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屍落之城:用莎士比亞悲劇來呈現轉型正義的兩難



這是個發生在「虛構」的朝鮮李氏王朝中其中一任帝王家族的奇幻故事。

但也可能只是因為我從有限的中文資料中查不到,其實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


如果看過電影「弓箭之戰」,會知道李氏王朝曾經遭遇「尚未建立清朝」的女真族入侵,(對!這是入侵,但據說真實歷史並未像電影講的那麼不堪且殘暴。因為當時女真族的目標還是希望朝鮮能夠將忠誠的對象從明朝轉為自己,所以這樣大規模的燒殺擄掠實在沒有必要,只是為了讓電影的情境能夠成立而做出的改編。)

在那之後,其實他們有一段時間都是清朝的強霸壓迫下的「受害者」。

受害者要挺身反抗強橫霸道的壓迫者的難處在本片被展露的透徹淋漓。

領導者怯懦(擔心先祖遭遇的兵戎之禍再現?)和不知放低身段(只會要求下位的人順從自己的帝王身份?)而一事無成、毫無作為;除此以外,疏遠了不願順從自己標榜的口號(凝聚國家王權?)但滿腔忠誠熱血的人,反而任由只會喊口號、但其實內心滿是為自己的私利打算的小人把持權力機會......幾乎所有的改革與社會運動都是這樣垮掉的。

這看起來就像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總和,帝王的形象有李爾王和馬克白的影子,迷信預言占卜、行事殘暴毫無自覺、渴望子女臣民對自己的愛但看不清誰是真心愛自己的...;從主角的角度來看,他就像哈姆雷特一樣行跡放蕩(喜歡講些粗鄙低下的用詞、不管走到哪裡都只想獵艷)、但其實內心深處對於忠義和家族責任有著矛盾且堅定的立場可總被誤解。

最後,主角哈姆雷特起身要為父親與兄長復仇、阻止奸臣的詭計挽救王朝於顛覆的危難,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拿起日本武士刀搭配在清朝學來的武術...這就好像在嘲諷近代亞洲國家彼此之間的恩怨,大家總是彼此為首要敵人或威脅,歐美來的科技(槍砲)就成了挽救國家貧弱、顛覆局勢的捷徑,結果這條捷徑不但反被內敵奪走、令內敵成為更大的威脅,還因此招來更可怕的危害。

但其實真正改變自身貧弱的秘訣,其實一直都在自己與敵人身上,清朝的武術、日本的刀劍,只有能捨棄無謂的民族傲慢與封閉,學習敵人之長(但又保有自身特色)的人才會真正逐漸強大。


作為「活屍電影」,它不在電影形式手法上下功夫,說白了依舊是部很扎實的動作片,雖然都還是「主角要領導一批雜兵從殭屍重圍中殺出」,但劇情考究之扎實,可以說是真正「突破」了所有殭屍電影的窠臼。

到底誰能說清楚「在被活屍毀壞的世界中,倖存者可以靠著四處搜刮物資生存多久?」「為什麼每一天都有數不清的殭屍穿越森林來到圍牆旁?」...不解釋不交代不思考。

這種不解釋不交代不思考是「活屍電影」一直以來難以被「主流」承認的原因。我們很難看清楚生存者聚落的全貌,我們很難搞懂他們接下來要往哪個地方流浪,我們很難跟隨著主角的領導去理解他的戰略方向......

但本片成功突破了這些限制。這反而才是種創新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