嚴重開倒車。軍中可以讓人學到什麼,魔獸世界就可以讓人學到什麼,──大家進去根本不是在學習,只是在強化自己既有的認知和錯誤觀念罷了!相信我,錯誤觀念獲得提升的機會大過正確觀念。



事情是從魔獸世界起頭的,所以我就從魔獸世界開始重新講起。

我有個玩美版魔獸世界起家的堂弟,玩到在幾個工會和同號之間有個「牧師神」和「魔獸百科」的稱號。

「靠!有牧師神在還會趴?你這個坦怎麼那麼遜?你這個傷害輸出會不會玩啊?」什麼叫牧師神?就是這樣啦!

「巴哈精華區查到的資料不能信啦!魔獸百科的分析才可靠!」什麼叫魔獸百科?就是這樣啦!

有一天看到我在玩著50級術士,帶一票新手從死亡礦坑一路打到暴風城地監時,他走過來坐在我的位置旁邊,跟我講了許多往日玩美版時的美好回憶,抱怨了許多新一代玩家不爭氣的行為,例如團戰毫無技巧、根本不重視團隊合作、PK就只想著靠人數......然後跟我說:「現在的魔獸世界,已經越來越像泡菜遊戲了。」


我聽完苦笑,但是沒有當場跟他分享下面的這段經驗。

因為那是我好多年前玩天堂時的經驗:

天堂早期有個很不合理的安排,就是屬性分配的詭異矛盾。

明明騎士的主要屬性是體質和力量,可是卻只有其中一項屬性可以點上18,而法師卻可以在完全犧牲智力精神的情況下,得到一個力量體質都18的腳色。

可是不代表法師真的可以賽過騎士...當大家都還是小支的時候,這點優勢不明顯。

當年,這個遊戲的風氣還相當的自閉,玩家跟玩家之間的互動,大多僅限於攻城戰和「養人妖」,除此以外,玩家鮮少使用組隊這類的功能。

有一天,我新開的法師角色就在「說話之島」上到處找其他法師玩家一起組隊,「要不要一起去南邊海岸打大蜘蛛?大家一起動手就有勝算了,就算經驗值少一點也沒關係啊!」

當初這個提議只是想要發洩我老是被蜘蛛欺負的悶氣,沒想到有不少人被我的提議打動了,所以馬上就約到了大概五六個法師,可是組好隊後才發現在前方等著我的問題遠超乎想像。

「錢跟打到的道具怎麼分配?」聽到這問題,我愣了一下,「大蜘蛛會掉啥錢跟裝備嗎?只有經驗值吧!」

「我不管!反正我不想當支援的腳色,我要有高一點的吸錢機會。」這個身上屬性明明就是點智力精神的傢伙,拼死就是要當前鋒,還一直強調「不希望空手而歸」。

因為實在無法溝通,所以我只好選擇退步,──補血的可是我,如果我不忍一忍,這一團鐵定解散,那我殺蜘蛛的夢想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實現。(當年的天堂可是很艱苦的。)

總之,這組臨時的野團就這樣上路了。大家開開心心的跑到南岸,路上我特別叮嚀大家別去招惹不必要的目標,可是打完第一支大蜘蛛後,(中途殺出一個開了加速的騎士,把這支蜘蛛打死了,)剛剛那個堅持要當前鋒的法師必須要退到第二線休息,因為血不夠,而我的魔力也有點後繼不足。

沒想到這時候第二支大蜘蛛殺過來,大家正準備要開戰時,那傢伙卻跑去打旁邊的史萊姆......結果是他被使萊姆咬死(?)、我的魔力耗盡、第一個前鋒法師躺平、其他人通通第一時間就瞬間移動消失了。

看著倒下的傢伙打出了「...」,我一咬牙,也衝上前去閃紅水...「跟你拼了!敢殺我的隊友!」...如果我沒記錯,大蜘蛛只咬了兩口就讓我躺平。


從那次經驗以後,我有點體悟到「宣揚組隊」在台灣的線上遊戲是條不歸路,(玩『萬王之王』的別吵,)但是這仍不妨礙我對組隊練功的興致。

為何有人要跟我練功?因為我經常冒著自己趴倒的危險,優先搶救隊友的困境,而且我總是不搶著要戰利品,有一陣子我還真的找到了一兩個願意一起組隊練功的朋友。

接著...考上大學後,同學們不少玩天堂的,我也開始把重心轉往跟他們的互動上,可是人多勢力大,我靠的是熱心,他們靠的是群眾的力量,「這是我淘汰下來的加六十字弓,你拿去衝等級吧!」「這是我新作好的加五全套精靈裝備,等我打到祝福捲再跟你要。」......這就是群眾的力量,結果我依舊找不到願意一起組隊的夥伴。

隨著資料片一張一張開放,大家對天堂的學問不再只是「去哪練功升等比較快」之類的問題,還有更深入的「要怎麼搭配裝備」等。

隨著傲慢塔的開放,歐吉腰帶的問世,大家瞬間好像對這個裝備發狂般的著魔了......「哇!妖精如果戴上這個腰帶,就可以帶更多的弓箭和恢復藥水,續戰力就一點都不會輸給騎士了。」

聽到這個打算,我馬上反駁:「有沒有搞錯?妖精就是要拼敏捷啊!當然是去弄條敏捷腰帶來爽一爽啊!」這個想法換來大家的奚落,「你有夠蠢耶!要貼怪,就要準備足夠的水啊!要帶水,當然就是穿歐吉腰帶啊!」

大概三四個月後,傲慢塔開放五十層以上,大家終於體悟到:騎士當肉盾,法師放輔助魔法,妖精支援遠距離攻擊和補血,才是在傲慢塔生存的王道。

我不知道大家怎麼分配裝備金錢等戰利品,但是聽到同學開心的炫燿著「穿上敏捷腰帶的20點敏捷妖精,真是太屌了」時,我冷冷的說了句:「六個月前聽老子的話,你們就可以省很多時間了。」......



這段經歷想說啥?

天堂是泡菜遊戲中的泡菜經典,所有泡菜遊戲的精神,它一樣不缺,而且每樣都被發揮到了極限,而且是極限中的極限,這是因為它的本質很泡菜嗎?

不!它從一開始就有鼓勵玩家組隊的機制(經驗值加成獎勵),可是大家就是對組隊不屑一顧;甚至數次改版後也加入了隊伍觀看戰利品的功能,可是就為了將個人私利極大化,大家對於組隊、分工合作、玩家互動禮儀......還是不屑一顧到了極點。

說到底,真正決定一個遊戲會不會是泡菜的關鍵,還是在於玩家的心態,所以今日有人認為魔獸世界逐漸泡菜化?這是因為魔獸世界中普遍玩家的心態很泡菜的原因吧!

就拿我自己在EverQuest的經驗來說吧!(一個國外獲獎無數、玩家遍佈世界各地、在WoW之前就是線上遊戲頂點代表,但卻在台灣代理失敗,最後被關閉伺服器的遊戲。)

老鳥玩家也總是像我堂弟一樣抱怨新手沒禮貌、或是不講求團隊技巧,例如戰士不會控制ADD、遊俠不會控制輸出、牧師就愛狂補血......怎辦?開新手教學團啊!雖然沒有風行滿地都是新手團,可是在EverQuest的世界中,抱怨不會改善現況是大家的共識,大家也不在乎「花時間投資在可能是白目的新手上是效率很低的事」,可是跟我堂弟講新手團的事,他卻對我的點子嗤之以鼻。


我好像沒跟大家提他還是個知名工會的會長。

一個會長用這種態度看待遊戲中的人際關係經營,大家能期待其他人怎麼作呢?

這種心態讓我分析一下,得到這樣的結論:所謂的領導者,有兩種,一種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和夢想而站出來,另一種則是有「非我不可」的情操所以才突顯於眾人之中。後者本來就是稀有動物,大部分的人都是前者,可是大家都有自己想追求的私利,當利盡則眾散,這是必然的命運;如果說是為了夢想,儘管夢想說起來好像都能吸引眾人認同,可是仔細探究後,每個人卻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遠景,在線上遊戲來講,就是「出副本的頻率和時間」、「新手有給裝嗎?」、「能不能帶衝等」等......每個人的做法和需求都不同,可是當一個領導者已經表現出了「絕不在違背我意的人身上浪費時間跟機會」時,大家覺得團隊和工會的命運最後會如何結束?

一個團體要永續經營,不是靠無止境的追尋利益就好,還要考慮一些基礎紮根的動作,例如培養新血。也許大家會說:團隊要成長,怎麼可以花太多時間在那些瑣碎的事情上頭?我說這些人搞不清楚狀況。為何?因為老鳥可能會因故離去,甚至團體本來就是在起頭狀態,如果要壯大、或是彌補空缺,該怎麼辦?期盼人才從天而降嗎?

針對這點,我聽到的解決方針是:「如果看到有技術不錯的玩家,就挖角。」對啊!今天你挖別人,明天別人挖你,......有人只能期盼人才從天而降,然後對庸才極盡冷淡甚至輕賤,有人則是培養出把庸才變人才這種化腐朽為神奇般的能耐......誰的團隊才會順利成長壯大?而且讓成果永續下去?也不會因為惡質的競爭者出現而倒下?

要如何永續經營一個團隊,這麼簡單的道理,要貫通不難,可是大家就是會找藉口給自己,然後選擇另一條比較短視的路......



無限的把利益放大,然後讓領導者在背後拿著鞭子催促大家往目標前進,以為這樣團隊就會進步成長,──這是種謬論,就好像台灣這幾年最當紅的幾個大製造業,例如鴻X等電子業,他們發明的特殊財報表讓公司的股價直直攀升,可是在美國,上一個靠玩財務表遊戲而炸紅的公司,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安隆。

大家有因此學到教訓嗎?有因此引以為戒嗎?沒有!反正這些公司就是賺錢,這些人就是成功人士,儘管他們的成功其實都還只能算是短期、根本尚不足以證實領導者的理念具有多少價值,可是大家還是爭先恐後的想要學習,想要成為下一個可顗快速獲得成功的人。

現實中如此,何況是在泡菜到了極點的線上遊戲世界中,無論如何大家都只會學到短視膚淺的東西,所以玩魔獸世界可以學到領導統馭的技巧?自我膨脹到這種程度已經是可以送上刑場的無恥程度了。



人一旦離開學校、一旦明確的表明脫離學習階段的意思後,優點大概就很難再成長,可是缺點被無限放大的可能性卻高很多。

所以...重新定義一下,不是魔獸的玩家該被排擠,更不是任何線上遊戲的玩家該被排擠,(有能力成為牧師神和魔獸百科的人,當然有能力在其他領域獲得同樣的成就,但這種特質不是遊戲賦予的,也不是藉由遊戲培養而成的,)而是...

我們這個世代的價值觀該被排擠。應試者該被排擠,面試者也該被排擠,面試者的上司不能不被排擠,應試者的學弟學妹們更該被排擠,直到這種眼光只看短淺成功的習慣思維消失以前,我們這整個世代都該被排擠。


【我可能有點過度譴責所謂的「短視近利」的行為,希望大家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自己拿捏一下。】

『麥斯潘恩』 警匪動作片已死

警匪動作片的精神已經死了,被像麥可貝這種濫咖拍出來的『絕地戰警』這樣的作品給搞死了。

『絕地戰警』的精神是什麼?首先有個背景:跟風險度相比,警察的薪水其實很低,可是排除風險後,綜合其他行業的報酬一起比較起來,警察的報酬又挺優渥的。所謂的『絕地戰警』精神,就是把「警察」朔造成一批吃飽稱著幹、有家有業有田有產、長的帥、渾身是勁的傢伙,沒事幹的時候的休閒娛樂。

成天在槍口下躲子彈,有事沒事就掏槍轟濫幾個毒蟲混混的腦袋,然後坐在汽車引擎蓋上抽根煙等其他人來收拾善後,這就叫休閒娛樂。基本上,他們就是一堆整天只要玩樂、然後月底等著領薪水的傢伙。(不然大家幹麻看他們出生入死當娛樂?)

而老百姓沒那個才能本事,所以只有掏錢買電影票,然後對著劇情打手槍的份。



大家愛死這種電影了!過往傳統警匪動作片中標榜的精神,已經讓大家不屑一顧,今日的警匪動作片如果敢再吃回頭草,『麥斯潘恩』的網路影評和票房就是『警告』。

整天窩在警局最破爛的小角落中,承受著大家鄙夷的眼光,下班後也沒有豪宅、美女、或豐富的夜生活等著自己,只有不斷的追尋著往日的鬼魂和夢魘.........這就是『麥斯潘恩』,這就是警匪動作片,雖然這樣個公式到了後期被處理的很俗濫,例如也許沒有豪宅,但是如果「今天」工作的途中,不小心掛了彩、拖著滿身傷走回家,畫面上先是閃爍著迷濛的街燈、搭配著清一色的藍調薩克斯風,接著打開門一定會發現有個紅粉知己(活到最後)或破麻(中途掛點),已經脫光衣服、抹上香水、暖好身,然後用誘惑的口氣對主角說:「喔!寶貝!看到你全身掛彩總是讓我慾火中燒啊!」

後半段是廢話,重點是即便沒有家、沒有財、沒有優渥的日子等著自己,為何還是有人甘願從事警察這份工作?甚至甘冒受天下人輕蔑敵視,也要不停的咬著壞蛋的尾巴?

『驅魔神探:康士坦丁』中,主角是因為見識過地獄、見識過惡魔的真面目、恐懼再次墮入地獄......而神知道這個人不會休息或鬆手,所以安排了這樣的命運給他......那片的評價跟票房都慘兮兮,為何?因為驅魔避邪已經變成一種娛樂、一種高報酬投資的行為,就跟警察都應該像『絕地戰警』中的黑人雙搭檔一樣,一切都應該要跟娛樂一樣,誰管主角心中的熱血有多少?對正義的堅持有多少?對邪惡的厭惡又有多少?

觀眾才懶的去體會。沒有這種精神,警匪動作片就沒有價值,而在電影這個領域中,觀眾不屑一顧的精神,跟死亡無異。



扣掉堅持著傳統警匪動作片的精神,本片最大的特色就是藝術風格,──那黑色雙翼的天使,和不停下著火雨的城市,走在那樣的地方、被那樣的東西環繞著,人真的會發瘋。

可是主角為何沒有?不管是被幻覺逼瘋,還是像滿臉刺青的「小麥」一樣腦袋秀抖,為何主角還能堅持住自己的腳步?

因為有愛嗎?──拜託!編劇又不是台灣人。因為主角就活在地獄!因為失去了天使的光芒後,他每日都像行屍走肉,這點幻覺對他來說大概根本不痛不癢吧。

我很欣賞這樣的人物,在這年頭來說,很少有面相這麼深刻的人物了,只可惜他的名字叫『麥斯潘恩』,本世紀初最經典的動作暴力電玩,變成電影後,槍戰場面不夠火爆,街頭黑幫鬥爭的刻畫不夠黑暗血腥,所以最後成了最砸招牌的電玩改編電影。



【誰敢再講Uwe Boll和Paul Anderson是遜咖?】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小說英雄 十一

【上一篇】

「停車!停在便利商店門口。」小碧忽然這樣要求。下車前,她還指示:「引擎別熄火!知道吧?」

梟郎沒有回應,指示揮揮手要她別浪費時間。

隔沒幾分鐘,小碧神色衝忙的從便利商店門口走出來,一跳進車裡就說催促著:「快走!」

我看到她懷中夾著幾本便利商店書架上成列的小說,馬上直覺問:「妳有付錢嗎?」


阿碧好像聽到什麼很荒謬的話一樣,笑著回答:「我幹麻花錢買明知道會是垃圾的東西?反正堆上三四個禮拜後,這些書也是變垃圾,不如讓我順手偷走吧!」

「既然知道會是垃圾?妳幹麻還讀?」

「做人別那麼主觀跟絕對,偶爾冒冒險啊!例外總是存在的。」她一邊回答,一邊拆開小說的封套,「況且,如果小說好看,我會回去付錢。」

我正半信半疑的時候,梟郎在旁邊搭腔:「她真的會付錢。」

「呵......」連我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在勉強擠出笑聲,還是發出佩服的讚嘆,只好攤在前座上不說話。


梟郎開著車子,在市區中兜了五六個「圈」後,車子停在市中心某個破舊的小角落,離警察局只有兩條巷子口,而且還是禁止停車的紅線上。

很熟悉,但卻是我從沒來過的地方。

「別急著走!等我一下。」小碧下車前這樣要求。

梟郎則是慢條斯理的從儀表板下扯出一排線路,一一將它們「還原」,同時回答:「沒人在趕時間,我也要花點時間把車子還原。」我這時才注意,梟郎根本不需要使用鑰匙來發動汽車。

等梟郎把線路還原並塞回去,小碧也從後面遞了張紙給我,說:「用手指夾著,擺在玻璃下面,挑個顯眼的地方。」

我看到那張紙上寫著:「失竊中,開單拖吊前三思。;)」

真正要下車離開前,小碧還過來兩張濕紙巾,「別留下指紋啊。」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海角七號沒得獎】 之 「錯了!台灣人不是沒品味!而是根本沒品!」

奧斯卡獎是不是要把講座頒給最賣座的電影?頒給內容最美國化的電影?頒給內容最去「英國殖民化」的電影?頒給最擁護平民草根化的電影?

以上的問題,答案沒有一個「是」。

海角七號金馬大獎全軍覆沒,證明台灣人的品味是有問題的!?」這篇文章從頭到尾根本就無視「獎」的價值。

得獎,是一種肯定,可是不得獎,並不代表是種羞辱。

所以這次海角七號沒得獎,那有啥好意外的?



到底什麼叫做好萊塢化?花大錢?大場面?大卡斯?大明星?......世新如果繼續聘請這種人當講師,我想它的學生通通不會有出息。

好萊塢的電影價值,在於它是世界上唯一真正把電影當成一個獨立產業在經營的地方。

不只是電影直接從業人員,還包含了生產電影需要使用到的一切工具事物,想看看『鐵達尼號』,全片中所使用的道具,都是精心定製打造,不會拿塑膠便宜貨濫竽充數,這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請問:學習這種精神,有錯嗎?可恥嗎?把獎頒給這樣的電影,為何要反感呢?

我不想去抨擊寫這篇文的人政治意識掛帥太嚴重,因為自己喜歡的東西,本來就不代表可以因為自己喜歡,就強迫別人也要認同,這是品格、這是修養、這是做人基本的素質......寫這篇文的作者顯然完全缺乏這種概念。

(它X的還能拿到十二張推薦票,更不用想在其他角落、其他部落格、其他討論板上,有多少人再發表著同樣類似的意見?你說:台灣人是不是很沒品?)





民進黨執政八年,請問你們這些綠豬有尊重過去台灣十幾年的歷史嗎?有真正客觀的為它下評論?或是給它應有的地位嗎?

如果沒有,今天國民黨為何要尊重你們花了八年建立起來的文化心血?

就算今天金馬獎真的是因為政治考量,所以才不把大獎頒給海角七號,我也要大喊:「幹的好!」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雜種經濟學

【12/13 我的本意是把凱因斯理論和貨幣主義結合,讓大家比較可以具體了解這兩個理論對今日世界的經濟有何影響。沒想到卻不小心扭曲了貨幣主義,所以會找個時間把它修正。】

古典經濟學認為:藉由物價的調控,生產者會掌握到最適當的生產比例,(就是哪些東西該生產多少,)而消費者也會掌握到最適當的消費比例,(也就是哪些東西該買多少,)而消費者同時也是生產者,最後雙方都會獲得最大收入、最低支出、最後換來最高生活品質,──例如零失業,就是「最高生活品質」的象徵。

可是近代古典經濟學出了個可以媲美愛因斯坦的天才,也就是最近大家經常聽到的「凱因斯」,他認為這個想法大錯特錯。

簡單說,他認為古典經濟學最終追求的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物價調控」的過程很龐雜,隨時都在變動。舉個例子:石油價格降低,石油消費國家(簡稱消費國)的所有物資價格都可以合理的下降,結果消費國的人民就可以將多餘的錢拿去消費其他的東西,例如電腦、汽車、資訊產品......結果導致這些東西的價格上揚;這樣一來,石油生產國家(簡稱生產國)就會不滿了,因為他們也需要消費那些「其他東西」,可是他們犧牲了自己的收益、降低油價,結果卻換來了自己買不起自己想要的東西,好處全被別人給端走,所以生產國就提高油價......所以,油價並不存在合理的平衡點,也不可能達到平衡點,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的利益也永遠不可能平衡。

以上算是好的例子。同樣的情況會發生不好的結果,例如:油價太低,使得生產國不敷成本,所以他們要裁員,這就造成失業;油價太高,消費國負擔不起,所以不是有人的生活水準降低,就是根本上也會造成公司倒閉,最後一樣也是失業......所以「零失業」是不可能的。

更詭異的地方是:油價太低,生產設備就沒人要買,因為沒人要投入石油生產的行業,所以導致生產設備跟著價格下滑,而這些設備往往也是消費國在生產,所以導致消費國也跟著失去收入......油價如果太高,一樣會發生反面的結果。

一切的一切,都導出了一個結論:價格平衡點不可能存在。(高,可以無限制的高。低,可以無限制的低。)



所以不能放任市場無意識的進行價格調控,(群眾心理不可預估,而且往往以近乎恐慌的方式運作,)所以他主張「政府要干預」。

可是政府不可以干預價格,這是本末倒置,(就好像操縱民意調查、可是卻又以為這份調查結果為真,)所以政府必須要以「跳入場內當選手」的角度來干預經濟。二十世紀初的經濟大恐慌,就是在這樣的思維下獲得解決並控制:政府擴大內需、扮演消費者、刺激消費、提供其他生產者收入......

但是凱因斯主義跟過往的經濟學觀點,其實還有一個根本上很不同的地方。

過往的經濟學主張,其實都是以利己為出發點,例如國內的經濟委靡不振、或是產品沒有價格競爭力時,該怎麼辦?──關稅、公家統一定價並收購、進出口限額......這些都是答案,總之這些思維的大前提都是:如何幫助自己把其他人的錢撈進自己的口袋。

道德思維的部分不去多談,今天的台灣九成九的民眾都是這種思維,所以我跳過這部分,反正看完這篇文章後,如果還不懂這樣想是件多恐怖的事,那以後還是別碰經濟學吧!(安分的當個鄉民或愚民吧!花時間去逛政治口水部落格、或是看電視政論節目,就是別來這裡。)



凱因斯主義發展出很多流派,但主要是以美國的芝加哥學派和英國的劍橋學派為主。

這兩個學派的主張,學理上其實有很大的差異,這導致了他們在認為「政府該如何介入」的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芝加哥學派認為要廣開社會福利,可是劍橋學派反對社會福利,認為那是一種浪費、而且會養成怠惰,所以他們主張「收入平等」(低於一定收入的人,由政府出錢補足收入之不足,但基本上沒工作的人,應該一毛錢都拿不到,)刺激民眾努力工作。這算是一種對於心理層面上的差異,可是基本主張都是源自凱因斯。



另外,有一種從一開始就和凱因斯、甚至凱因斯所討論的主題完全相反的經濟思維,叫做貨幣理論。

凱因斯的思維,基本上在於市場上通行的商品價格有「意義」、尋求價格的平衡有「意義」、利用平衡價格來調控生產和消費比例有「意義」......

貨幣理論並不是唾棄這個思維,而是認為這個思維根本沒搔到癢。

基本上,它認為人的消費行為很複雜,物價平衡只是極小的一個因素,而且人的消費也還不是經濟的全部面貌。

它認為經濟應該是取決於「人的收入」,而人如何管理收入,才是最終關鍵。

所有人的收入應該分成「消費」和「投資」,其中貨幣主義特別著重在「投資」上。大家可能會好奇:「我沒買股票、沒買基金、沒買公債、連保險都不太買,都把多餘的錢乖乖存在銀行裡,哪有可能牽涉入投資呢?」會這樣問是因為大家根本上不懂什麼叫「投資」。

投資的本意並不是藉由買賣有價債券或期貨,從中買低賣高來獲利,而是將自己手中多餘的資金「借」給生產者,然後生產者用獲利的一部分來支付「借」錢的利息。所以「投資」在貨幣主義來說,是種「生產者如何借到需要的資金」的議題。

生產者如何借到需要的資金?一是發行股票增資,二是銀行,三是債券。

注意到第二項「銀行」了嗎?存在銀行裡的錢,其實銀行也會把它們拿去投入這三個項目中,例如法人在市場上買賣股票的資金從哪來?銀行外界的款項從哪來?......等等。

假設:市場上一共有一百萬的「存款」,而總共有一千萬的借貸需求,試問哪些人可以獲得這筆借貸?答案是願意承擔較高利息的人。當「存款」有一百萬時,可能借貸人必須要負擔6%甚至10%的利息,可是當變成有兩百萬時,利息就會剩下5%甚至7%;當「存款」數目大於借貸需求時,利息就只能更低了......簡單說,這中間的過程變成了「借貸」是種商品,而「利息」就是價格,消費者、也就是借貸需求者,會去貨比三家,哪家銀行願意用最低的價格提供自己商品......

貨幣主義跟凱因斯主義都有個共通點就是:經濟流動是一切最高原則,所有會阻擋經濟流通的行為,都是經濟學議題的頭號死敵,不能與之妥協。生產者要生產,需要資金,可是經濟流通越來越快速的時代,往往上一批商品還沒收到錢,就需要有資金來投入下一批生產的成本,所以需要借貸跟投資;如果這個過程一中斷,生產商就會倒閉,導致生產工人大量失業,最後生產工人也失去消費能力,最後連鎖反應殃及其他生產者,如果不將場面控制好,情況甚至會惡化到全體產業的崩潰。(所以看到別人失業時,只會無動於衷、只會慶幸失業的不是自己的人,心態上都需要矯正一下。)

為了避免這種困境發生,凱因斯主義相信要掌控消費,而貨幣主義相信要掌控投資,凱因斯主義相信政府介入控制消費量是帖良藥,貨幣主義認為藉由利息高低來控制投資額度大小是關鍵。



為何標題用「雜種經濟學」?因為今日世界上並不存在著哪個絕對遵行凱因斯或貨幣理論的國家,大家一方面遵從凱因斯的思維,利用稅率、社會福利、政府支出等手段來控制消費,另一方面又成立央行,從中央控制投資額度大小......

當物價下跌、生產獲益開始下滑、投資額該緊縮時,政府往往會降息來刺激投資......不管是凱因斯、還是貨幣理論,它們的重點都在於;即使市場經常不理性、不可靠,可是我們還是要尊重它的反應,就好像農夫不該花心思去想辦法控制天氣,醫生不該想辦法把人類改造成機器......是同樣的道理。而「市場」是什麼?兩方的論戰非常激烈,而今天各國卻都爭相同時使用兩種理論,然後去影響彼此作出決斷的「市場」,然後又用被扭曲過的市場訊息來下決斷......結果會變成怎樣呢?



這波經濟危機其實就是這種「雜種」體制使用多年後的弊病,投資過於浮濫,導致大家根本不去評量投資是否有價值,而消費過於浮濫,也導致大家根本無法客觀評斷投資的正確性。

重新建立一個新體系,才是根本之道,而不是繼續去爭論政府的某些細部政策、或某些閣揆領袖是否有盡職......那都是在浪費時間。



【人閒的時候就是要創作,現在很閒所以才會寫這個。歡迎大家對我的錯誤提出指證......很可能整篇文章都是有偏差的,所以別客氣。】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凱特哈德森之 【破麻‧橫行霸道】

【其實我並不是很懂『破麻』的定義,只知道這個字很難聽,比『婊』還要更高一級,所以就用了。可惜這個字好像是女人專用的,我真希望也有一個同等級的字眼,可以用在男人身上。】



男女交往時,為什麼要吃回頭草?

許多人看完『壞壞惹人愛』之後,都譏笑這片根本上犯了一個錯:「就算我(指女人)剛跟這樣的男人約會過,也不代表要回頭選擇你(雇用男主角的人)。」

再問一次......為何我們要吃回頭草?為何我們要想起已經分手的那個人的種種好處跟優點?......女主角跟傑森畢格斯飾演的達斯汀說的話,就是反其道而行,「我發現我的約會經驗不夠。」

靠!要多少才夠!這女人到底想從男女交往中獲得什麼?『破麻』兩個字就是在這時候用的。

我以為人會想要跟別人「交往」,是因為人有「心」、會想為別人付出,而不是無止盡的追求自身慾望的滿足,可是人的能力精力都很有限,不可能無止盡的付出,所以我們要挑對象,「交往」說穿了不過就是個挑選對象的過程罷了!

所以剛跟一個爛人約會過後,會想吃回頭草,可以說是因為體悟到自己實在沒那麼多力氣去無限體驗探尋一個值得自己付出的對象,同時還要在這過程中浪費自己投注的利器,所以合不吃吃回頭草呢?

簡單說,人會吃回頭草,正是因為我們有用心去待人,因為我們把付出擺在第一位,因為我們不能忍受自己的付出被踐踏......在這個動不動就把人跟人之間的交往給公式化、遊戲化、戰略化,卻又鮮少知道要付出、只想要從中獲取歡樂獲實質好處的時代,大家當然會覺得這部電影很可笑。



可是,它還真的很可笑。

先不提在門口那那段蠢到極點的調情手段,(這算啥?把男人當什麼了?如果這樣就可以挑動男人,那以後男人看A片學性技巧,絕對是合理的事。)也不提那張粗製濫造到了極點的海報,看看中文片名中講的,(英文片名很簡單,可是我覺得中文片名反而點出了精髓,)究竟是誰壞?究竟是誰惹得大家都來愛?是專搞愛情破壞的坦克嗎?不是吧!

在這部大家都會去搶著愛破麻、愛到義無反顧、愛到毫無節制、愛到不曉得警覺、愛到看不見自己正在大失血的電影中,大家究竟想對愛情下什麼樣的註解?因為惹人愛,所以就可以無限制的耍賤耍壞任性自私開心的當個破麻?

靠!這個世代什麼時候容許破麻這樣橫行霸道了!



【綜觀凱特哈德森的演出,不管角色個性如何、影片整體質感如何、劇情如何......她的演出清一色都是這樣的類型。除了毒鑰以外。】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對不起!還是『蝙蝠俠:腦殘騎士』!

再看了一次,這次是帶女朋友去台中的三輪戲院,想不到她中途看到要抓著我的手、抱怨:「我看不下去了!」那大概是小丑逃出警局、瑞秋被炸死的部分。(劇情實在太黑暗了!已經有點超出好萊塢電影的「慣例」,這算是導演跟編劇的創舉。)

但是看完了,她卻又跟我說;「好看!」......

我並不是要幫這部電影翻案,因為我仍舊維持原來的評價,──這片的無腦程度,絕對是年度之冠。



1.中國不會引渡犯人出國,但不代表它會接受外國用這種方式從自己國內抓人。新版的【蝙蝠俠】花了很多心力在營造「這是可能發生在現實」的質感,可是卻在這點上徹底破功了。

2.小丑一而再、再而三的裝設炸彈,結果除了炸死瑞秋的汽油彈以外,沒有一次合理。在醫院裡裝炸彈?把一家醫院炸掉要花多少「便宜」的炸藥?搬進去卻不會讓人發現?在船上裝那麼多炸彈,而船上的員工卻不會發現?明明只要走進引擎室就可以那裡都是炸藥,卻還可以大搖大擺開航?

3.「行刺」的那次更是誇張,難道沒人注意到持槍的那排人裡,有個明顯長得很醜嗎?(這種事,都要挑儀容端正的人吧?)

4.要去香港抓人,還要刻意安排那麼多花俏的掩護?想太多了吧!有人整天監視主角嗎?要是真的有,主角的真實身分也應該早就被視穿了吧!論監視、論調查,有誰的本事能賽過美國政府的情報單位,如果情報單位有心,兩三下就調查出主角的真實身分了。(搞不好下一集就這樣拍,這次故事的背景不只是高譚市,還包括了全美國。)

5.心愛的女人失蹤了,竟然還要靠小丑來通知?主角腦殘了!

這樣的名單還是因為體力不支、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開始衰退,所以無法仔細列舉,像這樣的劇情,邏輯漏洞百出,讓我真的很難給這片好評,可是要給惡評我絕不手軟。



可是還是要講講它的優點。

諾蘭翻新了好萊塢電影對於「節奏」的定義,一般的二流導演,如史帝芬史匹伯之流,都會在第一次抓到小丑的時候就結束電影,可惜諾蘭不是昆丁,否則他會在這時候讓小丑陋出得意的眼神,然後告訴戈登:「你們的白騎士到哪去啦?」布魯斯會驚恐的發現無論如何都連絡不到瑞秋......然後用一個比較歡樂的方式,向觀眾們預告哈維和瑞秋的下落,同時暗示大家:『小丑說』的遊戲還沒結束。

因為這樣的電影節奏是觀眾可以接受的、習慣的、信賴的、熱衷的......諾蘭一口氣用這部電影打破了這個慣例。

這表示什麼?這表示諾蘭很行?這表示觀眾很受教?

不!這表示從一開始就沒有所謂的慣例。很多「電影要怎樣拍」、「電影內容該如何規劃」、「這樣最能娛樂觀眾」......都是狗屁!

這是本片最大的優點,對我來說也是它唯一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