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專家誤國!(假)專家搞慘公司!放棄自己擅長的事情,去模仿別人...鬼島的歷史又增添了一筆令人戰慄的記錄

【其實不太想寫這篇文章。】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429/196835.htm

財訊/王雪紅關鍵3錯 宏達電0.1元危機

文/朱致宜

前言:宏達電今年第一季每股稅後盈餘竟然只剩下0.1元、外資直言「跟賠錢沒兩樣」。0.1元這個驚人的數字,其實在提醒投資人──宏達電的危機還沒結束!宏達電究竟犯了什麼錯?王雪紅是不是還欠投資人一個交代呢?

四月三日,美國矽谷,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與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一同登台,發表世界上第一支搭載臉書軟體的手機。這是宏達電繼與谷歌合作後,好不容易再次奪回「世界首發」的新起點。

五天之後,四月八日,位於新北市新店的宏達電總部在這一天發布今年第一季財報。結果,財測再度失準,營收只有四十二億元,比去年同期大跌三七%,稅後淨利只有八千五百萬元,每股稅後盈餘只剩下○.一元,創下史上最低紀錄。

短短幾天,宏達電的內部氣氛上沖下洗,如洗三溫暖,又驟然凍結;彷彿是近五年來宏達電發展的縮影。

二○○七年,宏達電搶下智慧型手機灘頭堡,代表Android陣營直接單挑iPhone。二○一一年,宏達電股價登頂衝破千元,第三度榮登股王。隔年,董事長王雪紅與其夫婿陳文琦以六十八億美元的財產成為台灣首富;宏達電更風光入圍全球百大品牌,成為台灣發展品牌之路的新典範。當時的王雪紅面子、裡子都有,似乎也成功洗刷了外界對她經營威盛留下的負面印象。

沒想到,才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宏達電市值蒸發九千多億元;幾度試圖反攻、卻依然癱軟在泥淖之中,讓不少過去以公司為家的元老戰將不勝唏噓。

「不意外,沒虧錢就不錯了。」雖然很清楚宏達電正在力圖振作的陣痛期,但是,巴克萊資本科技產業分析師蓋欣山仍然長嘆一口氣說:「去年宏達電真的犯下太多致命錯誤了。」

身為公司負責人,王雪紅到底做錯了什麼事,讓宏達電挑戰三星之路走得這麼艱辛?

大多數外資對於宏達電難看的財報數字並不意外,他們早在一個月前就陸續調降宏達電評等。因為,宏達電二月在英國盛大發表的旗艦機「新hTC ONE」,果然如眾人所擔心地──因供應鏈供貨不及而延遲出貨。

這次出包的供應商是香港公司──愛佩儀(APP)。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敢在發表會上挑戰傳統觀念強調「高畫素不等於好相機」,就是因為愛佩儀獨家供應相機光學模組中的音圈馬達(VCM)。宏達電是愛佩儀第一家手機客戶,如此未經磨合的初體驗,面對百萬訂單果然「卡彈」,成為宏達電延遲出貨的關鍵失誤。

新機頻難產 執行力跟不上政策轉變

出貨延遲,反映出王雪紅在經營上所犯的第一個錯誤──這家公司的執行力跟不上決策速度。發表之初,愛佩儀就有量產困難,但宏達電未在第一時間就分散風險採用第二供應商,也在發表會之後才陸續派工程師到愛佩儀深圳工廠協助,據說四月才有數百名人員大量進駐。雖然宏達電不願證實派員協助供應商的確切時間點為何,但,麥格里證券不留情地指出,供貨要到五月才能完全恢復正常,「讓消費者等待,等於賠錢。」

「這樣的問題不是第一次發生,去年底的蝴蝶機也曾有相同情況。」蓋欣山說,宏達電在供應商面前喊水會結凍的勢頭已非兩年前可比擬。二○一二年底,宏達電臨時決定把日本熱賣機種蝴蝶機拉到台灣販售,結果,市場反應很好,但根本拿不到貨。「你去問宏達電、蝴蝶機本來有沒有要在台灣賣?」一位今年年初為了搶貨而頭痛不已的通路高層看著鈔票從眼前飛走,更是氣得不得了,大罵宏達電在蝴蝶機最缺貨的時候,桃園工廠卻老神在在停工三天進行例行年度盤點,讓通路戴著鋼盔被消費者罵臭頭。

一位曾獲得宏達電處長級聘任的業界人士說,面試時,高階主管很明白地說:「這家公司的高層策略常有改變,到職前請有心理準備。」這個提醒很中肯,一二年初,宏達電改變以往的機海策略聚焦旗艦機種,企圖替品牌揚名立威,但如此重大的策略調整卻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從那時起,凡高階旗艦機種總會有量產問題。

留不住人才 洋將水土不服、開朝老臣求去

「這家公司的設計部門和生產部門像是活在不同世界,」一位不願具名的產業分析師說,宏達電設計的手機因策略調整而被迫採用良率不高的零件,太過大膽。一位專業人士分析說,宏達電以往的機海策略備料的思惟,與專注旗艦機種的備料方式就是不一樣,如果沒有做好事先完成生產、供應鏈管理一併到位的準備,肯定會出問題,因為再好的產品,如果無法量產都是一場美麗泡沫;「手機是消費性產品,不是藝術品。」他強調。

「拋棄機海戰術是對的,但公司執行力要夠,策略才能奏效。」研究機構顧能產業分析師呂俊寬表示。深入探究執行力不彰原因,會發現宏達電的人力流動速度太快,經驗無法傳承累積是一大致命傷。(本文節錄自423期財訊雙週刊)


原文網址: 財訊/王雪紅關鍵3錯 宏達電0.1元危機 | ETtoday財經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429/196835.htm#ixzz2Ruo4T5nB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他奶奶的!這篇文記錄的很詳實,可惜文中帶的評論完全沒有深度可言。

邏輯上來說,從一開始就不該推「專注旗艦機種」的策略!

Sony嚴格說起來也是在打機海策略。這種策略如果打得漂亮,也是種不錯的公司品牌形象。

Disire主打男性,WildFire主打女性,Legand主打實驗前衛性設計,Butterfly就是日本貨,One是高階機種。

五個...如果真有本事賣到全世界,我覺得不嫌多啊!讓手機使用者可以重溫以前百花齊放的手機時代,難道非要像iPhone一樣一支通到底嗎?

況且宏達電過去兩年手機賣不好,完全跟機海策略無關,品質下降、官司纏身,這些才是關鍵。

陷到這種爛泥中,不知道韜光養晦,培養一下堅實的設計跟生產線,反而以為可以很大膽的「繼續擴張」,結果就變成了一堆「機海賣不出去」,然後轉為「主打旗艦機種但生產線又更不上」的窘境。



不知道去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只知道「豪賭」、「貪婪」、和「模仿」。



關於標題:網路上,一堆意見都自以為是的說「宏達電應該要停止機海策略」,.......我不知道宏達電是不是真的在跟著網路意見走,但願不是。......但就算是,也跟我無關啊!我正在考慮下一支手機要不要改用黑莓機說......

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鋼鐵人3】「我是鋼鐵人」──理性主義者之死

東尼史塔克「本來」是個理性主義者!所以在山洞中,死亡不會撼動他,他始終追求理性、用理性對抗眼前的困境、用理性的觀點理解自己的經歷,然後打造出了第一具鋼鐵人!(投機主義者,或務實主義者,會幻想著先妥協、趁機逃跑......之類比較不華麗的方法。)

 東尼史塔克「本來」是個理性主義者!所以在山洞的經歷之前,世俗道德觀點不會拘束他,他始終追求理性、用理性理解肉體對享樂的慾望、用理性的手法滿足自己的慾望,活的越開心、越自在,工作效率就越高!(唯物主義者肯定不能理解他從花花公子變成專情男的過程,某些人會覺得珍奧斯汀筆下的女主角們「繞了一大圈才發現真愛其實就在眼前」是件很浪漫的事,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男人身上,他們可沒那種閒情逸致來欣賞,如果這個男人不經歷一些傷痛、為過去的荒唐付出一些代價,他們就會憤恨不平。)

「我是鋼鐵人。」意思不該是說「東尼史塔克跟他的鋼鐵衣合而為一」,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應該是「東尼史塔克對追求科技進步、多領域應用、持續的進行實驗來驗證自己的設計、在每一次失敗後立即檢討改進的堅持和熱情,就像鋼鐵一樣!」

【鋼鐵人一】、【鋼鐵人二】或許劇情爽度沒那麼高,但至少東尼史塔克是個「概念上」讓我很欣賞的男人。



到了第三集?他變成一個臣服於血統能力階級制的唯理主義菁英主義份子。

身為一個菁英,盡可能的幫優質女性注射「東尼史塔克特調蛋白劑」是他的義務。

身為唯理主義者,他(這部劇本)單純的相信「公式」可以解決一切!(用數學公式解決基因遺傳功能的問題?)

身為一個潛在的無神主義者,他知道有「神」的存在之後,又陷入了恐慌症之中,──結局是他成功的排除了「知道神是存在的」這件事情的意義,繼續回頭沉迷在「自己是鋼鐵人(超級優秀、應該被萬人仰慕的超級英雄)」的自我感覺良好之中。



不難理解大家為何喜歡第三集,因為我們的文化就是重視血統能力階級制的唯理主義菁英主義。

我們相信文憑主義!但那不是因為我們相信教育的意義。

我們相信文憑主義,是因為形式上我們要造成區別,明明社會集體生產的果實和獲利,應該要用合理公平的方式分配,(付出多者獲得多,)但我們選擇讓一票人可以理所當然的隨自己喜好跟片面的利益來決定分配多寡。文憑主義就是把這一票人的權力合理化的手段。

所以企業內任用升遷調薪要看學歷,社會上講話的公信力要看學歷,就連講到研發/創新.......文憑主義者會說:「哪有什麼研發/創新?所有人類需要的知識/設計都已經寫在教科書中,只等著某批人去學校內把那些知識/設計「讀」出來,所以學歷高、書讀得多的人,理當知道的比較多、創新的機率比較大,當然也應該在社會中擁有較重要的地位、較多的權力、較好的待遇!私人企業哪需要成立研發部門?哪需要給那些沒有學歷、關起來門搞獨立設計的草根設計師發表作品的機會?拼命的雇用/吸收高學歷才是真理啊!」

當然還有「拉裙帶關係」、「利益共生複合體」等更關鍵的手法,但是只要別去論述這些,文憑主義就會看起來似乎對到不行!反正那些關鍵手法講開了,只會讓既得利益階層顯得很無能很下流。

嘿!誰不想當既得利益者?幹嘛為自己的未來準備一顆石頭砸腳呢?(可惜,大部分的人從一開始就沒有翻身成為既得利益者的機會,可是大家都會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然後想到商鞅的下場、自以為是的做出「比較聰明/洞悉未來發展」的推論。)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Iron Man 3 鋼鐵人三】What a piece crap!! 爛片!!

【This movie is not about action, adventure, or fiction-hero. It is all about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nny Stark and Pepper Potts turn into another level.

How? Tonny need to:

1.Try to speak his mind.
2.Try to pick the right gift for Pepper.
3.Dont do anything without Pepper saying "Yes".
4.Nothing is matter but Pepper's feeling. If what Tonny's work in the basement make Pepper feeling uncomfortable... just set a firework on Tonny's working....

What a crap!!!  Only chick-flick film dare to twist audience mind in this way. But Iron Man 3 do the same thing!!!】

導演用了非常特殊的結構,但這與其說是種特殊高調的藝術品味,不如說單純的就是種必然會有人率先嘗試的「突發奇想」。

除此以外,電影劇本其實很單薄!(整個故事的時間線其實就是短短兩三天內的事情而已!)而且漏洞百出!(最好史塔克企業的執行長會就這樣被綁架!最好關鍵影像檔案就這樣擺在政府機密資料庫中會沒有人注意到!)

但我不像捕蟲!

劇情有漏洞是小事!但意境奇差無比,就讓我很倒彈了!



基本上,這部電影真正的核心是東尼和小辣椒小倆口怎麼「發展出更成熟穩定的兩性關係」!

東尼要學著說出心裡話!東尼要學會送適當的禮物取悅女友!東尼要學會別一意孤行、凡事要徵詢女友的意見!東尼要學會敢以女友的感受為最終依據,如果女友不喜歡自己的嗜好跟興趣,放個煙火爆光他們連眼皮都不用瞇一下!.......

幹!這種幾十年前的愛情拔辣片論調!已經好幾年沒見了!在這部片中完整復活!而且是在電影最緊張刺激的橋段時,毫不遮掩的在觀眾面前擺開!



以此基礎發展出的結尾,東尼必須要面對電影一開頭就提出的問題「我們製造了自己的敵人」......嚴格說起來,是「我們為什麼會製造了自己的敵人」。

東尼的毛病是自大。好!那就改掉自大吧!........怎麼改?........他...「不當鋼鐵人了」!他過去幾年來,穿著鋼鐵衣樹敵無數!還在國會上很自以為是的表示「自己一個人就可以保衛國家」,然後現在拍拍屁股轉身就走人!

原來不負責任是治療自大的良藥!

他媽的什麼爛片!




趕快去看看!體會一下那種花錢浪費時間的憤怒!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鬼病房John Capenter's the Ward】那些被我們妖魔化的人事物(內有據透)

約漢卡本特,「發明」了那個在萬聖節帶著面具出沒、到處追著自己妹妹的屁股、順手殺光所有人的瘋狂殺人魔「約翰邁爾斯」的天才導演。

那些令我們恐懼的、唾棄的、和詛咒畫上等號的名字,在這個導演的眼中,其實一樣也有可悲、直得令人同情和嘆息的一面。



多重人格是個B級恐怖片用到爛的梗。

用這來解釋很多殺人魔不可思議的能耐,用這來營造劇情急轉直下的戲劇效果。

但問題是...(雖然正規的心理研究並不承認有多重人格這種東西,簡單來說那只是種重度的精神分裂,一個人無法認知到自己正在做什麼,)...一廂情願的把讓我們恐懼的、對我們有危險的東西給無上限妖魔化,真的是文明人應該有的態度嗎?

其實很多時候,他們害怕我們的程度,遠大於我們害怕他們。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他們造成的威脅,遠大於他們對我們的威脅。



對一個身體內藏有多個人格的人來說,(別忘了這些人格是身體的主人為了逃避自己的回憶而創造出來的,雖然完全不能理解這些人格在逃避回憶上起到了什麼功用,)本來應該是充滿希望、令眾人喜悅的復原之路,但在少女的腦海中,其實那就是殺戮!

殺掉自己無意間隨手創造出來的東西。

對那些即將消失的人格來說,自己正被這個身體的主人一步步逼到恐怖的角落。

電影最後一幕當然有點老梗,可是邪惡的東西、兇殘的東西,終究會露出真面目,這算是導演的一些最低限度的妥協吧!



電影攝影相當奇特,把第一人稱的視角不知不絕間和常態的客觀角度融合在一起。

可惜「惡靈」出現的時機都很突兀,拍攝的角度也破壞了神秘感,而且作為恐怖片,很難讓觀眾融入「虐殺」的過程。

不過整體劇情很有趣,也許過幾年,等【沉默之丘】和【惡靈古堡】變不出新梗後,電玩遊戲會拿這部電影當範本吧!

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Straw Dog 暴力正義】斯文人跟鄉下流氓

很難定義這部電影是好還是壞。

因為把鄉下人醜陋惡劣甚至噁心的一面描寫得可以說是入木三分,甚至到了已經有點超出觀眾的習慣性忍受範圍了!

(鄉村生活一般來說就是質樸安逸,這幾乎是種「政治正確」。違反這種政治正確,想必會讓很多人感到不安。)

不過這跟城鄉差距無關,有些人就是會佔別人小便宜,有些人天生就是不知廉恥,看到別人比較斯文、比較和善,得寸進尺一定是他們的第一反應。

大家都有在這種人性的醜惡面之前吃過敗陣、妥協、甚至同流合汙以換取保障的經驗,所以我們一般不太用積極客觀冷靜的態度去討論這些人跟這些人的行為。

(因為心虛?因為自我感覺良好?......還是因為骨子裡頭其實就根本一樣爛!......這大家自己體會吧!)

舉凡是「必要之惡」、「生存的智慧」、「道德的彈性」......其實都是由此而生的教條。甚至在本片中,腦袋有缺陷的「戀童癖」該死 可是曾經打過足球的的強暴犯卻以為自己可以安穩過日子、以為自己只是在展示男性雄風、以為自己只是在教訓「哈佛小子」。

 這片很不客氣通通把這些醜陋的爛事爛人通通打個稀爛。



每種人性的邪惡,根源通常都不是邪惡本身,而是其他很多無傷大雅的小缺點。(心虛不敢誠實?愛自我感覺良好?)

三流的電影大部分都只有能力指出邪惡本身,而不敢去探詢這些邪惡的根源;即使伸出了手、張開了嘴,指過去的方向、或說出來的話,大多也在避重就輕。

久而久之,我們這個社會都習慣了「打死壞人」,但「別太去追究那些逼他們變成壞人的原因」,反正都有制式的答案/教條準備在那。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Dredd 3D】WiMAX & LTE (乍看之下,不夠歡樂,劇情太細膩,完全失敗的爆米花電影,可是中途一轉,忽然變身成道地的警匪暴力動作片...)

未來到底長什麼樣子?人們會住在什麼樣的都市中?使用什麼樣的家電?穿什麼樣的服裝?作什麼樣的工作?........

人們對這些問題的想像從未停止過。

「不久的將來,手機會使用什麼樣的通訊技術?」

技術,這句話其實就是種對技術的想像。

這部電影中,戰警的手背上有小型的液晶螢幕!還可以進行網路連結。就連1996年版的【超時空戰警】都沒想到要幫戰警們配備一台小型液晶螢幕(或智慧型手機)在手上,(這部電影連槍上都有螢幕可以顯示文字訊息!)

可能那是因為液晶顯示技術日近千裡?但是在那部電影中,有會飛的車子,有機器人,有複製人......設計者竟然連這點小小的可能性都沒顧慮到?都不願去嘗試?



幻想未來的樣貌,並不是一根腸子通到底一樣的卯起來幻想就好!要能夠不停的回頭檢視自己的幻想,用理性驗證,用品味去感受,用直覺去挑戰。

所以...... 「不久的將來,手機會使用什麼樣的通訊技術?眼前有兩種技術,一種叫WiMAX,一種叫LTE......幹!想那麼多幹啥!往大牌的靠過去就是了!」(然後......台灣沉淪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片真的落實了「科幻」的精神。



不是所有人都有那個理智跟品味去理解在交通工具上頭花那麼多資源去研發去革新,然後再投入更多的資源去生產、銷售、讓它普及化,是件多沒意義的事。(同樣的道裡,所以WiMAX輸了。)

大家都習慣把想像(還有接下來的驗證、反思)用一種機械化的反覆腦內操作給取代掉,然後以為這種操作所「製造」出來的結論有價值。

但也可能只是因為「在這樣的環境跟情景中,可以設計出更有噱頭的劇情!」所以車子要在天空中飛,所以樓高不夠,還要跟叢林一樣........




以上只是跟電影沒有太多直接關係的前言。

去年一堆動作片,幾乎都以歡樂、無腦、賣爆米花為導向。

但這片反常的以深入角色的內心為重點。



其實Dredd已經迷失在自己的工作之中,他對法律根本沒有信心,對整個大時代的悲觀絕望更是毫無抵抗力。

畢竟只要熟讀法條(然後百分之百照表宣判),誰都可以當法官;可是他一開始不忍心用重武力攔截飛車逃犯,接著還給對方放下武器的機會,進入大樓時要乞丐趕快離開,只要不是現行犯一律「逮捕優先」,看到未成年犯還優先切換為非殺傷性武器.......

這是個很努力的想要活的「像個人」的平凡人。

若不是因為虛構世界的後設主義,現實中,他早死過不知道千百次,哪可能有機會變成「傳奇戰警」,就好像很多矜矜業業過日子的小人物一樣,一想要脫離制式的軌道,馬上就會落得粉身碎骨。

但即使真像是這麼的讓人困窘,我們依舊沒有那個勇氣丟掉自己唯一可能的特長,就好像爵德不可能脫掉制服當百姓。我們對自己的工作(不管是內容或環境)可能都感到無限的無奈,可是我們內心深處其實都不想放棄「我還要做得更好」的念頭。(會讓我們不這樣作的原因,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放棄了,而是因為我們根本缺乏良善的特質去堅持、去實踐、去聆聽那個念頭。)

大家都卡在這個處境中進退兩難,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就好像80年代的警匪動作片,色調昏暗,氣氛低迷頹廢,劇情永遠壟罩著一股悲傷的色彩......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宿主】誰才是宿主?...(很尷尬的電影)

【安德魯尼柯真的為了這部電影下足了工本!第一個出現在鏡頭中的演員,就是他老婆!【虛擬情人】中的席夢!──對啦!只有三秒鐘不到的戲份!】

在好萊塢,電影要熱賣,基本上就是找出自己的核心觀眾、了解核心觀眾的觀點跟渴望,然後拼命的迎合跟滿足這些觀點與渴望!

任何不這樣作的電影下場都很尷尬!



所以先來分析一下原著小說【宿主】吧!

整部小說基本上,除了用很三流、空洞、兼幼稚的科幻觀點去描繪「人性之偉大」以外,就是【暮光之城】的那套──「我們是女人,我們寧可打嘴砲也不要打屌砲,我們天生有母性、母愛、會主動照顧弱小,崇拜我們、膜拜我們、像蒼蠅一樣繞著我們團團轉吧!傻屌們!」

我不是在開玩笑!原著真的就是這麼膚淺幼稚的玩意!

除此之外,它完全落入了三流科幻創作(或任何三流幻想創作)的窠臼──不去關心跟構思實物性的東西,拼命的在虛擬的邏輯根毫無可行性的情境與技術上打轉,幻想著這些情境與技術在現實中要遭遇的困境,討論這些情境跟技術的道德問題........

簡單來說:誰在乎這種寄生性外星人怎麼安排自己的人生跟感情生活?那到底有何意義?(除非這種生物會存在、有機會存在,否則討論這個問題就跟在義務教育課堂上討論「甘道夫為何不會施展任何大規模破壞性的魔法」一樣。)

我真的以為凡是成熟、理性的心智都不會對這種內容感到著迷,也不會滿足於創造這樣的作品。

很悲劇的,這種作品很好賣、很主流!最悲劇的......我很喜歡這部小說!



還是稍微修剪一下電影的內容吧!

電影把原作者為了對著潛在男性讀者們「炫耀」女性特質之偉大跟美麗而生的對話跟故事內容「稍微」收斂一下......說稍微是太客氣了,因為真的看不到這部分的故事出現在電影中。

然後強化作者在原作中拼命浪漫化、合理化的外星人入侵行動,把這種行為背後的恐怖本質清楚暴露出來!(大部分版本的預告都是以這個思維為基礎。)

最後,再以這部小說原始的核心概念提升為主題:人道觀念,人命等價,人權均等......把這些狗屁丟到一邊去!

人們希望自己理所當然享有和平且富足的生活,哪怕「希望」並不等於「保證獲得」,但大部分的人除了拼命「想」、拼命否定「威脅存在」以外,其實鮮少有具體作為!

(傑伯能夠接受威脅總是存在、意識到安穩的生活並不是必然的,而且採取行動去落實自己的認知,所以他活下來、並且成為生存聚落的核心。)

這種「具體作為」在電影中、在原著中、在這個故事架構中,應該可以視為「生存的權力」。簡單來說,本來就不是所有人類都有生存的權力!「要等到大浪退去,大家才能清楚看見哪些人在裸泳!」總要碰到像外星人入侵這樣的事件時,我們才能清楚看出哪些特質是生存的條件,哪些人有這些特質、哪些人缺乏這些特質。

缺乏這種特質的人類真的總有一天會把自己搞死!不是把自己搞死、就是把自己生存的基礎搞爛!(對導演來說,究竟是「外星人謀殺人類」這個事實比較重要?還是「人類並不重視生存的權力」比較重要?)

外星人當然是來入侵地球的!但長遠來看,外星人拯救了所謂的「地球」這個生態系,給了人類一個可以走更長更遠更久的機會。

就好像沒有生存能力的寄生蟲忽然碰上了一個滿是養分的宿主一樣!──外星人補足了人類缺乏的養分!讓人類可以再次脫離工業化、資本化、商業化的文明!(想要什麼東西?都用偷的就好!只要小心別被體制中安排好的白血球/搜捕者抓到就好!)

所以,到底誰寄生在誰身上?

其實是人類寄生在外星人的文明和心靈之上。



女主角汪達(我不喜歡電影完全延用小說版的名稱,特別是在耳朵明明能聽到時,)前後換了兩個宿主,都是最近挺熱門的青春美少女,只是艾蜜莉布朗寧換上了同樣的髮型後,還真的很不怎樣!(對!她也有演這部片!)索伊斯羅萳演出一個情感、情緒波動、思維外星人,還挺適合的,但是她的旁白就挺失敗的!(根本上,這部分的安排就很不「安德魯尼柯」,因為不管是視覺上,還是情境上,都很沒有巧思或驚奇,只是為了忠於原著而已。)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宿主】光看小說就知道這會是「安德魯尼柯」的大雜燴

喜歡史蒂芬尼梅爾的女士們肯定會失望!

因為這部電影不會延續【暮光之城(系列)】的任何東西,(好吧!除了一女尬兩男的部分,)這部電影會是安德魯尼柯的個人秀。



「動作成分」其實(應該)會很薄弱,就好像【軍火之王】或【鐘點戰】,在一個理論上充滿了暴力衝突的主題中,竟然大多都是文戲。

時間線非常的長,而且劇情的進展相當「隱晦」,故事經常會泡在類似流水帳、跑馬燈似的走馬看花(或一些生活中的芝麻綠豆蒜皮小事),但忽然之間會把大家拉進下一個階段的劇情,──處理這種東西是安德魯尼柯的強項,如果硬要找一項能讓他獨步好萊塢的特長,(除了寫劇本以外,)應該就是這個。

故事的內容幾乎牽涉了安德魯尼柯(少量)的作品中曾經出現過的要素......而且是很核心的要素。

像........安德魯尼柯一直想在作品中儘量包容進「全體人類的樣貌」。像下面這支預告。



像........安德魯尼柯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同時創作、表達、又協調著自己對烏托邦大同境界的渴望和嘲笑!(外星人的奧運!真是又冷、又黑、但充滿爆點的笑料!希望電影有收錄這段。)

像........安德魯尼柯總是用表象之下(也就是很少、甚至很簡陋的特效)來表達未來世界在物質上應有的樣貌。



喜歡大規模動作場景?或渴望炫麗刺激的感官特效轟炸自己的視覺聽覺?

不用搬出史蒂芬妮爾,光是安德魯尼柯,大家就該知道這是部跟那些元素無緣的電影。

我個人愛死這樣的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