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9日 星期日

【校園大逃殺 Run Hide Fight】什麼時候殺戮/博愛變成答案了?

 


哲學(議題?思考?結論?辯證?)是為了追求某種「功用」。

但這個功用是什麼?

有種邏輯(思考)是認為如果我們能定義出這個功用,則我們會更清楚知道該如何追求它。

所以就有人認為這個功用是指「利益」,則產生了功利主義,也有人認為這個功用是指「進步」,所以有了進步主義。

這些東西不是成了昨日黃花、不然就是準備成為昨日黃花,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定義太過狹隘而導致經常失去功能,或是因為它們根本就是建立在欠缺因果實證思辨的一廂情願上。

另外也有種邏輯認為「不管怎麼定義這個功用都不能保證任何事」,因為哲學的功用不就是「解決問題」而已,所以「知道這個功用的定義」本身就只是解決了「不知道這個功用的定義這個問題而已。(「我知道了這個功用的定義」,功能完成。)


上個世紀末,對於以巴衝突、中東問題、恐怖主義全球化等問題,有人生出了一種思維或態度、並形成了一種未被命名的主義,去試圖「解決問題」。

那就是:一切的根源在於我們不停的將受害者視為加害者。

這種主義認為以色列周邊的國家其實是以色列的受害者,中東恐怖份子其實是美國全球化的受害者,所以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不重要,省略。)

這個主義(以下稱為A主義)盛行了好一陣子,直到網路資訊真正發達,真正精準可靠客觀的資訊開始在上頭被廣泛流傳(而不是基於搜尋引擎的導引),人們又發現A主義的虛假與錯誤:過去被A主義視為受害者的國族團體其實並不是受害者,如果A主義能夠證明「以色列/美國懷有某種罪惡」,則在不跟A主義的這項證明互相矛盾的前提下,一定也有辦法產生一個主義(以下稱為B主義)去證明「以色列周邊國家/中東被美國制裁打壓的諸國懷有某種罪惡」。

所以A主義在解釋完問題的全貌真相後所提出的解答建議會失效,恐怖份子們不需要被同情、甚至不值得被理解,跟他們道歉、為他們去將以色列或某些東西當成錯誤修正完全無法解決問題、無法化解和平復這個已經存在的恐怖主義仇恨思潮。


我稱B主義的產生其實是種反動,它的產生並不是為了一起跟A主義思考同樣的議題並產生解釋和解答,它的產生往往就只是為了證明A主義是錯的而已。

幸好本片沒有這麼反動。

它乍看之下只是種對雄性沙文極限發揮的【終極警探Die Hard】用女性主義去做廉價模仿的山寨貨,但其實它真正的核心與爆點卻是對今日美國泛濫的同情同理思維所形成的主義做出了反省與摧毀。

這個社會當然冷酷僵硬,學校老師們當然很多尸位素餐,但這不表示那些憤怒的校園槍擊殺手有值得同情理解之處........因為「很多人跟憤怒的你們一樣無辜,你們憑什麼將他們捲進你們的憤怒中?」


很棒的電影。


片尾曲,這是最廣為人知的版本。


片尾曲,這是原唱。



片尾曲。本片的版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