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庭電影來說,故事藉由被迫離職的女職員提供的工作手冊是否能列為證據的爭論其實是在闡述「法庭絕對不能淪為匪類逞能的場所」和「唯有斯文人和文明人才有資格參與或主導法庭的運作(其他人則是所謂的證人或陪審團,)」這樣的精神。(因為電影或小說沒有明文說明,所以我的解釋可能不是很精準或專業。)
今天網路發達的時代,似乎很多人都不懂、都忘了,老喜歡把單一法律審判事件的結果過度擴大,認為「怎麼可以有這樣的結果判決出現?律師或檢察官無能又如何?你法官不能瞎了眼。」──但法官只能用兩方基於法庭程序做出的發言詰問答辯(和證據證人)來判斷,否則明天法庭上大家都只管「拉攏法官」就好。
電影前段還用了另一個很粗鄙自大的法官做對比,來讓大家知道「允許法官以自由心證、甚至是私人理由去衡量雙方意見並下判斷,這種事情或許發生一次會伸張正義,但長遠來說它才是正義淪喪的主因,」畢竟那些外表斯文規矩的律師或商人們絕對比鄉民們更懂得怎麼討好法官。(如果允許法官放任自己被討好,那這個粗鄙自大的法官就是未來法官的主流。)
也就是說網路鄉民們以為自己在追求正義,但其實大家在把正義永遠的推到黑暗的深淵中卻不自覺。
看似在追求正義的行為但其實最後會摧毀正義。
相較於【黑色豪門企業】、【殺戮時刻】、或【教父】系列(導演過去的作品)這些電影中充滿了明確的惡意或是會讓人(主角)萬劫不復的危機,這部電影描繪的東西主體上都非常的冷硬與貼近人現實的生活經驗。
現實跟理念的差距真的是學校沒辦法教的東西,有些人天生會懂,有些人天生會徹底放棄,有些人會妥協,有些人會找到自己的路實踐理念.......也有些人像主角一樣對著現實比中指,最後還讓現實躺下了!
至於幫保險公司辯護的大律師,一開始似乎是個好人,到了法官辦公室中卻又馬上顯露出原本深藏不漏的「油腔滑調」,他是壞人嗎?似乎不是。因為這個人的本意並不是要為惡或要摧毀主角,如果主角打輸了官司、不得不收掉自己和伙伴成立的事務所時,他肯定是第一個伸出援手的人。「因為你很明顯的很優秀,所以我要毀掉你,然後再得到你。」
雖然這是個毫無根據的推論,但我是想表示「電影中多次顯現了這個律師也是有惻隱之心甚至是人性善意的」, ──最好懂的例子,應該是他一開始詰問唐尼的母親時,聽到她說「不然你要我怎麼辦」時,他也不好繼續追問下去,這不是因為他怕場面難看,這個人並不怕做戲做過頭、反而給陪審團反面的印象,只是因為「凡事要能適可而止」。
這時候講些「每個人所追求/捍衛的正義都不一樣」之類的話似乎就可以幫文章收尾,但這只是我的暖身,因為我想要思考一下「為什麼每個人所追求/捍衛的正義都不一樣」。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典故出自「淮南子‧人間訓」,習慣華人教育的人大概都會認為這個故事本身就是想要表達一種教條化、抽象化、非常形而上的道德態度。
但其實認真思考、認真觀察一下(在加一點點點考據),可以知道這故事本身其實牽涉了很多實用的哲學內容。
因為「淮南子」的形式類似所謂箴言集,所以它不直接說明這些內容或技巧,或是說因為它成書年代早,並沒有今天的書寫創作經驗與概念,而且這本書編撰的目的為的是(向帝王)展現淮南王劉安自己的政治與處世理想(因此內容明明有很多法家色彩但經常被忽略了),所以會融入比較多的個人思維習慣。
「塞翁失馬」這個故事本身是「人間訓」篇中「 眾人皆知利利而病病也,唯聖人知病之為利,知利之為病也。」這段話的例證。在這段話之後,文章就立刻舉了很多例子,例如果樹不連續結果避免傷根、因為貪婪而盜竊墳墓必然遭致災禍,──問題是為什麼貪婪會遭來災禍?或果樹連續結果為什麼傷根?這些就沒有深論。
也因為它不深論,所以接受華人教育的人就以為講話著述溝通表達意見,去追求所謂的經驗談和精煉語言形式才是最終目標與價值,意見的內容或思辨本身並不重要。(難道沒種過果樹的人能夠跟種過的人爭辯是否真有「不要連續結果否則會傷根」這種現象存在嗎?)
離題了....回題....
重點是:「淮南子」整體所追求的「無為而治」並不是今天大家常聽到的道家與道教經常使用的玄虛觀點,所謂的「無為」是指「君王無為」,但「官吏有為」。這其實很像今日所謂的行政專業。
也就是說在今天我們常聽到對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解析中經常標榜的道德態度「福禍相依。」「
夫禍福之轉而相生,其變難見也。」「
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所追求的並不是「無為」的「任事情發生(人只能追求心態上的豁達)」,而是要藉由「有為」來避免「福生禍」、或積極的「禍轉福」。
但「人間訓」在講到「塞翁失馬」的故事以前,花了更多的篇幅想要去說明一件事:關於趨吉避凶這件事,這世界上並不存在著絕對可靠的教條。
像「滿足老闆/主管對於勝利/功利/績效的渴望」在今天可能是「正確的工作態度」,但書中卻用「三家分晉」之前的「智伯」聽信「張武」出計唆使魏韓兩家聯合滅趙,結果卻是「智伯」兵敗亡於晉陽,反而是申叔時勸告楚莊王退兵陳國(將王位歸還給被臣子弒逆的陳王後代),卻讓楚莊王獲四方諸侯的朝拜。
重點並不是「是否會一時大意失言」或「懂得做戲攏絡人心」,而是信服這些世俗原則的人大多容易目光短淺,就好像失了馬就急著聲稱這是壞事,後來馬不只回來、還帶了好多匹馬,就開心地稱這是好事......
人應該要做的是去理解事情的潛因往往不是當下所能見到所能聽聞的事情,往往是更深更遠,接下來的影響、發展、或潛能,也不會是接下來即刻發生的事情。(這可能才是「有為」的真正定義。)
所以申叔時並不是勸告楚莊王做戲給大家看,而是要楚莊王理解「萬一不退兵,當初出兵懲罰逆臣的目的消失,變成我們只是藉機貪圖人家的國土而已。」智伯並沒有清楚的看見雖然智氏領土確實是晉國四公中最大的,但魏韓趙家會讓自己過去予取予求,是因為三家不懂得聯合,一旦有了契機、又有適合的說客,三家反過來滅了自己也只是彈指之間的事。
所以重點應該在於不要只從當下事情的表面去分析事情,更不要去茫然地聽從世俗的教條見解。
一層分析之後往往還可以有一層,每更深入一層,對事情的觀點就有可能像賽翁丟失了馬一樣,好變壞、壞又變好。而這就是人們對事物的好壞看法分歧差異的由來,──你所能見的深度跟別人不一樣。(或者是即使你試圖更加深入但卻走錯了方向、得到錯誤的結論。)
贏了官司,結果前途反而無量;獲得法庭有利的裁決,結果卻什麼都得不到,但看似什麼都得不到,其實得到的卻是自己最渴望的,「惡人獲得最嚴厲的懲罰。」
善良的人未必能看得最遠最正確,他們只是有能力堅持並實踐自己所看到的。僅僅如此而已......這是好事?還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