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異鄉居民 Resident Alien】幽默風趣、質感超越Syfy常規水準的一流喜劇

 


一個前來執行「毀滅全人類」任務的外星人意外地墜毀在新墨西哥州,為了追尋散落的零件,外星人來到科羅拉多州的一個小鎮,假冒一位旅居在郊外湖邊度假小屋的醫生,然後意外地捲入了小鎮唯一一位醫生的謀殺案調查,而且鎮長的兒子天生異常的雙眼竟然能識破他的偽裝、看穿他的外星人真面目!

Syfy的科幻電視劇「特效憋腳」「質感差」「創意天馬行空毫無章法」是他們的招牌特色。

尤其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電視劇大戰後,主流電視台在創作電視劇都很重視「如何灑狗血」、而且越來越政治正確,Syfy的招牌特色總是能吸引到很多人。——他們並不是真的討厭灑狗血,而是希望商業味不要太重,不要像「木瓜汁城」那樣愚蠢的言情。他們也不會真的渴望強烈的反政治正確,嘲諷一下就好,畢竟「政治正確」會存在表示它們有某種必要性與正確性。

所以,這部片的主軸其實就是講這個位在科羅拉多州的小鎮上居民的各種恩怨情愛,還加入了謀殺懸疑、和帶有濃厚童趣與純真的科幻冒險。小鎮的生活反映了很強烈的政治正確,像警長是黑人,鎮長是個缺乏濃厚陽剛的中性都會青年,穆斯林辛苦的想要融入美國生活,原住民是這個小鎮的中低階層主幹.......但大家卻會時不時開口嘲諷政治正確、或是去提出政治正確主張然後讓自己像個白癡。


其實這個故事的概念缺乏說服力。

它的魅力主要還是在喜劇效果,而不是什麼深刻的哲學思辨。

藉由外星人之口去批判或譴責人類文明習俗、甚至此刻存在地球上的定位,這並非本劇首創。

但它的觀點似乎主要是服務涉世未深、主見還不夠強烈、對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與人生方向缺乏信心的年輕人。藉由這種很犬儒的觀點,讓他們自以為自己可以順利超脫體制與群眾,讓自己不再只是被「出生環境條件」所左右的一個芸芸眾生。

人類並沒有那麼糟,我們的處境也沒有那麼危險,即使下一秒地球人類真的遭遇了什麼毀滅性的打擊,原因也不是因為某種「為了處罰我們的墮落不知上進不愛護地球」的超自然力。

如果有某顆衛星要撞上地球,那也都是千萬年前就注定好的事情。如果某個科學家不小心製造了某種會毀滅人類的病菌,這本身就是種意外,或是意外的讓某個想要毀滅人類的科學家好巧不巧的發明了這樣的病菌......都是意外。

下一刻,我們可以爭論「存在即是合理(沒有意外這回事)」或是「意志是種假象」.......但我要等第二季,然後找下一部電影或是電視劇打發這中間的空檔了。

【音速小子 Sonic】包著西部片的現代公路家庭電影

 


雖然現行版本在娛樂上與造型討喜度上很不錯,但有些明顯的問題,像...這樣的肢體比例可以開車是說不過去的!反而是那個被大家唾棄的版本可以成立!

而且故事中的一切都很講求實感,不管是異次元外星世界,還是蛋頭博士的高科技,所以音速小子本身理當也應該要重視實感」應該要重視實感、而不是卡通質感。

所以我個人會希望看到舊版造型的電影!拜託出DVD/BD吧!



這是部家庭電影。

它的主軸在主張人不該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定位在追求俗世的成就、肯定、或名聲,而是專注在家庭與傳承上。

除此以外,它其實隱含著人(尤其是美國人)對「蔑視法律」「蔑視政府」「蔑視權威」的渴望與衝動。

小鎮警長會不顧一切(不惜冒著犧牲自己的人生的風險)採取行動幫助主角索尼克,很大的原因恐怕也在於「他想要跟政府(或任何自詡爲威權代表的人事物)對幹」。

最終,小鎮警察得償所望,「連政府都拿我沒輒,去當大城市警察有機會面對這樣的挑戰嗎?」故事圓滿收場,他心滿意足地待著成就感回到鄉下小鎮、回到家人身邊,除非續集需要,否則他再也不會需要、也不會渴望外面世界的風風雨雨。




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愛x死x機器人 第二季 Love, Death, & Robots】少了點犀利與原創性,多了點創作者的自我投射


除了片頭標題相仿以外,第一季和第二季幾乎是兩部完全不同的作品,少了很多的殘酷暴力、犬儒嘲諷與對人類的否定、絕望的異色性。會讓我看完想思考:從第一季到第二季短短兩年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首先,川普被社群網站們自發性地用幾乎是司法審判與道德抨擊的姿態給「處決」了!——主流媒體們幾乎一致性的迴避了尖銳的反思與質疑,(「到底誰給了社群網站這樣處理事情的權力?」「他們真的懂的如何善用自己的權力?有任何自我監督與控管機制嗎?」「難道人們從消費者變成企業的奴隸?企業有權無責,還可以隨意的傷害使用者、宰割使用者?」)就只是把這件事情當成「很理所當然的一件日常新聞」一樣草草帶過。

其次,大眾(或說大眾中的小眾)開始注意到人類文明演進發現方向步調的怪異與不協調:相較於上世紀初與中期的科技爆炸進展,人類似乎早應該要更有規模、且更有計劃的開始擴展太空或各種地球外的探險。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事實上過去二十年,科技最重要的發現(甚至可以說是主力)主要在於「怎麼在網路上看貓咪影片、發表感想(但其實只是情緒性鬼叫的狀聲詞集合)、把感想散播出去」「我們應該認定人的性別不只兩種」「有信仰是件很可恥的事情」......

政治上,比起統治階層的平庸與畏懼採取作為,普羅大眾對異議的包容性、或是對議題的抉擇與決議上,劣化的速度才是真的讓人怵目驚心。「嘲笑民主的低劣的同時也對極權表示讚揚」是一回事,「看到民主自己衰退到無法自我維持」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保守顢頇的官僚們在擁抱進步主義,例如對中東難民的開放接納上,效率之高、做為之大膽,讓很多人看了其實覺得很諷刺。)

所以,我們看不到第一季中(「當優格佔領世界」「三個機器人」「冰河時期」「茲瑪藍」「目擊者」)會普遍使用的政治批評觀點態度——那只是科學家、或是左膠無神論愛用、愛標榜的假理性知名、行犬儒之實的虛無悲觀唯物論。(「人類存在如此短暫,又如此渺小無能,所作所為都是如此可笑,存在的最終命運都是在徬徨無知的狀態下死去,為何還要這麼努力地去維護、去創造、去捍衛自尊與自身的神聖性呢?」)

我們也看不到刻意偷渡包容、開放、多元思維的故事(「變形者」「索妮的優勢」「祝你順利」),或是去反向的醜化與揶揄封閉和傳統(「套裝」「掩埋場」)。


整體來說,短短兩年過去,「創作」的環境也不一樣了。影視創作的泡沫似乎開始破滅,主流創作的題材開始收斂。所以很多在主流失去機會的題材紛紛在這個系列中尋找機會,這讓故事的風格觀點變得比較多元。

這同時也讓故事的劇本比較精煉,也不炫耀視覺效果。

戰爭、賽博龐克、怪物科幻驚悚、太空史詩...第一季主題多數不脫這幾個類型,但第二季戰爭與賽博龐克成分少很多,不管是畫面、還是故事上都多了很多奇幻的色彩,甚至還有克蘇魯神話。






政治態度上也比較關注更貼近人生活所需的一些議題,(不管是少子化、貧富差距、或是企業(資本家)妄圖宰制經濟弱勢個體的人生甚至肉體,)而不是去用帶有說教與訓示的態度去呈現某種思想給觀眾。

跟第一季很不一樣。

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新版APP首頁

測試aaaa
100,100
測試2
100,5000.05pos1,pos2

TestP

 

(圖片測試。)

改用Flutter技術和HtmlTag做指令。

(因為Flutter不支援JavaScriptinterface技術。)

這是測試中首頁。

愛死機器人 第二季

測試2。

https://movie-endless.blogspot.com/2021/05/voyagears.html



項目區1開始
  1. 項目1
  2. 項目3
  3. 項目2
項目區1結束

項目區2開始
  • 項目A
  • 項目B
項目區2結束

事件/判斷式名稱1判斷條件1-1判斷條件1-2
事件/判斷式名稱2判斷條件2-1判斷條件2-2

結束

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惡靈古堡7+8】狗血,好多好多的狗血

 第七代


第八代


整體來說,故事變成一種過度遊戲化的東西,世界的故事邏輯真的變成了「遊戲」。

以往,「惡靈古堡」的故事並不需要去處理「為什麼警局裡一堆這樣的機關」這類的問題,總之門打開,裡面自然會有事件發生,這個事件並不需要理會為什麼門會鎖起來這類的問題。

雖然中間的五代、六代我並沒有去特別關注,但至少到四代為止,故事都是以這種風格跟策略在進行。變成現在這樣,先不提狗血真的灑太多,灑到故事已經不太自然、已經讓人反而會「喔,不意外,老梗」,其實這遊戲的故事並沒有特別優秀,而且有頭重腳輕的嫌疑。

但基本上還是很驚人很優秀的遊戲。謎題、敵人、武器、關卡...各方面都很優秀。

2021年5月14日 星期五

【街機遊戲:魔劍】

 街頭電玩機台上的經典遊戲:魔劍。




結局有兩種?



竟然還有超級任天堂版的!



其實這個遊戲很適合改編成桌遊。

十到二十個輔助隊友讓玩家可以選擇,可以讓輔助隊友幫玩家一路破解地城的各種事件跟謎題。

地層的一層樓是一條直線式的升官圖,每前進一格可能就會遭遇各種事件或謎題,例如找到隱藏的寶箱、取得裡面的鑰匙,或是偵測陷阱、破解機關、殺死特殊怪物...失敗太多次就要退回上一層樓。

把各種破解謎題需要的能力化成難度指數。

例如「陷阱」有難度5,那輔助隊友們破解陷阱、迴避陷阱、承受陷阱的任一項能力總合加起來就必須大於或等於5,否則就會挑戰失敗、或必須接受很嚴格的機會檢定,(例如輔助隊友1有3點,而輔助隊友有1點,合起來就是4,小於5則是挑戰失敗,必須用數字機率或抽牌決定玩家接下來的命運。)

例如「巨魔像」有難度6,打倒它可以使用「爆破」、「粉碎」、「斧槌」等技能.......如果隊友們都是使用弓箭、小刀、毒素、詛咒、輕型元素攻擊,不管技能總合有多高,那都沒辦法輕鬆攻克「巨魔像」,必須接受很嚴格的機會檢定。


只是個構想,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補足。

testtest2test3

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

瑞莎的瑞星計畫真的推動...台灣體操要沒未來了

我的邏輯跟原則是:講話遮遮掩掩、企圖利用別人不夠專業或跟自己資訊不對等之處去影響別人判斷力的人,肯定有鬼!


看一下瑞莎的「瑞星計畫」.......


光是這張圖就讓我覺得很不妙。

體操項目所以在運動比賽有很高的收視率,因為體操在幾十年的發展下來變成很「危險」的東西!有想過體操選手摔斷脖子是什麼畫面嗎?有想過觀眾在螢幕前期待的不是優雅曼妙的體操動作,而是運動選手出錯出意外的瞬間嗎?

(就連瑞莎自己也是因為受傷而退出體操界!)

簡單來說,「高收視率」到底是能代表什麼?體育的價值難道在於「運動選手犧牲自己的人生去幫媒體換取高收視率」嗎?

而這竟然是整個瑞星計畫宣傳的「第一項」重點!



「啊不就好棒棒!好像只有你體操選手是這樣!」

事實很殘酷很醜陋,如果最後沒有拿獎牌、或是沒有相對的「賭局成立」,管他什麼項目的(非職業)運動比賽,其實台灣人大多都興趣缺缺。

所以告訴大家:「我要為了立志從事體育運動的年輕人增加比賽經驗、提升他們在大型比賽獲勝的機率。」.......這想法本身好像沒什麼錯,但真正執行的結果是什麼?

大家能夠持續熱情的贊助選手出國比賽幾次?或是更換服裝幾次?


而且講更白了,為什麼奧運這些項目的運動選手平均年齡通常都不會太大?因為競技運動向來是跟「大學獎學金」綁在一起的。

歐美無數的人投入競技運動,為的也不過就是能在大學申請時有個好看的履歷項目罷了!

所以,為什麼國家社會要為了某些人能有獎學金上大學而投入大筆的資金給他們?就因為他們天賦異稟?(身體柔軟平衡能練的起來、彈跳能力比較好?這是種公平合理的國家資源應用方式?)

我不是要大家「反對」體育項目,我是要說「國家支持體育項目」的動機有時候真的不是什麼多光彩的東西!

奧運的國族主義競爭真的和奧運自身的理念是相違背的!但用國族主義引誘大家去投入奧運比賽,然後再用「增加奧運比賽(或這類等級賽事)的勝率」去引誘大家贊助選手去參加其他比賽.......各位以為這種行為的結果會是什麼?

三個字:泡沫化!


更慘的:這種這種行為最終無可避免的就是要孤注一職的在台灣舉辦國際級體育賽事。

可能會先從幾屆台灣地區性比賽開始辦起,接著等到政府以為民心士氣可用、或是瑞星體育協會為了增加話題刺激捐款,乾脆一口氣把比賽提升為國際級.......

然後百姓們會看到自己的捐款或稅金變成歐美外國選手的獎牌!這時候大家才知道「一場中小型體操比賽數十個項目(甚至可能還分年齡),拿個一金一銀真的沒什麼好大驚小怪!」

但在這之前,體協(還有依附在體協下的無數體育專才)大概已經被搞個半死,我們要從瑞星的體育大夢中醒來?醒來又能怎麼辦?

2021年5月1日 星期六

【一級任務 Voyagers】女性主義的謊言(內有劇透)

 



下面這幅劇照中...男性女性人數相當,而且「弱勢」的黑人與亞裔在隊伍最前頭,大家的穿著都清一色缺乏性別特徵...


如果看完你還告訴我「這部片只是【太空版的蒼蠅王】」,我會覺得你是不是腦袋被砂石車碾到.......

啊!還真的一堆朋友這樣說。(不好意思!又放炮了!)

但真的不是我要一直針對女性主義,而是女性主義者們在現實社會中總愛高唱著「自己是社會共識」,但沒看到各種揶揄與否定、甚至明擺著不滿的聲音正在成為一股大宗的力量。每次跟這股正在成形的力量有擦撞時,他們只會告訴自己、或告訴大家:「這就是往日父權社會的仇女習慣。」但他們錯了!這是全新的東西!這是因為他們而生的觀點與聲音。


當代女性主義(a.k.a 第三波女性主義)聲稱「父權社會用謊言捏造了一個偉大的目標去合理自己扭曲壓抑人性的行為」,而且有一整套龐大的理論體系去說明「(握有權力的)男性可以合理的支配(碰觸)女性」「(弱勢)男性其實也是被父權支配跟奴役的受害者(所以他們不能隨意碰觸女性)」。

這部電影中的諸多劇情元素和橋段(例如:「年輕人要定時喝壓抑性格和剝奪自己享樂能力的藍藥水」「年輕人發現老人可以碰觸女生,但年輕人不行,」)都完美的重現了女性主義的「論述」或「對現實的指控」。


但電影(或許)試圖用隱喻反呈現的真相是:真正在說謊的是女性主義者。

電影首先用這種絕對平等、性別差異極小的演員比例和服裝造型消除了「社會上的性別劃分」,告訴大家: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跟社會對男女的差別偏見根本一點關係也沒有,純粹就是人人皆有的權力慾望與不理性的暴躁衝動。

為什麼要「停喝藍藥水(拒絕父權體系的規矩或價值觀)」,追根究底不過是「過度高估了『追求本性歡愉』的價值」,——以為「只要沒了這個限制、或有了那項權力(或物質資源),自己的生活品質就會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換種寫法時,我們稱這種想法叫中二,但女性主義卻認為這是「追求自由」或「真誠的做自己」。——當這個想法觸礁、發現推倒了限制之後得到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或單純的沒那麼吸引人),他們不會承認或檢視自己的想法是否有問題,而是開始從內部製造敵人,去告訴他人「當初聽從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選擇」「那些說我有問題的人都是你們的敵人」。

所以想要認真工作的人是敵人!跟自己競爭異性的人是敵人!試圖用理性推理去否定自己的領導權威的人更是敵人!

這一切(故事概念與意圖)也許可以很單純的解釋成「法西斯專制的反民主暴動過程」或「蒼蠅王文本的隱喻」,也許導驗刻意設計了那麼多的形象符號與劇情元素都是因為「他單純的時間很多」,也許........

但本片確實也反映了後工業革命的無神論、理性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後,人類對未來的願景與妄想慢慢走到了一個盡頭,像人們開始發現「大爆炸式的進步最近似乎停下來了,本以為我們早該開始殖民火星、在兩顆星球間有頻繁穩定往來的開發輸送,但實際上今天人類最熱衷的科學議題是『性別不是只有兩種』。」而這部電影指出了「如果要說那麼多『我才不在乎任務成敗』的廢話,為什麼不乾脆把飛船炸了!大家都別執行任務、都別再『肩負人類文明延續的責任』豈不是更乾脆?反正生命沒有意義!」「再多的本性歡愉,都改變不了自己接下來會肚子餓、自己會想要再活下去看到明天的事實。」

或許人類註定是要被困在這顆星球上的卑微失敗物種,那麼多的臆想與願景都是我們的自大與不知足的副作用而已.......或許........

或是他就是想要嘲諷女性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