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是講述一個有正泰鞚的殺手組織,專門收集長相清秀的小男孩,將他們替成光頭、在後腦勺標上編號後,再將他們各個都訓練成殺手。
也因為除了殺人以外,他們什麼都不會,沒有名字、沒有社交經驗、不懂普世價值觀......像主角,到了四十歲都還是個處男,只能看垃圾雜誌學習和女人交往的技巧,結果連『女人很怕死人,千萬別把它們和她們一起擺在後車廂』這點大忌都不懂......(我也不懂,我可以當殺手嗎?)
對於心儀的女孩子,牽牽小手、逛逛街、吃吃飯,就足以滿足他的渴望,真要有進一步的發展,即使對方都已經主動投懷送抱......不舉?不敢?不能?......答案不管是哪個,在動作電影中都只象徵一個意思:你這個沒用的死阿宅!!!!!!!這時候就別搞純情啦!!!!!!
人如果無法獲得實質成長,記憶就無法累積,所以數十年的殺手生涯讓主角開始經常回憶著自己的童年,就連電影都用童音唱著聖歌當開場...
這部電影處處充滿了看似像電玩『致敬』,但我懷疑根本是在揶揄的成份。最大、最明顯、最充分的證據,就是我上面我說,對整片劇情的側寫。
難怪數十年前,好萊塢和電玩界原本吹起一場合作的風潮,但是卻又一夕之間消失,--因為雙方在製作上的理念真的差距太大了,很多跡近不可思議的劇情,如果出現在電影中,編劇不是被打槍就好,恐怕會被製片抓來在片廠血祭一番,但電玩公司和玩家卻安逸於這樣的水準,一窩就是十幾年。
太空戰士系列,惡靈古堡系列,勇者『逗』惡龍系列,龍與地下城系列,......不怕被電玩族公幹,但是電玩遊戲的劇情,除了溫情狗血和華而不實的背景設定以外,向來都很鳥很幼稚,空洞已經是最好的情況了。
所以...本片很讚!但實在不適合那些一輩子只玩過電玩、或以為電玩是聖經的井底之蛙。
【前幾天,在街頭用『399四片』的價格補到這片,所以寫一下『心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