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星際救援 AD ASTRA】泰勒德頓上太空




以科幻電影來說,本片相當背離主流的期待。

「冒險」的成分並不多。


設計與規模都比較簡單,比較多人文性的想像,例如「有人出生在火星上,這輩子根本沒看過幾次地球。」還有「要對著人工智能講話,讓人工智能分析自己、找出自己都沒有自覺的情緒感受。」

太空冒險旅行的視覺質感與創意都相當樸素,不同於絕大多數將時空背景定在未來的電影,觀眾總會期望裡面的佈景、道具、服裝、甚至氛圍都充滿前衛新潮的感覺。

宗教儀式味道很重的軍隊辦公室


但本片完全沒有這種味道。太空船的質感滿滿的二十世紀工業風格,太空基地甚至還有B級片的廉價與粗糙,活在這樣的世界裡,人們在精神上、思想上的樣貌,和今日相比並沒有太多的不同。

換句話說:人沒有變,但這個世界確實變了。(「人」的某些成分並不是源於天生或生命體驗,而是外界文化環境賦予人的,那些東西會隨著世界而改變,本來以為「能夠征服宇宙」這樣的認知可以改變人類,但終究沒有。——這讓我想到星野之宣的科幻經典漫畫「銀河2001夜」。)



顯然,「科技發達」為人類提供的承諾並沒有成真,人類終究需要回頭探尋上帝。


一切都是為了探尋上帝是否存在。

如果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存在,而(只要)他們也相信上帝、他們也跟我們人類有類似的人性因子,那就證明了上帝真的存在、宗教所啟發給人的內容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天外奇想。(註)

如果宇宙中沒有其他生命存在,人存在的價值與目的並不在征服與探索外面的世界,那就證明了上帝真的存在、宗教所啟發給人的內容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天外奇想。

所以「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宇宙中沒有其他生命」...最終會觸及到的人文結論好像都差不多,問題的答案對人類意義或影響不大,人類獲得的不過就是「又解決了一個問題」的旅程而已。

(這好像是種詭辯。)


總之,一切都是為了探尋上帝是否存在。而父親是我們每個人在現世追尋的上帝苦無所得時的代替品。

也許有人會想要爭論「這是父權體系強灌輸給我們的期望與印象」,也許有人會不屑一顧的反駁説「將父親視為上帝的化身是種人性的直覺」,--或是後者想要爭論、然後前者不屑?不知道了!

但,為什麼我們要用替代品去滿足我們對生命的好奇、安撫對自己在時空洪流中的定位的徬徨不定、而不是直問源頭(不管你要稱為上帝或什麼)?

因為此路不通!「上帝才不甩我們!上帝根本不愛我們!至少不是用我們期望的方式愛!」

這非常的「虛無」。這個世紀初911恐怖攻擊事件以後,大家忽然驚醒過來發現:「這個世界是如此野蠻破敗,這種可以搶兩架飛機過來撞大樓害死幾千人的行為,竟然還有人敢自稱這是正義!」然後大家花了一段不長也不短的時間驚覺:這種野蠻與破敗似乎是可以用「進步思想價值觀」去修正與消滅的。然後就是歐巴馬上台、梅克爾上台、馬克宏上台......

從恐慌、到疑惑、到看見希望、到實踐希望...現在是希望破滅(或失去光芒與魔力),大家回歸尋求神密不可解的宗教領域時刻。


但我們也不是一無所獲。探尋不到上帝的苦悶放在男人身上,其實就是「和整個時代與環境有種格格不入的疏離感(因而無法和他人建立起聯結)」。

承認這種疏離感存在,承認它在男人身上是種很特別的東西,(不要一聽到這句話就憤怒的尖叫說『在父權體系下有特權的性別憑什麼感到疏離?』)人類終於學會了這點。


註:想像一下【接觸未來】中,外星人送過來的信號中如果夾帶著一句「耶穌在這裡向你們說: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