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夜噬人生The night eats the world:我們都是世界僅存的人類



年初,一樣也是暗光鳥推出的「屍落沙漠It stains the sands red」中,也有主角在「安全」的狀態下對著殭屍喃喃自語、甚至最後講出一番大道理或理清人生糾結的劇情。


圈養殭屍、或和殭屍相處的情節在僵屍片中並不陌生,但絕大多數都是角色基於瘋狂和昧於事實、不顧他人與自己生命安危的行為,但在這裡反而是種理性。


只是「屍落沙漠」中女主角領悟到自己過去對男人的看法和對自己人生的規劃問題癥結點何在,而本片講的東西比較隱晦.......


所以如果要說本片是「活人牲吃」後最有創意的僵屍片...反對!事實上電影只是將喬治羅密歐的經典三部曲(活死人之夜、活人生吃、活屍戰場)或「28天倒數毀滅」等近代經典的精華結合,然後剝除了僵屍片最喜歡應用的娛樂要素,讓它成為一部不走高調嘲諷或控訴、而是帶著憐憫與同理的角度去審視當代人生命空寂虛無的電影。


在僵屍片中,主角們為了存活所構築起的堡壘可能並不是種實體,而是現實中絕大多數人生存的方式。「這個世界僅存的人類只剩自己,除了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是種異樣的威脅或累贅,建築堡壘、捍衛堡壘、躲在堡壘中,為的是保護自己、讓自己盡可能延長看不到盡頭與目標的人生。」這算是殭屍片中非常標準常見的要素,電影在應用與重複這個要素的同時,也悄悄的把這個要素背後隱含的隱喻給講明了。


但這不是電影中主角對人生的感悟(或電影要展現的)。


我們的生命被簡化成了黑夜與白天,白天要忙碌於不知所謂的工作,夜晚則是想要在工作結束後的時間裡構築起自己實體的人生,我們想要有娛樂、交友、尋找伴侶、擁有夢想,但走進黑夜我們感到寂寞恐懼、備受威脅甚至受傷,所以我們屏棄了那些活動、就此窩在堡壘中以為自己遺忘了黑夜與白天的界線,但其實我們只是任由自己浸泡在那些原本用來「陪襯」黑夜的事物中,音樂、文學、戲劇、遊戲、運動......但我們只是停止探索與創造、不停在消耗他人遺留下來的庫存而已,(就好像庫存的食物一樣,)偶爾我們(拿起樂器)創造自己的作品,但換來的不是共鳴或知音,只是吸引來對內容毫無反應、只是本能嗜血不會節制收斂的野獸。



守在堡壘中的我們並沒有遺忘了黑夜與白天的界線,我們只是活在一個都是黑夜的世界中。


黑夜,吞噬了我們。


(本片為2018萬聖節影展的片單之一。)

本文首發於 Yam電影專區,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噬童魔 The Hollow Child : 少女(長女)的生命經驗



恐怖片中有一個分支叫做「惡童電影」,這類電影大多都有些公式,(當然也有不少脫離公式的作品,)主要就是「超乎常人想像的兒童用純真可愛的樣貌闖入主角的生活並為主角帶來痛苦及毀滅」。對個別電影來說,這個「兒童」的來歷都有不同的設定,不管是「天魔轉世」或「外星異形」,甚至來的沒頭沒腦......

譬如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經「禁入墳場」或「天魔The Omen」系列,在台灣比較冷門的還有「玉米田裡的小孩」或是「準午前十時」。

最近幾年比較有名的大概就是幾年前曾造成轟動(但也很多惡評)的「孤兒怨」,還有差不多時期、但比較沒那麼受矚目的「39號特案」。

也有一反常態、用喜劇做形式的作品,例如卡通界的經典「淘氣阿丹」(十幾年前有推出電影版)和「天才小搗蛋」...(怎麼會忽然想到用喜劇?這我還在研究中。)



其實在眾多惡童電影中,惡童向來也只是個「引子」,目的在於讓觀眾可以在集中注意力觀賞電影的同時,也了解到各式各樣主人公面對這個惡童的反應與過程。

例如「禁入墳場」中,男主角面對墳場的神秘力量時,其實跟一個尚未成熟長大、只想逃避生命殘酷的孩童沒兩樣。



至於本片,它明顯成本較低(跟這幾年的電影相比),沒有什麼驚人的特效與特技,(不像前面所說的經典中不乏殘忍的血腥鏡頭,)而且剪接師試圖把它當成「又一部廉價模仿知名電影題材」的低成本電影一樣公式化的交差了事,──差點毀了這部電影!


先不要用太沈重的方式解讀本片:它可能只是在略帶黑色幽默的想像「為什麼有些孩童會一夕之間轉變成如此可憎的樣貌」。

但深入看後,本片可以跟2015年的「女巫」作比較,他們都在父權這個題材上著墨不少。
不同於「女巫」比較冷靜的比較男(父親)女(母親)在父權體制下的角色差異,本片主要是描述這個體系帶給親少年、特別是長女的痛苦。

女主角其實是被自己的原生家庭(出生的家庭)所拋棄,混雜著各種憤怒、不滿、甚至是渴望與想念的感覺在她體內翻騰攪動,已經快要讓她崩潰但卻沒人察覺。

至於收容她的收養家庭,雖然看似有接納(母親)與排斥(父親)兩種態度,但他們最初收容女主角的動機(雖然電影中沒有明說)其實是因為經濟與工作的壓力讓他們無法順利的照顧並教養年幼的親生女兒,所以希望女主角能夠擔任長女的角色去代替他們照顧年幼的弟妹。

簡單來說,在父權體系下,女性大多被強制定位為「照顧者」、而不是「表現者」。所以女主角的想法(例如野心或痛苦)無人聞問,因為「那不重要,妳存在的價值並不在自己的想法,而在家長對妳的期望與需要。」



說得比較隱晦跟譬喻一點:同樣都是日漸成長而失去了童稚的純真浪漫,長女會被認為是不懂事與叛逆並被譴責,但弟妹們卻會獲得諒解跟包容。

如果是長子,可能就不會被賦予這樣的壓力,反而只要有其他方面優秀的表現,例如體育好、功課好、甚至只是外貌俊俏人緣佳,弟妹們就會反過來被要求「要以兄長為榜樣」。

這種看不見的無形差異可能是每個長女在父權體系下都經歷過的苦悶。甚至即使到了今天,這種無形差異都還用「鼓勵女性成為行動者、表現者」的方式在讓女性痛苦著!因為電影直到最後,女主角的苦痛依舊沒人聆聽,反而是她真的如養父母的期望,彌補了養父母在照顧弟妹上的不足、成為弟妹實質的照顧者和保護者,但她的內心只是再一次的被狠狠撕裂、肉體則是代替弟妹成為噬童魔的犧牲品在地底深處腐朽發爛........


(本片是「萬聖節影展」的片單之一。)





(本文為yamMovie電影特區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yamMovie電影特區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你整我我整你Trading places】殘酷的中產階級男性難處


先客觀的評論一下本片──劇情框架太過刻意廉價的模仿經典文學,但很多戲劇的基本功不足、台詞僵硬、演員表現也稱不上「佳作」。

可能是因為這個年代的好萊塢還沒有把「編劇」給工業化(註),劇本品質就是完全仰賴編劇的靈感等級與基礎能力,但可以看出來本片在製作上完全就是期望剛在脫口秀成為巨星的艾迪墨菲與在電視喜劇圈炙手可熱的丹艾克洛伊可以在「完全不需要對戲或激起火花」的情況下,輪番在鏡頭前滿足觀眾對喜劇演出的需求。

因為這麼明顯且刻意的商業算計,所以就80年代初期的喜劇來說,我認為這片可有可無。


但抽掉「喜劇」後,本片的內容又非常有趣,會令(第一次觀賞本片時)高中生的我印象深刻且不時回想咀嚼。

一般來說,大家很容易將兩位主角之一的路易斯(由丹艾克洛伊飾演)誤認為「上流社會階層」,但明眼的人都看的出來他只是個混雜在「該死的有錢人」中間最弱最小地位最低的中產階級員工而已!

不但是員工,對出身上流階級(一樣也是「該死的有錢人」)的女友來說,他也只是個可以替換的基因貢獻者與勞動賺錢生產工具(好讓自己擺脫父親兄長或家族金錢的控制)而已。──這些上流階層在「生產能力」上,跟他們這些中產階層(甚至是比利這種街頭流浪漢)相比,之間的實質落差是非常明顯的!

但等到路易斯被誣陷偷竊與販毒而被開除後,「(自稱)已經懷孕」的女友立刻遠離他、然後將過去(自稱是)路易斯的男性朋友們全都招集過來,表面上是要尋求安慰、但其實根本是在急著從這些「未來可能在公司裡取代路易斯的男人」中找個人來當現成老爸!

如何得知她在找現成老爸?...因為現場除了她以外全是男性,而且這些男性們爭先恐後的暗示她「路易斯沒那麼好」「我可以取代路易斯」,甚至在路易斯闖入後,還是由過去跟路易斯交情最好的男人帶頭將路易斯像垃圾一樣趕出大家聚會的俱樂部。

原來這些過去被證明「能力不如路易斯」的男人們其實各個都在忌妒甚至敵視路易斯。真相根本不重要、路易斯是否真的有偷竊或販毒(指控的合理性之低)沒人在乎,大家只希望他從眾人眼中消失、讓整個人際圈穩固的高低順序再次被打破,好讓自己有機會爭奪王者!

不懂嗎?可能有點難消化。

其實路易斯不自覺地成了這些男性的焦慮與挫折的來源,「我永遠比不上路易斯」、「有路易斯在我就永遠沒辦法往上爬」.......但眾男性不會檢討這種權力結構的成因(自己的能力)、也不會去學著欣賞路易斯這個人(跟他真心地做朋友),現在路易斯有機會消失、王者位置(「年輕一輩中最優秀」的頭銜)忽然空出,大家開始想盡一切辦法展現自己登上這個寶座的「實力」......但方法並不是證明自己的優秀,而是展現雄性陽剛來羞辱路易斯、或想辦法接收路易斯的女人(趁著她明顯最焦慮、得手難度最低的時刻)好證明自己的雄性魅力。

未來,這些男人會在乎女友已經懷孕了嗎?或女友會介意這個男人各方面都不如路易斯嗎?........答案很明顯了。(戲劇中的豪門黑暗大概都是這樣開始的。很噁心?我知道。)


所以,路易斯並未真正穩固的擁有任何東西,不管是頭銜、工作、房產、甚至是人際關係,一切都是「該死的有錢人」賦予的!

而既然是人家賦予的,人家當然也可以隨意收回,這樣的一個人要如何被稱為是資產家呢?

就只是個打工的「中產階級局外人」而已!

這場「該死的有錢人」任意妄為的賭局,背後真正的意思其實是資產家可以隨意毫無道理的處置幫他們工作、指望以此力爭上游(脫離中產階級、更上一層)的員工,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完全沒有責任感或罪惡感,更遑論制衡與對抗的機制,──而這正是「戲劇」的美妙或存在的目的。

「面對這些該死的有錢人,我們除了順從、和他們合作、接受他們分配給我們的獎勵(不管是薪酬或人際關係)以外,其實我們還有很多選擇。」證明自己比他們優秀、反過來奪走他們的一切?或是瀟灑地轉身而去、對大眾揭開他們黑暗的真相?──本片沒辦法很寫實很負責的取其中一種,『華爾街(Wall Street1987)』是後者、『金錢帝國(The Hudsucker Proxy)』是前者,但我想別計較那麼多了。






註:現在好萊塢電影裡掛名的編劇可能是編劇團隊的領導者、或初版劇情框架的撰寫者,其實真正的劇本是個非常龐大的團隊在各個細節上補足的,這個團隊中有人精通好笑的台詞、有人精通細節資訊正確......劇本是集合眾人之力一步一步修正出來的。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美國動物American Animal】生命淺薄、心靈空虛的新一代

從劇本來看,本片相較於『麥田捕手』反而更接近『蘭花賊』,它講述的都是「理想的幻滅」、還有「不知道怎麼面對與承受幻滅時的失落」。乍看之下是在講述「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計畫了一場失敗的搶劫」,但其實它可能是在用這場搶劫隱喻年輕世代對於自己人生的所有期許和志氣.......最終都會像理想一樣幻滅。

這樣的故事不管是格局或帶給觀眾的衝擊與震撼,都遠不如【鬥陣俱樂部】這樣的經典,甚至很多「描繪生命虛無」的電影。

但導演藉由故意將敘事步調的連貫性打破來將實感從整片的表象上抽離,──明明是真人真事改編,甚至還有當事人現身說法。──不單單是打破了連貫,電影還進一步的故意將「真相」「假想」「錯覺」「錯謬的記憶」等各種版本的敘事影像混和,讓故事產生一種魔幻感。

記得,這電影是真人真事改編。


其實這種製造魔幻感的技巧在這些年並不稀奇,例如「快速剪接」這種技巧就是一種,──不知道什麼是「快速剪接」?難怪...因為這不是正式說法。血腥冰淇淋三部曲的導演艾德格萊特很喜歡用這種方式營造喜劇效果。

但對我來說,其實這種技巧的核心概念只是藉由破碎且快速切換的剪接,讓一個動作或事件變得不像它原本該有的樣子,(以下的Youtube影片大概從1:30開始的地方會介紹這種技巧,)像【終棘警探】中「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變得不像是在旅行,反而只是一個男人卡在無止盡的難堪和自我懷疑中,明明主角在不停的「移動」,但他的生命卻好像被某種不可思議的力量給凍結、凝滯在某個情緒中。





對了,所謂的魔幻並不是指「故事中發生了超越常理現實的要素影響下才會發生的事情」。(並沒有什麼超越常理的力量介入事件中,但這個事件直觀或給觀眾的感覺卻漸漸地超越了常理。)

而且本片用的並不是「快速剪接」,但它巧妙的利用敘事觀點的切換(巧妙的將腳色誇張的幻想插入)來讓觀眾不自覺自己正在看著一段極為誇張脫離現實的敘事,為的並不是營造喜劇或任何誇張的戲劇效果,只是反映「導演本人就跟觀眾一樣也正在用客觀的眼睛觀看這個故事、但卻在腦中用主觀的意識去理解並感受它」。

這可能是近幾年的電影跟上個世紀末的電影最大的差異:電影導演不再只是盡責地用客觀角度去將劇本影像化,他們也會巧妙的在電影中加入各種自己主觀的詮釋與意見。

導演用自己的觀點去詮釋劇本是常態,但劇本的本意或脈絡本來是「不可以更動的」,像原本做客觀描述的地方或賦予中性定位的腳色,現在導演可以大膽地給這些段落或這些人物加入自己的看法,就好像將劇本中的真實給隱藏了起來。

例如電影【戀夏三百日】中,不管是主角的回憶、或主角在失戀被甩後的自怨自艾中,觀眾所看到的都不是女主角真正的樣貌,而是主角的主觀描述和回憶!只是導演明確的告訴了觀眾這個事實,「不管是哪個版本都不是事實,」但卻不點明這是怎麼回事;或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般,這麼奇妙的經歷有可能是真的嗎?或主角自以為「捏造」出來給日本保險公司調查員的版本是無意間反映了他潛意識所經歷的真相?或這版本一樣也是部分真、部分假?


所以這其實是部「導演亦是觀眾」的電影。戲院內的觀眾接觸到、觀賞到的,已經是他咀嚼了這起「史上最無謀搶案」後所回饋給觀眾的個人角度。

雖然導演巴特林頓跟片中主角們在年紀與世代上有落差,(其實沒有!現實中,他們是年齡很相近的人!)但大家都是「除了不停變動以外,這世界上沒有一樣穩定的事物」的世代。

夢想與志願可以快速破碎,「追夢」也可以變成一種空洞乏味的機械化生活方式。家庭、學識、品味、友情、工作........這些都是會在瞬間瓦解的東西。

只剩下電影,或這類的媒體,是這個年輕世代用來體驗「穩定的事物」最好的管道。在電影中,答案跟邏輯通常都很清晰很穩定,企圖傳達的訊息往往也能穿透世代的隔閡並超越現實時空背景的限制。

大學內工作的「老人(中產階級中的菁英或前段班)」們感受不到,因為對他們來說生活很穩定!他們從未體驗過世界快速變動的衝擊!他們可能從未真正失業過、或在這種煎熬與徬徨的時刻看不見方向只能用自我懷疑來度過人生。片頭一開始,主角面對大學入學審核人的提問「你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時的「沉默」,反映的正是這種世代之間的落差:「不知道怎麼回答」正是這個世代普遍通用的答案,因為他們人生中所有經歷過用來構築或定義自己的東西,幾乎都在走進這個房間回答這個問題前就被徹底破壞(否定)或淘汰。(注意!現實中,主角不可能一直沉默以對,他一定講出了某些讓面試者滿意的答案,但導演選擇「隱藏這個答案」,而不是「讓觀眾知道這個答案,同時也知道這個答案是違心之論,」不拍這個答案反而可以令「沉默」的力道放大很多倍。)


就電影的技巧來說,本片恐怕「就只是這樣」而已!它的先例或典範早已經四散在各個近年的經典中用來講述各種不同的故事,(雖然看起來是喜劇為主流。)

本片只是終於「用來講述(我以為)這種技巧所以誕生的世代的故事」而已。

(這就是為什麼艾德格萊特的喜劇雖然票房很高、評價也都正面,但其實他的電影內涵在我來看很多時候都只是故作高深而已,都稱不上一流。)


不過,就好像導演只是在「將自己的個人角度回饋給觀眾」一樣,這篇文章也只是我的個人角度。看電影,為的不是去追逐短暫的潮流話題、或是填充自己對新潮的敏銳品味,去試圖從文章中判斷「這片好不好看」「這片值不值得掏錢進戲院/租DVD」......不好意思,恐怕是浪費時間。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漫畫】21衛門(21世紀小福星)、宇宙小毛球(外星毛查查)

本來是想要懷念一下「奇天烈大百科」動畫版的片頭曲「すいみん不足」,但一時沒法罷休就翻出了漫畫看了下去,看完了奇天烈大百科又開始看起了宇宙小毛球、接著又翻起了21衛門。



這首歌輕快又帶有一點搖滾的味道,歌詞內容又有趣。(「奇天烈大百科」動畫版的製作之優秀,並不輸給「多拉A夢」。)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21衛門」和「宇宙小毛球」兩部漫畫的連載時間一前一後,前者因為內容對「兒童」來說太難懂而被腰斬,後者則是因為作者「意猶未盡」就在另一家讀者群較年長的漫畫開啟新連載,使用了有點類似的主角結構然後開始肆無忌憚地加入很多用深刻的角度去嘲諷人類文化、甚至獵奇血腥(幾乎是SF系列的等級),──導致再次被腰斬。


前者怎麼個難懂?作者(安孫子素雄)本是個平凡的上班族,所以故事中的年代是設定在遙遠的未來(2014年?!),當時星際旅行已經司空見慣(?!),在地球上有家歷史可以追尋到江戶時代的「破」飯店「稻田屋」,專做星系旅客生意(?!),主角就是它的第21代接班人。先不提主角經常在「要接掌飯店」或是「成為星際飛行員」間搖擺不動,藉由主角協助家族飯店的經營,就把很多經營飯店(甚至任何生意)要面對的很多問題血淋淋的講了出來,舉凡是「文化衝擊」(例如外星人會被地球的電影文化給冒犯,覺得人類跟外星人間的戰鬥是種敵意的展現)、或是「收回扣」(碰到客人聲稱自己負責規劃公司旅遊,如果給自己回扣做賄賂就能拿到這筆生意)這種對兒童來說會有點難懂、直覺只會認為是滑稽或邪惡的現象。

甚至還有「壽命三千多歲的客人從三十光年外的家要回來償還三百年前積欠的旅費,好不容易到了卻發現忘了帶錢包只好再回去一趟」的奇遇,(兒童可能不能理解「稻田屋終究拿不到旅費」這種結局的樂趣吧!)或是「難得接待了旅行家,店內老舊的服務意外大受好評、甚至登上雜誌,可是隨之而來的大批新客人卻抱怨:怎麼飯店服務跟雜誌上介紹的都不一樣。」的尷尬。


但直觀來說,漫畫其實對「純真」與「稚趣」本身的態度反而不太友善(或不太務實),經常片面且放大的描寫兒童因為任性妄為給周圍的人帶來的困擾,所以與其說「內容對兒童太難懂」,不如說「就算是兒童也會被這樣的內容給刺傷吧」。

這其實挺可惜。因為這漫畫的故事非常奇妙,講述了很多對年輕人如何「邁向未來」的期許。像:生意始終提振不起來的稻田屋該怎麼辦?他們轉換了傳統的形式開始接待其他飯店可能不知道怎麼接待的旅客,──傳統不一定是要一成不變的去堅守和承擔的,甚至「所有的傳統」在剛開始的時候也都是種創新。

更重要的是:平淡無味的生活其實是自己實現夢想最快的捷徑。(因緣際會下,主角數次經歷了「廉價的」「無法控制目的」的星際旅行,──其中有一次還協助星際聯邦調查外星球政府單位的貪腐事件而成為英雄,──最後終於和幾個朋友存錢買了台火箭要到太陽系外的地方展開一段「自己決定目標」的冒險。這段冒險結束後也迎來了連載的結局,在最後一幕時,主角向著朋友但讀者們表示「自己以後要認真工作,買台更棒的火箭然後再去冒險。」)

這樣的故事,直到今天依然沒有人畫得出來。


如果「21衛門」難懂,那「宇宙小毛球」又是怎樣的水準?


相較於很多連續短篇(只是情境會在「地球」和「旅行中」切換)的「21衛門」,「宇宙小毛球」是多個中篇所構成。

地球人天野空夫加入了毛毛和東莫的「星際離家出走者」旅團後,先是因為很就耗盡盤纏、無法加油、只能在宇宙中飄盪,為了騙燃料在走投無路下選擇參加「死亡率極高」的流星區大賽車,沒想到誤打誤撞贏了比賽後卻因為空夫的照片和「地球人」的身分而被外星人毛藹誤認為是殺父仇人,(但其實那是完全不相關的地球人在三百年前所為,毛藹只是因為看不出地球人個體間的長相有什麼不同就把空夫誤認為殺父仇人,)還被帶到某個因為不明致命瘟疫而將要被炸毀的星球上進行生死決鬥,(空夫的人類眼淚竟然是治好瘟疫的關鍵藥物,但知道這項情報後,外星人仍然放任星球毀滅的程序繼續執行,還安慰空夫一行人「我們會幫你們立雕像的喔」。)

(這個外星人毛藹的復仇後來在動畫版後竟然成了「21衛門」的故事,所以看動畫版的人可能會覺得很詭異。)

僥倖逃過了一劫後,他們又因為缺錢而被外星人奧托拐騙去協助進行詐騙計畫──長生不死星上的人因為活太久而缺乏動力與熱情,所以空夫和毛毛與東莫就「宣稱」要在眾人面前自殺,並且收門票轉播,(而且還模仿日本電影業一樣特地組成了專門的「自殺執行製作委員會」,三個人的自殺方式與舞台就是這個委員會「吵架」吵出來的結果。)沒想到奧托把門票收入收進自己口袋後,就駕駛著他們的太空船、把他們丟給長生不死星的人。三個人本想自行逃走,但長生不死星的人竟然怕「自殺過程出錯」,所以就強行用強力電波控制他們的身體,讓他們只能乖乖走上舞台執行自殺動作.......

但是負責製作並拍攝整個活動的外星紀錄片製作人「章魚」知道事情的真相,所以就在會場上撥放自己拍攝的戰爭紀錄片,(影片內容明顯是在影射地球上發生的事情,)瞬間大家都對三人的自殺表演失去興趣。──為了報答救命之恩,三人接下來又成了「章魚」的助手,要去探索神秘星球「香格里拉」的真相。

香格里拉是個「前去探索的人都再也沒有回來」的魔境,眾人登陸了死寂的香格里拉星後很快開始看到各種恐怖的幻覺,但隨著幻覺放大到極致後,空夫、毛毛、和「章魚」發現自己竟然在一個像天堂般的星球醒過來,香格里拉星人出現並告訴他們這是他們用特殊科技製造的天堂,在這裡人們的願望都可以輕易實現,不管是食物或娛樂,而且無窮無盡,空夫和毛毛本想要回到太空船上拉東莫來加入這個天堂,但身為機器人的東莫卻告訴他們完全不同的故事:在東莫眼中和章魚的攝影機影片中,空夫和毛毛就好像快要衰敗死亡的人一樣,而且所謂的天堂裡到處都是屍骸,只是空夫和毛毛都看不到罷了!

原來香格里拉是種「精神/靈魂拘束器」,會將生物死亡後的靈魂拘束在這個天堂中宛如還活著一般,在這個天堂中所享用的一切食物其實都是幻覺,人看似飽足但其實身體已經非常的飢餓但卻毫無感覺,最後不知不覺的餓死後就會永遠留在香格里拉的天堂中........知道真相後的眾人在不忍心讓他們被欺騙而被永遠留在香格里拉的人幫助下逃離了香格里拉。

故事的最後,三人回到地球,結果(經由毛毛的預知夢)發現有顆隕石直奔地球而來。地球上沒人相信空夫的警告,只有一個要教徒獻出大筆金錢好換取機會登上飛碟離開地球的末日教派願意相信,但空夫馬上發現這個教派的教主竟然外星人奧托假扮,「所以根本沒有世界末日這回事嗎?」正當空夫這樣想(而且奧托也承認)時,地球政府宣布真的發現一顆隕石直奔地球而來........

這段落的結局是他們三人戳破了奧托的騙局、「解救」了地球,三人決定繼續手牽著手往宇宙更深處出發、然後連載也宣布結束。

這結局說服力有點低,也欠缺鋪陳,各方面來說甚至比「21衛門」還糟,──因為「(又)被腰斬了。」──但整體來說並不影響它的價值。

漫畫世界的善惡價值觀經常侷限於創作者的一廂情願。把價值觀的邏輯拿來現實世界後,經常會格格不入、空有批判(甚至是種叫囂式的辱罵)卻沒有深入思考。

但「宇宙小毛球」對於事情(在善惡層面上)的思考鋪陳卻徹底跳脫了漫畫常規的水準,那並不是單純的「故意反社會」,例如「讓主角的性格非常惡劣、但言行又混雜了些許的帥氣或可愛,來讓讀者無法判斷自己該採取什麼樣的觀點看待這個腳色。」漫畫非常誠實的講了主角們是怎樣走到「必須偷搶拐騙」的地步,那種「不算強烈」的掙扎、還有看著受害者們卻慢慢去了同理心(只剩下對自身安危的顧慮)的奇妙景況......即使在今天來看,也少有漫畫能夠達到這樣的水準。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韓索羅Solo】愛情是種會殺死男人的病



混亂的時代,人光是「要生存」還不夠好,今天自己生存的立基明天隨時會被大時代的洪流淹沒,要想那時候還能及時找到下一個立基點,就只能不停的動、不停地爬、從不在一個立基點上眷戀停留。

生活在這種看不見盡頭的掙扎,就好像卡在泥沼中進退不得,那種痛苦跟孤單很容易讓人失去夢想跟溫柔。

但也有人說這種時候還保有夢想跟溫柔的人是天真、是無能。


這部片的氣氛風格讓我回想起80年代的電影,步調像【華爾街】(甚至連劇情架構都有點像),色調像【機器戰警】與【銀翼殺手】。

在這些電影中,男人經常才是天真、青澀、又重感情的人,女人則是在自己層層世故心機外包護上一層濃厚又優雅甜美(或是冷硬、充滿金屬質感)的偽裝、但真相是她內心深處總不停衡量著怎麼將男人的感情做最大化利用。

也許這部電影只是個從反方向、從一個不願意長大成熟變世故的一方的角度來講述一段戀情的變調,因為不是只有男人在思考著怎麼生存,女人同樣也是。在這樣混亂的大時代下,人很容易失去本性......或說是更深層的本性覺醒。

無論是哪個角度,故事的結局只有一個:男人會受重傷,但他會將這傷深埋在尖酸刻薄自大無理又傲慢的屌兒郎噹下,然後拖著這個傷繼續往前爬,直到死去為止。


另外,如果【星際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乍看之下「過度歌頌女人的強大」,那本片就是反過來狠狠把女人打倒在地。

片中當然有形象正面的女性,但總體來說,本片的女性心機重、自私、狠毒、行事甚至有點魯莽、而且對自己的「性吸引力」感到自我感覺良好。


以上所說都是本片單純迥異於所有星戰電影的地方,(無好或不好可言,)但在製作上,本片有它優於現有星戰電影的地方。

目前為止已經有九部星際大戰電影,算上這部是第十部。但絕大多數的星戰宇宙場景,不是蠻荒、戰場、軍事基地,不然就是夜總會。

喬治盧卡斯似乎總希望將星戰宇宙的場景變得更深入更有活力,而不單單只是讓腳色們在看不出有什麼功用或構成的房間與走道間穿梭冒險,而是深入.......到底要深入什麼呢?

很顯然他總是失敗!所以帕美跟安納金的戀情萌芽的方式很僵硬,韓索羅的那句「我知道」不是他本人的點子,那卜星的赫特族統治看不出真正高壓與殘酷之處,西斯大帝的復仇就是毫無道理的歌頌民主.......

但這部電影算是終於做到了!星際大戰「電影」終於有了一個不單是有戲劇效果,而是非常深刻寫實的世界,襯托出一對年輕人想要擺脫卑微的身世往夢想靠近,但不知道是因為取得的成功讓彼此疏遠、還是因為疏遠了彼此才成功,這種迷惘困惑了多少人一輩子(或這樣的故事讓多少人深深嚮往著)。

要建構這一切,靠的還只是相較於其他電影下是非常單調、甚至有點空曠的場景,例如雪地星球(火車)、空港、沙漠星球,(當然還是有些地方很熱鬧,)而不用在多年後繼續補上許多生硬的電腦動畫。

不單單是場景的不流俗,就連故事也是。


觀眾不買帳。可惜。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音樂】I Don't Want To Grow Up (原唱:Tom Waits

這裡有人寫過篇文章介紹Tom Waits

認識這首歌,是【陰屍路】中已經領便當的Beth曾經抱著寶寶圍著營火唱這首歌......







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猛毒Venom】徹底自由狂放不受限制的風格



【我看的是2D版本。】

才打出Sony的標題,配樂立刻讓我感到一種散不去的不安與恐懼,──這是任何一部Marvel電影都做不到的事情。

跟復仇者聯盟的主旋律那種廉價的熱血不同,【猛毒】片頭配樂挑起的是人心中潛藏、且很難觸動的情緒。

才開頭不到五分鐘,Sony已經徹底展現了自己作為一家擁有全方位影視娛樂資源的公司,製作出品的質感和品味與漫威有著怎樣天差地遠的分別,──這是連迪士尼都無法匹敵的。(這是在報漫威用Sony的【驚奇蜘蛛人】幫漫畫【章魚蜘蛛人】鋪路的仇嗎?)

反正等到太空船正式出現在畫面上時,我的情緒已經完全調整好要享受這部向B級片致敬的科幻驚悚喜劇片了!


這其實是一部以B級科幻驚悚片為基底的電影,反而超級英雄電影的元素少。

猛毒就是種從外太空掉下來的災難!電影的結尾是典型的「阻止更多外星異形入侵地球滅絕人類」,過程中絕大多數的破壞更是圍繞著猛毒!不管是離開事故現場的救護車、街頭的飛車追逐、或是在大樓大廳內和警察的對峙,──尤其是這場對峙,──都是典型的「人與外星怪物之間的衝突(或說是怪物屠殺人類)」,只不過以往B級科幻片受限於技術跟經費,所以喜歡讓怪物藏頭藏尾,觀眾只能看著「不會現身的怪物」把警察或壞人一個一個幹掉,但本片偏偏很大器的讓猛毒上演一場「魔鬼終結者二」式的「凌虐警察」。

雖然B級科幻驚悚片只是基底,而且又不用把怪物藏頭藏尾,但這些片段做得很扎實,並不會因為有「魔鬼終結者二」致敬的色彩就忘了用「人面對怪物」時的凝重氣氛來把觀眾的情緒「吃掉」。看著猛毒在戰場上行蹤飄忽不定的一個個把警察幹掉,都不知道該覺得爽快,還是低聲尖叫:「快點停止吧!(難不成要把他們都幹掉嗎?)」


有趣的是:街頭飛車追逐的橋段雖然也是「怪物搞破壞」的一部份,──人類第一次不自量力的試圖反擊、或追捕怪物,結果造成更多傷亡、與更嚴重的破壞,(【異形】系列有這樣的橋段,【終極戰士】系列也有,)──但電影的風格卻忽然亂入了一段【限制級戰警】,雖然肯定會因此坐實許多人對本片「風格飄忽不定」的批評,但在類型電影90年代大肆氾濫、又開始因為「漫威」(與「孩之寶」)興起而(票房失利)衰亡的今天,很多電影的類型風格早就在不知不覺間混入了它種電影,【猛毒】在我來看只是大方承認了這個事實而已!

沒毛病!一點都沒毛病!不但沒毛病,這種徹底自由狂放不受限制的風格,反而會是未來的主流才對。


但視覺上並不是沒有缺點,它確實犯了不少錯誤,甚至剪接之粗暴把麥可貝的【變形金剛】甩到看不見車尾燈,但相信大家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相關的批評,我就不多說,電影真正厲害的地方恐怕還是在它的劇情:

這其實是個講述今日美國內在「活力/潛力」與「憂患」互為表裡的故事。

先說說憂患好了。生命基金會的創始人/企業家卡爾頓是種「自以為懷抱著良善美意而不知收斂與自我反省」的象徵。這跟主角自以為可以為了「挖掘事實」而不知收斂、不顧及身旁人感受與安危的魯莽躁動,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過去的電影或戲劇都是用「偽善」來定義卡爾頓這樣的腳色,但過去「政治正確」並沒有像今日這般猖狂,例如:今日多的是企業家一手用別的方式侵犯人民的權益、利用人民的無知或無感來填飽自己的荷包,一方面又經常在各種慈善或人道關懷的議題上大放厥詞講述和推廣各種願景,(像一方面想辦法製造失業,另一方面又去關懷失業、或推廣「無條件基本收入」......)

這種人的良善是基於薄弱的理性,(就好像「如果不希望法國大革命那種事情發生在自己家門口,有錢人就應該最低限度的乖乖繳稅、支持社會福利」,這是種理性、而不是天性慈悲有良知,)總會有人在無意間(或僅憑直覺)看穿他們的真面目。

這些看見真相的人如果不願意保持沉默,這個時代其實對他們極為不公。──電影有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就是在講述遭遇這種不公對待的人所過的生活。──幸好,時代雖然不公平,但這個社會卻依舊容許他們不被不公對待所淹沒。

這是種類型電影大行其道以前,也非常盛行的一種故事題材,像不願屈從官僚體系而被降職的警察,或被裙帶企業打壓甚至冷凍的記者,甚至執守理念而被放逐的老師......類型電影崛起後,這些腳色都成了一種「形式」而不具備真實的內容,他們的執著與失意都成了一種好萊塢式的「中二病」。

像卡爾頓這種人源源不絕,尤其在這個時代他們根本是如魚得水。但像主角這樣的人一樣也源源不絕,他們無論是在自己最好與最壞的時光,都選擇活的像個平凡眾生,(這有什麼意義嗎?說白了就爆雷了!)

完全不打高空。這世界需要更多這樣的故事,而不是「薩諾斯」。


【好啦.......片尾有蜘蛛宇宙、甚至暗示這部電影也將會是蜘蛛宇宙的一部份,要我怎麼對這樣的電影說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