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怨弒屋the hatred】今日真正在傷害女性的是對「過往傷害女性的歷史」的恐懼與怨恨

這部電影並不是真的在講「納粹」、或某些網路討論中所的「轉型正義」,這片其實是在巧妙地用一個企圖埋葬自己過去的男人如何掌控自己的女兒與妻子失敗後雙雙留下的怨恨。(電影完全沒有認真地解釋或交代他的「過去」,完全就指望那些不懂納粹奇聞軼事的觀眾離開戲院後會自己用功補上。)

被操控的一方怨恨操控者,操控者怨恨別人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但最終受傷最慘的都不是他們彼此,(好吧!其中一方殺了另一方,所以幾位女主角的無辜被牽連其實相較之下也還好。)

必須要說:電影的節奏雖然還算順暢,故事內容明明頗單薄,換做其他電影可能半個小時就演完,它卻有辦法拖成一個半小時,除了那些非常短暫但精采的顫慄恐懼時刻外,整部電影幾乎就是在賣弄幾個年輕女演員的魅力。(查了一下,原來她們都是在美國頗受歡迎的電視劇演員,難怪年紀輕輕卻對於如何在攝影機前「耍弄迷人的風采」是如此駕輕就熟。)


我知道今天依舊還有家長會用這種強勢不講理的態度管教自己的「女兒」,但這種強勢的本源是「病態」,而不是「體系」或「文化」,(更不是「性別」。)

這種強勢不講理帶給女性的並不是絕望,女性自己的衝動、怒氣、怨恨.......這些欠缺自律不成熟的行為才是讓絕望像炸彈一樣炸開摧毀自己人生的主因。但我們不能說「這是女性自己的錯」,不管是誰都帶有這種會導致自毀的因子,運作方式或許不同,但避免它被觸發並不單單是「當事人自己的責任」,像「電視節目會避免有導致癲癇發作的閃光」、或「不要去刻意刺激別人、讓別人陷入情緒暴走,這是種禮貌,(但不要因此就被別人情緒勒索,則是教養。)」...這種「互相配合」應該是種文明表現。

所以,大家「都」應該要知道別再這樣管教自己的小孩,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

過去,女性必要時只能選擇結婚來逃避這種家長的控制,今天,女性可以開車出門遠行(不被盤查、不被批評),坐在餐廳中還可以依照自己的癖好對男性品頭論足,甚至被鼓勵念書上大學、依照自己的興趣(而不是功利的實用性)選擇做各種學問(而不僅僅是被訓練成一個在學校中代替家長教育小孩的老師)、尤其是四個大學女生竟然沒有人是念女性主義之類的研究,──真要說,真正還在傷害女性的,反而已經不是活在今日當下的家長控制,反而是那些對過往歷史的恐懼與怨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