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 星期五

反社會電影其實本來是種電影大宗。

譬如傑森的母親在十三號星期五中選擇屠殺不相干的人來發洩自己的怨恨,而電影選擇引導觀眾的情緒、讓觀眾就算不厭惡她也會「體諒」她,這裡頭所使用的就是種反社會的觀點。──簡單來說,就是用非正當手段控訴這個社會的不公不義。

(早期的恐怖片經常會賦予殺人魔屠殺這些受害者的「合理性視野」,這種手法的本源應該是種「反社會」。)

所以一般來說,電影中提到的反社會應該還要能夠跟「道德虛無」或「犯罪電影」做出區隔。

雖然這些電影也都會有反社會的影子或要素。譬如【太保密碼】就是典型!「為了追捕這些毫無法治概念、手段凶狠毫無節制的罪犯,竟然用上了最大尾的流氓警察!...為什麼警察體系中可以存在著如此人物?這豈不是本末倒置?」


但,重點是這些電影本來是種電影大宗。會萎縮到今天這種地步,主要是因為電影觀眾年齡層不同,青少年跟女性變成了左右電影票房的主力,──成年男性向的電影變成



因為反社會是件美好的事!因為我們這個時代和這個社會並不道德!甚至經常很邪惡。

可能很多人會反對這樣的說法,因為「常識」告訴大家「社會提供了各種庇護和方便大家遵循的公平法則,這些都超過它帶來的限制或不友善。」

但這是狗屁一堆!

社會的存在是種人們基於人性與道德原則下互助互動的產物。是人們選擇了合作跟庇護彼此,還有自願的討論出公平法則後遵循它,(這就是信用的開始!)而不是社會主動出現並提供這些東西。



但這個社會確實提供了一些東西...看過在學校中品學兼優的乖乖牌嗎?

如果我說「其實大部分的乖乖牌並不是真的乖乖牌」,一定很多人搶著點頭。乖乖牌裏頭有些人是因為掌握到了在檯面下胡作非為的技巧,也有很多人是因為掌握不了這種技巧,所以只會安分以換取獎勵肯定。

像「受師長信賴的團隊領導人」經常會在危難中變成「貪圖領導位置」「顧著趁機排除異己」的壞人,這些人能夠成為這樣的人,靠的其實正是社會提供的「規條」和「庇護」。

如果還沒理解這段話背後的意義,我可以說明白一些...

任何理性的思考和聲音都會知道「質疑跟挑戰社會的負面性」永遠先於「維護社會權威的正當性」。

(麥特戴蒙的【心靈捕手】就是因為這樣,被我訂為「影史最邪惡的爛片」,因為它毫無道理的把人們的反社會情緒定義為「心理缺陷」,也因此完全否定了「反社會」的必要性、正當性、與正面意義。)

所以...如果一台囚車在荒野絕地中出了差錯,最後的英雄一定不是警衛獄卒,而是某個囚犯;最大聲最囂張的壞蛋或許是囚犯,但最終擋在英雄面前的,一定是獄卒化身的惡棍。

這是公式?不!這是某種娛樂文化的社會義務!它有必要在無意間告訴觀眾這個事實!



社會提供的庇護其實經常也可以沿用在「拍攝電影」本身。

譬如這次的【自殺突擊隊】經常收到的惡評之一就是「動作場面平庸」...(靠!這不是我自己也在用的嗎?)

仔細思考一下:動作場面要不平庸幹嘛?

答案很顯然是:讓看電影除了內容以外,可以有一種「完全無視內容」的藉口!電影追求動作到了極致以後,動作便成了電影的實質內容,不再是戲劇。

這種策略其實是很奇怪很不合理的。問問骨灰級的觀影人「爆米花電影是什麼鬼咚咚?」

對!看電影配爆米花的歷史非常久,但難道看電影的目的竟然是給自己製造胃口消化爆米花!.......可是這討論無法進行下去,所以點到為止。




(待補完...)

所以那些在社會中適應不良,甚至生存困難的人,如果不是被淘汰,或甘於當個邊緣人,不然就要「活在社會中,但明確的反對這個社會,不跟社會和諧共處。」

(待補完...)

所以...雖然【自殺突擊隊】被我評為爛片,但我也強烈建議年輕人走進戲院看...
電影不是讓人看完覺得自己很潮很優秀的,電影是真的可以直入人的心靈,讓人改變讓人進化的...
看看這部電影,如果可以深入理解劇中腳色的視野,或許...可以增加你/妳免於被一堆在這個社會中氾濫的謊言荼毒的機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