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動作片對傑森史坦森來說真是小兒科。
爆頭數:1。
刀劍擊殺數:0。
在巨大爆破場面前耍帥數:0。
W.T.F!
可是這片的主角之「複雜」,而且「複雜」得很有說服力,可能是傑森史坦森演過的角色中數一數二的。(其實他在【浴血任務】中的角色就是個很複雜的人,只是那種複雜都被內斂而不表現出來。)
可惜導演/剪接把這些複雜給簡化了。
就連詹姆斯法蘭柯和薇若納瑞德的角色,也都被簡化了。
完全辜負了史特龍寫的劇本......
關於這部片,我個人特別感興趣的是詹姆斯法蘭科飾演的角色『鱷魚』在這部戲中第一次登場,因為他在劇中的角色是個隱匿在鄉下小地方的製毒工廠經營者,可是第一次登場時,竟然是去教訓幾個外地來的小毒蟲。
這幕戲很有趣,因為他自己本身就在製作毒品,但卻不許別人作點毒品來「自爽」。
有些人會用「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一語帶過,完全沒注意到這種心態其實比大家想像中的普遍。
細看這幕戲,表面上是因為「有人入侵了他的地盤」,但真正讓他火大的原因(顯然)在於「有個當地的未成年少女跟那些毒蟲混在一起」。
『鱷魚』只負責製作毒品,他的毒品絕對不會出現在自家周邊,──混口飯吃,誰管這東西對人有害無害!(講真的!就是因為毒品都是在這樣的工廠作出來的,所以品質才會這麼糟。)──這就是典型的小人物心態,「作毒品賺點輕鬆的銀子何樂而不為?」一切都可以用「我只是在混飯吃」當成藉口來合理化。
這種行為到底哪裡不對?
假設排除掉治安問題、勞力品質等外在變動因素,只考慮「勞力數量」和「原料產地」等生產要素,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堆第三世界國家挖走一堆台灣工程司(或是直接跟台灣的公司合作),在他們的國家成立一堆晶圓廠、電子零件廠、3C商品組裝廠。
「鴻海的未來在第三世界!」「雙A的未來在第三世界!」.......新一代的iPhone和液晶螢幕都會是第三世界製造!
一堆第三世界的貧民每天早上會踩著泥土地、走過破舊未開化的街區,進到工廠裡,沿途可能要閃躲好多次裝載著一箱又一箱3C商品的卡車車隊......全世界獲得了更便宜的商品,商人跟財閥也賺到錢,可是對當地人來說,街道都市依舊破爛原始,因為賺到的錢根本不夠他們升級那些設備,所有的錢都被物價通膨、房地產莫名其妙上揚、治安變差等因素給給吃掉,大家都在思考著「該去哪家工廠工作」,沒人思考著「怎麼改善自己的家園」。
(這跟賭場有什麼關係?......賭場只能提供「工作、賺錢、溫飽」的機會,它的功能僅止於「維持」,而無法帶來任何進步,根本上對這個社會沒任何好處。
想賭博?三五好友大家圍一起,搬出麻將撲克牌就好,幹嘛成立賭場?
賭場的諸多好處都是商人為了自己方便而捏造出來的。
而面對它的缺點,竟然還有一堆人會幻想著「我們只開放國外觀光客進賭場,本地人不許進入」這種缺德荒唐的手法。這些論調基本上都跟『鱷魚』的行為沒兩樣。)
對大多數人來說,像『鱷魚』那樣敲爛一個小混混的大腿是他們「回饋鄉里」的正當手段。(這種心態的虛偽可以從『鱷魚』知道主角的身分後選擇通風報信看出來,這人終究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完全不會考慮到旁人的立場和存在。否則難道「鄉里」是可以拿來出賣的嗎?)
可是如果所有人都用這種簡易思維來找工作、謀生、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發揮自己的智謀才能,而不是把自己的精力才華時間資源拿去用在正面、有延續性的行為上頭,我們很快就沒有機會去發揮這種簡易思維了!
(看上一段的例子。)
當然......我不能阻止大家以為「反正別人都會老老實實的、傻傻的照你講的那些規矩來,但是我很聰明,我要走輕鬆容易對自己方便的路。」......我沒那個能力去阻止 「大家」這樣想、甚至這樣作,我只能看完電影寫寫文借題發揮一下。
電影中另外有一幕戲是「一直都知道『鱷魚』在生產毒品的警長」在街上跟『鱷魚』碰面,『鱷魚』開心的告訴警長「..........」(劇透要有節制),並且請警長喝咖啡和威士忌,警長本來很和善的拿過咖啡和威士忌,可是『鱷魚』轉身沒走遠,警長馬上把那杯咖啡和威士忌灑在馬路上。
他連一口都沒喝!(別告訴我只是因為「喝酒不開車」。)
我想這個警長並不是甘於同流合汙,心中應該也有很多的無奈與為難,畢竟眼前這個人可能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他的父母可能跟自己還是朋友、有點交情,要怎麼狠下心強制執行法律呢?況且還要考慮到:要接受這樣「有規矩的小混混」在自己的範圍內活動?還是除掉他、然後擔心會有更大更爛的咖跑來?
只能說:鄉下人也很難為。
另一個問題是:
不是說毒品不好,因為這牽涉到另一個觀點,就是這些產業、這些行為、這些思維要能夠成立、要能被實踐,光靠文明商業常規是遠遠不夠的。
文明商業常規簡單來說:消費者應該只買自己想要、自己需要的東西,生產者也應該只生產消費者需要、消費者想要的東西。
但這法則充滿了被曲解的空間。
像醫生可不可以用砍斷手腳來幫病人處理手痛腳痛的毛病?
如果不行,那為何人心靈空虛、或無聊、或寂寞、或想找刺激時,「商人」可以賣給他們事實上根本不能消除心靈空虛、無聊、寂寞、渴望刺激的商品呢?
我不是單指毒品!
垃圾電影!時尚流行服飾!跑車!賭博!.......這些產業或多或少都是靠同樣的原則才能這麼興盛。電影靠作預告,服飾、跑車靠明星明模,賭博靠......我還在思考....,毒品靠散發免費樣本。看起來好像沒有關聯,但重點在於:它們的需求都是被創造跟扭曲出來的。
我沒辦法告訴大家不要拍電影。我也沒辦法告訴大家別設計生產衣服或車子。這些東西在「基本必須」和「被創造扭曲出來的需求」之間無法被輕易切割。
對於那些不明瞭真像的人來說,這些「創造需求的訊息」可能只是很普通的廣告標語,或是一些影像,甚至是些友善的耳語。
可是真的看見、體認到真像的人來說,這些訊息可能跟闖入家中的不速之客沒兩樣。想像一下電視上播送的廣告,不停的告訴觀眾「你應該買垃圾」、「你應該渴望垃圾」、「有這些垃圾,你的生活會更好(但其實不會)」......
我們可以把站在自己客廳裡講廢話的客人轟出去,我們可以拿起槍、握緊拳頭招呼那些匪徒,難道我們要忍受垃圾廣告?垃圾訊息?
這部電影的片名叫:Homefront,字典中沒有這個字,可是它的意思應該可以直譯為「家的邊界」,片中所講述的也正是「當這個邊界被人侵犯時」人的反應。
訊息畢竟只是訊息。不是只有冷冰冰的電視網路或無良商人會散發這些不懷好意的訊息,學校也可能散佈各種不良資訊與認知,街訪鄰居也有可能.......
我們自己深信不疑的訊息,從旁觀角度來看很多時候都是有問題的。
去討論大人自己該怎麼辦,可能有點太不著邊際,而且大人也不需要別人這樣指指點點。只是大人應該思考怎樣教導孩童去對抗、分辨這些訊息的好壞、還有真正的意圖,而不是對著這些散發訊息的管道咆哮,或是把子女的人身自由當成自己可以隨意操縱的物品。
對那個被小女兒教訓的小胖子的母親來說,兒子可能就只是自己的物品,當自己的物品被人侵犯時,咆哮就是她認為合理的反應。
「 大人應該思考怎樣教導孩童去對抗、分辨這些訊息的好壞、還有真正的意圖,」這種話可能有點假道學,但我是真心的希望自己不要哪天也變成怪獸父母。
爆頭數:1。
刀劍擊殺數:0。
在巨大爆破場面前耍帥數:0。
W.T.F!
可是這片的主角之「複雜」,而且「複雜」得很有說服力,可能是傑森史坦森演過的角色中數一數二的。(其實他在【浴血任務】中的角色就是個很複雜的人,只是那種複雜都被內斂而不表現出來。)
可惜導演/剪接把這些複雜給簡化了。
就連詹姆斯法蘭柯和薇若納瑞德的角色,也都被簡化了。
完全辜負了史特龍寫的劇本......
關於這部片,我個人特別感興趣的是詹姆斯法蘭科飾演的角色『鱷魚』在這部戲中第一次登場,因為他在劇中的角色是個隱匿在鄉下小地方的製毒工廠經營者,可是第一次登場時,竟然是去教訓幾個外地來的小毒蟲。
這幕戲很有趣,因為他自己本身就在製作毒品,但卻不許別人作點毒品來「自爽」。
有些人會用「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一語帶過,完全沒注意到這種心態其實比大家想像中的普遍。
細看這幕戲,表面上是因為「有人入侵了他的地盤」,但真正讓他火大的原因(顯然)在於「有個當地的未成年少女跟那些毒蟲混在一起」。
『鱷魚』只負責製作毒品,他的毒品絕對不會出現在自家周邊,──混口飯吃,誰管這東西對人有害無害!(講真的!就是因為毒品都是在這樣的工廠作出來的,所以品質才會這麼糟。)──這就是典型的小人物心態,「作毒品賺點輕鬆的銀子何樂而不為?」一切都可以用「我只是在混飯吃」當成藉口來合理化。
這種行為到底哪裡不對?
假設排除掉治安問題、勞力品質等外在變動因素,只考慮「勞力數量」和「原料產地」等生產要素,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堆第三世界國家挖走一堆台灣工程司(或是直接跟台灣的公司合作),在他們的國家成立一堆晶圓廠、電子零件廠、3C商品組裝廠。
「鴻海的未來在第三世界!」「雙A的未來在第三世界!」.......新一代的iPhone和液晶螢幕都會是第三世界製造!
一堆第三世界的貧民每天早上會踩著泥土地、走過破舊未開化的街區,進到工廠裡,沿途可能要閃躲好多次裝載著一箱又一箱3C商品的卡車車隊......全世界獲得了更便宜的商品,商人跟財閥也賺到錢,可是對當地人來說,街道都市依舊破爛原始,因為賺到的錢根本不夠他們升級那些設備,所有的錢都被物價通膨、房地產莫名其妙上揚、治安變差等因素給給吃掉,大家都在思考著「該去哪家工廠工作」,沒人思考著「怎麼改善自己的家園」。
(這跟賭場有什麼關係?......賭場只能提供「工作、賺錢、溫飽」的機會,它的功能僅止於「維持」,而無法帶來任何進步,根本上對這個社會沒任何好處。
想賭博?三五好友大家圍一起,搬出麻將撲克牌就好,幹嘛成立賭場?
賭場的諸多好處都是商人為了自己方便而捏造出來的。
而面對它的缺點,竟然還有一堆人會幻想著「我們只開放國外觀光客進賭場,本地人不許進入」這種缺德荒唐的手法。這些論調基本上都跟『鱷魚』的行為沒兩樣。)
對大多數人來說,像『鱷魚』那樣敲爛一個小混混的大腿是他們「回饋鄉里」的正當手段。(這種心態的虛偽可以從『鱷魚』知道主角的身分後選擇通風報信看出來,這人終究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完全不會考慮到旁人的立場和存在。否則難道「鄉里」是可以拿來出賣的嗎?)
可是如果所有人都用這種簡易思維來找工作、謀生、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發揮自己的智謀才能,而不是把自己的精力才華時間資源拿去用在正面、有延續性的行為上頭,我們很快就沒有機會去發揮這種簡易思維了!
(看上一段的例子。)
當然......我不能阻止大家以為「反正別人都會老老實實的、傻傻的照你講的那些規矩來,但是我很聰明,我要走輕鬆容易對自己方便的路。」......我沒那個能力去阻止 「大家」這樣想、甚至這樣作,我只能看完電影寫寫文借題發揮一下。
電影中另外有一幕戲是「一直都知道『鱷魚』在生產毒品的警長」在街上跟『鱷魚』碰面,『鱷魚』開心的告訴警長「..........」(劇透要有節制),並且請警長喝咖啡和威士忌,警長本來很和善的拿過咖啡和威士忌,可是『鱷魚』轉身沒走遠,警長馬上把那杯咖啡和威士忌灑在馬路上。
他連一口都沒喝!(別告訴我只是因為「喝酒不開車」。)
我想這個警長並不是甘於同流合汙,心中應該也有很多的無奈與為難,畢竟眼前這個人可能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他的父母可能跟自己還是朋友、有點交情,要怎麼狠下心強制執行法律呢?況且還要考慮到:要接受這樣「有規矩的小混混」在自己的範圍內活動?還是除掉他、然後擔心會有更大更爛的咖跑來?
只能說:鄉下人也很難為。
另一個問題是:
不是說毒品不好,因為這牽涉到另一個觀點,就是這些產業、這些行為、這些思維要能夠成立、要能被實踐,光靠文明商業常規是遠遠不夠的。
文明商業常規簡單來說:消費者應該只買自己想要、自己需要的東西,生產者也應該只生產消費者需要、消費者想要的東西。
但這法則充滿了被曲解的空間。
像醫生可不可以用砍斷手腳來幫病人處理手痛腳痛的毛病?
如果不行,那為何人心靈空虛、或無聊、或寂寞、或想找刺激時,「商人」可以賣給他們事實上根本不能消除心靈空虛、無聊、寂寞、渴望刺激的商品呢?
我不是單指毒品!
垃圾電影!時尚流行服飾!跑車!賭博!.......這些產業或多或少都是靠同樣的原則才能這麼興盛。電影靠作預告,服飾、跑車靠明星明模,賭博靠......我還在思考....,毒品靠散發免費樣本。看起來好像沒有關聯,但重點在於:它們的需求都是被創造跟扭曲出來的。
我沒辦法告訴大家不要拍電影。我也沒辦法告訴大家別設計生產衣服或車子。這些東西在「基本必須」和「被創造扭曲出來的需求」之間無法被輕易切割。
對於那些不明瞭真像的人來說,這些「創造需求的訊息」可能只是很普通的廣告標語,或是一些影像,甚至是些友善的耳語。
可是真的看見、體認到真像的人來說,這些訊息可能跟闖入家中的不速之客沒兩樣。想像一下電視上播送的廣告,不停的告訴觀眾「你應該買垃圾」、「你應該渴望垃圾」、「有這些垃圾,你的生活會更好(但其實不會)」......
我們可以把站在自己客廳裡講廢話的客人轟出去,我們可以拿起槍、握緊拳頭招呼那些匪徒,難道我們要忍受垃圾廣告?垃圾訊息?
這部電影的片名叫:Homefront,字典中沒有這個字,可是它的意思應該可以直譯為「家的邊界」,片中所講述的也正是「當這個邊界被人侵犯時」人的反應。
訊息畢竟只是訊息。不是只有冷冰冰的電視網路或無良商人會散發這些不懷好意的訊息,學校也可能散佈各種不良資訊與認知,街訪鄰居也有可能.......
我們自己深信不疑的訊息,從旁觀角度來看很多時候都是有問題的。
去討論大人自己該怎麼辦,可能有點太不著邊際,而且大人也不需要別人這樣指指點點。只是大人應該思考怎樣教導孩童去對抗、分辨這些訊息的好壞、還有真正的意圖,而不是對著這些散發訊息的管道咆哮,或是把子女的人身自由當成自己可以隨意操縱的物品。
對那個被小女兒教訓的小胖子的母親來說,兒子可能就只是自己的物品,當自己的物品被人侵犯時,咆哮就是她認為合理的反應。
「 大人應該思考怎樣教導孩童去對抗、分辨這些訊息的好壞、還有真正的意圖,」這種話可能有點假道學,但我是真心的希望自己不要哪天也變成怪獸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