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牠 IT】男孩很害怕

 男孩恐懼這個世界,女孩恐懼自己是個女孩這件事。(幕迷連結)

【魔女嘉莉】中,嘉莉的母親並不是「傳統宗教體系」的象徵,不但不是,事實上她母親是個「脫離宗教體系」的宗教狂熱者。看似虔誠,但她們家其實跟周圍的所有教會都不相往來、教會也不敢拜訪她們一家。而在嘉莉出生以前,父親其實也跟她一樣被母親的狂熱給箝制著。

【克莉絲汀魅力】中,主角的母親就是典型的(第二波)女性主義者,結果她除了使用家父長特權不停地對主角情感勒索以外,她的作為與堅持其實都是事情會走向無法挽回的悲劇之關鍵所在。

【禁入墳場】中,主角因為不想涉入醫院醫療體系的權力鬥爭所以選擇擔任大學的校醫,雖然妻子沒有太多抱怨,但岳父可是一肚子的不滿。

【黑塔:卡拉之狼】中,卡拉的姐妹會(我忘了名稱) 成員平時都是安守「傳統美德」的婦人或待嫁少女,但其實她們都身懷可以對抗狼群的絕技,可是她們卻選擇隱藏這項絕技、等待主角一行人降臨。

(雖然【禁入墳場】的腳色是男性,但他其實象徵在傳統男性腳色定位中活得很痛苦的男性,而其他女性則不外乎「順應傳統、強大又有能力」或「追求新時代的新定位但一無所獲」這兩種原則而已。這樣的特性或原則幾乎可以在史蒂芬金的所有小說中都找到。)





還有【牠】,我沒看過原著所以無法比較,必須要以電影為基礎。

但基本上史蒂芬金的小說都是以他自己獨特甚至獨創的觀點在觀察社會或是事件,幾乎看似(其他作者也會遵循或參考的)刻板印象的腳色都會讓他用不同的觀點與邏輯巧妙分析並重組過,最典型的就是【克莉絲汀魅力】中主角的母親。「女性主義並沒有幫助她成為更好的女人或母親,」這樣的描述顯然就是違反常俗通行的「女性主義者」認知。(除非所謂的女性主義者根本拒絕成為女人跟母親。)

在這部電影中,小丑的真實身分或本質是什麼並不重要,其實人生中充滿了許多無法解釋的悲劇(因為自己的知識與認知都極為有限),那可能會讓人失去朋友,會讓人失去夢想,會讓人失去純真,當人們遭遇這種事情又無法調適自己的無知所帶來的挫折感時,「牠」的存在就成了一種解答與解脫。

像牠可能是女性的身分與特質,(但丟掉女性的身分與特質根本沒有幫助,)牠也可能是在大眾眼中日益矮化且扭曲的家世背景, 牠也可能是小康家庭對於撫養第三個小孩所要面對的經濟壓力一籌莫展的恐慌......

不論如何,故事的結果都是男孩子總要繼續扛著社會的變態期望與規則繼續成長,但女孩子會獲得更寬廣的空間與機會(甚至是呵護)。



討論史蒂芬金是不是討厭女性主義恐怕沒有太多意義,因為史蒂芬金不可能討厭女性主義,畢竟在他眼下,社會傳統的邪惡與黑暗跟女性主義的論述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畢竟他都懶的控訴「男性凝視」或「強暴文化」了。顢頇、封閉拒絕聆聽、用權力壓抑弱小的主見...這些行為是人性之通病(不是每個人都有、但絕對很常見),根本和性別或傳統一點關係也沒有。

說白了女性主義只是另一個膚淺的錯誤罷了。


回私人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