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明日定律】還是別太相信/依賴理性

這大概是近幾年看過最硬的科幻片。

劇情還是很「泰瑞吉連」,講述人怎樣逃避自己真實的生活而沉迷在幻想中,不管是【巴西/妙想天開】,還是【未來終結者】。

而科學領域(不管是他們的切身工作、或是某個超不切實際的偉大發明)則提供了他們實現美夢的機會...但最後都變成惡夢與笑話。

這種劇情模式就是他「所有」電影的基礎。




但說它硬的原因是因為主角寫方程式的方式其實是最新的程式設計理論/技術,──只不過電影把它應用在純粹的數學推演上。──稱為UML。

這技術的精神就是把「寫」程式的過程改為像畫圖一樣!「想要一個『功能』或『流程』,不再需要打字,而是用畫線的方式將兩個『方格』產生關連........」

雖然現實中的UML還多是2D圖型,而且找不出來有將它3D化的必要,但電影中工程師們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在使用UML工作。

泰瑞吉連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否則很難想像這樣的科幻作品出自美術風格還維持在90年代電腦科技想像的人之手!



本片並不是在討論信仰。(雖然麥特戴蒙飾演的「大老闆」講的話很有哲理,但在整部片來說它的意義很空洞。)

它講的其實是「全體人類都不再有人需要靠勞苦工作去換得薪資供應生活所需而是專注在自己擅長的智能或想像力與服務的開發上」。比如主角是個演算工程師,女主角是個提供虛擬性愛的應召女郎。

這樣的生活本來是種「後工業化」(?)以後,各種企業家、科學發明家、政府、管理學與經濟學研究者堅持與追逐推廣的理想。

問題是這種生活很快就墮落腐敗...甚至從一開始就不曾美好端正過。

主角的人生其實是種大企業按照自己的人力需求所泡製出來「產品」,「只要提供足夠的教材與名額,總會有人跳出來成為那個顛覆當代眼界常識的天才,我們只需要等著接收成果並且保持環境的大方向不變就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成了那個能夠堅持處理科學、但是又心懷信仰的人,而這一切都在企業的掌控中。企業給他契機去相信,企業給他工作內容去渴望相信,企業幫他安排了各種治療與輔導去抹除他懷疑的契機........

這是反烏托邦嗎?...有一點。

不過我想這主要還是在暗指:人的獨特性並不是為了自己而存在,而是為了企業、國家、文明、社會...(甚至宇宙)的需要,如果是這樣,那「獨特」對人來說一點價值也沒有!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取代自己、都可以來承接那個獨特性,如此一來人又為何要追求獨特、又要如何維持自己存在的堅持?

所以這部電影講述的並不是「科技」方面的科幻,它並不是在想像科技進步怎麼改變人生活與工作的方式,它講的仍然是【妙想天開】時想要譴責的:人本來活得好好的,但「體制」不知道從何而來剝奪了人生存的機會與空間,而我們的理性竟然成了讓自己對這一切不知不覺、全盤接受的幫兇。



幸好電影這次採用了真正開放的結局,而不是讓觀眾帶著一絲極為濃厚的扼腕去看完片尾字幕。

不過電影的節奏內容缺乏娛樂性,也沒有讓人有種飄飄然、讓意識逐漸朦朧的愉悅感,如果不能體會到它的科幻想像面是如此扎實,恐怕這是部很難下嚥的電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