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正宗「鬼玩人」最大的魅力並不是「戲謔」,山姆雷米除了在後續兩集「鬼玩人」有使用戲謔手法以外,他的作品再無這種戲謔成分,反而都很凝重的去探尋這種「邪惡終將會勝利、善良終將會沈淪、這一切本來就是生命無常定律的一部份」的悲劇性與無奈。(尤其是鬼玩人系列本身。)
這在當代(80年代)的恐怖片之林中很是很獨特的。
因為當時的恐怖片本來就逐漸地轉為戲謔式的砍殺娛樂片,除了砍殺娛樂外,恐怖電影都避免去有什麼微言大意,做的都是些很膚淺的指涉與批判,所以才會有「發生性行為者必死」之類的不成文規定去機械教條性的告誡觀眾「不要放蕩」(但觀眾都知道這只是種戲謔而不當一回事)。
所以忽略正宗「鬼玩人」去呈現的悲劇性與無奈,卻過度放大聚焦在它戲謔手法的「獨特」「經典」,其實是「很可惜」、甚至很「莫名其妙」的。
若說到「生命無常」,本片百分之百的掌握到了「一夕間,(主角的)生活樣貌徹底天翻地覆(毀滅)」的悲哀。
除此以外,它也成功的挑戰了好萊塢主流恐怖片常見的一條常用規則底線。
「悲劇與恐怖的下場只屬於上流社會和墮落腐敗的人」。
窮人不會莫名其妙成為惡魔的受害者,有錢人才會,因為有錢本身就有罪。(大家自己閉上眼睛體會一下最近看過的好萊塢恐怖片....)
這當然也是種機械教條性的道德指涉批判,去滿足觀眾對現實世界的小小不滿,「討厭的爛鄰居去死吧!」「討厭的陌生有錢人也去死吧!」
但本片一腳踢開這條底線,故事背景的公寓不是什麼豪華上流公寓,故事的主人公們也不是什麼不小心闖入社會底層的雅痞大學生或社會菁英。
就是看到一批人生正陷入五窮六絕七不翻身的社會底層小人物成為惡魔的犧牲品、在絕望恐懼中被拖向地獄。
大推。
尤其是看到「女權主義者」紛紛成為首批受害者,更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