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惡靈戰警2】再瘋狂,也不要忘了追尋歡樂和幸福!

【為了成就某些事情,不管是好事壞事,我們經常會以為「人性」是這種過程的累贅、甚至是弱點,而拋棄「人性」,就好像超人(曾經)老是在路易斯連恩面前當超人。

但......「正是因為想要成就某些事情,所以我們更不該拋棄人性。」...我很喜歡這個論點,也很喜歡導演詮釋這個論點的手法!

我想.......Chieleo(【快克殺手】的主角)之所以不是個討人厭的冷血殺手,也是同樣的道理......「靠!站在摩托車上享受日光浴?」】

看完這片從戲院走出來,聽到兩男一女跟在我後面討論這部片。

女:「覺得好看嗎?」

男一:「我覺得沒有第一集好看,用來懲罰壞人的凝視能力效果,這集被徹底遺忘了......」

旁邊聽了當下我有種火大的感覺:部落客(不營養大雞排)寫文,不是要讓你們拿來炫耀、騙女生、假裝自己很有深度用的。

不過這只是小插曲,基本上跟我對本片的觀感沒有關係......



我很喜歡這片!

它替超級英雄電影樹立了一個形象和視覺效果以外的途徑!

就算是蜘蛛人,也是很講視覺效果的!否則其實沒幾個觀眾真的會從螢幕上體會到彼得帕克當超級英雄當的有多鳥吧!

可是這部片卻在劇本中植入了一個又一個的隱喻,去不停的批判所謂的超級英雄類的創作所必須遵守、或被制約的傳統。



首先:超級英雄都是瘋子!

顛覆了第一集結尾的一些設定,「只要有超群卓越的意志力,人都可以控制自己的黑暗本性!」但這集卻表示了:主角沒有徹底淪陷,是因為惡魔不夠力!

簡單來說,傳統理論中超級英雄之所以是超級英雄的那個最最最基礎的著力點,──意志力,根本上是狗屁!比較多的要素都在於巧合跟好運......

特別是當主角本身也徹底缺乏善用自身能力、對抗邪惡的自覺時,把他能夠掌握詛咒、成為正義的一方歸功於他的意志力?.......太一廂情願了!

根本上的問題是:惡靈戰警並不是正義的一方,它只是剛好需要吃壞人而已!

而它為何會如此?......因為它瘋了!(爆一下劇情:真正的惡靈戰警/惡魔直入主角體內的力量,其實是一個被惡魔扭曲、已經陷入瘋狂的天使。)

它瘋狂到心中什麼都不剩,只剩下一種對罪惡純然的憎惡......

(夠帥吧!想想那些抓著社會新聞開罵的鄉民...電視上的名嘴.........都是瘋子!)



這種瘋狂只有另一種瘋狂可以克制,也就是主角那種「不怕死」、「甘願放棄生命」的覺悟。

別高估這種覺悟,因為那不是什麼「想保護其它人免於惡靈戰警毒害」的正義感,而是種內疚。(請自己進戲院看,我就不多解釋。)

但即使再瘋狂,主角也不會忘記身為人該有的一些「溫度」,即使自己渾身劇痛時,仍會想要給小男孩一些安慰,即使正在荒涼的馬路上趕往未知的命運,仍試圖努力帶給小男孩一絲笑聲......

「我們」總是(不知道是因為被教育,或自願被同化)都習慣了因為著某些目的/代價/成果,而放棄去享受當下的生命,例如國高中生應該犧牲體驗世界的機會,而埋首在書中,例如上班族應該放棄無預設立場的心態去進行社交,而是要時時刻刻不忘建立人脈.......

在公路上趕路時,主角努力的跳起來表演「瞧!我是惡靈戰警!我的小便會噴火!」或是「載」著小男孩就在街上表演起了各種飛輪特技......不是正在趕路嗎?不是正在急忙的尋找安全的庇護所嗎?那一刻,小男孩的笑聲,主角自信的表情,讓這一切都遠遠的拋到腦後,連畫面上似乎不太有溫度的陽光都炙熱了起來!

 「我們」總是(不知道是因為被教育,或自願被同化)都習慣了因為著某些目的/代價/成果,而放棄去享受當下的生命,可是......連主角這般心靈已經極度逼近崩潰、甚至是徹底瘋狂邊緣的人,也不忘在這條馬路上為自己的人生製造一點歡樂.......如果所有人的人生都不再值得度過,都變的味如嚼蠟,要超級英雄來守護我們做什麼?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台灣不是孔孟學堂,但百姓平均的道德標準不可以比監獄差啊!──現在來聊Makiyo,應該很安全吧?

【好長的標題。

我始終很好奇,那個司機到底有沒有在車子上做出不當的舉動?例如出手拉扯Makiyo或同車的女藝人,(為了強迫他們綁上安全帶。)

我想這個疑惑可能永遠沒機會知道了!今天司機就算說謊,大家也會當作他在講實話!今天Makiyo就算說實話,只要內容牽涉到「這不是我的錯」,大家都會直接把它當成「喔!妳又在說謊了!」】



話講在前頭、而且是講到白──我覺得普羅大眾的反應綜觀來看很噁心!

把整起事件分成「打人事件的調查發展」和「普羅大眾的反應」分成兩條時間線,很明顯、但大家都不會質疑的一件事情就是:大家始終是未審先判!

事情一發生的頭兩天,有朋友問我對這起事件的看法,我說:「天知道友寄隆輝是受什麼樣的教育、或接受了什麼樣的觀念,他可能認為用暴力教訓一個自己為是白目的人,是種正義!是種展現男子氣概的方法!......反正他就乖乖去接受法律制裁就好。但是說到Makiyo,我覺得大家的反應有點誇張,因為大家要一個弱女子怎麼去面對這些事情?要她去勸架?...搞不好她自己也被嚇傻了!搞不好她自己也一時反應不過來、以為男的只是要教訓司機一兩下而已...怪她說謊?誰那麼偉大、那麼誠實?如果那麼簡單,幹嘛還要在電影中植入道德勸說、鼓勵大家自首?我不是說說謊是對的,但把說謊當成這種天大地大的事好來當作藉口指責別人?...大家以為自己是上帝嗎?而且...那個司機到底自己有沒有不當的行為?(以下請看開頭...)...



我知道整起事件牽涉到大眾對演藝界、或藝能界早就有的不滿。

但這不代表大眾可以因此就事實真相丟到一邊、任由自己的情緒狂飆吧!

明明整起事件的起始點,是種臆測!而且是毫無節制、分寸、甚至是基本常理與根據的臆測,(看我上面講的話。)結果今天這個臆測就好像是「碰運氣一般」得成真了!......

結論我不講,大家自己想,因為說白了就是「噁心」兩個字。



在臺灣,這樣的事情始終不斷上演,例如:每次有牽涉到刑事司法的事情發生時,大眾都會第一時間把自己的利益與生活形像帶入新聞兩方(或多方)事主中,然後就以此為依據:偏頗的先決定了事情的事非,而那通常表示形象跟自己最接近的一方會獲得自己的支持與肯定!然後才是開始分析事件利害對錯,能夠片面擷取則片面擷取,能夠用言語扭曲就拼命用言語扭曲,如果自己使不上力就上網糾眾團結合作.......反正事情的結尾並不在事情的真像曝光那天,而是在大家的情緒得到滿足的那天!兩者也往往差很遠!

這次的事件,只是大眾走好狗運,事情很大部分的真像,跟他們的情緒走向是一致的!

只是如此而已。

這不代表過往千百萬件類似的事情中,這種模式有比較高的正確性、比較可取的價值、比較不讓我噁心的感覺。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愛情藥不藥】【愛在周末邂逅時】They fuck too much.

關於【愛情藥不藥】,即使扣掉那有點稀奇的題材,和女主角露點的噱頭以外,這仍舊是部製作非常精良的電影。

只是這部片講的是一對「沒有未來」的情侶的故事。



資本主義社會下,人談戀愛、組成家庭的目的是很簡單又很實際的,就是讓自己成為生產/消費的一個堅實零件。

簡單來說,資本主義才不在乎你/妳照著他們的遊戲規則走是否會幸福快樂開心,資本主義只在乎你/妳的成本/故障率/使用壽命。

套句【愛在周末邂逅時】男主角2說的話...眾人以為自己有自由選擇權,但其實選項跟可能性都已經被侷限住了,看似有自由的選擇權力,但各種制約讓我們只會作出可以預估、而且都大同小異的選擇。

我們不只紛紛被制約成「受義務教育、念大學、畢業找工作、談戀愛結婚、生小孩、讓小孩走同樣的路...」甚至連「用什麼樣的態度受義務教育」、「念什麼樣的大學」、「找什麼工作」、「和什麼樣的人結婚談戀愛」...... 和什麼樣的人結婚談戀愛?......條件看似千千萬萬種,但其實大家追求的,不外乎是可以一起正常生兒育女(讓自己符合資本社會需求)的對相罷了。



幾乎所有的愛情電影追求的,不外乎兩點,「感人的愛情」和「最接近永恆的幸福與快樂」......可惜大多數的愛情電影始終免不了成為資本主義的傳聲筒,「愛情是建構在外貌和金錢之上」......寫法很多,隨便各位自行發揮。



總之,我很欣賞這部片企圖鼓勵所有人(在作自己以前)丟掉所有世俗灌輸的狗屁價值觀,然後才是從一個全新的視野去看待、去尋找真正直得自己追尋的人事物。 很希望這兩部片可以多花點片段在這上頭,而不是ㄧ直在那fuck、fuck、f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