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無敵破壞王】享受每一關──不「愛」這片的人歡迎點進來

電影不是種對現實的仿作或重現。

我前幾篇文章有寫到......不知道各位有讀到這段文句嗎?



為什麼要再重提這句話?因為......觀賞這部電影的過程中,在開始分析、建構、理解它之前,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單純的熱誠。

「帥!我有個好點子了!.......現在我要讓這個點子有個可以依附的角色群!.......我們要有主角!我們要讓他有開始冒險的契機!.......對!那票鄰居和互助會!........(下刪三十萬字!).......OK!終於完工了!丟上戲院!.......要不要喜歡這部電影,是觀眾自己的決定!....」

為什麼那段文字我要特別放大?

因為這就是種單純的熱誠。

如果迪士尼再多花點大錢,把瑪莉歐給請到,再花更多錢把快打旋風全員請到,再花更多更多錢請到格鬥天王/洛克人........這片真的就變成單純的爽片!

爽片人人愛!......只有混蛋才會在聯歡晚會上「請大家一起來思考怎麼解決溫室效應、金融危機、永無休止的族群對立......鼓掌請第一位專家上台發表他的學術看法........」

爽片人人愛,爽片有的時候也是種「正義」與「深度」的體現。



這部電影的劇情是有很多瑕疵,甚至連我一度說「有誰會不喜歡」的Vanellope,都可以被嫌棄到不行。(但...明明就只是種美式的喜劇手法,小屁孩就是要愛尖叫、愛蹦蹦跳,這是種文化啊!宮崎駿的人物也好是喜歡學鬼靈精一樣露出同樣的笑容,這不也成了種日本的卡通文化嗎?)

但我們先這樣想想吧.......(以下參考「香功堂」的內容,希望他不要介意。)

這是部卡通!我們習慣用「兒童」或「青少年」來一語帶過它主訴的族群,但其實這個族群對這部電影來說,應該是定義為「正在準備學習、累積能量,好走出屬於自己人生的人」。

兒童?青少年?.......其實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歸類到這個族群。

先意識到這點(了解這點是我非常看重的標準),接下來再回去講電影......

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需要在意,而有些事情不需要在意,但也有些事情根本在意無用。

就好像「破壞王的鄰居們最後終於學會接納他(花了整整30年時間!!!),到底是因為他們終於了解自己之前多麼「勢利」,還是經過此次事件後才赫然發現:「沒了反派角色,這款遊戲就沒有存在的價值!」,才急於討好對方?相較於劇中惡搞電玩世界的大魔頭,我覺得破壞王的鄰居們更讓人感到憤怒。想想,咱們現實社會中也存在許多破壞王,例如長年在台工作的外籍人士,我們享受他們的貢獻,卻鮮少表達謝意甚至剝削,原因為何?沒機會與他們認識並且交心做朋友,或是不願跨過階級鴻溝?」......這個問題很好!很重要!

但......現實中看到這些事情時,或看到有人犯了這些錯誤時,要怎辦?

沒人有那個權力去「要求」別人改正他們對待某些人的態度,......溝通、指正、勸導......這些都不是要求,而且實務上不管作什麼都沒用,雖然是環境讓人有這種態度,但「種子要發芽總需要適當的泥土」。

如果真要堅持看到這些人改變自己的態度,1.人生是你/妳自己的,要怎麼花是你/妳的選擇,2.知道「Jack Reacher」嗎?學的來他那種獨行俠的態度嗎?3.你/妳希望別人換上什麼樣的態度?你/妳怎麼保證這新的態度不會又引來另一票人的反感?.......

開始看到那「沒完沒了」「根本不知道從何著手」「早知道一開始就別管這件事」了嗎?

或許大家會覺得「不可以因為這樣就逃避這些問題」,但我覺得承認自己無能為力並不是逃避。

人的精力與時間總有限,就好像一部電影長度不可以拉太長,交待太多跟在乎太多,都只會讓自己(人/電影)像對著水泥牆踩加速一樣......



接下來其實還有很多問題可以討論,像「愛」與「討好」之間的差異與關聯......要去論究現實中又有多少人分不清楚(甚至是刻意混淆)「愛/尊重/重視」跟「討好」之間的差異與關聯嗎?......懂我的意思吧!

從一種很抽象的觀點來思考,存在這個世界上、活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很多時候不正是這種感覺嗎?

我們確定、能確定、敢確定、會想去確定的事情,其實遠不如那些不確定的事情。

但我們需要的東西很多時候並不在那些不確定的事情中。

最博學的人並不是最幸福的,就是這個原因。受歡迎的好人並不是最幸福的,人不會因為受歡迎而幸福,也不會因為是好人就幸福,好人跟受歡迎之間也沒有絕對的關聯.......講不完啊!下刪一萬字!

重點應該是:怎麼去檢視那些我們已經確定的東西,用什麼樣的觀點去看待、應用那些我們能確定的東西,用什麼樣的態度去迎接那些確定即將到來的事情.......



如果去刻意超越這個範疇,就好像政客總喜歡用口水議題左右選民的判斷力。我們當然可以私底下恥笑選民水準不高,我們當然可以鼓吹不要投票給這些政客,但如果把問題轉移到電影中,我們就要面對這樣的思考:要批判其中一方?或兩方都批判?還是點到即可,剩下的交由觀眾自己決定?

這部片,扣掉一些真的是邏輯瑕疵的部分以外,其實它大多謹守這個原則。

像...所謂的「一個強大的力量將你/妳設定成某個不討喜人物,又不准你/妳有所改變,只為維持某種利益平衡,並且在旁不斷勸說:「每個人都很重要,即使你/妳註定要當個不討喜角色,也得給好好演下去!」」...只要退一步看,就會發現:當這個強大的力量如果是上帝、或大自然法則時,這裡還存在偽善與否的問題嗎?但難道我們要開始證明上帝是否存在?自然法則是否真如此?...要嗎?...還是不要吧!(最起碼不是這部電影中。)

它的瑕疵,正是它最大的優點。



電影,本來只是娛樂,(請不要小看娛樂的意義,)一旦商業化後,就跟很多其它的藝術創作一樣,都要面對著「不被關鍵人物喜愛」的問題。

例如企劃擔心提案被否決,美術設計擔心草稿被打槍,文案擔心概念被吐嘲.........

但這其實就跟上面的「點到即可,剩下交由觀眾自己決定」一樣,是個可以不用太去著墨的問題。

所以,退一步來看,這部電影不只是題材內容使用了「一種精神」,事實上連「製作」都或多或少是從這「一種精神」出發的。──因為主訴的客群是兒童、青少年、 「正在準備學習、累積能量,好走出屬於自己人生的人」,用自己掌握的媒體、資源、技巧優勢,灌輸一堆自己為是的價值觀,或包裝一堆觀眾愛聽的膚淺道理到自己的電影......這部電影完全沒有這樣作!(連衛道份子最常講的「什麼時候開始電玩遊戲變得這麼暴力恐怖」都可以變成句玩笑話!用來揶揄那些喜歡對自己不了解的東西還沒深入體會就下定論的人。)

我不知道各位怎麼想,但我可是愛死了!

(當然,這裡頭又出現了「如果某部電影的題材牽涉到那麼都受歡迎的電玩角色,那我也可以用很帥氣的態度來製作這部電影,」.......不過.......這其實是無法確定的事情啦!討論可以,別太認真。)

【到底什麼是「一種精神」?確定、釐清自己當下真正渴求跟需要的東西!確定、釐清滿足它、獲得它的辦法!然後猛力揮出你的拳頭!享受那揮拳的過程!就像個遊戲一樣!One Game At A Tim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