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這部片的主題就是關於信仰、關於上帝,我想沒什麼好爭論的,況且票房口碑人氣這麼差,應該也不會有人要幫它講話.......
所以......我就不留手啦!】
感謝上帝!除了信仰以外,它沒有留下任何讓我們可以接近它、了解它、試探它的管道!
連時間跟空間的絕對性都可以推翻的今天......這是件很了不起的設計與成就!
千百年來,男人女人關心的,除了怎麼把女人搞上床、然後推下床卻又不用負責任與承擔風險,和怎麼把男人騙進屋、掏光它的精力和荷包、奴役他一半的DNA以外,.......好像還沒有哪件事情比「上帝到底存不存在」更得到人們的關注。
不要搞錯!.....八成的人對「上帝粒子」沒概念, 八成的人也不知道凱因斯是誰,八成的人了不起知道尼采、叔本華,但說到黑格爾就舉白旗.......但一旦問到上帝、問到死後的世界、問到是否有天堂,超過九成的人都可以明白的說出他/她的意見。
「有上帝!」「沒見過上帝,所以我懷疑!」「沒有上帝!」「保險起見,就當做有吧!」......對於上帝,每個人多少都有種「態度」,而不會是「我沒聽過這東西」、「請用最簡單的方式解釋給我聽,不然我不想理它」........
重點!
對於「上帝」(或隨便一個你/妳心中最接近這個概念的東西),人們過往明顯是採取比較保守的態度,認為「上帝」凌駕在自己之上.......
但仔細解析這個態度,其實真正的意涵是「上帝是我們所能掌握/接近的事物中,最全面貼近真理的,而對於真理......我所掌握到的跟我完全不了解的相比,簡直微乎其微.......」
所以(古老的時候)人們願意在事情發展不如自己期望時,接受這句話「上帝自有其安排」。
一旦人開始狂妄到以為自己對真理的掌握已經超過自己未掌握的部分,或直覺得以為自己可以懵懂無知、任意妄為然後不造成任何破壞/意外,或至少可以理所當然的把結果都丟給別人去善後........
呆伯特法則、厚黑學、歐債風暴、整形手術、文憑主義.......人們幻想著自己可以靠著自己掌握到的那一點點知識,然後憑空架構出另一套機制,接著用這套機制去扭曲現實確又不造成風險與破壞與負面的效果......
當人們開始習慣這一切以後,接著大概就會停止思考,或不會只是滿足於用一種「態度」來面對「上帝」。
他們會開始大膽的直接定義/決定上帝的長像、喜好、做事情的方式!
在這部電影,上帝是大公司的老闆。但這形相並不特別。
特別的地方在於.......人們對於上帝的喜好,總是基於一種對「良善」或「理性」的執著。(戰爭,到底是容許戰爭存在、並去理解被後的理由比較瘋狂?還是自以為這個世界上有某種程序、管道、力量,可以讓所有的戰爭消失,讓這個世界變成不分良莠都歡迎的烏托邦比較瘋狂?......)
所以人們如果說到「要怎麼感動上帝」,或「怎麼讓上帝喜歡我」時,人們至少會用種比較客觀的態度來選擇或設想答案。
舉凡......當好人!......遵守安息日作息!.......記得禱告!.........
但我第一次聽到有人會主張:不顧後果代價追求自己的慾望可以感動上帝!
我真的......有種莫名奇妙的感動,因為這論調要不是上帝的玩笑,不然就是魔鬼的傑作!反正.......上帝啊!你真行!
所以......我就不留手啦!】
感謝上帝!除了信仰以外,它沒有留下任何讓我們可以接近它、了解它、試探它的管道!
連時間跟空間的絕對性都可以推翻的今天......這是件很了不起的設計與成就!
千百年來,男人女人關心的,除了怎麼把女人搞上床、然後推下床卻又不用負責任與承擔風險,和怎麼把男人騙進屋、掏光它的精力和荷包、奴役他一半的DNA以外,.......好像還沒有哪件事情比「上帝到底存不存在」更得到人們的關注。
不要搞錯!.....八成的人對「上帝粒子」沒概念, 八成的人也不知道凱因斯是誰,八成的人了不起知道尼采、叔本華,但說到黑格爾就舉白旗.......但一旦問到上帝、問到死後的世界、問到是否有天堂,超過九成的人都可以明白的說出他/她的意見。
「有上帝!」「沒見過上帝,所以我懷疑!」「沒有上帝!」「保險起見,就當做有吧!」......對於上帝,每個人多少都有種「態度」,而不會是「我沒聽過這東西」、「請用最簡單的方式解釋給我聽,不然我不想理它」........
重點!
對於「上帝」(或隨便一個你/妳心中最接近這個概念的東西),人們過往明顯是採取比較保守的態度,認為「上帝」凌駕在自己之上.......
但仔細解析這個態度,其實真正的意涵是「上帝是我們所能掌握/接近的事物中,最全面貼近真理的,而對於真理......我所掌握到的跟我完全不了解的相比,簡直微乎其微.......」
所以(古老的時候)人們願意在事情發展不如自己期望時,接受這句話「上帝自有其安排」。
一旦人開始狂妄到以為自己對真理的掌握已經超過自己未掌握的部分,或直覺得以為自己可以懵懂無知、任意妄為然後不造成任何破壞/意外,或至少可以理所當然的把結果都丟給別人去善後........
呆伯特法則、厚黑學、歐債風暴、整形手術、文憑主義.......人們幻想著自己可以靠著自己掌握到的那一點點知識,然後憑空架構出另一套機制,接著用這套機制去扭曲現實確又不造成風險與破壞與負面的效果......
當人們開始習慣這一切以後,接著大概就會停止思考,或不會只是滿足於用一種「態度」來面對「上帝」。
他們會開始大膽的直接定義/決定上帝的長像、喜好、做事情的方式!
在這部電影,上帝是大公司的老闆。但這形相並不特別。
特別的地方在於.......人們對於上帝的喜好,總是基於一種對「良善」或「理性」的執著。(戰爭,到底是容許戰爭存在、並去理解被後的理由比較瘋狂?還是自以為這個世界上有某種程序、管道、力量,可以讓所有的戰爭消失,讓這個世界變成不分良莠都歡迎的烏托邦比較瘋狂?......)
所以人們如果說到「要怎麼感動上帝」,或「怎麼讓上帝喜歡我」時,人們至少會用種比較客觀的態度來選擇或設想答案。
舉凡......當好人!......遵守安息日作息!.......記得禱告!.........
但我第一次聽到有人會主張:不顧後果代價追求自己的慾望可以感動上帝!
我真的......有種莫名奇妙的感動,因為這論調要不是上帝的玩笑,不然就是魔鬼的傑作!反正.......上帝啊!你真行!
1 則留言:
追求內心的慾望,是好萊塢電影的大主題X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