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雜種經濟學

【12/13 我的本意是把凱因斯理論和貨幣主義結合,讓大家比較可以具體了解這兩個理論對今日世界的經濟有何影響。沒想到卻不小心扭曲了貨幣主義,所以會找個時間把它修正。】

古典經濟學認為:藉由物價的調控,生產者會掌握到最適當的生產比例,(就是哪些東西該生產多少,)而消費者也會掌握到最適當的消費比例,(也就是哪些東西該買多少,)而消費者同時也是生產者,最後雙方都會獲得最大收入、最低支出、最後換來最高生活品質,──例如零失業,就是「最高生活品質」的象徵。

可是近代古典經濟學出了個可以媲美愛因斯坦的天才,也就是最近大家經常聽到的「凱因斯」,他認為這個想法大錯特錯。

簡單說,他認為古典經濟學最終追求的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物價調控」的過程很龐雜,隨時都在變動。舉個例子:石油價格降低,石油消費國家(簡稱消費國)的所有物資價格都可以合理的下降,結果消費國的人民就可以將多餘的錢拿去消費其他的東西,例如電腦、汽車、資訊產品......結果導致這些東西的價格上揚;這樣一來,石油生產國家(簡稱生產國)就會不滿了,因為他們也需要消費那些「其他東西」,可是他們犧牲了自己的收益、降低油價,結果卻換來了自己買不起自己想要的東西,好處全被別人給端走,所以生產國就提高油價......所以,油價並不存在合理的平衡點,也不可能達到平衡點,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的利益也永遠不可能平衡。

以上算是好的例子。同樣的情況會發生不好的結果,例如:油價太低,使得生產國不敷成本,所以他們要裁員,這就造成失業;油價太高,消費國負擔不起,所以不是有人的生活水準降低,就是根本上也會造成公司倒閉,最後一樣也是失業......所以「零失業」是不可能的。

更詭異的地方是:油價太低,生產設備就沒人要買,因為沒人要投入石油生產的行業,所以導致生產設備跟著價格下滑,而這些設備往往也是消費國在生產,所以導致消費國也跟著失去收入......油價如果太高,一樣會發生反面的結果。

一切的一切,都導出了一個結論:價格平衡點不可能存在。(高,可以無限制的高。低,可以無限制的低。)



所以不能放任市場無意識的進行價格調控,(群眾心理不可預估,而且往往以近乎恐慌的方式運作,)所以他主張「政府要干預」。

可是政府不可以干預價格,這是本末倒置,(就好像操縱民意調查、可是卻又以為這份調查結果為真,)所以政府必須要以「跳入場內當選手」的角度來干預經濟。二十世紀初的經濟大恐慌,就是在這樣的思維下獲得解決並控制:政府擴大內需、扮演消費者、刺激消費、提供其他生產者收入......

但是凱因斯主義跟過往的經濟學觀點,其實還有一個根本上很不同的地方。

過往的經濟學主張,其實都是以利己為出發點,例如國內的經濟委靡不振、或是產品沒有價格競爭力時,該怎麼辦?──關稅、公家統一定價並收購、進出口限額......這些都是答案,總之這些思維的大前提都是:如何幫助自己把其他人的錢撈進自己的口袋。

道德思維的部分不去多談,今天的台灣九成九的民眾都是這種思維,所以我跳過這部分,反正看完這篇文章後,如果還不懂這樣想是件多恐怖的事,那以後還是別碰經濟學吧!(安分的當個鄉民或愚民吧!花時間去逛政治口水部落格、或是看電視政論節目,就是別來這裡。)



凱因斯主義發展出很多流派,但主要是以美國的芝加哥學派和英國的劍橋學派為主。

這兩個學派的主張,學理上其實有很大的差異,這導致了他們在認為「政府該如何介入」的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芝加哥學派認為要廣開社會福利,可是劍橋學派反對社會福利,認為那是一種浪費、而且會養成怠惰,所以他們主張「收入平等」(低於一定收入的人,由政府出錢補足收入之不足,但基本上沒工作的人,應該一毛錢都拿不到,)刺激民眾努力工作。這算是一種對於心理層面上的差異,可是基本主張都是源自凱因斯。



另外,有一種從一開始就和凱因斯、甚至凱因斯所討論的主題完全相反的經濟思維,叫做貨幣理論。

凱因斯的思維,基本上在於市場上通行的商品價格有「意義」、尋求價格的平衡有「意義」、利用平衡價格來調控生產和消費比例有「意義」......

貨幣理論並不是唾棄這個思維,而是認為這個思維根本沒搔到癢。

基本上,它認為人的消費行為很複雜,物價平衡只是極小的一個因素,而且人的消費也還不是經濟的全部面貌。

它認為經濟應該是取決於「人的收入」,而人如何管理收入,才是最終關鍵。

所有人的收入應該分成「消費」和「投資」,其中貨幣主義特別著重在「投資」上。大家可能會好奇:「我沒買股票、沒買基金、沒買公債、連保險都不太買,都把多餘的錢乖乖存在銀行裡,哪有可能牽涉入投資呢?」會這樣問是因為大家根本上不懂什麼叫「投資」。

投資的本意並不是藉由買賣有價債券或期貨,從中買低賣高來獲利,而是將自己手中多餘的資金「借」給生產者,然後生產者用獲利的一部分來支付「借」錢的利息。所以「投資」在貨幣主義來說,是種「生產者如何借到需要的資金」的議題。

生產者如何借到需要的資金?一是發行股票增資,二是銀行,三是債券。

注意到第二項「銀行」了嗎?存在銀行裡的錢,其實銀行也會把它們拿去投入這三個項目中,例如法人在市場上買賣股票的資金從哪來?銀行外界的款項從哪來?......等等。

假設:市場上一共有一百萬的「存款」,而總共有一千萬的借貸需求,試問哪些人可以獲得這筆借貸?答案是願意承擔較高利息的人。當「存款」有一百萬時,可能借貸人必須要負擔6%甚至10%的利息,可是當變成有兩百萬時,利息就會剩下5%甚至7%;當「存款」數目大於借貸需求時,利息就只能更低了......簡單說,這中間的過程變成了「借貸」是種商品,而「利息」就是價格,消費者、也就是借貸需求者,會去貨比三家,哪家銀行願意用最低的價格提供自己商品......

貨幣主義跟凱因斯主義都有個共通點就是:經濟流動是一切最高原則,所有會阻擋經濟流通的行為,都是經濟學議題的頭號死敵,不能與之妥協。生產者要生產,需要資金,可是經濟流通越來越快速的時代,往往上一批商品還沒收到錢,就需要有資金來投入下一批生產的成本,所以需要借貸跟投資;如果這個過程一中斷,生產商就會倒閉,導致生產工人大量失業,最後生產工人也失去消費能力,最後連鎖反應殃及其他生產者,如果不將場面控制好,情況甚至會惡化到全體產業的崩潰。(所以看到別人失業時,只會無動於衷、只會慶幸失業的不是自己的人,心態上都需要矯正一下。)

為了避免這種困境發生,凱因斯主義相信要掌控消費,而貨幣主義相信要掌控投資,凱因斯主義相信政府介入控制消費量是帖良藥,貨幣主義認為藉由利息高低來控制投資額度大小是關鍵。



為何標題用「雜種經濟學」?因為今日世界上並不存在著哪個絕對遵行凱因斯或貨幣理論的國家,大家一方面遵從凱因斯的思維,利用稅率、社會福利、政府支出等手段來控制消費,另一方面又成立央行,從中央控制投資額度大小......

當物價下跌、生產獲益開始下滑、投資額該緊縮時,政府往往會降息來刺激投資......不管是凱因斯、還是貨幣理論,它們的重點都在於;即使市場經常不理性、不可靠,可是我們還是要尊重它的反應,就好像農夫不該花心思去想辦法控制天氣,醫生不該想辦法把人類改造成機器......是同樣的道理。而「市場」是什麼?兩方的論戰非常激烈,而今天各國卻都爭相同時使用兩種理論,然後去影響彼此作出決斷的「市場」,然後又用被扭曲過的市場訊息來下決斷......結果會變成怎樣呢?



這波經濟危機其實就是這種「雜種」體制使用多年後的弊病,投資過於浮濫,導致大家根本不去評量投資是否有價值,而消費過於浮濫,也導致大家根本無法客觀評斷投資的正確性。

重新建立一個新體系,才是根本之道,而不是繼續去爭論政府的某些細部政策、或某些閣揆領袖是否有盡職......那都是在浪費時間。



【人閒的時候就是要創作,現在很閒所以才會寫這個。歡迎大家對我的錯誤提出指證......很可能整篇文章都是有偏差的,所以別客氣。】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凱因斯主義發展出很多流派,但主要是以美國的芝加哥學派和英國的劍橋學派為主"

我聽你在放屁!芝加哥學派的概念跟凱因斯主義根本就是天平的兩端不同的學說與立場,還啥從凱因斯主義的流派,打嘴炮也不是這樣打的。

婊爆俠 提到...

罵得好

這篇文章就是屁

感謝你的指證 不要客氣 儘量罵、隨便罵、閉著眼睛罵、邊X邊罵........虛心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