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特務風雲:中情局誕生秘辛】動用了一堆大咖演員的狗屁不通

布希父子『據說』都是骷髏黨的成員,CIA剛成立時,也幾乎是這個組織的天下,這是電影中沒有刻意強調的『史實』。

但是基本上這部電影對情報工作的描述,並沒有超越傳統電影的範疇,雖然裡面所建立的情報員形象跟一般商業電影所慣用的,有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可是對於CIA對於美國真正的功能,本片其實知字未提。

【一個經濟殺手的告白】和【反恐任務】中,我們知道了幾件事情,首先是:老布希所成立的石油公司幾乎囊括了沙烏地阿拉伯中所有石油的開採權,還有很多公共建設的權力;就連國防一事,老布希所主導的美國,也專斷的攬下所有權力,雖然美國仍舊鼓勵沙烏地阿拉伯援助賓拉登等恐怖份子,可是美國已經跟賓拉登的蓋達組織有嚴重的利益衝突......(簡單講,蓋達組織本來應該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國防工業獲益者,可是美國把這大碗給搶走了。)

這跟CIA有啥關係?老布希當過CIA局長,同時還是骷髏會成員。剩下的,各位自己慢慢喬一下腦袋、好好想一想吧!

(兩次波斯灣戰爭的真相?用戰爭制裁恐怖份子對嗎?................)

本片雖然被奧斯卡提名了一個攝影獎,可是在藝術的符號形象學上,本片直逼李安的水準,因此去討論它的藝術元素基本上是件很愚蠢、很多餘的舉動,可惜了那麼多一個又一個輪番出場的大咖演員,最後通通都是呆呆在編劇鋪設的軌道上移動的人型樣板,偏偏麥特戴蒙所飾演的愛德華幾乎囊括了所有核心戲份,即使有De Niro在旁邊當導演也救不起來。

最後,以我所見本片的唯一目的也就是藉由這個骷髏會中的小人物的觀點,來描述CIA的歷史和情報工作的甘苦,所以對於CIA的運作真相,難免有點失焦。......講失焦是客氣,難聽點是狗屁不通。

為何說主角是小人物?這點是一切狗屁不通的解答。如果仔細觀察一下,不管是在骷髏會,還是在戰時的情報單位,甚至到了CIA開始正式運作之後,主角始終都不在運作的核心,只是個周邊運作的小螺絲、或是大齒輪、或是再大一些的齒輪、更大的齒輪、到最後變成齒輪中最大的......大人物們在講話的時候,他永遠沒有份參與,只有事後聆聽某個大人物轉達他們討論的結果、並忠實執行,可是大人物們真正的底細和盤算,他卻是一點概念也沒有。這樣一來,與其說這片是在交代『CIA成立的過程』,事實上它只能侷限到『成立初期的豐功偉業』罷了。

英文片名叫【The Good Shepherd】,某種程度上就反應電影原始的目的並不是如中文片商所下的註腳,而是忠實的轉述這位被稱為『CIA精神代表』的人生,並且在電影最後藉由閱讀父親的遺書,來表達他對自己的評價。 

他如何評價自己?失敗的情人、不稱職的丈夫、糟糕到了極點的父親,......國家?工作?理想?抱負?......算了吧!這些東西沒那麼偉大。

這頂多是部基於『美國近代家庭觀點』的個人自傳,(家庭與信仰擺第一位,工作丟一邊,)加上介於主角之口說出的批判其實很無力、但觀點肯定很陳腐,根本稱不上什麼爆料扒糞或忠實詳盡記錄的驚人之作,不管是中文或英文版片名,都無能彌補這個缺點。

為何『愛國情操』與『國家忠誠』,會成為情報題材的核心焦點?

因為所謂的『情報機構』不應該專指政府成立的組織,而是跟這些『情報機構』有聯繫、甚至由其所主導的組織機關,都應該列為情報單位;因為這些單位跟『官方情報機構』合作,所以往往可以領先業界得知許多市面上被封鎖的消息,例如美軍的行動、連準會的決策、總統的提案.......這樣一來,不需要有極優越的經營能力或領先技術,一樣可以輕鬆獲利豐厚,靠著這些獲利,不須要政府提供資金,這些情報單位也有能力從事情報活動,例如支付情報員薪水,或是進行海外遊說。(小心!外資!)

電影【劍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所拍攝的電影。如果有看過電影【MIB星際戰警】,可能會對第一集中,K的一具台詞有印相:『我們自己籌措經費。』

這些非官方直屬的情報組織,運作經費往往來自於自籌,聽起來好像很費力,可是一旦想像一下屬於這個情報圈的一環,可以比其它同業獲得多少資源,就不會覺得這有什麼難度了。

也因為派駐在這些機構中的成員,往往檯面上都已經是『退休』或『轉任』的情報員,所以官方情報機構是(可能)沒有多少能力去約束並監管這些人的,這也就是為何『忠誠』與『愛國』,會是選擇情報圓的優先條件。

沒有這兩個條件為基礎,情報世界這樣的特殊生態就無法立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