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哥吉拉大戰金剛 Godzilla v.s. Kong】神說:眾生皆有愛 (內有雷與政治文)

有人說「金剛與哥吉拉的大戰象徵了美中政治角力」......以下是我的看法。


傳奇版的哥吉拉(2014)應用(或說挑戰了)一個觀念:生物對地球的影響力層級有限。

這觀念主導了人類整整一個世紀的工業發展、環保萌芽、與新型宗教的樣貌。

最典型的例子:溫室效應是人類用工業力量造成的災難。對於溫室效應的觀點,受這個觀念影響的人沒辦法接受跟理解其他說法,總是認為這是唯一答案。(至於是什麼樣的工業力量,即使答案也很多種,但造成的後續討論反而差異不大。)


所以跟東寶的哥吉拉一樣,(雖然東寶版是在思考或發洩日本人對核武核災害的恐懼,)傳奇版的哥吉拉也試圖思考人類在整個地球的定位。

但跟日本人面對的挑戰不同,對當代的美國人來說,首要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人類幾乎什麼都搞砸了?(這是左派觀點。)

哥吉拉並不是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是藉由它幾乎與自然現象同等級的巨大震撼力來讓人類知道「自己有多渺小無力」,進一步也放棄了「我們總該/總能做點什麼」的執念。

人本渺小,為什麼要給自己那麼多使命與背負那麼多責任?

這問題從一開始就沒有意義、是個典型的左派假議題,自然找不到答案。(不討論「哥吉拉」和「骷髏島」,至少「怪獸之王」和「大戰金剛」都隱含有右派、反左派觀點。)


順著這個思考脈絡,骷髏島的金剛則是(用這種超巨獸的角度)冷眼看待人類因為政治意識型態分裂而掀起鬥爭是何等愚蠢。而基多拉是這種「巨大」的再次進化!——那是遠超越哥吉拉的破壞力與無情殘暴!

對!基多拉是種哥吉拉的升級,那也就表示哥吉拉與金剛不同,牠身上也帶有一種(較少的)無情殘暴,這是種「天地不仁,化萬物為芻狗」的概念。

但如果這種概念為真,那就表示「天生萬物以養人」也是存在的!(基多拉身上則不具備這種特質。)

哥吉拉既是生物,也是種與天地並立的「現象」,它同時也是種神啟神諭的印證,——神的殘暴與仁慈在他身上完美的調和在一起。


如果說到神、說到宗教,我們不該傻傻的以為好萊塢會接受美洲以外的宗教觀點,(了不起混用巫毒教的混亂黑暗,與北歐希臘神話的文學詩韻,或是美洲原住民的薩滿教觀念,)必然是基督教觀點。

一個殘暴與仁慈並存的神,——所以哥吉拉應用的是種舊約式的神學觀點。

那金剛呢?

先聽聽電影用的歌曲吧!各位有注意到只有金剛的片段才有放歌嗎?


「金剛剛起床~~~」


「出發前往南極!」


「金剛終於找到家了!」



所有的音樂都指向一件事:金剛渴望更具有人性的愛、並且與他人更有聯結。

所以哥吉拉拯救了一整個城市、甚至整個世界,但金剛只拯救了一位小女孩,因為哥吉拉的行動是出於一種天地萬物平衡的規條,(穆透從核電廠甦醒呼喚了牠,因為天地的平衡被破壞,)但金剛則是出於一種具有人性的愛。

為了實踐這種愛(?),金剛必須要挑戰哥吉拉那受制於舊約觀點的力量、承受來自這種力量的打擊。

不管是差點淹死、凍死、摔死、皮開肉綻、血肉橫飛、抽筋斷骨.......牠通通不退讓!因為牠是金剛,金剛不對任何人低頭,但會為了小女孩而彎腰!——對!金剛就是「耶穌」!

而電影的結局也給了明確的答案:哥吉拉放棄了自己的「原則」!(甚至可以說是承認自己的錯誤!)舊約觀點被基於「人性的愛」的新約給取代,成了新的神諭神啟。


但「人性的愛」並不僅僅只是種宗教或心理與道德(順便把文學藝術也算進去吧)的議題,它其實也是政治議題。


哥吉拉的殘暴與仁慈同時也是古老威權政治體制的思維基礎,它重視的是人口規模、追求的是餵養最多的人、一心想要成就規模更龐大的機械化集體主義社會。

這種政治體制有錯嗎?......很難說,但它可以明確的劃分出一道壁壘:主張人要無條件放棄自我的集體主義和主張人要在不導致矛盾下先愛自我的個人主義。

就好像金剛見證過的兩種政治體制鬥爭,日本的軍國體制對抗美國的自由體制,還有蘇聯的共產體制對抗美國的資本主義。這兩次鬥爭說白了都是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體現。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幾乎每次的戰爭或體制鬥爭,個人主義總能大獲全勝。(開場或許有些顛簸與狼狽,但時間拖長了,個人主義總會贏。)

哥吉拉(2014)時,我們看不到這兩種政治思想的影子。

但「金剛:骷顱島」中開始成為總結頭尾的背景,到了「怪獸之王」,更是直接點明了集體主義式的環保左派思想(個人的生死存續是不需要顧慮的)如何侵害這個世界,而「哥吉拉大戰金剛」中,集體主義(狂人妄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決定全體人類在地球上的定位)則是促使正經商人成為讓基多拉的邪惡再現人世的推手。


但這跟「人性的愛」有什麼關聯?

「人性的愛」是個人主義的最高表現。這解釋不好......

政治體制到底是影響並限制了個人,或政治體制其實也僅僅只是反映集體對生命、對自我存在價值的認知?傳統部落、宗教治國、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共產主義......到底是它們限制了人民?或說它們只是反映人民的期望與想像?

如果人認同集體主義、覺得自己活著的價值就是為社會、為教會神廟、或是為組織的增長而效力,那這些體制在崩潰前的末流所顯現的瘋狂癡愚(效率不彰、貪腐、內部對立激烈引發衝突.....)大多就有了個簡單但又通用的答案。

就為了對抗集體主義和避免他的末流重現,人就要懂的愛自己、要尊重彼此自愛的權力(否則又有誰能愛自己?)這是新的政治體制(統稱為民主自由和資本主義)真正的基礎。

「是什麼讓美國政府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政府?因為我們有其他體制缺少的一種激情?或是你要稱它為資主主義、自由市場、廢除關稅壁壘的狂歡,但我有自己的版本來稱呼這一切:愛。」電影「鳴謝吸菸Thank you for smoking」中,主角鼓勵兒子就大膽地講自己想講的話,童言無忌講出來的話乍聽之下根本沒有什麼邏輯,但現在來看.......先知啊!

「要有愛,有愛,它就能帶你翱翔天際、直上銀河,不然它就會顛波搖晃瓦解、然後把你甩落到地上。」雖然在「衝出寧境號 Serenity」中,「它」是指太空船「寧靜號」,但我想換為政治體制(國家機械)也是可以的。


相較於這種「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之間的角力,今天主流慣用常見的政治勢力劃分與對壘其實是很微不足道的。

大家都在試圖奴役自己的人民,用赤裸裸的暴力、用廣告文宣、用消費主義、用政治正確宗教.......

個人主義也從不是只有民主自由一條體現之道而已,各種避世或放縱的宗教與哲學從未少過。

所以,金剛和哥吉拉的大戰是否有可能象徵美中之間的角力?也許有,但如果有,我不太想討論那個層級的東西。


聽音樂吧~~

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哥吉拉大戰金剛 Godzilla v.s. Kong】男子漢的孤寂與落寞


 

哥吉拉就像站在在世間快意逍遙、受眾人仰慕的王者,但其實他很孤獨!因為沒有人真的懂他,甚至也沒多少人信任他。

他是那個孤獨的天才與有遠見的夢想家,總是不知節制的追逐著那個遙遠的願景和陰影最深處的威脅。

但不管他過去成就了多少的豐功偉業,一旦他破壞到人類世界時,沒多少人願意思考「為什麼他要這樣做」,而是立刻轉身將他視為敵人。

在經歷了上一集的「怪獸之王現身」後,這種王者的處境似乎頗為諷刺——仔細想想,人類對自己的(自覺)渺小卑微、景仰王者(威能庇佑)的心態很引以為傲,我們會積極期待王者降臨、鼓吹別人挺身而出成為王者,我們會為王者獻上讚歌,但那都是以「王者為我們奉獻犧牲」「王者的憤怒不會毀滅我(而是毀滅別人)」的前提之下。

事實上,人們對王者的禮讚隨時也可以變成「牠說白了不過是動物。」

(這種心態說白了很卑劣很噁心。)

而這就是哥吉拉的「人生」。(幸虧他只是略有靈性的蜥蜴,不像金剛一樣能通人性。)


金剛則是世間貧苦眾生的心理投射縮影。

我們曾有輝煌騰達的一刻,但此刻困在名為人生的骷髏島上,活在牢籠幻影中、和家人為伴、為了家人而委屈犧牲自己的野心與天分,然後慢慢老去、慢慢凋零、慢慢抓抓屁股想著今天要怎麼消磨下去...

明明曾有一刻,我們心中總是大唱著(【金剛:骷顱島】的預告片)「We got to get out of this place~~there's a better life for me and you~~」但......就這樣了!甜美的犧牲!



兩種極端的處境,但其實都是對人性(如果有)與靈魂(如果有)的極端困境與折磨。

背負這兩種困境的中年男子漢不能互舔傷口、互相安慰彼此,只能在這個「女人因為有母愛就登上雜誌封面」「女人頂著爸爸的光環四處顯擺」「女人成為組織的領頭羊」「女人四處瘋狂冒險」的時代中不明就里的大打一架!


別搞錯。

以上都是形象符號而已。

這片明明值得多花半個小時去探尋兩隻怪獸的靈性,(但「這明顯是在關心男性的困境」所以把這些內容砍光光,)最後只有一個小時五十分鐘、卻花了一堆時間去描繪女主角空洞(滿足女權主義者自我陶醉)的女性母愛、卻還有人認為「這樣的片段已經算很少了」的完全大災難。

故事劇情當然毫無意義營養,完全浪費了兩個怪獸的人物設定,邏輯低上加低,就連動作場面也都是徒有特效與視覺震撼而沒有啥巧思。

說白了就是兩個在「建築模型堆中玩摔角」的「中年怒漢」罷了!

2021年3月19日 星期五

大談(?)大潭藻礁

先說說「為什麼一定要有三接工程」吧?

支持三接工程的人應該就分成兩種:認為「台灣需要電去供應日漸增長的工業生產」和擔心「為了能源需求而再次啟動核電或耽誤了『2025非核家園』的政治行程」。

不知道為什麼2021年上半年的缺水警訊沒有打趴第一點。

並不是說今年的缺水特別嚴重、往常就不會,「缺水」在上半年(梅雨季前、颱風季前、春雨水量不夠時)是經常發生的,今年只是「特別嚴重」,但不表示其他幾年就可以充分無虞的供應用水。

更何況未來用水的量還會再次增加!

因為台積電計劃在台南擴產,而台積電本身以外,許多相關產業也會跟著進駐台南,以下簡稱台積電(們)。所以......除非台積電(們)用的水全都是回收工業廢水,否則只要有「非回收水」的消耗,台積電(們)的新生產線未來會讓缺水變得更嚴重。

請問:台積電(們)已經做到百分之百使用「回收廢水」了嗎?「如果」沒有,請問將「台積電(們)的生產」當成某種全民應該肩負的責任(應該為了這個責任而主動放棄自己民眾的立場轉而去為企業做積極思考、甚至不惜犧牲奉獻)的道理何在?

請問:台積電股價從兩百元漲上六百元時有通知全民嗎?

請問:台積電在台南設廠有沒有政治考量(為了讓政府有「經營南部」的政績可以說嘴)?

請問:台積電有仔細盤算過「未來這波晶片需求潮退燒後新增產能將何去何從」嗎?(這跟上一個問題是連動的。)

好像都沒什麼人討論,說句「讓未來年輕人有機會買台積電的股票賺錢」「台灣下一個十年就在這裡」就沒頭沒腦的結束了這整塊議題,繼續看著「缺水」警報天天響,但就是沒人敢正視這兩件事之間的矛盾。

倒是看到有人開始喊著「先限制農業用水啦!」......就在全台灣高喊著要「救鳳梨」不到兩個禮拜後!(這個等一下有力氣再多深論。)


光是缺水就足以葬送「為了因應工業需求所以擴建發電廠」的必要性!但還是繼續說下去吧....


說到第二點.......先說說今天(2021年3月19號)為止,反對「保護大潭藻礁」的聲音開始轉向什麼方向。

基本上,大家的主力策略是開始挖掘一系列環團「不夠專業」「不夠仔細」「道德上有瑕疵之處」,然後以此做為論點認為「他們這麼爛,所以我們應該要把他們的訴求一起拿去摧毀!」

這種思維如果可行,台灣未來再無社運!整個國家的政治運作都會被有政商網絡或金錢後盾的政黨給把持。

為什麼?

首先,任何議題要存在,基礎點在於要有一定數量的百姓們對訴求者的呼喊演說宣導有反應!而不是「訴求者們的存在即是議題本身」。

如果「訴求者們等於議題」,就邏輯上來説,這會變成「我們重視環保,為的是讓環團有理由存在。」這跟事實相違背不說,這結論本身就很荒唐。

(當然存在著一個可能就是:議題本身是訴求者們靠著製造數據假象而營造出來的謊言。但如果要討論這個,那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平等的討論「台灣缺電」的議題呢?就像我在第一點時所做的討論一樣。就這樣來看,「台灣缺電」才是真正靠說謊營造出來的議題喔!)

其次,議題要推動,光是靠百姓坐在電視電腦前看節目、讀文章、發言討論...是不夠的!

議題要推動,靠的是要有人願意冒險賭上自己的人生去推動!

「你」以為願意參加個遊行或座談會什麼的很了不起嗎?但「你」願意曠日費時的組織遊行或活動嗎?「你」願意曠日費時的幫忙整理請願書嗎?「你」願意曠日費時的幫忙聯絡各個成員們、統整聆聽大家的意見嗎?........議題要推動,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太多了!相較之下,願意花費比「簽個名連署」還要多的力氣的人卻少之又少!(因為憤怒、因為想要發洩精力、因為別的意識形態議題累積的仇恨而加入環保議題所以看似幹勁十足、但滿腦子只想著罵人打架的倒是一堆。)

所以不管是環保議題、還是食安、還是婦幼人權.......訴求者或社運團體很多時候只是一批「願意」花心思花時間、又不會因為一些蠅頭小利(像「爸媽得了癌症需要醫療費什麼的」......)就動搖的人,他們的智慧智識甚至談吐修養在考量「他們是否有資格推動議題」這個問題上的排位實在微不足道啊!

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會覺得那麼用力檢視他們的智慧智識甚至談吐修養是很必要、很有深度的一件事?

如果每個社運議題推動者未來都要被這樣檢視,而且不只是檢視,檢視的結果會被綁定在「議題的價值」上,會變成「某人爛等於議題爛」,那請問還有多少社運能夠成功存在呢?

問這世間多少人真的經的起這樣檢視?那只有偶像可以吧!(而且很短暫、檢視的強度也不高。)

如果各位(反對「保護藻礁」者)願意看到社運偶像化......真的偶像化!就像娛樂圈拿錢砸出來的偶像一樣,那我們這個社會就完蛋了!...到那天,財團可以光明正大的操縱社運!(如果拿同樣的邏輯來用,讓我們來好好檢視兩個訴求背後推動者的水準,今天真正應該被葬送掉的應該是「建三接工程」才對。不管是道德還是智商,這批人真的慘不忍睹。)


以上只是暖身。我根本還沒開始說我對於那些擔心「為了能源需求而再次啟動核電或耽誤了『2025非核家園』的政治行程」的人的看法啊!

但別擔心,相較於這落落長的暖身,其實我的看法很短。

三接工程要因應的火力電廠是否也在推動「2025非核家園」這個口號時所列出的「替代核電的項目」中?——即使它的前身是流產的蘇澳電廠吧!那我們順便也直接問問蘇澳電廠是否在「替代核電的項目」中?

不!我們還要問問推動「2025非核家園」這個口號時所列出的「替代核電的項目」是否有考量過「推動這些項目的成本、可行性、難易度」?......不要真的開始思考了啊!我不是在問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太明顯了!

「他們」根本沒思考啊!

沒思考?然後在那邊大言不慚厚顏無恥的拍胸脯保證「廢核四很簡單」?然後今天出了問題就發動鋪天蓋地的網路行銷引導大眾去自動思考「誒~讓廢核四順利運行好像是我們老百姓的責任耶!即使是很爛的做法,我們也有義務全民概括承受、為的就是讓2025這個時程趕上喔!」......寫到這地方我腦筋差點短路,有種不知道是生氣、還是好笑的情緒讓我的腦子癱瘓了好幾天,(這篇文寫了一個禮拜寫不出來,就是因為每次到這個地方我就會癱瘓掉。)

如果說國民黨、或是財團支持者是種「奴」,我看支持三接工程、不停發動各種話術攻勢去針對「保育大潭藻礁」的人根本就是「賤奴」。可悲可恨可笑可恥的程度那就像天與地,前者是地,後者是天。

(所以,再重複一次:如果拿同樣的邏輯來用,讓我們來好好檢視兩個訴求背後推動者的水準,今天真正應該被葬送掉的應該是「建三接工程」才對。不管是道德還是智商,這批人真的慘不忍睹。)


OK.......接下來說說我們為什麼要保護大潭藻礁。

台灣西岸漁業資源快要枯竭,一旦枯竭幾乎是無法復原,我們需要成立跟保護天然的魚苗成長地。結束。

不要跟我討論藻礁到底幾千年、裡面到底多少活物......蠢!想想墾丁的熱帶雨林珊瑚礁、想想石虎、想想大安森林公園裡的老鷹!哪來那麼多廢話!


對了,台灣的鳳梨.......

農業比工業先存在。務農人口與務農文化一直存在那邊,只是我們的社會一直用義務教育剝奪他們的勞力來源(把人教育成排斥務農)、然後用金融體系剝奪他們轉型的機會(農地除了拿去改成建地或工業用地以外其實投資生產報酬率很低)。

現在好不容易鳳梨似乎有了點轉機......農業馬上成為「需要被檢討」跟「(再次)優先犧牲」的對象?

對啦對啦~客家村就改做觀光就好啦~種什麼田~笑死人~


對了。

大家知道有在穩定運作生產的農村漁村始終是台灣工業人力的來源嗎?

一個因為缺水而到處休耕(只能靠政府救濟)的農村和因為魚種單薄漁獲枯竭(只能靠政府救濟)的漁村其實是沒辦法穩定提供品質可靠的工業人力的!

頂多只能生出8+9和正港黑道。

到那天,很想知道你台積電股價會是多少。

2021年3月16日 星期二

【海賊王】香吉士戰鬥能力的邊緣化?

最近看到有人(中國?對岸?匪區百姓?)在討論這個問題,他們的理由與觀點讓我有點無奈。

他們的論點簡單來說就是:索隆的戰力逼近「皇級」,等原七武海的海俠慎平加入後,香吉士的戰力好像立刻被他們給比下去了,自然就成不了海賊團的台柱。


按照慣例,我向來覺得這種議題本身背後的價值觀應該要打破、而不是順著她去思考和回答問題,但這次不落落長講一堆、我直接講明:這類議題在思維上是完全的把漫畫當成王道式戰鬥的一種平台,故事不重要、背景設定不重要、敘事戲劇技巧(漫畫分鏡畫技)不重要,因為「該打的時候就打吧!讀者不就是來看打鬥的!」


但「海賊王」畫到現在,雖然開始免不了會有點吃書、或是似乎跟之前的設定兜不上,但它也開始慢慢讓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思維越來越「明顯」。(它絕對不是王道式戰鬥的一種平台!)

這個核心價值觀思維可以歸納為一個問題:海賊到底是什麼?


海賊到底是什麼?海賊為什麼會存在?海賊們到底該怎麼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草帽海賊團不偷不搶,(至少不是直接針對實體的國家、組織、或個人,藏在暗處的寶物倒是捲走不少,)可是他們卻經常涉入發生在各地方的權力鬥爭,而且總是能夠不用選邊站式的賭運氣思維去找到正義的一方並為之效力。

比起聲稱維持秩序與正義的海軍,對很多人來說,草帽海賊團可能還更可靠、更值得信賴。(有這樣想法的人?阿拉巴斯坦的微微公主和磁鼓王國的國王?)

所以海賊必然不是指「靠掠奪而存在」的人。他們可以是走私商人,他們可以是法治外的武力傭兵集團,他們也可以是單純的科學探險隊.......

關鍵在於:他們不承認最主流大宗的政府權威或任何有同等規模與色彩的其他團體。(後者是有點矛盾的,因為四皇自己就是屬於後者,那些大規模的海賊團夥也都是。)

(為什麼不承認?形而上的原因很好講,講出來都頭頭是道,但故事中多數海賊盡是洛克海賊團、小丑巴奇、克洛克達爾......之流的貨色,這些傢伙總是胡作非為又自以為是。)

所以海賊並不是種「無責任感且無秩序」的團體,他們有某種責任去形成一種自己內部的秩序與文化,就好像索隆曾經斥責烏索普不該就那樣退團、或是娜美在家鄉要先留著眼淚跟魯夫求援才能得到他們的幫助(畢竟海賊們不是正義使者,海賊們沒有義務也沒有權利「路見不平就拔刀相助」)。


故事的戲肉雖然是戰鬥,但看著海賊團成員們怎麼戰翻一狗票無惡不作的壞蛋已經變成一種公式化的娛樂。(三個七武海根本上都是在同樣的戲劇手法中迎來戰敗,這真的是公式。)

但故事真正的精髓卻是海賊成員們尋找「正義」與「凝聚彼此(包含海賊團與各路朋友)」的過程。也就是如何領導、與如何被領導。

要做到這兩件事,戰鬥能力的價值是很微不足道的!

如果以這兩件事去定義海賊團成員的能力,結果會翻天地覆。

無法列名的人大概就是娜美、喬巴、佛朗基、與羅賓,這四人幾乎是純技術人才一般的角色,無法對「領導團隊」一事有太多貢獻。

而身為團長的魯夫反而是最後一名,因為在這個海賊團裡頭,他的存在像是種象徵與「防線」,提醒大家要為何而動。

其次是同樣曾經擔任過其他海賊團副團長、臨時團長、甚至團長的布魯克與慎平。(但他們的領導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很客觀的,所以他們只是比魯夫高一階。)

再下一位(等於是第二名)是烏索普。烏索普有兩個特質:1.他是唯一抱著「我將來也要成為團長」的念頭而加入海賊團的人,等於是團長見習生。2.他有勇氣在明知勝算不大的情況下對抗魯夫,這是很了不起的特質,整個海賊團裡頭只有他跟索隆敢。以上這兩點讓他成為第二名。(我對烏索普的評價比較高,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翻我以前的文章。)

海賊團剩下的兩位成員自然並列第一名,但他們是否真的並列?這因觀點而易,我不想去選擇觀點,所以我都一起討論但不做比較。


前面講到「海賊有某種責任去形成一種自己內部的秩序與文化」,就故事開頭看起,索隆可以說是唯一精熟這種秩序與文化的人,像是忠誠與威信的價值,(這跟慎平身為魚人所追尋的解放同胞和俠義不一樣,因為那跟「海賊」不是同一個層面屬性的議題。所以慎平在這名單上的排位在烏索普之下,原因並不單單是因為「結果論」。)

聽起來,索隆當之無愧是第一名。

但索隆所知所能來自於他在海上的資歷可能比較長比較久,(久到他也有自己的小弟跟班,只是久沒登場而已。)但在面對過往經驗中沒面對過的新挑戰時,他能做的事情很少,只能保持沈默的時候很多,所以讀者們普遍沒有思考過關於「索隆的領導能力」。

(另一方面來說,可能很多人不認為這是種領導。提到領導兩字,多數人是在做一種自身慾望與傲慢的投射,對他們來說,領導是如何把個人慾望轉化成一種集體目標的技巧,「你們負責流血流汗,我負責出張嘴巴最後坐上王位。」所以像索隆跟魯夫這樣,在「魯夫聽從索隆的意見」、「索隆配合魯夫的任性」之間幾乎不存在明顯分界的平行團隊模式,會很難讓人理解「這也是種領導與被領導」。)

接下來說到香吉士。(因為香吉士的家世到了很晚期才揭露,所以我不討論。)

香吉士跟索隆是完全不同的類型,他師承紅腳哲普,而紅腳哲普是因為他小小年紀就跟自己有相似的夢想而甘願自折一腳也要保全香吉士。

也就是說:指導香吉士成為海賊的是個活人,而且他是用仁義勇信等美德信條在教導香吉士。

相較之下,索羅卻是溫厚慈愛的環境下成長,並且以一個死去的人為目標自定義了自己的價值觀。

所以跟會「只能保持沈默」的索隆不同,香吉士敢主動採取行動,去做其他成員都不敢想的事、不敢說的話。娜美生病時,他比眾人都先理解事情的嚴重性、卻又能不崩潰,而且快速制定了海賊團接下來的(飲食)策略;他獨自潛入火車的舉動成了大家解救羅賓的關鍵;他目睹了索隆和七武海巴索羅米的交換條件但又能保密而不說破.......

他能凝聚團隊、懂的適時又不拘泥於教條的判斷團隊的需要、能尊重團隊成員的個別特質、願意為了原則而承受各種打擊.......

所以索隆跟香吉士的領導能力在我的評價中並列第一。而且考慮到索隆在這方面的成長性已經遇到瓶頸,香吉士的領導能力在未來恐怕只會越來越突出越重要。

我們該做的是去理解(想像)兩人的差異,而不是硬要在兩人背後象徵的情境與議題上硬要挑出「誰比較重要」。

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

【弒樂園 Willy's Wonderland】尼古拉斯凱吉的「爛片活祭品人生」


一票連續殺人魔們選擇利用惡魔的儀式讓自己的靈魂附在遊樂園的電子玩偶身上,並且威脅遊樂園的新老闆(與附近小鎮的居民)和惡魔簽約、不停為他們找來新鮮的血肉作為活祭品......從頭到尾很少說話的主角就是這個遊樂園最新、也是最後的活祭品,因為他比這些殺人電子玩偶還要兇惡。

這個故事的背景設定光是寫出來就愚蠢空洞不合理到了極點。

實際上,電影的戲劇過程也沒什麼巧思可言,怪異有趣的幽默感也顯得理所當然而欠缺創意巧思,完全是靠血漿與視覺風格(甚至還稱不上特效)取勝。

看主角逐一消滅那些殺人電子玩偶,看到的不是什麼熱血噴張、或扣人心弦的戰鬥,看到的是尼古拉斯凱吉個人的純粹憤怒被投注在這個角色上,就好像殺人魔的靈魂附在電子玩偶上...... 


尼古拉斯凱吉在憤怒什麼?(以下開始腦補...)

雖然說會因個人觀點不同而帶入不同的主題對象,但今日的好萊塢就好像這個主題樂園一樣,它從不是個販售夢想與快樂的地方,而是個滿足某些人邪惡私慾的工具與管道。有些人會說這是像溫斯坦頓這樣的淫魔用來狩獵女性的遮羞布,也有些人會這是左派右派用來散播自己的價值觀洗腦大眾的大聲公。

重點是:演員帶著自己的夢想來到好萊塢,但最後不管是「被利用完就被剝奪了尊嚴與對人生的熱情希望後丟棄到一邊」,還是「被慢慢扭曲同化、成為邪惡的一部份而不自覺」,他們始終是是好萊塢這個「弒樂園」的活祭品。


尼古拉斯凱吉的演員人生是從何時開始崩壞的呢?從他因為財務失敗而開始到處接爛片嗎?但這些被稱為爛片的電影本來就是好萊塢大宗,甚至可以說比起淪為政治正確散播機的主流A級電影,這些爛片反而可以更無拘無束、更忠於創作者的創意本位。

所以淪陷在這些電影中的尼古拉斯凱吉,到底是崩壞?還是過去被視為他演藝生涯高峰的幾部A級大製作(甚至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反而是讓他的演員人生沈淪的真正毒藥?

不管如何,能夠遠離這陣子好萊塢的各種紛紛擾擾,或許也是職業生涯崩壞的意外好處吧!(我會忍不住做出這樣的思考。)

2021年3月3日 星期三

【陋室銘: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小人】講錯了嗎?

原始文章: 「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小人:劉禹錫〈陋室銘〉原來是篇激怒文?」


簡單來說,因為劉禹錫是被貶官,當地知縣就瞧不起他,故意不給他法治編列的宿舍,硬要他去住破舊的小房子,劉禹錫就寫門簾做無髒字的抗議,知縣看到了就再把他轉到更小更破的地方...直到只剩下一屋一室為止,然後劉禹錫就寫了「陋室銘」。


講更白一點,這篇文章(轉連結)的作者無視「某官濫權不按規矩做事(好在中央政治鬥爭中選邊站)」,卻覺得劉禹錫胸懷對自身作為和選擇的堅持與自信是種很糟糕的鄉民行為。

文章結論還以點畫蛇添足的說「我不是要否定劉禹錫......我只是想要教導學生『好好說話』。」

挺奇妙的。

像劉禹錫這樣說話都會惹事的社會請問還有什麼希望呢?莫非社會(大眾集體)沒有責任維持自己的水準,反而是有能有才的人要(幾乎是毫無底線的)試著調適自己去遷就討好社會?

真的挺奇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