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

【美女試爆場 Skinford:Death Sentence】該把這種類型的電影埋葬了

 


(夭壽!原來還有續集啊!......真的是噱頭無敵!)

出乎意料的,電影的基本功很扎實!

攝影、分鏡、取景、特效、演員演技、服裝、動作.....各方面都有一定水準。


故事的基本調性就是「五路追殺令」那種「大逆轉」路線的黑幫暴力犯罪電影但融入了奇幻色彩。

但做得太過浮誇、也缺乏本該有的衝擊力,變成硬幫過度發散缺乏出口(終點)的故事收尾的廉價手段。


電影最奇妙的地方是大量的使用了女權主義電影常用的一些視角符號,例如對女性的壓榨與對女體的剝削,還有男性對暴力衝突的渴望,但又加入了很多完全反其道而行的元素,例如一堆兇狠的女性反派。

將這些東西用有一定品質水準的方式融合在一部電影中,證明這片絕對不是一部沒天份沒巧思也不用心的三流編劇導演製片湊在一起搞出來的東西。

只能說「大逆轉」路線的黑幫暴力犯罪電影已經式微了。(「五路追殺令」到了續集也爛掉了,瑪歌蘿比的「刺殺終點戰」又失敗的毫無懸念,布萊德彼特前陣子的「子彈列車」其實一樣也缺乏衝擊力。)

整個電影創作環境缺乏讓編劇去沈澱醞釀一個真正有衝擊的故事,單靠燐光片羽的靈感或巧思(擷取並改編過往經典電影)是不夠的。

2023年4月19日 星期三

【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天殺的狗啃的破爛劇情


要我說「我喜歡這片」?我還真的說不出口! 

它的故事既沒有童趣、也沒有深度。

很不客氣的把成人世界的「殘酷」講出來,(要靠一技之長或天份在這個世界獲得自己的立足之地是很困難的,)但又用老套俗爛的搞笑手法來實現它,(結果「殘酷」變成一種不現實的惡俗笑話。)

最後變成只是在利用瑪利歐成為英雄的冒險過程,來吹一個泡泡,將每個人心中不負責任、不想長大、不想進步、不想務實的中二情懷包起來,讓每個人看完電影後(或許)都可以活在「自己可以成為英雄」的幻想中繼續原地踏步,(這連最低水準的療癒功能都沒有!連迪士尼皮克斯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電影這樣拍也不是不行,畢竟娛樂效果不俗。

但要說它好?媚俗也是要有節制的。


爛片。

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65:恐怖星球】生命的無常

 



這部電影試圖用一個可以跟「星際大戰」或龐迪索的「星際傳奇」相比美的科幻宇宙做背景,無法評價它的成功與失敗,因為電影最後除了暗示那樣的宇宙存在以外,其實並沒有給我們任何關於這個宇宙樣貌的資訊。

真正的電影角色從頭到尾就四個人,而且文化方面讓我們用來理解想像的線索也不多,但它又確實存在。(那是個龐大的文明,有複雜的商業與政治,但也有很原始靈性的個人主義。)

「我們(人類)是如何去感受跟確認文明的存在?」用這個問題的答案作為電影從劇本化為實體影像故事的基礎手法,挺奇妙。


但故事主軸跟這個背景一點關係也沒有。

編劇大可以選擇讓故事發生在現代人類所延伸而出的未來,(而不是某個不知道今日下落甚至存亡的外星高等人類文明,)然後故事背景是某個充滿類似恐龍怪物的異星球,但電影沒這樣選擇。

可能是因為電影希望能夠講述一個確實支配著我們賴以為生的「地球」上所有生物都要遵循的法則:萬事萬物有生有死,這是必然,沒有什麼悲喜辨別的空間。

主流常見的電影會說:努力地半天,結果她還是死了,這是悲劇。

但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是:除了對她本人是悲劇以外,對其他人而言不就是生命的一個註腳,所謂的悲劇只是把自己的情緒感受過度放大而已,(生命本無常,請繼續努力精彩的活下去。)

2023年4月9日 星期日

【校園大逃殺 Run Hide Fight】什麼時候殺戮/博愛變成答案了?

 


哲學(議題?思考?結論?辯證?)是為了追求某種「功用」。

但這個功用是什麼?

有種邏輯(思考)是認為如果我們能定義出這個功用,則我們會更清楚知道該如何追求它。

所以就有人認為這個功用是指「利益」,則產生了功利主義,也有人認為這個功用是指「進步」,所以有了進步主義。

這些東西不是成了昨日黃花、不然就是準備成為昨日黃花,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定義太過狹隘而導致經常失去功能,或是因為它們根本就是建立在欠缺因果實證思辨的一廂情願上。

另外也有種邏輯認為「不管怎麼定義這個功用都不能保證任何事」,因為哲學的功用不就是「解決問題」而已,所以「知道這個功用的定義」本身就只是解決了「不知道這個功用的定義這個問題而已。(「我知道了這個功用的定義」,功能完成。)


上個世紀末,對於以巴衝突、中東問題、恐怖主義全球化等問題,有人生出了一種思維或態度、並形成了一種未被命名的主義,去試圖「解決問題」。

那就是:一切的根源在於我們不停的將受害者視為加害者。

這種主義認為以色列周邊的國家其實是以色列的受害者,中東恐怖份子其實是美國全球化的受害者,所以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不重要,省略。)

這個主義(以下稱為A主義)盛行了好一陣子,直到網路資訊真正發達,真正精準可靠客觀的資訊開始在上頭被廣泛流傳(而不是基於搜尋引擎的導引),人們又發現A主義的虛假與錯誤:過去被A主義視為受害者的國族團體其實並不是受害者,如果A主義能夠證明「以色列/美國懷有某種罪惡」,則在不跟A主義的這項證明互相矛盾的前提下,一定也有辦法產生一個主義(以下稱為B主義)去證明「以色列周邊國家/中東被美國制裁打壓的諸國懷有某種罪惡」。

所以A主義在解釋完問題的全貌真相後所提出的解答建議會失效,恐怖份子們不需要被同情、甚至不值得被理解,跟他們道歉、為他們去將以色列或某些東西當成錯誤修正完全無法解決問題、無法化解和平復這個已經存在的恐怖主義仇恨思潮。


我稱B主義的產生其實是種反動,它的產生並不是為了一起跟A主義思考同樣的議題並產生解釋和解答,它的產生往往就只是為了證明A主義是錯的而已。

幸好本片沒有這麼反動。

它乍看之下只是種對雄性沙文極限發揮的【終極警探Die Hard】用女性主義去做廉價模仿的山寨貨,但其實它真正的核心與爆點卻是對今日美國泛濫的同情同理思維所形成的主義做出了反省與摧毀。

這個社會當然冷酷僵硬,學校老師們當然很多尸位素餐,但這不表示那些憤怒的校園槍擊殺手有值得同情理解之處........因為「很多人跟憤怒的你們一樣無辜,你們憑什麼將他們捲進你們的憤怒中?」


很棒的電影。


片尾曲,這是最廣為人知的版本。


片尾曲,這是原唱。



片尾曲。本片的版本。



2023年4月7日 星期五

【曼達羅人 第三季第三章】何謂命運?


這集不是典型的星際大戰電影,它的哲學論述層級(雖然議題與論點有點虛無)摔開了星際大戰慣常的水準不知道幾個車尾燈的距離。

「博士」為什麼最終會迎來如此的結局?


這是個同理心的問題,人都關切自己的命運,可總是在感慨自己看不清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但如果能夠把這種「關切」從自己轉移到別人身上,其實思考別人的命運也能幫助自己思考自己的命運。——這是比較功利的角度去看待哲學命題的價值。


不爆雷,直接講。

如果答案是「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一旦接受這個答案後就會發現:其實很多事情他並沒有選擇,不管是當下的身份,或是過往的人生,甚至是被「暗示」要在被洗腦和被當隱形監獄的囚犯間選條路,這裡頭的每個環節都沒有什麼「選擇」可言。

如果答案是「這是冷酷高壓虛偽的社會體制強迫他別無選擇」,一旦接受這個答案後就會發現:沒有一個環節不是他自己明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與立場後做出明確的選擇。

簡單來說,如果試圖將任何答案套進問題中,例如「他的性格」「他的人生經歷」 「社會法治的壓迫」「社會文化的誘惑」「朋友的背叛」「敵人的陷阱」.......其實每一個都可以當作答案,但又沒有一個是答案。

這變成了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思考這個問題,不管是功能或意義,都失去了目的。

因為沒有答案,自然也不會有節論。

這形成了一種悖論:從思考這個問題(「博士」為什麼最終會迎來如此的結局)中,你唯一真正能學到的,只有「不要去思考這個問題」。

2023年4月6日 星期四

【曼達羅人 第三季第六章】告別冷硬殘酷的西部荒野宇宙,傳道者將要踏上一條充滿希望與機會的道路

傑克布萊克!


這集喜劇效果極佳!噱頭充滿爆點!

它試圖讓「曼達羅人」的氛圍從「冷硬殘酷的西部荒野宇宙」中,跳脫到「傳道者將要踏上一條充滿希望與機會的道路」上。

雖然(因為鋪梗鋪太多)我們知道這個氛圍不會持續太久,但直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搬出天行者路克或亞蘇卡來救場,而是專注在讓角色成長(讓他們有更多的面向可以呈現給觀眾),這其實讓我看了頗滿意。


雖然很多人會對第六章故事主軸發生的地點與背景故事感到不適應,「曼達羅人竟然跑來幫一票嗑太多和平主義嗑到變傻逼的都市雅痞解決機器人故障這種小事?」

但這集同時也是頗成功的(喜劇風格的)偵探冒險。

只是不同於前一集的大格局空戰,這集的偵探冒險比較沒有技術上的挑戰性,而是有很多豐富華麗(甚至詭異迷離)的視覺要素。

而且已經過了三年,直到現在我們才剛要藉由第三季去真正理解主角、理解何謂曼達羅人,相較於它所有技術上或劇本上的平庸與缺點,它的核心(不知道是誰決定的)會讓我對這部影集依舊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