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尼珂又再挑戰自己了。
這次這部電影完全沒有他過去風格的痕跡,沒有復古的服裝或建築設計,背景就是很硬、或是很巨大的金屬水泥,(軍事基地和拉斯維加斯,)畫面的光影色調很單調但結構又很凌亂,(大家都只知道「魏斯安德森是這方面的高手」,但幾乎沒人注意到安德魯尼珂在這方面的功力也不差,服裝和場景的色調要協調,用光源的色調來製造變化.......雖然不搶眼,但美感功力並不輸給「魏斯安德森」。而且「魏斯安德森」做的其實已經太刻意了,但安德魯尼珂的每個場景卻總是奠基在自然、或現存的場景中,然後再追求色調的和諧。......不過這些手法這次他完全沒有在用。)
另一方面來說,感覺又有點麥可貝(安靜時)的味道......(主角開著那台車上下班時,總是會讓我有種「接下來是不是要開始飛車追逐加爆破」的期待。)
以往,安德魯尼珂總是有想法,然後順著想法開始收集資料、寫成一部故事複雜但意圖明確的劇本,然後找批演員研讀劇本、攝影機在旁邊安靜的將演員詮釋的表演拍下來。在非常講求「攝影」的今天,他的電影免不了會給人不夠細膩的感覺。就像在廚房主角要跟老婆調情和好的片段,「高手」們可能會把鏡頭切割很多片段、角度位置也變化很多次,好去更精細、更獨立的掌握兩個角色,但安德魯尼珂選擇只用一個固定鏡頭捕捉完這段表演,而且還讓兩個角色走出鏡頭、又走進來,──他是個相當尊重或說尊崇演員演出為電影本位的導演。
但這次的劇本不只故事很簡單,我覺得就連安德魯尼珂的想法也轉變為很曖昧。乍看之下好像很複雜,但最後一刻又變的很簡單。
一個帝國是需要鐵血戰士們的犧牲奉獻、或甘心縱情於戰場來成就的。當戰士不得志時,甚至是戰士水準墮落時,帝國必然分崩瓦解。
但他並不想對此提出警訊。
畢竟有誰在邁向強盛和成功的過程中不會樹立敵人的呢?(所以中國俗語說「仁者無敵」,而不說「強者無敵」,可惜「仁」的境界不吸引人,)這個道理誰都懂,所以就不要去刻意批判「大美國主義」了,只會用炸彈解決敵人當然更蠢,但一廂情願好像也只好一些些。
更何況安德魯尼珂早就在十年前拍過【軍火之王】,裏頭很沉靜、也很專一的譴責了美式軍事經濟外交三者結合的擴張主義之惡,相較之下,今天要譴責大美國主義總要結合「人性貪婪」、「關切被洗腦的無辜的士兵死傷」之類的旁枝末節,但這是因為他們的譴責根本不到位,(真要用力譴責,電影反而會變的單薄、甚至俗不可耐,所以必須要用些感性的東西來轉移觀眾的思緒焦點,)這部電影就像在明著對那些不到位的電影表達不屑。(所以電影到了尾聲,一個看似有戰場創傷的人,其實要走出來是那麼的容易,「路是你自己選的!不要裝無辜!」)
【終點戰】就像在替沒有能力反抗資本家剝削的人出口惡氣,這部電影就是替被國家主義壓榨、扭曲、和失志的所有人獻上哀悼,這些人可能是生產線勞工,可能是價格被壓低的電腦動畫工程師,可能是經費被刪減後失業的老師.......這些人無形中都是這部電影要一起哀悼的對象,將它侷限在反戰或「戰爭創傷」就有點可惜了.......能拍部這樣的電影,很「浪漫」。
這次這部電影完全沒有他過去風格的痕跡,沒有復古的服裝或建築設計,背景就是很硬、或是很巨大的金屬水泥,(軍事基地和拉斯維加斯,)畫面的光影色調很單調但結構又很凌亂,(大家都只知道「魏斯安德森是這方面的高手」,但幾乎沒人注意到安德魯尼珂在這方面的功力也不差,服裝和場景的色調要協調,用光源的色調來製造變化.......雖然不搶眼,但美感功力並不輸給「魏斯安德森」。而且「魏斯安德森」做的其實已經太刻意了,但安德魯尼珂的每個場景卻總是奠基在自然、或現存的場景中,然後再追求色調的和諧。......不過這些手法這次他完全沒有在用。)
另一方面來說,感覺又有點麥可貝(安靜時)的味道......(主角開著那台車上下班時,總是會讓我有種「接下來是不是要開始飛車追逐加爆破」的期待。)
以往,安德魯尼珂總是有想法,然後順著想法開始收集資料、寫成一部故事複雜但意圖明確的劇本,然後找批演員研讀劇本、攝影機在旁邊安靜的將演員詮釋的表演拍下來。在非常講求「攝影」的今天,他的電影免不了會給人不夠細膩的感覺。就像在廚房主角要跟老婆調情和好的片段,「高手」們可能會把鏡頭切割很多片段、角度位置也變化很多次,好去更精細、更獨立的掌握兩個角色,但安德魯尼珂選擇只用一個固定鏡頭捕捉完這段表演,而且還讓兩個角色走出鏡頭、又走進來,──他是個相當尊重或說尊崇演員演出為電影本位的導演。
但這次的劇本不只故事很簡單,我覺得就連安德魯尼珂的想法也轉變為很曖昧。乍看之下好像很複雜,但最後一刻又變的很簡單。
一個帝國是需要鐵血戰士們的犧牲奉獻、或甘心縱情於戰場來成就的。當戰士不得志時,甚至是戰士水準墮落時,帝國必然分崩瓦解。
但他並不想對此提出警訊。
畢竟有誰在邁向強盛和成功的過程中不會樹立敵人的呢?(所以中國俗語說「仁者無敵」,而不說「強者無敵」,可惜「仁」的境界不吸引人,)這個道理誰都懂,所以就不要去刻意批判「大美國主義」了,只會用炸彈解決敵人當然更蠢,但一廂情願好像也只好一些些。
更何況安德魯尼珂早就在十年前拍過【軍火之王】,裏頭很沉靜、也很專一的譴責了美式軍事經濟外交三者結合的擴張主義之惡,相較之下,今天要譴責大美國主義總要結合「人性貪婪」、「關切被洗腦的無辜的士兵死傷」之類的旁枝末節,但這是因為他們的譴責根本不到位,(真要用力譴責,電影反而會變的單薄、甚至俗不可耐,所以必須要用些感性的東西來轉移觀眾的思緒焦點,)這部電影就像在明著對那些不到位的電影表達不屑。(所以電影到了尾聲,一個看似有戰場創傷的人,其實要走出來是那麼的容易,「路是你自己選的!不要裝無辜!」)
【終點戰】就像在替沒有能力反抗資本家剝削的人出口惡氣,這部電影就是替被國家主義壓榨、扭曲、和失志的所有人獻上哀悼,這些人可能是生產線勞工,可能是價格被壓低的電腦動畫工程師,可能是經費被刪減後失業的老師.......這些人無形中都是這部電影要一起哀悼的對象,將它侷限在反戰或「戰爭創傷」就有點可惜了.......能拍部這樣的電影,很「浪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