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Devour(2005) 生吞活剝 (?)】半套的大衛柯能堡

約翰卡本特,大衛柯能堡。為什麼要特別提到這兩個人?

80年代的「恐怖片制作者」鮮少有善終的。

因為那個年代的恐怖片其實有點不受控制,像虐殺型恐怖片就轉變成了「享受殺人魔屠殺青少年的過程」, 因為成本有限,只好打馬虎眼交差作出來的特效卻成了一種文化, ──走到這個地步,電影製作者(包含導演編劇和各個細節的制作人員)和觀眾之間是沒有共鳴可言的!

不信?【十三號星期五】系列經手過哪幾位導演?

沒幾個人能說出來吧?那些導演大家幾乎一個都不認識。

這些電影大家影迷看似愛不釋手,但事實是這些電影就跟衛生紙一樣,只是大家用來滿足某種慾望的消耗品罷了。

可是電影如果不拍、如果賣不出去,就有一堆人失業沒頭路,所以只好硬著頭皮繼續拍。

劇情邏輯別太差,基本上80年代的恐怖片大多淪為一種藉由視覺產生功能性刺激的影像合集。

殺,鮮血,斷肢,尖叫,憤怒、恐懼、歧視、各種負面情緒與人際交流手法........



所以恐怖片雖然賣作(跟成本相比跟話題的持續性),可是那些導演大部分都默默無名。(就跟「廉價餐館的廚師很少能夠脫身更上一層」是同樣的道理。)

少數能夠在拍出成名作之後,繼續更上一層的導演,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風格。

大衛柯能堡就是其一。



說實在話,拿大衛柯能堡跟約翰卡本特相比,或是任何80年代的恐怖片相比,是很奇怪的。因為他的電影根本是不同屬性的東西。

他的電影色調始終很沉/悶(不是沉悶),不是要給予觀眾情緒,反而是吃掉觀眾的情緒,讓觀眾(過了某個門檻後)的情緒可以先寄託在電影中、等待電影(真的)結束(走出戲院)後再領回去。

都會的建築不像是冰冷的水泥金屬塊,(可是電影到處是冰冷的感覺,還有故事的內容主軸總是會跟金屬有關,)森林讓人感受不到生命,總是一片死氣沉沉。

這部電影算是都有「模仿」到這些特色。(其實這些特色也不是大衛柯能堡的專利。)

而且在某些片段企圖加入一些帶點刺激、甚至是驚世駭俗到讓人反感的情慾元素。(這也不是大衛柯能堡的專利,只是他是高手中的高手。)

只可惜劇中的人物結構、背景故事缺乏力道跟深度巧思,分不清恐怖和悲劇的分際線,最後只能淪為一種「克蘇魯神話」的粗劣模仿作。(發現自己是條豬圈裡的豬,不管逃到哪裡都會被吃掉,這叫作悲劇。發現自己不管多努力,此刻面對的威脅與外力就是有辦法讓自己顯得是無比脆弱,這叫作恐怖。)

算是挺有趣的作品。可惜對習慣了商業電影的觀眾來說,刺激點太少,節奏太緩慢,劇情其實也欠缺焦點,對習慣了公式化的劇情,還有仰賴配樂跟畫面結合的觀眾來說,這片應該會難以下嚥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