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弒訊/解除好友】...複雜,但又很低能的電影

為什麼教育很重要?

如果教育有盡到責任,讓人在學校這個環境中建立起堅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會被流言蜚語或嘲笑給打垮,懂得去用溫柔關懷他人、懂得用堅定客觀正義的角度去批判譁眾取寵的惡行,........

如果學校教育可以做到這些、如果大人的身教言行可以做到這些...

年輕人不會以為在派對上玩那種遊戲很好玩!

年輕人不會以為這樣拍下朋友的糗樣很好玩!

年輕人看到那些影片不會發出嘲笑、也不會留下「去死吧」這類的留言!

更不會因為這些言語而放棄了自己的未來和生命!

因為教育可以讓人有這些能力,所以教育很重要!

(但如果教育是為了教人怎麼愛國、或自己的國家國號應該是什麼,那教育跟屎沒兩樣!)

(但在台灣,這坨屎一樣的教育意義卻是一堆人喊著當正道的東西,還理直氣壯地認為「不一起喊」的人矮自己一截、認為自己已經不需要參考也不需要尊重其他任何觀點。)



以上是引言跟實事感想。

這部電影的基礎在於這個世代的人,從還沒成熟就被灌輸了一個本能,就是.......

無所不用其極地尋找狂歡機會!

那些不善長投入這種狂歡文化(包含打扮穿著與嬉鬧式的談話方式)、熱衷知識、安分讀書、縮在小角落磨練技藝的人都會被取笑、被排擠、甚至被霸凌。

仔細想想也難怪。

大人們也開始普遍無知化,科學知識水準普遍不高或極其狹隘,社會學領域的見解又明顯的被不能驗證或考驗的政治正確教條或道德宗教意識所局限和支配,修養也越來越開倒車,拒絕被挑戰、無接接受信條被質疑,總是用「妖魔化手法」面對異己異類,對於「使用權力」一事缺乏顧忌和(拒絕)自律.........

家長如此,學校師長如此,電視上的財經政治或文化領域的大人物們似乎也如此。

美德終會被戳破,專業不是被笑話、就是被踐踏,信仰是種保險與形式,人生就是賺錢、享樂、爭權奪利的簡單循環..........



不是要主張「年輕人不許狂歡」,但是...

這個社會/教育無法做到「春風化雨」...

所以年輕人只好犧牲開發自己潛能的機會,用狂歡來掩蓋自己內心的徬徨無奈痛苦



文明人會關切哪個標題呢?

作為一部恐怖片,它必然(?)只關切後者、用殺與被殺來將標題給二分化為「誰該被殺?誰不該被殺?」

所以就一部電影來說,它的題材和切入觀點先天就很空虛,姑且說這是在對「年輕人的低能化」提出警訊,但它也因為題材和切入觀點而扭曲了很多人性反應。

不單單是年輕人的社交行為,當面對威脅時,他們的行為消極被動也讓觀眾/我感到覺得不耐/這票年輕人真是低能。

似乎是「偽紀錄片」之後又一種新型的電影,但效果沒有當年的【厄夜叢林】好。

畢竟劇本太笨太不合理了。

可是一想到我們人每天花在電腦前面、泡在即時通訊軟體中的時間有多長...這電影好像一點也不誇張。

也許,未來學校要有一門課,就是教導學生「沒有網路時,要怎麼做到這些事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