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怨弒屋the hatred】今日真正在傷害女性的是對「過往傷害女性的歷史」的恐懼與怨恨

這部電影並不是真的在講「納粹」、或某些網路討論中所的「轉型正義」,這片其實是在巧妙地用一個企圖埋葬自己過去的男人如何掌控自己的女兒與妻子失敗後雙雙留下的怨恨。(電影完全沒有認真地解釋或交代他的「過去」,完全就指望那些不懂納粹奇聞軼事的觀眾離開戲院後會自己用功補上。)

被操控的一方怨恨操控者,操控者怨恨別人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但最終受傷最慘的都不是他們彼此,(好吧!其中一方殺了另一方,所以幾位女主角的無辜被牽連其實相較之下也還好。)

必須要說:電影的節奏雖然還算順暢,故事內容明明頗單薄,換做其他電影可能半個小時就演完,它卻有辦法拖成一個半小時,除了那些非常短暫但精采的顫慄恐懼時刻外,整部電影幾乎就是在賣弄幾個年輕女演員的魅力。(查了一下,原來她們都是在美國頗受歡迎的電視劇演員,難怪年紀輕輕卻對於如何在攝影機前「耍弄迷人的風采」是如此駕輕就熟。)


我知道今天依舊還有家長會用這種強勢不講理的態度管教自己的「女兒」,但這種強勢的本源是「病態」,而不是「體系」或「文化」,(更不是「性別」。)

這種強勢不講理帶給女性的並不是絕望,女性自己的衝動、怒氣、怨恨.......這些欠缺自律不成熟的行為才是讓絕望像炸彈一樣炸開摧毀自己人生的主因。但我們不能說「這是女性自己的錯」,不管是誰都帶有這種會導致自毀的因子,運作方式或許不同,但避免它被觸發並不單單是「當事人自己的責任」,像「電視節目會避免有導致癲癇發作的閃光」、或「不要去刻意刺激別人、讓別人陷入情緒暴走,這是種禮貌,(但不要因此就被別人情緒勒索,則是教養。)」...這種「互相配合」應該是種文明表現。

所以,大家「都」應該要知道別再這樣管教自己的小孩,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

過去,女性必要時只能選擇結婚來逃避這種家長的控制,今天,女性可以開車出門遠行(不被盤查、不被批評),坐在餐廳中還可以依照自己的癖好對男性品頭論足,甚至被鼓勵念書上大學、依照自己的興趣(而不是功利的實用性)選擇做各種學問(而不僅僅是被訓練成一個在學校中代替家長教育小孩的老師)、尤其是四個大學女生竟然沒有人是念女性主義之類的研究,──真要說,真正還在傷害女性的,反而已經不是活在今日當下的家長控制,反而是那些對過往歷史的恐懼與怨恨。



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一拳超人 134】超級英雄真是種讓人頭痛的東西啊!(大量劇透)

先說說甜心假面...

「假面甜心的性格不討喜」,看原著的時候就已經有點概念,「宇宙霸者(自稱)波羅斯的入侵」結尾時,他和眾英雄起的口角中看到端倪,但當時沒想到他可以這麼沒分寸沒節制。

火氣一上來,就把在場所有人(除了自己以外)通通都當成敵人,挑釁完一個不夠、接著又去挑釁下一個........

但他講的話倒是很中肯.......(明明就是故事的一部份,但他的質疑已經到「劇透兼劇評」的等級了!)

像警犬俠、豬神、殭屍男這幾個人,在概念上來說已經不是人類了吧!(但講話的人自己也.......不暴雷,讓沒看過原著的人等著嚇掉眼珠吧!)


再來,閃光弗雷希...

這種人的主觀感受過度強烈,明明不是別人對話的主題或主角,(談話的主角們先是「甜心假面和童帝」、後來是「甜心假面和殭屍男」,)但他聽別人講話時都很用力地把自己帶入其中的情境......

然後爆走的完全沒有徵兆!開口就是要烙話找人決生死!

(殭屍男如果覺得自己被瞧不起了,講話策略不是開口直接表達不滿,但閃光是直接跳過這個階段,連龍捲都被他這樣的發言策略給「嚇」的閉嘴不敢繼續鬧事。)


原子武士...

自稱重視人情味與義理,真不是說假的。

聽到性感囚犯疑似說「有讓怪人化的人復原的方法」,他很坦白地立刻表示「因為我砍了一個怪人化的人,所以我很想知道要怎樣讓怪人化的人復原」。

正常的、比較膚淺人性化的腳色,碰到這種時候會否定性感囚犯的意見與發言,──「如果不存在更好的做法,那我之前的行動就是絕對正確的。」這已經不是種「人性弱點」、而是種「劣根性」了!在這種劣根性中,「現實」反映的並不是「現實」,而是「自己的選擇」「自己的作為」,所以「人可以通過不理性的行為去按照自己的期望來修改現實」變成一種成本很低的行為。

如果還要稱被砍死的人是自己的「朋友」,那他就不該假裝「不!自己的行為、自己的選擇,絕對都是最正確最理想的!根本不存在其他可能性!」──已經徹底切斷了對這種行為的依賴後,原子武士開口詢問以前,想必已經抱著會聽到另自己遺憾終身的答案了,「早知道當時就不要砍死他了!」


殭屍男......

在「腳色行為」的設計上,這個人物的豐富性超乎我預期。

負責主持S級戰前會議的童帝雖然想法一堆,但真要落實起來,他根本不知道怎麼面對每個人的「歧異」,──他連龍捲和閃光的鬥嘴都壓不住。

事實上全靠殭屍男直指問題要害、而且分寸拿捏得當的接話才讓龍捲收斂自己的氣焰。──殭屍男並不選擇得罪閃光,對他來說龍捲跟閃光兩人之間的力量高低完全不是考量的點,閃光的怒氣有理、龍捲的氣焰可能會對其他人造成危害,是非黑白非常的清楚明確。

但他壓制龍捲氣焰的方式非常得當,基本上就是明白的認可、但不認同龍捲一直主張的事情:「相較於其他S級英雄,龍捲的力量真的太大了!但不要以為什麼事情都是卯起全身力氣砸下去就可以解決,很多時候是會適得其反的。」

(他這番漂亮的調解差點又被得理不饒人的閃光給搞砸.........)

相較於言行已經流於乖張偏激的甜心假面,像他這樣臣服於義理、行事選擇中肯的人恐怕更有資格「執行正義」。


上次S級英雄(幾乎全員)到期時,大家的性格都沒什麼機會表現出來,這次算是彌補了這個缺點。


B級第一位「地獄的吹雪」......

已經徹底淪為「崎玉組」新人或旁系組織而不自知、還妄想組成新吹雪組,希望她好走。

其他前來支援「總攻擊」的非S級英雄.......

到此為止,A級英雄幾乎全部都登場過了。

全體英雄中,很多人明顯的本非善類,但相較於「不夠強」,這些非頂級英雄反而更能對彼此的不完美或差異展現包容與合作。這片「其樂融融」的場景相較於之前S級英雄差點打起來的畫面,是何等諷刺?

(也許作者村田雄介是想要藉此表達.......除了強與對正義的堅持和熱誠以外,成為一個英雄還要什麼條件?)

但可以預想到這些人都會成為怪人協會的原創龍級怪人喵妖的祭品。(或是反過來大爆冷門,這些人竟然聯手制伏了龍級怪人。)


S級英雄全體只有一位女性,截至目前為止,A級英雄更是完全沒有(生理)女性,(所以人妖鐮不算女性,)B級英雄看到有三到四位女性英雄,而且除了龍捲和吹雪外,此外等場的都是村田雄介原創腳色。(何況把調養完畢後會投入英雄戰場的水龍也算進S級後,只是讓男性人數持續增加而以。)

顯然潮流正盛的「性別平等風」對村田雄介來說一點意義也沒有,他當然無意貶抑女性,所以S級第二位(等於實質最強戰力)就是女性,B級英雄中的女性英雄更是充滿戲劇魅力而不流於性感,──尤其是吹雪把「英雄們」當成黑幫或商業組織一樣在經營,那汲汲營營的辛苦已經不是「富有喜感」、而是時不時「發人深省」。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英雄協會的幹部中不乏女性腳色,但協會本身的功能說好聽是管理英雄,但真正的職務其實是輔助英雄,讓英雄免於在獲取情報或金錢報酬等事上花費力氣,說白了他們終究是支援者、真正的主角依然是英雄們,這樣的結果就是前線英雄們的組成份子必然的就是陽勝陰衰,而協會內部就會更熱衷於「積極的管理英雄」一事。

說「一拳超人」是種完全依循或歌頌雄性陽剛思維的漫畫並不過份,問題是:故事內容有什麼令女性非常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嗎?

真要說頂多就是數量極為難得的泳裝「撒必死」,但與其說那是在滿足男性感官需求,不如說是帶有一種示威性質的「展現女性肉體美」。故事中,男人很多是變裝癖、暴露狂、自戀狂、或單純的穿著品味極差,只差沒有讓腳色在故事中明白的講出來而已,其實「這是讀者間眾所皆知的事。」

反而是許多強調女性戲份的漫畫仍然擺脫不了用陽剛或性感來營造女性腳色,這種赤裸裸地歌頌雄性陽剛的故事至少多了幾分真誠,而且故事更有巧思。


點此看原文漫畫...

2018年6月21日 星期四

關於這個部落格...

這是個Android APP的功能頁面,使用一般瀏覽器閱讀並沒有任何作用。

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沒人愛小姐 Jeune femme】為什麼女性主義都沒教過「我」這些事情






跟好萊塢式的女性勵志電影不同,這部法國電影狠狠地甩了女人一個耳光:妳不要總是以為自己有多可愛!

所以雖然從沒有主張任何單一的審美觀或行為價值觀,但電影到了結尾,女主角依然落的要面對孤身一人的處境。

不同的是:她已經學會了怎麼面對這種處境(接受了自己不可愛的事實),而不再感到孤單絕望甚至困窘慌張。

(看似「女人不需要白馬王子」算是電影跟女性主義觀點最大限度的妥協吧!)


憑什麼別人應該要愛自己的原貌?

那個年輕、蠻橫、活力四射、豪不在乎毫不保留的對著相機鏡頭比起中指的自己,這樣的自己除了作為藝術素材滿足藝術家創作的慾望外,真的有令人值得珍愛的地方嗎?

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愛自己,為什麼別人(男人)又應該有那個義務或能力呢?

這種「真的愛一個人應該要愛她最原始單純的樣貌」的哲學其實只是一種謊言,這種愛並不是愛,那只是種迷戀、或貪戀可以從中發掘的利益,是雅痞藝術家為了幫自己空洞膚淺的藝術創作製造假內涵而編造出來的話術。



生命的目的並不是追求安適安穩,(更不是為了安適安穩而去再追求權力地位與金錢,)這種卑微渺小在時代洪流中打滾竄動的姿態未必不能帶給人幸福。

不過如果讓這樣的哲學成為主流,那很多人就要頭痛了,勵志書作者?女性主義者?教育家?功利主義論者?.........想到就令人期待。

2018年6月9日 星期六

【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無限之戰後,東尼會幹什麼?




昨天重看,才發現這片在試圖探詢的概念遠超越了我之前的想像(例如「大美國主義」之類議題的正面解構)。

其實這片是在講述任何準備「步向全球化」的社會或文化都會面臨的道德兩難。(就好像後來的【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也是在講述一種道德兩難一樣。)

是要拋棄自己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年一直使用的步調與方式?還是拋棄掉尊嚴與羞恥心,就接受外來技術的刺激啟發好抄捷徑?


洛基的權杖還有裡面隱藏的無限寶石就是完全來自「外部文明」的東西,(遠遠超越人類可以理解的經驗,)以它為基礎開發出奧創,就象徵著直接使用遠超越自己原生文化的知識水平的技術。

結果?

災難一場。


等東尼再次回到地球,他跟美國隊長的重逢想必會很尷尬。

美國隊長曾經狠狠地教訓過他這種取巧的策略,而且主張「我們寧可一起擁抱失敗、也不要放棄某些底線,」雖然從沒證據說奧創可以幫助地球抵禦這次薩諾斯的入侵,但這次美國隊長還能繼續理直氣壯的主張自己過去的想法嗎?

「失敗真的很難承受。」

(但東尼不會酸美國隊長,因為他已經成長了。)

所以這次如果東尼要再重啟奧創(或是把鋼鐵軍團的規模數目拉到最大),美國隊長也只能安靜地走開不說話吧!


況且這次科學組成員數目完全不同。

破壞性武器有「火箭」加入,機械面會有舒莉和瓦甘達的技術加持,這樣的組合(加持升級後的奧創)絕對可以讓薩諾斯頭痛了吧!

(但我覺得最後的關鍵應該會在「可以改寫現實定義」的皮姆粒子。)

2018年6月7日 星期四

【侏儸紀世界:殞落國度】正義不需要同理心





迅猛龍象徵著人類的陰暗面,或說──人類崇拜、著迷於這樣的生物,因為在我們的想像中,他們或許有著人類的特質。所以他們對主角們所造成的威脅,相當於人類(反派)對人類(主角)所造成的威脅。

而暴龍則是種原始型態的正義!它負責驅趕企圖闖入並破壞原始秩序的人類,或是懲罰躲在一切陰謀背後的人類,不管是第一集的律師,或是第二集的企業家,或是上一集的變異同類。(所以第三集不需要暴龍,而是需要一種更原始的東西──例如棘龍,一種真面目根本還是謎的恐龍,──來粉碎正義。)

從侏儸紀公園3開始,迅猛龍就變成一種越來越複雜的生物,(畢竟相較於暴龍的食性是否為腐食的爭議,迅猛龍的各種新研究確實比較精彩,)不只是外貌或生理特性,甚至還有心靈方面的複雜化──變得越來越像人類,相較之下,暴龍就顯得「離人類越來越遠」。

這幾乎變成侏儸紀系列的串場公式。【侏儸紀世界】除了世界觀的架構以外,在恐龍的描繪上其實只是循著這樣的軌跡在進行而已。

說白了,這次的電影格局上毫無突破,(上一集做的事情,這些年許多科幻片都嘗試過,架構一個超脫現實的世界和架構一個超脫現實的遊樂園?差異何在?)而且片長還很中規中矩,所以很多要素都被簡化,(簡化?還是史匹柏太習慣賣藥?)

甚至還很多餘的想要繼續提醒大家「看這部片是要享受看到恐龍栩栩如生的感動」,但剛登場的腕龍動畫滿是破綻,(因為實物的畫質太好,電腦動畫顯得格格不入,)而且在這樣的劇本、這樣世界觀中插入這種感動實在很多餘,(導演似乎沒掌握到這不是「看到恐龍」的感動,應該比較像「第一次在野外看到大象」之類的感動。)


真要說......用火山大爆發來隱喻「滅絕」這種事情背後的意義算是它最大的創意。

人類其實一直活在自己創造出來的世界中,例如各種科技產物鋪陳的文明世界。但挑戰原始一直是種活神話,我們絕大多數的人接觸到的大自然也都已經是經過人力精心調整的環境,大型掠食動物被控制甚至滅絕,環境被精準地丈量讓人可以預知路況,天氣有預報,甚至植物種類被改造過.......這些都是人類的「創造」,看似天然,但其實完全不是。

就好像我們要準備迎接一個會充滿恐龍的世界。

在這樣的文明中,容許一項自己的創造物就這麼死去、從世界中徹底消逝,這違反人性!(這跟環保已經一點關係也沒有,應該是說「對此無動於衷才是件奇怪的事情。」)

所以.......

完全沒有同理心的暴龍象徵著原始正義。老套,但很難討厭它。

恐龍的生存與否其實象徵著人類對於科技進步的需求是發自一種情感依賴、而不是出於權力慾望(想要扮演上帝)。新觀點,但鋪陳跟擴展的很硬,硬要加入傑夫高布倫那假掰故做高深的議會發言?我還是比較喜歡他在【雷神索爾3】中的機車樣。

2018年6月6日 星期三

【我是殭屍iZombie】把人給動物化

這部影集的劇本用了種介於高明跟狡猾之間的策略。

它的核心本質就只是麗芙摩爾的芳心迷路之旅。一場派對上,她碰到了一個跟過去的自己毫無交集的男人,而這個男人在無意間狠狠地傷害了她、永遠的改變了她的人生,麗芙沒有恨這個男人.......

因為這個男人其實有可能才是她的真命天子!(寫下這段話時我才看到第二季的一半。)

很多理由都透露了這個叫做布萊恩的男人並不邪惡,而這個「並不邪惡」可能才是這部影集想要講述的核心價值,而不是一集又一集之間、麗芙所吃下去的人腦帶給她的價值觀或人生觀衝擊。


但插題聊一下。故事的主線:麗芙摩爾吃下一個又一個的腦子、獲得腦子的記憶人格和技能,其實就是歐美小說中典型的「Marry Sue」式的情境或情節公式,只是因為不連貫,所以大家沒有注意到「女主角什麼都會、什麼都能做」。

乍看之下很廉價很俗氣,但再多想一下會發現女主角並沒有享受這個「什麼都會、什麼都能做」的自己,她最常做的還是經由一次又一次的體驗,去「思考」別人的人生有何意義與價值、然後藉著自己的口白將它分享給觀眾。

這不正是戲劇的本意(之一)嗎?擴展觀眾的生活體驗?

為什麼我們要花上十萬字去體驗某種生活體驗,即使這種體驗九成內容跟自己目前所有的沒有不同?為什麼就不能跳過那些相同的部分、直接濃縮那些不同的地方?

這部戲劇在做的或許就是這種濃縮。

狡猾,但高明。


布萊恩的道德觀當然非常的灰色,(甚至根本就邪惡,)但退一步來看,一方面照顧了很多手下(同時用傷害最小的方式在黑社會一步步往上爬)、一方面又濫殺無辜來賺錢,這顯然是種偽善。

但這種偽善並不稀奇。

說白了,「人」也是可以貼上標籤分類的!一般來說,我們會給人貼上親密和疏遠、信任和防被、朋友或敵人.......類似這樣的標籤,布萊恩比較奇怪,他把人貼上了「可以殺來當食物賣錢」跟「讓他們過自己的日子」兩種標籤。

如果要深入討論,我們還可以看出來他骨子裡濃厚的白人優越傲慢意識,但這就不用多討論了。──去討論用什麼標準幫人貼標籤嗎?貼標籤就是貼標籤,標籤的內容再正確,都不能掩蓋這是把他人給簡化、完全忽略標籤以外的特質、只用標籤上的描述來為自己的議題做辯護。

像......「可以看出來他骨子裡濃厚的白人優越傲慢意識」這就是個標籤,問題是「這標籤就可以象徵這個腳色嗎?」

對於很介意追求政治正確的SJW來說,他們才不在乎戲劇的完整性,所以....「對!這個標籤就可以象徵這個腳色。」

雖然我在理解、思考、甚至定義一部戲劇時,也是用簡單的標籤在定義細節和人物,但我終究要把自己的標籤撤掉、或是把一個又一個的標籤擴充,直到它根本不能算是標籤為止。所以這種「將人事物簡化就為了迎合自己意圖」的行為實在不符合我的品味。







2018年6月5日 星期二

【暴動之城Kings】白人到底怎麼了?(沒辦法思考這個問題,那你/妳可能不適合看這片。)


這部電影的影像非常奇妙的遊走在紀實與魔幻(?)之間,巧妙的應用了很多新聞畫面但卻讓人不自覺地以為這是電影的一部份。

在這樣的主題中竟然使用了這樣的技巧,導演可以說非常的大膽。

既然技巧都這麼大膽了,那觀點呢?....更大膽!(請看完。)


在【X戰警】之前,我對荷莉貝瑞最早的印象是來自【747絕地悍將】,片中她所飾演的柔弱、但懷有無比勇氣的空服員一直是我青少年時期最喜歡的女性腳色之一;後來就是【選舉追緝令1998】(但在HBO上用的名稱好像不是這個)。(我並不喜歡華倫比提,但這部片我挺喜歡的。比起後來偏重脫離常裡嘲諷、但又試圖迎合政治正確的政治喜劇,這片可以說是滿滿的地獄梗。)

後來,她成了奧斯卡影后、而且是影史上首位黑人影后,但又立刻在【劍魚】中上空裸露兩點......

她並沒有去過度的「消費」自己是「影史上首位黑人影后」的身分。不但沒有,其實她早些年也很少談論「黑人人權」這樣的事情,──就專注努力地當個演員就好!拿過影帝或影后但後來演藝生涯徹底黑掉的例子其實也不少,但終身未獲獎、成就卻遠超過影帝影后的例子反而比比皆是。


所以這是什麼樣的電影?

各位常聽聞的「平權」觀點和理論,其實是種左派觀點和理論。左派觀點和理論認為必須要用積極作為去面對「不平等」或「資源不公」的問題,所以要積極的打擊歧視(不管有無惡意),所以要建立強力的社服輔助網來幫助被歧視的族群、甚至不惜為此扭曲所謂「弱勢」的標準!

為什麼要強調左派?因為即使是右派、或說追求「自由主義」的人也有自己對於如何處理類似種族不平等的理論。

這個理論不能直接陳述,必須先講這個理論所追求的平等是什麼樣的畫面。

這個理論所追求的平等中,不是只有黑人可以唱或聽饒舌,不是只有白人可以登上音樂廳演奏或指揮莫札特,雙方的文化應該要彼此高度開放交流並互相尊重,而不是獨立、並堅持保有他們原始的精神意涵。

這,才是真正的平等。有些極端左派光是聽到「不是只有黑人可以唱或聽饒舌」大概就要氣到爆炸、並開始計畫醞釀一場網路批判「有人把文化挪用合理化」的攻勢,但如果只聽到「不是只有白人可以登上音樂廳演奏或指揮莫札特」,又會煞有其事地開始討論著「所以我們要替黑人學校增加音樂教育的預算,並且開始替音樂學系增加黑人獎學金、限制白人入學人數,甚至直接要求各樂團保留黑人樂手數目...」

離題了!回題!

重點是........就好像本片所描述的畫面一樣,白人鄰居並不需要被人教訓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待黑人!(不知道他們的處境跟你這個天生就有特權的白人不同嗎?不知道他們做錯了事、或禮儀表現低劣是應該被豁免而不被批判責罵的嗎?......又離題!)」他需要的僅僅是跟黑人鄰居相似相仿的生活經驗、然後讓自己善良的一面被人發現而已!(真正需要被發現的並不是黑人的潛能或「高貴」,而是白人的良善。反而是需要被刺激、被教育去展現文明禮儀等高貴特質的是黑人。)

而這就是右派、或說自由主義者的觀點(註)。(有些人會說「右派都是種族歧視」,但這樣的認定本身也是種族歧視!或說是所謂的「racist」。)


左派...例如CNN,他們告訴大家川普歧視女人,但其實最一開始,川普只是在一場電視即時談話中怒罵另一個女人而已,原因是因為那個女人堅持要求取消被爆出曾經有「吸毒前科」的選美皇后冠軍資格,而川普身為「選美協會」的理事卻堅持認為不應該遵循迂腐的傳統、而要用開放的心態給這個女孩子自新的機會。──到底是誰在歧視女人呢?用更強勢的傳統價值觀箝制女人的人?還是認為「那根本不重要」的人在歧視女人呢?

去年,在美國夏綠蒂鎮發生的反右派成員遭右派人士駕車衝撞導致一死十九傷的新聞......左派媒體不會告訴大家前一刻,反右派成員正在拿棍棒跟石塊攻擊駕車者,....對!其實這起事件中的「反右派」人士是批暴力組織!他們主張自己可以蒙面並武裝起來攻擊任何保守主義者。(這跟3K黨有什麼不同呢?......嗯!左派人士不會告訴各位,左派人士只會告訴大家「都是因為川普當選才會鼓舞這些右派本土恐怖份子這樣囂張。」)br />
至於洛杉磯大暴動......斗順子當然有開槍打死人,羅尼金被警察使用不當武力毆打重傷也是事實,但那些上街暴動的人真的是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嗎?還是只是藉機發洩自己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而已?.......種族不平等當然存在,但為什麼名義上是為了自己的權益、為了追求平等、為了抗議不公所發出的怒吼,最後卻直接摧毀了黑人自己想要追求的小小幸福呢?

所以......白人到底怎麼了?......白人,正在被左派歧視著。


註:其實今天很多美國黑人也反對左派觀點。「醒醒吧!你們從沒在田裡採過棉花,那些白人迫害黑人的生活都是你們爺爺奶奶的經歷,停止假裝那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當個受害者一點都不酷。」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五隻小豬之歌(阿嘉莎克莉絲蒂)】無意間為時代留下的紀錄

電影或戲劇創作除了在樂趣外,最有趣的地方就是經常在無意間為時代的演進留下紀錄。

例如:即使是科幻片,對外來的刻畫或想像也受限於當代的文化事物,例如穿著建築或音樂。

所以同一個文本或劇本,在不同的時代重拍也會有不同的樣貌。

而這本小說在無意間留下了最早期的女性主義樣貌,這是我看完感到最驚奇的地方。





小說的關鍵人物一共有....被謀殺的畫家(簡稱畫家)、被冤枉的畫家之妻(簡稱妻子)、畫家之妻的妹妹(簡稱妹妹)、畫家的女兒(也就是多年後委託白羅幫忙調查真相的人)、畫家的外遇對象(簡稱小三)、畫家的好友兄弟(簡稱哥哥和弟弟)、畫家幫妻子妹妹聘請的家庭教師(簡稱家庭教師)。

這位家庭教師就是當代(1940年左右)人們(尤其是一個同樣都在專業領域很有成就、在家庭中保有自己自主性的女性)對「女性主義者所追求的女性主義」所持有的印象和描繪。

當時的女性主義者主張女性要追求良好的道德、品味、與教養, 其次才是所謂的專業或職業成就。(至於政治權力?經濟權力?...「那是什麼?」)

所以在故事中,她(出乎大多數讀者意料的)給妻子極高的評價,因為那良好的家教、情緒控制能力、還有經營家庭的決心。

對!家庭其實也是一種事業!尤其當丈夫是個任性的專注在創作與拈花惹草的男人時,家業的打理自然要掉到女人頭上。

當家中成員在成長、在發展屬於自己的人生過程時,碰到困難與需要,最優先尋求援助的對象,本來就該是自己的家人,提供援助並不是母親的專責,但能做的好的人理當獲得讚揚。當然也有失責、或表現不當之處,家庭教師在故事中都很不客氣地一一指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袒護對方同樣身為女人的處境。

反而是(理論上)男人們用「她是個受盡挫折與羞辱的柔弱女人,基於絕望下才用謀殺作為報復」(用「女性困境」的理論來站在女性角度思考後)來替妻子免除了死罪。(而不是憤怒地在法庭上要求將一個膽敢殺夫的女人給予最重的處罰。)


這樣就沒了嗎?

當然不是!

這個故事從全貌來看,本身也是個講述女性主義所以主張「情感自由」的故事。


防雷線1,接著要開始講故事了,不想被暴雷的人請快退出。

防雷線2,接著要開始講故事了,不想被暴雷的人請快退出。

防雷線3,接著要開始講故事了,不想被暴雷的人請快退出。

防雷線4,接著要開始講故事了,不想被暴雷的人請快退出。

防雷線5,接著要開始講故事了,不想被暴雷的人請快退出。


故事中幫助白羅破案最關鍵的點其實並不在於哥哥那能夠無意間回憶起細節的驚人記憶,(那是白羅需要的證據,並不是啟發他發現真相的點。)而是哥哥和弟弟都一同目擊與耳聞、但又斷章取義的夫妻吵架。

作者似乎有意一直誤導讀者們去以為、去想像「妻子一定滿腔不滿」,讓大家忽略了妻子可能「很尊重丈夫的情感和情慾的自由」。

所以大家以為夫妻在討論著「妹妹」,認為妻子在抱怨「這樣對妹妹太殘忍」,但其實妻子是認為「丈夫這樣對小三太殘忍」,──即使這是個多次羞辱自己跟威脅要搶走丈夫的女人,妻子的修養跟品德不會允許自己從「落井下石」的角度去幸災樂禍、去期待這樣的挫折打擊這個女人。(這就是家庭教師所以讚賞妻子的特質。)

所以.......這部推理小說真正的陷阱其實在於考驗讀者是否能夠擺脫「女人只能當受害者」的思維角度去看待大家所陳述的事件。

(也就是說:在1940年本書寫成的年代,人們並不認為男人有權力拈花惹草、女人只能無奈被拋棄,其實這個社會是會在有意無意間對那些拈花惹草傷害妻子的男人做出批判的!)

雖然我第一時間就發現了這個關鍵點,但思慮終究不如白羅縝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妻子這樣欣然接受背負冤罪的命運?」所以當白羅在探詢這個問題的答案好避免右冤枉另一個人時,這部分的故事我腦袋就沒跟上,可惜!

【暴動之城】平庸的邪惡 之 「沒看成,寫篇食記吧~~在輕井澤(文心南路店)消夜和卡啡那(大墩店)喝下午茶」


藝文圈的某人曾經很擔憂地說「台中人不念書」,我覺得這話背後真正的焦慮並不是為了台中感到憂鬱而發,而是表現出天龍國多年來壟斷了台灣藝文消費的型態後試圖將這種型態推廣到天龍國外失敗而發的挫折。

這是種自我中心意識的挫折,而不是源自道德或使命感的焦慮。

上週五(6/1)晚上拿到蕃薯藤(YAM)提供的電影【暴動之城】的招待券,本來想要帶上完晚班的朋友一起去看,卻發現.......「台中全部的戲院已經沒有九點以後的場次」。

只好兩個人落寞地去吃宵夜。

決定了要去吃消夜後,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發現「在台中住了十幾年,竟然從沒去吃過輕井澤,」所以我們立刻殺去輕井澤。


來輕井澤就要吃壽喜燒。一般印象中(常識中)煮壽喜燒的方式是錯誤的,(廢話!因為這是農夫在田裡煮食的文化傳統,烹飪技巧當然不會多講究。)

簡單來說......湯汁不要讓它滾/沸騰,最好維持在80度以下(甚至低一點),然後煮久一點,而且要分兩次煮,第一次煮十到十五分鐘後,連湯汁盛起放涼(讓肉吸收湯汁)約三到五分鐘,然後再放回鍋中煮五分鐘。

這樣煮出來的肉相較於用滾沸的湯汁煮出來的肉,特別的鮮嫩多汁。

(不用擔心衛生問題。因為巴斯德殺菌法也是這樣做。)

 (如果還是不放心,可以查詢兩個字「舒肥」,裏頭會有低溫烹調的相關資訊。)


但講這些都離題了,好吃的食物反而不是重點,「台中人不讀書」引來天龍國藝文圈自我中心的挫折才是重點。

因為我是第一次進輕井澤,所以被它講究的內裝給嚇到....台中的餐廳文化極致代表大概就是這家店吧!大到公益路與美術館前綠園道的特色餐廳,小到麥當勞,人們其實都在展現自己「創作」的慾望,只是作家用筆、畫家用畫布與顏料、音樂家用樂器與樂譜,我說台中人會去經營一家餐廳、然後裝飾它。

即便是連鎖的麥當勞、即便是必須要配合總公司的指示裝修自己的營業櫃台與門面,台中很多間麥當勞也會在某些角落(例如廁所內)看到某些店主(或負責裝飾的人)所花的獨特巧思用心。

(第一張照片是一進門的接待區。第二張照片是廁所外。第三張照片是廁所內。)




要聽聽在輕井澤享受這樣的用心需要怎樣的價格嗎?

算了!講出來,台北天龍人大概會玻璃心碎滿地。


隔天,想去大遠百的威秀看【暴動之城】,騎到一半才發現看錯時間表,已經趕不上場次,偏偏下一場又會跟晚上的行程衝突,所以電影又流標....只好再次走地方消磨時間,這次選的是公益路跟大墩路交叉口一帶的卡啡那。





(光是看個廁所就可以看出來店家在陳設上都很用心。不是花錢擺闊而已,而是真的會去用心思創造獨特性。)

挺奇妙的...只有少少五家門市的咖啡廳,竟然都選在很奇妙的地段。──要不是美術館,要不是有奇特的文化地標,這家大墩門市已經算是商業目的味道最重的,但座位很寬敞、滿是充電插座,還有幾乎一整面牆的「店內陳書」,相較於差不多價格的星巴克,我想提供給顧客的服務「量」差異已經很明顯了。

對了!它的「鹹派」非常美味,雖然只是簡單的鴨肉、蔬菜、奶油,但完全不需要用調味去掩蓋自己的廚藝水準,可以讓人完整的享受到鴨肉、蔬菜、奶油...這三樣東西的美味。 (相較之下,我的照片就很俗氣、很刻意的耍弄蒙太奇。)




並不是說「人不需要念書」,但比起去迎合天龍國對於「有在念書」那滿是銅臭味的標準...(人當然不可能只有那些念書方式跟管道,不經由那些方式跟管道更不表示人不念書!)...這種對餐廳藝術質感的堅持,是不是反而在無意間契合了人們當初「念書」的本意?


=================================

為什麼標題要加個「平庸的邪惡」?

因為這部片的預告給我這樣的靈感。

這部片跟多年前贏得奧斯卡的【衝擊效應】相比,我相信會有著明顯的決定性差異就是:它並不會刻意營造和解的契機。

可能有人知道,也可能有人不知道,死於槍擊事件的黑人,有超過七成的兇手其實一樣也是黑人。也就是說:警察對黑人濫用武力(不管是否有致傷致死)的數字被嚴重誇大了!(這是鐵一樣的事實!只是過去歐巴馬主政的八年把「散布這項資訊」訂為「仇恨言論」的一種,如果敢講述這種言論,遭遇任何形式的霸凌大概都不會有警察受理。)

也可能有人知道,也可能有人不知道,「使用過當武力」的事件中,受害者是白人的數字並沒有比較少,(完全要看當地的人口比例來決定,)而警察被判有罪的機率「一樣」也很低。(結果...參照上一段。)

歐巴馬執政八年,底特律城的經濟毫無改善,為什麼?

好笑的是:今天如果有人跟當年的羅尼金一樣吸了毒後駕車逃逸、被警察圍捕後還強力拒捕而被警察用強硬武力致服,──大家的反彈還會這麼大嗎?大家還會對警察的「無罪」反感這麼大嗎?.......看到現在,還是沒有人想要討論這個,(顯然連電影自己也不想,)為什麼?

黑人與白人之間的差異本來就不存在,白人也有很多過著貧困艱苦的生活,很多黑人生活的困境其實來自於自己的選擇,真的完全與外在環境無關。 如果兩個黑人與白人之間發生衝突,問題並不表示一定來自於白人的優越感、或黑人的自卑困境,這可能就是兩個價值觀與生活情境不同的人之間起了衝突而已。

就好像「我們都知道自己有權力拒絕警察盤檢」,甚至「我們也都看過網路上分享的:我怎麼讓想要臨檢我的警察碰一鼻子灰」,但其實「我們」並不會真的這樣做,──警察盤查,乖乖配合,否則哪天被一個過肩摔、摔斷鼻子跟兩顆牙齒,自己還要吃上官司(不管是告警察或被警察告)。

所以.......黑人被警察毆打的真相不是重點,重點是很多黑人很努力的工作養家,不只養家也試圖照顧自己的同胞,但是他們的努力卻被那些平常就愛逞兇鬥狠、鮮少努力過日子、然後又愛把「受害者」光環往自己頭上戴的人毀於一旦。

(我相信電影的重點應該在「控訴」這個事實,而不是繼續強調這些被控訴者的合理性。)

.......

這跟平庸的邪惡有什麼關係?

平庸的邪惡並不是專指特定的惡行,而是泛指那些「讓惡行發生的原因」。(會以為平庸的邪惡是專指特定的惡行,例如「縱容惡事發生」,那根本是胡說八道。)

例如在本片中,真正的邪惡並不是種族歧視,而是人的不知上進。而人為什麼不知上進?一般來說,人是因為受不了自己過的苦日子所以要努力改善它,但相信「自己是因為被壓迫,所以才華能力無法發揮,」和「因為註定無法發揮,所以也不該真的做什麼努力去給那些會阻止自己成功的人看笑話,」這樣的謊言,顯然要容易許多。

到底是誰在提供這些謊言?是誰在灌輸人們「相信吧!不要猶豫!」這樣的聲音?......一直重複這個流程,(只是改變了一小部分的細節,)那才是真正的平庸與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