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賽德克巴萊】歷史歷史濫番茄

當A和B的意見觀點發生衝突時,有兩種結果,一是其中一者的意見觀點正確,二是兩者的意見觀點都錯。

邏輯清楚的人馬上會知道我想講什麼。

A錯、B也錯,並不代表「絕對的正確」不存在。

就好像電影【鈕扣人】的台詞一樣,「我們只是壞的程度不一樣罷了!」這話的意義並不是說「沒那麼壞的人就是好人,」更不是說「只要比X%的人好就可以算是好人,」以上皆非!

因為......好人的標準是不會變的!

所以......當遭遇到A和B的紛爭、而且好死不死剛好又是A和B皆錯的狀況下,  腦筋清楚、有格調的人會掉頭離去、或是立刻將自己從中抽離保持中立,而不是靠著盲目的直覺、人情包袱、私人利益來從中做選擇,選擇之後使出一切手段抹黑、打壓、OO、XX那些和自己做出不同選擇的人。



坦白說,要「人」有這種水準的格調和頭腦並不容易,(連我自己也是說說而已,)可是往另一個極端方向的行為表現靠攏經常是被大眾公認為極度「理所當然」、「可以、也應該被容許」的表現。

所以我們經常要忍受/經理以下這樣的言論........

「這就表示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確,」「重點不是如何掌握正確,而是如何詮釋自己的行為,」「只要別說他們是錯的,他們就都不是錯!」........

說白了(個人理論),人在面對這些時刻狀況時講這些話,並不是因為這是正確的,而是因為他們不想承認自己的軟弱,同時從中找到為自己的行為開脫解套的理由罷了!

要避免掉入這種自我解套的低俗模式,當劇本走向處於這種A錯、B也錯的時候,編劇要不是將理性/正確/絕對理想的觀點用抽象方式埋設在劇本中,就是藉由角色C的行為言論來帶出這樣的觀點。



本片,魏德勝既是導演、又是編劇。所以......如果本片「疑似」將所有的抽象觀點維持在「解套」上,顯然也沒有添入任何可以帶出/具備客觀言論行為的角色,那......我實在懶的理這片好不好看、有沒有娛樂性、製作多龐大.........



【開始婊啦!】

基本上,人類的文明為何重視歷史?不就是因為藉由觀察歷史,可以得到何謂理想的、相對正確的、理性的、有前景性的行為/觀點/思想/價值觀嗎?

(請不要把「歷史唯一讓我們學會的就是:我們沒辦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東西」之類的話搬出,前面那堆落賽長的文字就是要解釋這句話背後的邏輯與用意。)

(英雄當然會有瑕疵,但那是指英雄因為自身智慧與能力的不完滿,導致自己經常必須要做出「必錯之選擇」,而不是讓每個臣服於自己的短視、野蠻、物質和權力慾的小人物有機會可以藉由文字或影像來包裝自己、為自己獲得漂白解套的機會。舉例:三國演義永遠只會是小說,而不是歷史,會把他當歷史研究的只會是俗人,可能永遠不會有所作為。)

如果用沙盤推演的方式,以天羅地網無所不包為等級,來評斷魏德聖的作品,我發現:不管魏德聖的用心為何,基本上都是失敗的、甚至是低俗的。

想要反不理智的民族主義?(然後變成無所謂作為、沒有立場、甚至偏向反秩序的消極虛無主義?)想要點醒被奴性左右而看不清統治、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真相?(但其實只是再為所有曾經被強權打壓過的人強加上一層虛假的神聖光環?)想要鼓勵大家去深入這個島嶼的歷史?(不多講,大家看看新聞就知道......).......不管是什麼,最後都只是用一個更狹隘、更不理智、更粗暴、更低俗的東西去替代、去填塞那些可能是渴望答案、或只是單純的想要打嘴砲、尋求娛樂的大腦。

就好像把腦中的歷史濫蕃茄,換成魏德聖的濫蕃茄。

Fuc_!



雖然電影應該以娛樂效果擺第一位,但我這篇文不是要告訴大家什麼觀影指南,或是觀影後心得。

以上就是我對魏德聖、對【賽德克巴萊】的想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