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宿主】誰才是宿主?...(很尷尬的電影)

【安德魯尼柯真的為了這部電影下足了工本!第一個出現在鏡頭中的演員,就是他老婆!【虛擬情人】中的席夢!──對啦!只有三秒鐘不到的戲份!】

在好萊塢,電影要熱賣,基本上就是找出自己的核心觀眾、了解核心觀眾的觀點跟渴望,然後拼命的迎合跟滿足這些觀點與渴望!

任何不這樣作的電影下場都很尷尬!



所以先來分析一下原著小說【宿主】吧!

整部小說基本上,除了用很三流、空洞、兼幼稚的科幻觀點去描繪「人性之偉大」以外,就是【暮光之城】的那套──「我們是女人,我們寧可打嘴砲也不要打屌砲,我們天生有母性、母愛、會主動照顧弱小,崇拜我們、膜拜我們、像蒼蠅一樣繞著我們團團轉吧!傻屌們!」

我不是在開玩笑!原著真的就是這麼膚淺幼稚的玩意!

除此之外,它完全落入了三流科幻創作(或任何三流幻想創作)的窠臼──不去關心跟構思實物性的東西,拼命的在虛擬的邏輯根毫無可行性的情境與技術上打轉,幻想著這些情境與技術在現實中要遭遇的困境,討論這些情境跟技術的道德問題........

簡單來說:誰在乎這種寄生性外星人怎麼安排自己的人生跟感情生活?那到底有何意義?(除非這種生物會存在、有機會存在,否則討論這個問題就跟在義務教育課堂上討論「甘道夫為何不會施展任何大規模破壞性的魔法」一樣。)

我真的以為凡是成熟、理性的心智都不會對這種內容感到著迷,也不會滿足於創造這樣的作品。

很悲劇的,這種作品很好賣、很主流!最悲劇的......我很喜歡這部小說!



還是稍微修剪一下電影的內容吧!

電影把原作者為了對著潛在男性讀者們「炫耀」女性特質之偉大跟美麗而生的對話跟故事內容「稍微」收斂一下......說稍微是太客氣了,因為真的看不到這部分的故事出現在電影中。

然後強化作者在原作中拼命浪漫化、合理化的外星人入侵行動,把這種行為背後的恐怖本質清楚暴露出來!(大部分版本的預告都是以這個思維為基礎。)

最後,再以這部小說原始的核心概念提升為主題:人道觀念,人命等價,人權均等......把這些狗屁丟到一邊去!

人們希望自己理所當然享有和平且富足的生活,哪怕「希望」並不等於「保證獲得」,但大部分的人除了拼命「想」、拼命否定「威脅存在」以外,其實鮮少有具體作為!

(傑伯能夠接受威脅總是存在、意識到安穩的生活並不是必然的,而且採取行動去落實自己的認知,所以他活下來、並且成為生存聚落的核心。)

這種「具體作為」在電影中、在原著中、在這個故事架構中,應該可以視為「生存的權力」。簡單來說,本來就不是所有人類都有生存的權力!「要等到大浪退去,大家才能清楚看見哪些人在裸泳!」總要碰到像外星人入侵這樣的事件時,我們才能清楚看出哪些特質是生存的條件,哪些人有這些特質、哪些人缺乏這些特質。

缺乏這種特質的人類真的總有一天會把自己搞死!不是把自己搞死、就是把自己生存的基礎搞爛!(對導演來說,究竟是「外星人謀殺人類」這個事實比較重要?還是「人類並不重視生存的權力」比較重要?)

外星人當然是來入侵地球的!但長遠來看,外星人拯救了所謂的「地球」這個生態系,給了人類一個可以走更長更遠更久的機會。

就好像沒有生存能力的寄生蟲忽然碰上了一個滿是養分的宿主一樣!──外星人補足了人類缺乏的養分!讓人類可以再次脫離工業化、資本化、商業化的文明!(想要什麼東西?都用偷的就好!只要小心別被體制中安排好的白血球/搜捕者抓到就好!)

所以,到底誰寄生在誰身上?

其實是人類寄生在外星人的文明和心靈之上。



女主角汪達(我不喜歡電影完全延用小說版的名稱,特別是在耳朵明明能聽到時,)前後換了兩個宿主,都是最近挺熱門的青春美少女,只是艾蜜莉布朗寧換上了同樣的髮型後,還真的很不怎樣!(對!她也有演這部片!)索伊斯羅萳演出一個情感、情緒波動、思維外星人,還挺適合的,但是她的旁白就挺失敗的!(根本上,這部分的安排就很不「安德魯尼柯」,因為不管是視覺上,還是情境上,都很沒有巧思或驚奇,只是為了忠於原著而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