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中國時報裁員一事之觀感──本文靠杯長

猜猜這是啥?


【坦白講,連中時2001年就大規模裁過一次地方部門都不知道的我,實在沒啥立場對這次事件發表意見,但是知識份子優越中毒的我真的很手賤,所以文就出來了,相較之下,黑羽的針對王瑞德先生〈不景氣?不爭氣?台灣媒體生與死〉一文迴響不管是在深度、廣度、還是親身閱歷基礎上,都比我札實。所以歡迎大家看完後公幹我。】

可看可不看,我看了之後很火大的參考文:不景氣?不爭氣?台灣媒體生與死。 如果自由時報閱報量上升,所以它作的一切努力一定都是正向教材,根本不需要作細部客觀的討論,那本文作者根本在愚民。到了後面,我不管發什麼文,都被當作垃圾訊息,所以我乾脆不回文了。

可看可不看,我看了之後很滿意的參考文:中國時報的官場現形記! 中國時報怎麼會垮?吃垮的! (親小人,遠賢臣),中國時報不垮也難! 評論事情,立場態度理應如此,即便是要藉機攀點額外的話題,也不要搞移花接木的手法,王瑞德的文讓我看的火大,就是因為他玩這招。






別跟我扯什麼「中國時報是質報」、「要轉型成菁英型報紙」﹍﹍這類的狗屁議題,呆博特法則告訴我們所謂的經營者,大部分都是一竅不通的狗屁(名詞?形容詞?),他們會成為經營管理階層的唯一理由,往往只是因為他們比其他學有專精的人都更渴望能夠看到自己用威權來羞辱其他人的專業,導致他們在奪取權位一事上頭的表現,比其他專注於展現個人專業者,更為傑出,所以也讓他們更快爬到經營管理的上層。會有這種特徵跟傾向出現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基因中都相信「一個人越能夠毫無節制與顧慮的羞辱的其他人,只代表此人的生物與社會層級越高。」(請別跟我爭論這段話的考證嚴謹度與邏輯性,因為我只是想做人身攻擊罷了,根本沒想那麼多。)

所以一個豬頭經營者講的話,基本上可以當狗屁,不管他最後到底有能力將其實踐多少分,也不管實踐之後的成果是否有達到理想標準。

更重要的是:中國時報是質報,無關於經營者是誰,因為經營者沒爛到那種程度,可以將編輯群的水準能力抹銷,在某種客觀條件角度下,這是種既定事實,不需要討論,也沒有任何可以讓人嚎洨辯論的空間。

不信?看看自由時報的政論版和政治新聞,用詞、標語、評論態度﹍﹍簡直低俗到讓人替華語文化的未來汗顏,也為自己講中文、讀中文一事感到羞愧,誰管他標題、美工多漂亮。再看看蘋果日報的某個專欄版,竟是一堆言不及義、整天談論男女低俗私事的私作家,就連小野都跳進去挖坑、往自己身上抹泥巴。

如果這樣的例子不能說服人,那請容我嘮叨一點,用比較全面的角度陳訴自己的看法吧。



關於中國時報裁員,背後的意義很簡單,我在這裡說的是「意義」,不是原因,不懂業界真相內幕的我也只能聊這個話題。

關於中國時報裁員,背後的意義很簡單,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台灣媒體的沉淪,導致優敗劣勝的反智結果出現。可是為何「媒體的沉淪」會產生這樣的結果?為何我們的社會文化會對此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任此現象無止盡擴大惡化?

以我自身的例子來說,訂中國時報已經訂了兩年多,兩個月前因為某些原因才暫停,本來七月要開始續訂,沒想到就發生這種事。這兩年中,母親每次走進我住的公寓,開口就是勸我:「別再訂報紙了,浪費錢又佔空間,想看報紙,可以去早餐店、麥當勞、圖書館,為何要自己花錢買呢?」

這種態度我想就是今日中國時報處境的癥結(之一)。有多少人不訂報、不買報、甚至不看報?原因又是為了什麼?

看看帶有時尚性質的新聞消息或節目,多得是報導某某熟女計畫自己的人生在三十五歲以前,要能夠每年出國兩次、有棟幾坪大的透天豪宅,或是某某精英級商男驕傲的炫耀著自己買賣投資名牌精品錶、進口轎車、房地產的獲益﹍﹍可是好像沒幾個人會拿自己買了多少書出來炫耀,或自己一年花多少錢在進修、充時自擠的文化涵養、甚至掏錢贊助文化節目。

反觀國外,就連辣妹合唱團都在第一章專輯中的個人資料表付上「平常讀哪些書」,雖然團員之一的維多利亞很瀟灑的寫下了「我不看書(但看雜誌)」,但這可以表現出一個事實:人們關心這些資訊。

文化這種「虛無」的東西,在我們的社會價值觀中,優先程度被異常排幾到很後面的地方。甚至,我懷疑中國文化需要媒體這種東西嗎?

這牽扯到媒體的責任,與應有的態度。新聞媒體的職責是什麼?最廣範、最不走偏鋒、最經得起我個人主觀思考驗證的一個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傳遞資訊。

傳遞,但不包含批判。傳遞各種人們需要、可能會關心、不知道會蒙受巨大損失的資訊。

例如中國時報就詳細披露了陳水扁草率停建核四,導致全民集體買單所造成的損失,相叫之下馬英九就任後在股市中蒸發的總值算啥?光是此一事蹟,中國時報被稱為質報我想是絕對實至名歸。

可是某次女友(在跟我開始交往前,從不關心政治的族群,)在2008選前拿著中國時報的新聞,憂心的問我:「要投給馬英九嗎?我好擔心他會把我們變成大陸人﹍﹍可是我又不想投給民進黨﹍﹍」

我想都不想,就說:
「要說服妳不投給馬英九的理由太多了,我根本不屑用這個,﹍﹍」下刪五十字,總之她被我說服了,而且從此唾棄馬英九到了極點。
「﹍﹍不知道要投給誰,就投廢票,大聲的把自己對兩個候選人的不屑表達出來﹍﹍」下刪五十字關於「為何要投廢票」。
「﹍﹍歷史告訴我們,凡是政治性的公眾事務,並沒有什麼絕對不可以接受的答案,就好像為何要那麼排斥跟大陸統一?難道大家當個島國小民當得還不夠嘔氣嗎?不覺得這世界上沒有比這種不管是心態(我們只關心自己島上的事)、行動(出個國要辦的簽證手續是一卡車)、還是身份(誰承認我們台灣是個國家?)都很封閉的生活,還要更悲慘的嗎?﹍﹍」下刪一百字,都是關於「獨立其實也不賴」的老套意見‧
「﹍﹍重點是我們全體社會都要一起理性的關注、討論這些議題,取得一個共識後,大家要合作、團結、互相諒解,(說真的,這個共識肯定有一半的人不滿意,)要一起支持這個共識,努力讓它達到最完美的表現。」

舉例:台灣的憲政制度不是爛,司法制度也不腐敗,媒體水準更不低,問題在於大家根本都不尊重它們。

議員可以無視立法院的運作規條,一時興起就走到人家的競選總部去踹門?活該被圍毆!

司法只會包庇壞人?壞人靠著一請律師、二找關說、三送紅包來操弄司法,小老百姓則是抬棺、哭鬧、叫記者,有誰真正尊重過司法?

媒體﹍﹍想要馬兒肥(娛樂)、又要馬兒跑(深度)、最好馬兒不吃草(不要錢),這是什麼原始低級想法?

制度,當大家都不尊重時,黃金都會變狗屎。


所以看看中國時報今日會搞到要裁員六百人,只是台灣島國文化的必然結果,也是種經典代表現象。

台灣是個小島,人口稀薄,不管是任何一種消費產品的市場都缺乏蹤、寬、與深度,就好像同一本暢銷書,在台灣連續半年進銷售排行榜,可能還比不上日本兩個禮拜的成績。

可是關於媒體,我們過去發展出了一種錯誤的態度就是:北部新聞,甚至台北地區新聞,即使是社會新聞,也可以當作全國新聞。

我印象中還聽聞過同一天發生跳樓事件,只是因為北縣的是個穿著一條內褲的跳樓的女子,北市的是個失業、吸毒﹍﹍或是有某種精神毛病的男子,所以前者上了頭條,後者﹍﹍我不記得是怎麼聽見這事的。

大家怎麼對抗這錯誤?理論上,應該是地方發展獨營獨辦、具有特色的地方報。可是平面媒體、或是各電視台的策略則是拼命成立辦事處,SNG車也全省「停」透透。

六百人,假設有一半來自總部,也就是有三百人是地方性記者或辦事員,這表示扣掉金馬地區,全台每個縣市扣掉台北縣市、基隆、新竹,都有二十三個員工。二十三個員工,可能還包括業務推廣,也就是說每個縣市其實只有二十個記者,甚至更少,可以進行採訪等事務。

這要怎麼發展地方特色?甚至連基本的謹慎、仔細調查與報導都沒辦法吧!

就拿大前年南部高雄縣發生的一起新聞來說,某國立農工職業學校的校長發生為特定廠商招標學校工程「護航」的事,金額統計大約在百萬元出頭(有一沒有二),結果隔天某家報紙(中時?自由?)就以「北有國務機要費,南有x農貪瀆舞弊集團。」為標題。

結果呢?沒有錄音,沒有證據,只有一張沒有「明確證據力」純粹是檢方用關係人的口誤文字硬坳的自白書,和一張根本是鬼扯蛋的檢舉信,檢調單位就起訴了所有相關學校人員。據說這是蘇貞昌的指示,要藉此轉移南部人對國務機要費的注意力。請問全台灣有幾人知道事情的詳細真相?有多少地方媒體會關心事情的後續發展?

扯遠了!我只是想說「我馬子被人強暴了,(你們的地方新聞為何可以變成全國新聞?)所以我也要強暴別人的馬子來發洩,(我們的地方新聞也要變成全國新聞!)」這種邏輯思維不能稱為公義。發展這種不公義、沉冗、也不經濟的組織模式,不失敗才是天底下一等一稀奇的事,凡是具有這種結構的任何一個媒體,即便今天看似運作良善,但是並不能保證明日中國時報的命運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因為中國人,廣義的中國人,不需要媒體,特別是西式的媒體。



想想看我們的公民教育﹍﹍我想大家的經驗都差不多,求學階段總是會看到幾個激情教師在課堂上激憤的痛斥自己看不慣的政治或社會現象,例如藍黨信徒痛罵小日本,橘色搖旗者痛斥李連,天主教徒就愛告誡大家性觀念不可開放、不可墮胎﹍﹍可是仔細想想,這些老師或長輩只是在對學生洗腦罷了。洗腦不能稱為一種公民教育,不過又是另一種填鴨教育的延伸罷了,只是智能教育的填鴨是種不得不為的悲哀,公民教育的填鴨卻是大家集體默契造成的現象。

填鴨填久了,大家滿腦子都是師長、長輩、或同儕的那套說詞,可是真有幾個人培養出了對公共事務獨立完整的思考能力?

獨立思考能力真的優於一切,因為人可以有立場,就好像我不會因為某人說「我支持獨立/統一」就稱讚或取笑這個人,而是要等聽取過這個人背後的思維見解再決定。

但是填鴨教育的結果是什麼?——立場才重要,懂多少、怎麼想,統統都是多餘的。人一旦脫離教育體制後,就不再吸收資訊、進行思緒更新,只是一直延續自己在教育階段被最強烈灌輸的觀念。有誰是真正渴望、需要吸收新知的?還是大家只要不斷強化自己固有的認知即可?更慘的是大家根本連強化都不需要了,只需要不斷默誦複背腦海中舊有的觀念即可。

今天中國時報發生經營不善而裁員,可是這並不代表它的風格特色是失敗的、不可取的,更不代表其他報紙媒體更有水準、或經營策略更成功,任何人用任何文字、立場、假設,來發表「我們因為銷售量上升,所以我們比中國時報優秀,」的言論,我想基本上都是在落井下石、趁亂打劫。(王瑞德先生,就是在說你。)看看這幾年中時的對外擴張策略,假設不知道結果論,有誰敢說自己當時會預知這樣的策略會導致惡果?(也許有,那些對於中時內部詳細財務運作相當知悉的。)

至於水準﹍﹍民眾根本不需要吸收新知時,報紙的存在有何價值?假設報紙是種提供新知最快、最方便的管道,而不是唯一管道。但整個環境不過就像是一堆養在圈內的雞豬羊罷了,今天飼主(民眾們)高興留誰,往往只是一堆不相關的念頭集體亂數運作的結果,難道留雞會是因為雞會生蛋、司晨?留豬是因為生的快、長得肥?留羊是因為有奶跟毛可以用?

新聞在今天的台灣,跟娛樂節目沒啥兩樣,只是一般節目提供歡笑跟淚水,新聞提供暴力、色情、跟刺激怒火罷了。質報?劣報?老百姓真的在乎嗎?市場的淘汰機制根本無關報紙本身的優劣,在乎報紙品質的人夠多到產生影響力嗎?如果哪天移動影音平台夠發達,甚至連『台灣霹靂火』這樣的故事都被大量轉殖到紙本上,我想那天真的就是媒體的喪鐘了。『台灣霹靂火』只是個例子啦!手機都可以看電視的年代,報紙這種東西真的毫無優勢可言,如果大家根本不注重所謂的文化、水準、深度,單比娛樂性,在這個人根本不閱讀的年代,報紙怎麼可能比的過電視。



下個結論吧!台灣的媒體沉淪在哪?沉淪在它們根本不該出現在這個島上,「踏上這個島就是犯賤。」因為這個島小不喇基的結構、島民把文化當狗屁的習性、乃至生物唾棄獨立思考的基因,都註定了所有與文化、思考、理性相關的事物,只有埋到垃圾掩埋場中,等待億萬年後隨著地殼回歸地心毀滅的份。





「如果知道地球會變得那麼危險,人類當初根本不該爬下樹。」

那張照片是麥當勞的大杯飲料。因為單純的想要在標題中放髒話,所以就擺上這張圖,靠「杯」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