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7同期,戲院還有另一部科學考證嚴謹、特效一流、攝影取景用心的「天崩地裂」,相較之下,本片就是個動用了一堆演員、場面混亂、佈景隨便搭、劇情胡鬧(大概是編劇花了一個禮拜看科學頻道寫出來的)的廉價大鍋炒。
但很遺憾,好萊塢後來全面倒向這片的製作方式,這反而證明了本片的製作方式才是跟得上時代的,而且我超愛它的娛樂效果與整體的文化諷刺性。
做為災難片,在「天地不仁」與「人定勝天」的天平上,本片很大膽的踩向「人定勝天」的一邊,(只是象徵性的還是加了句「在地震帶上蓋這麼多東西,是期望什麼?」來踩回「天地不仁」,)所以主角做為一個富有學養專業的凡人(超級)工程師,最終成功帶領大家克服了火山、拯救了洛杉磯市……
但戲劇上,劇情完全沒有任何的鎂光燈聚焦在這件豐功偉業上,對主角來說,他只是「終於可以下班了」「終於可以當個稱職的爸爸了」,就在他熱情的摟著女兒走向回家的便車時,鏡頭忽然一轉、Randy Newman那首超洗腦的膚淺神曲跳過了整個前奏直上主旋律、電影轉為歡快慶祝的氣氛、但鏡頭上卻是告訴大家「火山還在市中心活躍著」……
直到今天我都還經常會搞不清自己是為了聽這首歌才看這部電影,還是這部電影真的如此對我的胃口。因為「I love L.A.」這首歌的前奏其實是段風格完全不同的藍調,唱著「紐約芝加哥這些城市多讓人不舒服,但L.A多好啊~」
可是這部片的結尾卻留了個大大的火山在「多好啊~」的L.A,這簡直諷刺度滿點!
其實L.A的美好從不是天氣、市容、或美女,而是那種「大家一起為城市進步打拼」的決心,但是到了1997年,這種決心似乎慢慢消失了,市民對彼此充滿不信任與苦水,政府裡滿是顢頇的首長議員與官僚化的專家,企業家們根本瞧不起普羅大眾的存在……
這一切都被本片狠狠的扒開來輕鬆嘲諷一番。
好吧!我是真的愛這片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