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大黃蜂 BumbleBee】80年代的仲夏夜女性主義性解放春夢



跟其他只是賣弄80年代情懷的電影不一樣,片中真正80年代的事物反而很少,它是真的回歸80年代科幻片的題材結構與樣貌。

(??????)


例如........

很戲劇化的負面軍人腳色。(正好彌補了江西南比較表淺的演技。)


年輕人想要「創造」某些東西、讓自己「創造」的東西可以撼動這個世界或現實、讓這東西存在的影響力超越自己所存在的這個時空宇宙。──這種衝動和慾望的由來與真正目的不重要(因為太多了),電影開頭滿是這種慾望(衝動)無法滿足的壓抑與焦慮。


外星生命不單單是外星生命,它更是種「來自另一個枯萎(將要毀於戰亂)的世界、終其一生都活在匱乏與恐慌之中」的觀點所現化成的一個「生命體」。這外星生命降臨到「美國」、體驗「美國文化」的富足與安和是它生命中最美好的體驗。(有時候,外星生命會帶著這種滿足回到原鄉繼續奮鬥,但也有時候,外星生命會選擇地球作為生命的終點站──死得其所。)──這不該僅僅是種「大美國主義」的自傲,反而是要看電影的人記得要去珍惜跟保護自己所處的地方(所具備的美好特質),而不是縱情於物質享樂。


還有...我個人認為雖然不是主流、但卻是最經典、也最能代表80年代科幻片特色的一種題材......大肌肉棒子在本該是服務陽剛男性的動作片中上演讓女性觀眾大吃眼睛冰淇淋的撒必死!


三小鬼!

對!這是我認為最能代表80年代科幻片的特色。畢竟帶有色情成分的B級科幻片本來也是科幻片的大宗主力,像在外星怪物總要殺死正在淋浴的女性,或是穿著異常暴露的比基尼公主。

但到了80年代,色情在科幻片中忽然轉變了要取悅的觀眾族群,──也可以說是好萊塢呼應了女性主義的興起刺激女性觀眾去探索自己內心深處對暴力與色情(甚至是直接的性愛)的渴望!(反觀愛情電影一直忽略男性族群,從【西雅圖夜未眠】開始,頂多在2005~2010年這短短的五年間出過一些風格內容比較奇異的愛情電影以外。)

舉例:魔鬼終結者!

(這個風潮我認為要一直到【侏儸紀公園】中傑夫高布倫秀出那完美到幾乎可以稱為藝術品的腹肌線條為止才算是達到高峰而開始走下坡、或說是收斂。)


【變形金剛】在麥克貝和史蒂芬史匹柏的主導下,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它其實不停地使用機器人上演很多超越尺度的殘殺動作」,像密卡登在鏡頭前毫無遮掩的把爵士撕成兩半!大黃蜂抓起鑽地蠍、一把將中柱以外的所有零件「刮下來」!柯博文用斧頭把密卡登的頭「扯」下來........各種超越普羅成人大眾電影觀眾群常理可以接受的暴力鏡頭一直上演!──用機器人!

這集機器人登場數目雖然很多,但戲份卻異常的少。所以要用機器人上演夠多的暴力鏡頭是有難度的!──所以電影忽然轉向,改成使用大黃蜂作為肌肉棒子,女主角察莉則是對異性渴望初開(或說寄望用跟異性肉體交流來撫慰自己失去父親的難過......好像有點亂倫!)

片中失去記憶的大黃蜂躺在地上任由女主角探索自己的胸口、或站起來任由女主角摸索自己的腰際(以下)......這種情節如果換成由實際男性人類上演,那意義我想是完全赤裸且透明的。


電影的結局,探索過了男性的肉體、從中體驗了無上的刺激與新鮮也順便撫慰了自己受傷心靈的女主角,在最後和鄰家男孩玩起了純情的「親臉頰」「手牽手」遊戲.......

這部電影也可能只是在重溫80年代女性主義者的「理想」:女性不只有政治權力,思想和心靈上也要能夠扮演供應他人熱情跟指引的人,而不僅僅是要能夠凶暴的霸佔講臺與麥克風,在行動上也要敢有作為(跳水跟自己修車)、敢冒險(走去櫃台跟老闆獅子大開口討價還價)、敢負起責任不把錯誤推給別人......

所以察莉買下了自己根本買不起的大黃蜂、拉著隔壁男孩一起涉入了迷你的星際大戰、最終她還理解了沒了父親的新家庭從不是自己不快樂的原因而不再心懷怨恨不滿。

至於探索大黃蜂那雄壯威武的雄性肉體......那終歸是一場春夢,對自己的人生幫助不大。




別誤會,我並不認為性解放是壞事,只是.......為什麼電影要刻意選80年代做背景?這有什麼特別必要嗎?

女主角現實中出生於90年代後段,也就是說:這其實是她母親年輕時所經歷的歲月。

而關於她母親這一代的女性,在美國有統計:女性第一次性經驗平均比男性早了五歲,婚前有過的性伴侶數目是男性的三倍。

其實早在80年代開始,女性就已經擺脫了被壓抑、被剝削的狀態,她們強大、有自信、充滿活力、經常受到優待,這才是事實。

如果連哈佛都要出來表明:同工不同酬不是事實,男性收入高完全是因為工時長。那請問女性今日除了「MeToo」以外還有什麼好抗議的呢?

(注意!即使是好萊塢,男演員也經常身兼製片工作,──工時比女演員長太多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