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第三類終結者 the Relic】勇敢的女性


本片同名原著小說有中文翻譯,叫做【聖者之物】。不知道為什麼書序或介紹完全沒有提到過這部片。



電影裡頭的怪物算是「非動畫」製作中的一流佳作,(當年就是為了這點才在「根本不知道在演什麼的情況下」進戲院看這部冷門的電影,)或許沒有異形的那種特色,但製作精細、又符合電影的所有場景主題(下水道和博物館)。

說到博物館,這也算是以博物館為背景主題的電影,而且介紹的不只是文物,而是真實的介紹博物館的運作,還拍攝給大家看,不僅僅是用口條介紹而已。劇中女主角用來分析DNA的工具是現實中真的在操作的機械(和電腦軟體),而不是電影團隊製作的廉價道具。

這部電影始終沒有受到重視(畢竟劇情的漏洞不少),我想多多少少還是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某些「不追求專業」「大家都想當明星(能出名比有實力重要)」的風潮吧!

(其實這可能是因為後來的DVD發行版本非常的「暗」,暗到很多橋段讓觀眾完全看不出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印象中在院線那可是非常清晰明亮的片段,後來在電影頻道上看到也是這樣,所以應該不是我的「回憶」將電影內容給美化了。)



但除了科幻跟恐怖要素以外,本片鮮少有人注意或討論的...是這部片的女主角Penelope Anne Miller所飾演的瑪歌博士。

這女人(劇中腳色)直觀上缺乏特色,而且還經常害怕得在鏡頭前尖叫,但其實她可能完全符合女性獨立自主的標準。

學有專長(不是空有學歷,是真的很有挑戰性、需要經年累月的實作練習和研讀的學科),也不會執著於都會女性的時尚表面功夫,面對男性的(不光明、甚至很惡質的)競爭壓迫時,不會退縮、也不會歇斯底里(聲量大了點)的尋求反擊(甚至從頭到尾都沒有讓腳色去處理這件事,就一直很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只是隨著劇情的推演讓競爭者「自然而然」退場)...

片尾當男人倒下了,也不會害怕無助地等死,反而是奔跑掙扎求生的途中找到了反攻的一線生機...





總結來說:她不需要學莎拉康娜一樣把自己搞得渾身肌肉或是對體制充滿激烈的不滿和敵意,也不需要走神力女超人路線刻意把自己裝扮得很漂亮、時不時賣弄性感來維持自己的「女性特質」。這部片就好像在天平的兩端取得了一個真正的平衡點,可惜就是這種平衡搞得這腳色兩面不討好。



但反過來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推測檯面上主流的聲音追求的其實都不是真正的理想,而是執意的要往偏激的一頭鑽?──反向思考一下就會發現:莎拉康納如果是個男性,肯定是個負面的男性形象。因為「女戰士」在社會意義上本身就是種「背離社會生產運作」的腳色,他們的存在並沒有什麼理性可言,是種純然的生存本質之必要。(除非大家面對外來威脅,會選擇乖乖受戮等死。)

在「女戰士」上頭尋找「社會化的人類該有的合理形象」的答案,說好聽是走錯方向,說白了根本就是命題錯誤,講難聽就是「一堆無視社會生產運作邏輯之必要的寄生蟲在那刷存在感營造自己有在思考的假象」。


畢竟社會要進步,提高生產是絕對的基礎和必要。鼓勵女性走出家庭為的也是希望女性投入生產,──不單單時低等勞力,也包含設計、創意、科學、甚至管理(貢獻思維與觀點)。

如果女性的未來都變成了...大學念的是「性別研究」(可是對其他的哲學技巧實務應用又一竅不通只會調書包),實務技巧是專研社會運動...那我們還是回頭維持傳統父權充滿壓迫和僵化的社會好了!至少女人在家庭後勤的部分有正常運作與發揮,而不是在生產線上站著不做事。

但是對於認為「打倒父權」才是重點目標(而不是讓人類文明穩定維持和持續進步)的女性主義者來說,以上意見一點意義也沒有。


仔細分析,我還注意到...

本片被怪物殺死的鮮少是女性,絕大多數都是男性,就算扣除了企圖和怪物正面交火但全軍覆沒的警察,真的大多數都是男性。

雖然它有一幕怪物伸出長舌頭舔舐女主角身體的戲,──可是女主角穿的衣服沒有比較少,而是穿著晚禮服。電影在製作上無意靠著女性肉體或性暗示來營造戲劇效果(跟絕大多數的B級恐怖片或科幻題材為基礎的恐怖片不同)。

披著怪物皮的人殺人只因為牠有牠的邪惡需要,不是因為牠的性別或社會化賦予的後天本能。

這是另一個本片即使沒有讓「女權主義正確」明顯影響(甚至左右)電影劇情要素後仍然優於其他近代電影的地方。這是真正理性的觀點,而不是決定了政治正確後,再來決定解讀現實的方式,然後進一步將解讀後的結果拍板定案為「大家所應該認識的現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