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轉載 美國教科書這樣介紹中國名人:老子曾和佛祖辯論?

美國教科書這樣介紹中國名人:老子曾和佛祖辯論?
2008年07月05日 09:17





在美國人眼中,中國是什麼樣子的?中國的古人又是何種面目?從美國的教科書入手,我們或許可以有較為直觀的了解。

老子曾和佛祖辯論?

在美國教科書作者秋花·羅·巫婆雪爾(Jiu-hwa Lo Upshur)的《世界歷史》中,講到孔子時,巫婆雪爾強調孔子出身沒落貴族家庭,自幼失去父親,雖靠著自我奮鬥而身懷六藝,可是欲在政府中謀一飯碗而不可得。他本人充滿挫折的經歷,使他更加相信只有自我完善才是達到理想追求的途徑。因此他的主張代表了理想主義的思想流派。

與孔子相對的是老子,巫婆雪爾把老子叫做神秘主義流派的代表。在她看來,連老子本人的生平也是很神秘的:雖然後人說他是楚國宮廷裏的史官,卻沒有旁證可以使人對此確信無疑。後人還說他在垂暮之年到了印度,跟釋迦牟尼唾沫四濺地幹了一仗後,把這個佛門老祖也變成了道士云云。很明顯,作者本人也不相信這些天方夜譚,但是她把這些故事夾雜在課文裏,不但對刺激學生的興趣起到了奇妙的作用,同時也生動地表達了她的意思:孔子和老子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路。

但巫婆雪爾在這一節中的主要思想,還是要說明這兩個大思想家之間的共同之處,如他們都認為在一個國家裏應該由聖人來統治,只不過在誰才是聖人這一點上兩人各持己見。

陶淵明是儒是道?

一般人聽到陶淵明這個名字,就自然而然地跟“世外桃源”的意境聯繫起來。美國教科書的作者們常常以跨學科為榮,經常把文學、哲學和歷史糅合在一起。麥基的《世界社會的歷史》裏有一段陶淵明小傳,從中頗能看出一些教科書作者對他的看法:

陶淵明是中國人最喜愛的詩人之一。他生活在東晉至南北朝天下大亂的年代。他早期也希望進入仕途、博取功名。有好幾年他投奔于一些將軍門下,跟著他們戎馬倥傯,但是他很快就對這樣的生活非常厭倦。趁著母親去世的機會,他按照儒家的禮制,辭職回家守孝。重新出山後,他被任命為彭澤縣令;但是在這個職位他只呆了82天,據說是因為不願意討上司的歡心,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就挂印而去了。在40歲上陶淵明徹底放棄了進取官場之心,住在鄉下以農耕自給。此後的22年裏,他經受了作為中國農民的所有苦難:一年四季為了果腹而面朝黃土背朝天,飽嘗水旱之虞、病痛之災。但是他不是一般的中國農民,他跟士大夫階層的人士保持緊密聯繫,經常在一起詩酒唱和。他的作品裏反映了他對這樣簡單的田園生活很滿足,甚至把這種生活美化成為世外桃源。

麥基在同一頁中還引用了陶淵明的幾首詩,包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最後麥基還給學生留下了幾個思考問題,問他們覺得陶淵明是儒家弟子呢,還是道家弟子?

2004年西方漢學大家馬克·艾爾文出版了一本挺有意思的書,書名叫做《大象的撤退》,講的是在中國大地上曾經漫山遍野都是大象,在過去的幾千年裏卻被人擠到西南一角去了。書中號稱是採用了環境保護主義的新觀點。在艾爾文看來,陶淵明並不是真的憤世嫉俗,而是時不我予;他之所以挂印而去,是因為他在官場激烈的競爭中沒有取得先手,“不為五斗米折腰”只是他的說辭而已,因為在那以後他還幾次謀求東山再起,只是都沒有成功。漢代盛世已與生態環境一樣被破壞殆盡,大象離去以後,田園風光也一去不復返了。所以在陶的作品中表達的情趣,其實是對漢代盛世的一種折射型的緬懷,這樣的心態骨子裏還是儒家思想的基調。

也沉迷楊貴妃美色

有的美國教科書作者居然也著迷于楊貴妃的美色,對她的經曆盡情發揮。斯特恩斯就是一個典型。在他的教科書《世界文明》中,他不但用了兩頁紙的篇幅來講楊貴妃的故事,還加上了一幅插圖,圖上是雍容富貴的楊玉環正在幾個侍者的幫助下,費勁地爬上一匹同樣肥胖的馬。在旁邊的解說詞裏作者說道:

這一幅畫讓我們對唐代富麗堂皇而且精美絕倫的宮廷生活有了很生動的了解。圖中穿著華麗的楊貴妃正要騎上一匹膘肥體壯的高頭大馬,可能準備在宮廷的後院裏散步。兩個僕人手持大扇子跟隨,好讓貴妃的下午過得愉快些;另外兩個僕人則負責牽馬,即使貴妃的行程範圍不過是宮墻之內的小空地。

在課文中,作者把楊貴妃和唐玄宗的羅曼史稱為“最著名也是最不幸”的。大概是從《長恨歌》裏得到了很大的啟發吧,作者喋喋不休地講道,自貴妃被選在君王側後,玄宗就不早朝了;他還注意到了很具體的細節,如玄宗如何親自教貴妃吹簫。而這段浪漫史之所以不幸,是因為楊家的父兄皆雞犬升天,封疆裂土,最後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唐代由盛轉衰當然不能把賬全算在楊貴妃一個人的頭上,但是美國人對皇家生活的情有獨鍾是人所共知的。不管世界上出了什麼天翻地覆的大事,電視臺總也不會取消對英國皇室花邊新聞的轉播,要不然就會引起忠實觀眾們的抗議;若講到溫莎公爵、查爾斯王子,很多人更是如數家珍。斯特恩斯對楊貴妃故事的渲染,無疑是想迎合讀者們的這種心態。






有人知道本文原始出處跟作者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