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博物館驚魂夜3】

這是2006年第一集上映時,大概在十月初期出現在戲院外的海報。

第一次看到,是在台中中華路上的日新戲院外。

「咦!那不是羅賓威廉斯嗎?主角到底是誰?挺好奇的!」那個時候沒有使用IMDb的習慣,不然馬上會知道答案。



雖然第一集在評論界可以說是惡評如潮,因為它的劇情結構過於平版,而且「荒唐」兩字已經遠遠不夠形容它的背景設定,──而且有個很奇妙的點:館長到底知不知道夜晚發生的事?顯然第一集是知道的,第三集似乎有個小小的疏忽。──但我就是很喜歡這部電影!

因為它很成功的點出了「歷史的樂趣」



這幾年,我們看過很多古典歷史鉅作,有一半出自雷利史考特之手,如果把魔戒系列也算進去,有三分之一出自彼得傑克森,剩下的有【斯巴達三百壯士】、【亞歷山大】.......還有一點都不史詩的【劍客聯盟:雲端之戰】(對!我連這片也算進去。)

很可悲的是:對觀眾來說,這些電影終究只是電影。大家看完【神鬼戰士】,不會有多少人去探究羅馬帝國後來的發展、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衝突如何善後........

因為人們看電影中舊址感受到感官與情緒的刺激,而沒有理性層面的樂趣。



「歷史」其實並不等於「發生過的事」,而是「後人用現有的資訊去臆測並重現發生過的事」。

所以博物館裡有化石,想要藉著化石的姿態去臆測暴龍走路的方式,──然後導演很惡搞的表示:錯了!暴龍其實是種可以當作寵物的動物!

所以博物館裡有匈奴王的蠟像,想要展現他的兇猛,但其實文字歷史學家指想強調他的殘暴,──然後導演再惡搞一次:錯了!這個男人想要爸爸溫暖!

所以博物館裡有Sacajawea,一個頂天立地於荒野之間的女人,──然後導演再惡搞一次:錯了!這只是個婚姻不幸福的女人!



人們可能永遠無法去正確的型塑、還原歷史,但人們卻可以從探討、研究、分享的過程中,找到很多超越「歷史」的東西。

這才是歷史的意義,這才是歷史的「樂趣」。(可能某些人會寧可把自己的腦力花在其他的主題上,但我的目的並不是想爭論哪個比較值得,或哪個比較有趣。)

這個層面在第三集是完全缺席了。

大英博物館是座古怪陰森的大建築物。

主要的新歷史角色都是事蹟無法考證傳說或虛構人物。

雖然故事結構比較完整,不像第二集一般突兀,但我感受不到樂趣.......因為歷史文物只是電影背景,只是電腦特效處理的物件,並不是故事的內容。

我寧可看【國家寶藏三】,(但沒聽說有這部片,)感受一下那種「踩著歷史謎團,勇敢向前」的豪邁。(這片不單單只是要「愛國」而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