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掉科技與自然科學層面以外,這部電影(含第七集)是我看過在架空背景電影中最完整重現人類文明與歷史運作核心的作品。
對「不喜歡凱羅忍」「堅持凱羅忍就是中二,做什麼事情都很遜」的人來說,以下的分析可能很不中聽,但我才懶得甩。
第七集第一次發射弒星者武器前,赫斯將軍的「演說」對很多人來說可能突兀的好笑,但在這一集卻將它背後隱含的意義突顯出來,甚至比起本集看似沒有說明白的很多事情,還要更清晰。
第一秩序到底是怎麼崛起的?這個問題一般人會想到的層面其實不外乎是「錢怎麼來」「政治支援怎麼來」,但赫斯將軍的演說指出的層面是:人才怎麼來。
即使沒有第一秩序,新共和本身就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腐敗,而這腐敗卻是建立在新共和的建立(與帝國的瓦解之上)。辛苦建立了新共和的老人們絕對不可能視若無睹,只是如果捲起鐵腕對付這些腐敗,豈不是有違了自己打倒帝國、建立共和的初衷?但這種思維其實並非基於理性,而是種情感,(對!維持自己的理念與夢想有時候是種情感,而不是理性。)不具備這種情感基礎、但同樣看見許許多多腐敗的年輕人,如何能夠忍受呢?
這大概就是第一秩序興起(帝國殘黨不亡) 背後的關鍵要素。
所以說白了,凱羅忍並不是什麼中二症頭,他其實和那許多急於改變社會好激發良善秩序的年輕人沒什麼兩樣,相較於現實就已經存在的腐敗,原力的黑暗面是何其吸引人,而像韓索羅、路克、莉亞公主等人的存在對他來說又是何其的「礙眼」。
這樣的事情、這樣的人,一代又一代不停地上演。老人年輕時建立的秩序到了年輕人眼中只剩下腐敗,但他們沒有力量與資源去改變甚至對抗,所以就選擇走向速成且黑暗的路,他們會告訴自己「今天手中所做的骯髒事情都是為了明天可以建立的美好世界」,因此他們什麼都可以忍受,不管是「明顯已經違背理念」的髒事,或是跟「完全不理會自己理念」的人來往合作。──這似乎是人類歷史的常態。
還可以從比較抽象一點的層面來看:人才怎麼來。
人類文明的進步其實是建立在「越來越多人可以發揮自己的潛力」上頭。拍電影本身就是許多人發揮了自己的想樣力的結果,想像力本身不會讓野獸變成被捕獲的獵物,也不會讓原始叢林的果子樹葉變的無毒可食,所以單純的想像力能夠有今日如此高的價值與產能,並不是人類文明歷史中的常態,那是一連串進步的結果。
但我所謂的想像力是指創造電影內容的想像力。否則,學野獸一樣用爪子獠牙獵捕更弱小的獵物是野性,但拿起石頭當武器或砍下樹枝做成長茅弓箭,這就要靠「另一種想像力」。(這是種可以作為智慧基礎的想像力。)
這「另一種想像力」在過去造成進步,但在今天卻變成了創造坦克戰機飛彈炸藥......等各種毀滅力量,但請問這種想像力的本質有不同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主觀,在我的角度來說是一樣的。用不同的角度來說,或許會不一樣,甚至分析起來更有道理,但持那些角度的人會怎麼看待星際大戰甚至電影娛樂呢?......毫無意義的消遣?........所以請先假設並接受「一樣」這個答案吧!)
讓想像力、或讓個人潛力發揮,這不管在哪個文明的角落(如果那是個有發展空間的文明)都是不變的價值觀,不管是舊共和與新共和,還是帝國與第一秩序。也許新一代星際大戰世界中的某個世界有某個積極創造新娛樂科技的阿宅正準備在其他番外篇或延伸外傳中成為主角或重要配角,但在電影主軸中,那些把死星越變越大顆、還研發出了直接從恆星抽取力量的瘋狂想像家,卻是第一秩序可以存在並壯大的關鍵。
長遠來看,人類的文明一直很穩定的維持一件事情:你昨天的瘋狂想像可能在前天把我的瘋狂想像踩個粉碎,但後天會有別人來把你的瘋狂想像踩個粉粹,但對文明整體來說這並不是件壞事,因為一個又一個的想像象徵的並不見得是越來越瘋狂,也可能是越來越進步。
就連天行者家族的恩怨本身也隱藏著人類文明與歷史的側寫隱喻。
強者追殺反抗它的弱者。這畫面背後可能隱含著「進步」的另一層意義。
上面所說的進步是種結果,但這裡所說的進步象徵著希望。因為有進步存在就表示新與舊之間在對抗著彼此(想要證明孰優孰劣、何者可以存活),再怎麼弱小的一方其實都存在著可以對抗強權的機會與潛力,靠的並不一定是力量、甚至也不需要智慧,光是本身的存在就具備著從強權內部另其動搖的可能。
所以電影的結局並不是靠著「更強大的力量加入弱小的一方」來改寫強弱地圖收場,第一秩序再強終究要在獵殺反抗軍的過程中不停出洋相,(甚至連「根本」都徹底動搖了!)芮再勢單力薄終究有本事走進史諾克的旗艦並全身而退。
這種可能性永遠存在人類的文明與歷史中。
對「不喜歡凱羅忍」「堅持凱羅忍就是中二,做什麼事情都很遜」的人來說,以下的分析可能很不中聽,但我才懶得甩。
第七集第一次發射弒星者武器前,赫斯將軍的「演說」對很多人來說可能突兀的好笑,但在這一集卻將它背後隱含的意義突顯出來,甚至比起本集看似沒有說明白的很多事情,還要更清晰。
第一秩序到底是怎麼崛起的?這個問題一般人會想到的層面其實不外乎是「錢怎麼來」「政治支援怎麼來」,但赫斯將軍的演說指出的層面是:人才怎麼來。
即使沒有第一秩序,新共和本身就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腐敗,而這腐敗卻是建立在新共和的建立(與帝國的瓦解之上)。辛苦建立了新共和的老人們絕對不可能視若無睹,只是如果捲起鐵腕對付這些腐敗,豈不是有違了自己打倒帝國、建立共和的初衷?但這種思維其實並非基於理性,而是種情感,(對!維持自己的理念與夢想有時候是種情感,而不是理性。)不具備這種情感基礎、但同樣看見許許多多腐敗的年輕人,如何能夠忍受呢?
這大概就是第一秩序興起(帝國殘黨不亡) 背後的關鍵要素。
所以說白了,凱羅忍並不是什麼中二症頭,他其實和那許多急於改變社會好激發良善秩序的年輕人沒什麼兩樣,相較於現實就已經存在的腐敗,原力的黑暗面是何其吸引人,而像韓索羅、路克、莉亞公主等人的存在對他來說又是何其的「礙眼」。
這樣的事情、這樣的人,一代又一代不停地上演。老人年輕時建立的秩序到了年輕人眼中只剩下腐敗,但他們沒有力量與資源去改變甚至對抗,所以就選擇走向速成且黑暗的路,他們會告訴自己「今天手中所做的骯髒事情都是為了明天可以建立的美好世界」,因此他們什麼都可以忍受,不管是「明顯已經違背理念」的髒事,或是跟「完全不理會自己理念」的人來往合作。──這似乎是人類歷史的常態。
還可以從比較抽象一點的層面來看:人才怎麼來。
人類文明的進步其實是建立在「越來越多人可以發揮自己的潛力」上頭。拍電影本身就是許多人發揮了自己的想樣力的結果,想像力本身不會讓野獸變成被捕獲的獵物,也不會讓原始叢林的果子樹葉變的無毒可食,所以單純的想像力能夠有今日如此高的價值與產能,並不是人類文明歷史中的常態,那是一連串進步的結果。
但我所謂的想像力是指創造電影內容的想像力。否則,學野獸一樣用爪子獠牙獵捕更弱小的獵物是野性,但拿起石頭當武器或砍下樹枝做成長茅弓箭,這就要靠「另一種想像力」。(這是種可以作為智慧基礎的想像力。)
這「另一種想像力」在過去造成進步,但在今天卻變成了創造坦克戰機飛彈炸藥......等各種毀滅力量,但請問這種想像力的本質有不同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主觀,在我的角度來說是一樣的。用不同的角度來說,或許會不一樣,甚至分析起來更有道理,但持那些角度的人會怎麼看待星際大戰甚至電影娛樂呢?......毫無意義的消遣?........所以請先假設並接受「一樣」這個答案吧!)
讓想像力、或讓個人潛力發揮,這不管在哪個文明的角落(如果那是個有發展空間的文明)都是不變的價值觀,不管是舊共和與新共和,還是帝國與第一秩序。也許新一代星際大戰世界中的某個世界有某個積極創造新娛樂科技的阿宅正準備在其他番外篇或延伸外傳中成為主角或重要配角,但在電影主軸中,那些把死星越變越大顆、還研發出了直接從恆星抽取力量的瘋狂想像家,卻是第一秩序可以存在並壯大的關鍵。
長遠來看,人類的文明一直很穩定的維持一件事情:你昨天的瘋狂想像可能在前天把我的瘋狂想像踩個粉碎,但後天會有別人來把你的瘋狂想像踩個粉粹,但對文明整體來說這並不是件壞事,因為一個又一個的想像象徵的並不見得是越來越瘋狂,也可能是越來越進步。
就連天行者家族的恩怨本身也隱藏著人類文明與歷史的側寫隱喻。
強者追殺反抗它的弱者。這畫面背後可能隱含著「進步」的另一層意義。
上面所說的進步是種結果,但這裡所說的進步象徵著希望。因為有進步存在就表示新與舊之間在對抗著彼此(想要證明孰優孰劣、何者可以存活),再怎麼弱小的一方其實都存在著可以對抗強權的機會與潛力,靠的並不一定是力量、甚至也不需要智慧,光是本身的存在就具備著從強權內部另其動搖的可能。
所以電影的結局並不是靠著「更強大的力量加入弱小的一方」來改寫強弱地圖收場,第一秩序再強終究要在獵殺反抗軍的過程中不停出洋相,(甚至連「根本」都徹底動搖了!)芮再勢單力薄終究有本事走進史諾克的旗艦並全身而退。
這種可能性永遠存在人類的文明與歷史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