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4日 星期二

【一路到底:脫線舞男 The full monty】21年前男人的一場歡笑、今日男人的迷惘跟掙扎



英文的意思應該翻為「全力以赴」,但從中文情境角度來看又有「走投無路」的意思,相信當年片商想出「一路到底」這個片名真是拿出渾身解數。(因為它是英式英文,所以剛年習慣翻閱美式英語的我一直不懂它真正的意涵。)

8/13號這天是本片在英國當地上映21周年。這個時候回顧這片其實特別有意思,因為它在電影史上的意義在過去幾年,客觀來看有被刻意埋葬或扭曲的味道。

這片不該被歸為LGBT電影,不單單是因為它的同志內容少且篇幅短,而是它缺乏要被歸類為這類電影時真正應該有的訴求:講述同志情慾(迷惘)與掙扎(今日社會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令他們不知道如何自處)。

甚至(把客套話「都脫光」啦!)這片會安排同志情節,可能只是想要製造一種劇情上的反差:總要讓電影有愛情成分,而要讓愛情有說服力、或至少情境上不會太唐突,就要讓愛情發生在團隊的成員們互動的過程中,所以一個都是男人的團隊中要從哪裡產生愛情?當然是「男X男.禁忌之戀」啦!


這說起來是有點歧視(甚至剝削與物化)的味道,可能就是為了平衡這個層面,當團隊眾人發現兩位成員之間的關係似乎已經走到了「那種層面」,大家只是「禮貌性」的拿來開開玩笑,「我們是男人!我們要開同志玩笑!」(但其實他們也無從開起,眾人只能走入一種不知為何而笑的空氣中,因為.......「誰會沒事去歧視同志呢?」)



所以這片真正在講述的是種(不單單是純異性戀)男人的迷惘跟掙扎。

像「嘲笑男同性戀」這樣的文化...真的到要使用它的那天,而不是對著空氣嘲笑「不存在具體對象」的同志時,這種文化是如此空洞且無謂,──「這難道是我們男人一直在過的生活嗎?工作只是種賺錢的方式,從不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所以我們為了生活而工作,但越工作,生活卻離我們越遠,太太跑了,(沒跑的也不知道怎麼關切或分擔我們的惶恐挫折,)社會不關心我們、以為我們會自己消逝在歷史洪流中,而且連我們身為父親的身分都要被剝奪.......」

這大概就是「走投無路」了吧!──「不!我們是男子漢!我們是生存者、適應者,大家以為我們會緊抱著男性陽剛困死自己!但我們不會!我們要把男性陽剛(尊嚴)脫個精光.......向大眾展現純度與激烈度都高上兩個等級的『赤裸男性陽剛』來找到生存的路!」──英國人的幽默真的好像既難懂、但又其實很好懂啊!

但,說起來這其實是很普通的電影,為何不能將它的意涵攤在陽光底下討論、而要硬說它是LGBT電影呢?

這部片無意見也觸動了很多在今天來說會很敏感、很不政治正確的題材,那就是「男人的失業」問題。男人的失業問題之痛與沉重並不是出在「男人無法放下雄性陽剛」上頭,而是它顯露了「一旦發生這種事情,女人通常不會跟男人一起攜手克服。」(但也不能說電影完全否定「男人放不下雄性陽剛」的層面,只是這「太明顯」「討論起來沒有趣味」。)

當男主角跑去尋求前妻的諒解時,前妻(明顯並不缺錢、並沒有理由非要男主角拿出錢來)端給男主角的選擇卻充滿了「藉機羞辱他」的味道。


「要他去紡織廠工作,怎麼是羞辱他?還說這不是放不下雄性陽剛!」...我想一定一堆人這樣想。但我想到的是:「為什麼一個願意花時間陪伴兒子、照顧兒子的父親,他的用心與機會要因為一筆470英鎊而被徹底否定掉?當這世界上多的是只會賺錢而不用心的父親時,眼前有一個亟欲用心的男人,為何前妻卻眼中只認『錢等於用心與機會』?」......這如果不算羞辱,那這個世界會少和平很多、無趣很多。


如果去深入討論這種「羞辱」,一定有很多人會感到不安,因為這種「羞辱」是他們今日用來主張這個社會應該合理「預設男性腳色與定位」的策略...「就是負責給錢就好!」


布萊德彼特前年和安潔莉娜裘莉離婚了。前幾周,安潔莉娜發表聲明指控布萊德彼特過去不肯盡到父親的責任支付扶養他們共同認領的幾名兒女的費用,這幾天,布萊德彼特「憤怒」的發表聲明:「我花了一堆錢在毫無道理的旅遊費、保鑣費上,難道這樣還不夠,只要你隨時想到什麼,我就要負責掏錢?」.......願意這麼詳細報導細節的新聞不多,也許是命運,讓我剛好在今天看到這篇新聞。

也許是命運。

【本文首發於YAM電影專區,版權共有,轉載或引用請註明出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