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本片想要翻轉童話公主的「形象」,想要將公主從「只能等待男人拯救」的被動地位中解放出來,但大家都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相較於公主,童話故事中的王子們根本連屬於自己的故事都沒有,(不知為何而來?如果沒有拯救公主又該往何處去?)睡美人中讓王子英勇的屠龍已經算是顛覆原著,灰姑娘中的王子根本只是父親的玩偶(連決定何時要談戀愛的權力都沒有)!
所以.......不管女性主義者們再如何大聲譴責童話故事(不管是不是迪士尼的版本),事實是:人們(女孩子們)就是會嚮往童話中那種「無論如何都會是世界中心」的閃亮亮公主人生。(而且這不正是女性主義者一直幻想著、自稱自己正在努力的事情嗎?「讓世界的中心不被不被男人霸佔」?結果搞半天迪士尼更早開始提倡這些理念,只是資本主義的形式上無法打動女性主義者,所以就被女性主義者抨擊醜化了幾十年?)
相較於女性擁有「童話故事」,男孩子呢?「三隻小豬」大多又笨又蠢、不管故事結果如何他們最終都是等著被吃的動物(僥倖逃過一次不表示會有下一次),「美人魚」中莫名其妙要背上負心漢的惡名(就連藤子不二雄都曾經看不下去想要幫這個王子洗刷污名),「美女與野獸」中是個離「被標上MeToo」只有一線之隔的社交蠢蛋........
這種刻板的腳色形象塑造技巧不正是女性主義一直抱怨、而迪士尼也一直在翻轉(打破原著)的地方嗎?
顯然迪士尼的觀念遠比女性主義者想的正確、甚至更為先進。(這也不是第一次。)
像「美女與野獸」其實是在告誡男孩子:不管是賈斯頓或王子,不尊重女性的意願一點都不帥氣。(同時也在鼓勵女性:無論對方是頭怎樣的野獸,女性都應該勇敢堅定自己的意願。)
像「動物方城市」裡,如果同時融合了兔子和草食動物又身為女性的女主角是在象徵現實世界的女性,那其實男主角尼克就是象徵那些「沒有那麼強勢、沒有那麼多資源與權力在身、甚至可以說是弱勢的男性」,他的不滿就是來自女性「翻轉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過程中」所不停施加在「弱勢男性」身上的偏見甚至是傷害。(電影甚至明白暗示:女性的陰謀帶給男性的傷害遠超過男性反向傷害女性的程度。)
在第一集的無敵破壞王中,其實雲妮露的困境是來自其他遊戲主角、也就是「女性」自己!雖然背後穿針引線、或一切傷害的根源是糖果王,但糖果王卻是個「主角」。而糖果王的藉口並不是「雲妮露能力不如其他人」「雲妮露的存在比較低賤」,而是「一切都是為了讓社會穩定並間接保護雲妮露自己」。(這叫做「資本主義」。)
所以換個方向檢視「無敵破壞王」,其實整個故事(從第一集開始)正是個寫給男孩子看、或讓女孩子了解男孩子的童話故事。(電玩只是種故事表淺的素材。)
破壞王就是典型的「中下層」男性,在第一集初登場時,他誤將自己身為反派(男性)的天生事實當成自己人生困境的來源,但其實「他那不受控制的脾氣與惡名」才是關鍵,結果「(不鼓勵表淺外表與行為陽剛氣質為主流的)英雄們」所建構主導的世界並沒能幫助他,還讓他誤以為自己可以擺脫「反派身份」、成為「好人(女性主義者?)」獲得大家的認同,結果這不但沒能拯救自己,反而還差點毀滅了一個遊戲。
到了第二集,電影看似講述科技或「友誼」,但故事的主軸終究是回歸到「破壞王必須要想辦法突破自己人生的困境」,也就是尋找不到「人生方向」「沒有本錢(本能)去追尋夢想」一事。如果用遊戲運行的時間來運算,破壞王是個三十過半、快四十歲的男人,雲妮露則是個步入青春期的少女,兩人的生活看似「獅子王」中彭彭丁滿與辛巴的簡化版,但其實這段故事突顯了破壞王人生中另一個尷尬的困境:年紀輕輕的小女生被鼓勵、被允許去擁有更高層次的夢想(註),但破壞王卻被限制在滿是泥濘的廢墟生活中維持電玩世界、要負責擔任文明運作的底層工人。
「沒有反派,誰還要玩這款遊戲呢?」第一集就揭示了這個事實。反觀「甜蜜衝刺」,就算是主角也不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劇情描述兩人之間的關係,雖然劇情明確交代是友情,但想像力豐富的人應該不難觀察到其實也可以套用在情侶跟父女身上,(所以菲力與卡轟隊長在本集討論要成家,雲妮露表明自己「沒有母親」而不是說「自己沒有父親」,)因為這其實是企圖一口氣將所有男性在「面對一起生活的親密夥伴時不知如何調適自己的情感、旁人也無從發現他們的不知所措更不用提去體恤或幫助他們」的困境都統整在破壞王一個人身上。
有些人可能會幫破壞王叫屈,說他為雲妮露付出了那麼多,憑什麼她卻可以想都不想就拋棄自己的遊戲呢?
但其實這是雲妮露身為年輕女性必然的優勢,年輕不是原罪!她不該為擁有這種優勢作出檢討,更何況她也很努力的去思考著:自己到底該怎麼辦。反觀破壞王.......他根本沒有多想自己的行為有多麽不恰當。但這一樣是他身為舊制度下成長的底層弱勢男性的不足!他不該為這種不足做出道歉。
所以這集的電影結尾不同於上集,破壞王不用破壞任何「邪惡」,也不需要修復任何自己不小心(或因為愚昧)打破的東西,他需要做的僅僅只是去理解、去成長、去超越過去那個因為舊時代(舊電玩)的限制而養成的自我,然後帶著心滿意足的微笑,回去享受那個最原始(沒有雲妮露在旁邊、就好像第一集開頭一樣)的自己。
「男人也需要成長空間,但這個世界一直吝於提供這方面的資源或管道。不能僅僅是期望他們都穿上公主的衣服(接受女性主義)而已,因為那只能當成笑料。」
標題?
父母應該放下「自己是強大且萬能」的心態。就好像男人應該主動抗拒社會(但主要是女性)施加在他們身上的期望和要求一樣。
MRA,萬歲,萬歲,萬歲。(註二)
註:怕各位不清楚,舉簡單的例子:美國今日大學畢業生有超過七成是女性,而且第一份工作月薪往往比男性畢業生高,她們在校時期還有更多的獎學金與專門設置給女性的學分、學程、與設備可以選擇。
註二:MRA的全文是「Men's Right Activity」。最早是某位80年代非常活躍(也很有地位)的男性女性主義者有天發現:(很多)女性主義者並不希望男性開口分享自己在父權社會下承受的傷害,因為(很多)女性主義者希望男性在女性主義運動中擔任被女性啟發領導甚至糾正辱罵與輕視的對象,「男人天生就是父權動物!」如果男性證明自己具備反省或軟化的能力,這種策略的合理性會變差,當他發現無法跟(很多)女性主義者溝通討論並改善這種情況後,他就提出了這個概念。「男性不應該求助女性主義去改善自己在這個社會的困境,男性應該自己想辦法。」這個理念的現況是它被(很多)女性主義者誣衊為「只想把女人趕回廚房」「把強暴合理化」「白人男性至上主義者」。
相較於公主,童話故事中的王子們根本連屬於自己的故事都沒有,(不知為何而來?如果沒有拯救公主又該往何處去?)睡美人中讓王子英勇的屠龍已經算是顛覆原著,灰姑娘中的王子根本只是父親的玩偶(連決定何時要談戀愛的權力都沒有)!
所以.......不管女性主義者們再如何大聲譴責童話故事(不管是不是迪士尼的版本),事實是:人們(女孩子們)就是會嚮往童話中那種「無論如何都會是世界中心」的閃亮亮公主人生。(而且這不正是女性主義者一直幻想著、自稱自己正在努力的事情嗎?「讓世界的中心不被不被男人霸佔」?結果搞半天迪士尼更早開始提倡這些理念,只是資本主義的形式上無法打動女性主義者,所以就被女性主義者抨擊醜化了幾十年?)
相較於女性擁有「童話故事」,男孩子呢?「三隻小豬」大多又笨又蠢、不管故事結果如何他們最終都是等著被吃的動物(僥倖逃過一次不表示會有下一次),「美人魚」中莫名其妙要背上負心漢的惡名(就連藤子不二雄都曾經看不下去想要幫這個王子洗刷污名),「美女與野獸」中是個離「被標上MeToo」只有一線之隔的社交蠢蛋........
這種刻板的腳色形象塑造技巧不正是女性主義一直抱怨、而迪士尼也一直在翻轉(打破原著)的地方嗎?
顯然迪士尼的觀念遠比女性主義者想的正確、甚至更為先進。(這也不是第一次。)
像「美女與野獸」其實是在告誡男孩子:不管是賈斯頓或王子,不尊重女性的意願一點都不帥氣。(同時也在鼓勵女性:無論對方是頭怎樣的野獸,女性都應該勇敢堅定自己的意願。)
像「動物方城市」裡,如果同時融合了兔子和草食動物又身為女性的女主角是在象徵現實世界的女性,那其實男主角尼克就是象徵那些「沒有那麼強勢、沒有那麼多資源與權力在身、甚至可以說是弱勢的男性」,他的不滿就是來自女性「翻轉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過程中」所不停施加在「弱勢男性」身上的偏見甚至是傷害。(電影甚至明白暗示:女性的陰謀帶給男性的傷害遠超過男性反向傷害女性的程度。)
在第一集的無敵破壞王中,其實雲妮露的困境是來自其他遊戲主角、也就是「女性」自己!雖然背後穿針引線、或一切傷害的根源是糖果王,但糖果王卻是個「主角」。而糖果王的藉口並不是「雲妮露能力不如其他人」「雲妮露的存在比較低賤」,而是「一切都是為了讓社會穩定並間接保護雲妮露自己」。(這叫做「資本主義」。)
所以換個方向檢視「無敵破壞王」,其實整個故事(從第一集開始)正是個寫給男孩子看、或讓女孩子了解男孩子的童話故事。(電玩只是種故事表淺的素材。)
破壞王就是典型的「中下層」男性,在第一集初登場時,他誤將自己身為反派(男性)的天生事實當成自己人生困境的來源,但其實「他那不受控制的脾氣與惡名」才是關鍵,結果「(不鼓勵表淺外表與行為陽剛氣質為主流的)英雄們」所建構主導的世界並沒能幫助他,還讓他誤以為自己可以擺脫「反派身份」、成為「好人(女性主義者?)」獲得大家的認同,結果這不但沒能拯救自己,反而還差點毀滅了一個遊戲。
到了第二集,電影看似講述科技或「友誼」,但故事的主軸終究是回歸到「破壞王必須要想辦法突破自己人生的困境」,也就是尋找不到「人生方向」「沒有本錢(本能)去追尋夢想」一事。如果用遊戲運行的時間來運算,破壞王是個三十過半、快四十歲的男人,雲妮露則是個步入青春期的少女,兩人的生活看似「獅子王」中彭彭丁滿與辛巴的簡化版,但其實這段故事突顯了破壞王人生中另一個尷尬的困境:年紀輕輕的小女生被鼓勵、被允許去擁有更高層次的夢想(註),但破壞王卻被限制在滿是泥濘的廢墟生活中維持電玩世界、要負責擔任文明運作的底層工人。
「沒有反派,誰還要玩這款遊戲呢?」第一集就揭示了這個事實。反觀「甜蜜衝刺」,就算是主角也不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劇情描述兩人之間的關係,雖然劇情明確交代是友情,但想像力豐富的人應該不難觀察到其實也可以套用在情侶跟父女身上,(所以菲力與卡轟隊長在本集討論要成家,雲妮露表明自己「沒有母親」而不是說「自己沒有父親」,)因為這其實是企圖一口氣將所有男性在「面對一起生活的親密夥伴時不知如何調適自己的情感、旁人也無從發現他們的不知所措更不用提去體恤或幫助他們」的困境都統整在破壞王一個人身上。
有些人可能會幫破壞王叫屈,說他為雲妮露付出了那麼多,憑什麼她卻可以想都不想就拋棄自己的遊戲呢?
但其實這是雲妮露身為年輕女性必然的優勢,年輕不是原罪!她不該為擁有這種優勢作出檢討,更何況她也很努力的去思考著:自己到底該怎麼辦。反觀破壞王.......他根本沒有多想自己的行為有多麽不恰當。但這一樣是他身為舊制度下成長的底層弱勢男性的不足!他不該為這種不足做出道歉。
所以這集的電影結尾不同於上集,破壞王不用破壞任何「邪惡」,也不需要修復任何自己不小心(或因為愚昧)打破的東西,他需要做的僅僅只是去理解、去成長、去超越過去那個因為舊時代(舊電玩)的限制而養成的自我,然後帶著心滿意足的微笑,回去享受那個最原始(沒有雲妮露在旁邊、就好像第一集開頭一樣)的自己。
「男人也需要成長空間,但這個世界一直吝於提供這方面的資源或管道。不能僅僅是期望他們都穿上公主的衣服(接受女性主義)而已,因為那只能當成笑料。」
標題?
父母應該放下「自己是強大且萬能」的心態。就好像男人應該主動抗拒社會(但主要是女性)施加在他們身上的期望和要求一樣。
MRA,萬歲,萬歲,萬歲。(註二)
註:怕各位不清楚,舉簡單的例子:美國今日大學畢業生有超過七成是女性,而且第一份工作月薪往往比男性畢業生高,她們在校時期還有更多的獎學金與專門設置給女性的學分、學程、與設備可以選擇。
註二:MRA的全文是「Men's Right Activity」。最早是某位80年代非常活躍(也很有地位)的男性女性主義者有天發現:(很多)女性主義者並不希望男性開口分享自己在父權社會下承受的傷害,因為(很多)女性主義者希望男性在女性主義運動中擔任被女性啟發領導甚至糾正辱罵與輕視的對象,「男人天生就是父權動物!」如果男性證明自己具備反省或軟化的能力,這種策略的合理性會變差,當他發現無法跟(很多)女性主義者溝通討論並改善這種情況後,他就提出了這個概念。「男性不應該求助女性主義去改善自己在這個社會的困境,男性應該自己想辦法。」這個理念的現況是它被(很多)女性主義者誣衊為「只想把女人趕回廚房」「把強暴合理化」「白人男性至上主義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